APP下载

“智慧城市”能否化解城市病?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之问题与政策研究(上)

2015-02-21胡冬雪

华东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智慧城市智慧建设

文 胡冬雪

问题观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困境

理想层面——智慧城市建设被视为化解城市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近年来,许多海外国家和城市都提出了自己的智慧发展之路,相继启动了一系列的行动计划和实践项目。如美国圣地亚哥在信息通信技术上投入巨资打造“未来之城”;加拿大渥太华积极开展“智慧首都”项目建设,以期提升政府、企业和其他组织对网络资源的使用效率;英国南安普顿欲通过在全市普及智能卡打造英国第一个智慧城市;新加坡提出要建设“智慧岛”。此外,还有许多城市和地区都在积极打造智慧城市,如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印度的班加罗尔等。目前已有多300多个城市和地区加入智慧城市建设的行列中。

在各国智能建设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普遍诉求,人们乐于听取有关智慧城市的种种技术及其应用层面的动人描述,视之为解决各种“城市病”的妙方良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中国,更是寄希望于智慧城市建设能在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各领域中发挥作用,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提高公共管理效率、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

现实层面——智慧城市理念应对城市问题的可操作性受到诸多质疑

其实,世界各国及各城市也都在围绕智慧地球发展谋求新的突破口,期望刺激受世界金融危机重创的经济全面复苏,期望在新一轮发展中继续强化技术领先优势,继续实现对全球经济乃至政治的掌控;期望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为城市转型升级及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开辟广阔前景,引导城市迈向一条繁荣和可持续发展道路。

截至2012年底,我国已有300多个城市宣布要建设“智慧城市”,2013年初,住建部公布了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这些城市提出了许多内容相似的“智慧城市”发展规划或实施计划,也有很多个智慧项目在实施。如政府大力支持的“智慧家居”、“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物联网事业应用示范项目纷纷上马,但大部分都是由政府买单,适用于公共事业,民用、商用市场几乎完全未被开垦,真正投入大规模使用的应用项目却寥寥无几,成为政府怎么填也填不满的坑。

尽管智慧城市理念作为城市发展的美好愿望,得到了全球层面的普遍认可。然而,我国已开展的智慧城市建设实践所发挥的作用却不尽人意,狂热的智慧城市建设并没有给城市和产业带来预期的效果,交通拥堵、住房短缺、财政耗竭、管理困难等问题依然存在甚至加剧。大量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名的城市规划建设活动,只是停留在乌托邦的层面,在规划上面面俱到,实践上却只落在各自为政、标准不一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沦落为新一轮的硬件采买过程,将来势必会造成资源浪费。甚至一些学者发出了诸多质疑:智慧城市建设究竟是企业特别是IBM的一种营销手段,还是一条通往虚幻的歧途?

尽管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智慧城市”的研究成果急剧增加,但对“智慧城市”概念和内涵的理解日益呈现出两种明显的歧义。

理论反思:对智慧城市建设理念的歧义解析

对“智慧城市”概念和内涵的理解歧义

“智慧城市”概念的广泛兴起,源于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IBM在2008年底2009年初美国经济危机最严重的关头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其核心用意还是营销自己的技术、产品和服务。现在看来,此举是很成功的“智慧营销”,IBM由此抢占了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制高点,与美国和我国深圳、昆明、宁波等多个城市签署了合作协议。毋庸置疑,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打造的智慧城市,将为城市转型升级及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开辟广阔前景,因此“智慧城市”成为近年来研究和议论的热点。

尽管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智慧城市”的研究成果急剧增加,但对“智慧城市”概念和内涵的理解日益呈现出两种明显的歧义。一种是“万能”观点,把“智慧城市”当作城市发展的一种“范式”来理解,认为智慧城市建设不但是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还是数字城市、知识城市、创新城市、创造城市、生态城市的综合和升级。另一种是“智能化”观点,把智慧城市看作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通过互联网把无处不在的植入城市的智能化传感器连接起来形成物联网,实现对物理城市的全面感知;利用云计算技术对感知信息进行智能化处理和分析,并且发出指令,对政务、民生、环境、公共安全、公共服务、工商活动等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化响应和智能化决策支持。

这种核心概念的模糊,导致了一种学术研究的尴尬局面——尽管有极为丰富的研究工作,但却没有建立在普遍的概念框架之上,各种学术观点和研究结论日益出现分散化和矛盾化的态势。

有分析人士把“智能城市”看作是“信息化城市”和“数字城市”的延续和发展。

对“智慧城市”和“智能城市”建设的争议

基于对智慧城市内涵的两种不同观点,对智慧城市建设也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认为我们应该进行面向未来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等方方面面发展的“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另一种认为我们应该进行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智能城市”规划和建设。

由此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就是要人为地打造所谓的“智慧城市高地”,试图将智慧城市理解为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万能钥匙,而缺少对新一轮信息化到来的认识,甚至将当前的智慧城市人为地与之前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割裂开来。例如,有人就专门撰写文章,阐述所谓的数字城市建设与智慧城市建设的重大区别,认为后者比前者更高明、更先进,让人觉得智慧城市是一种横空出世的产物。因此,许多城市纷纷出台了包含城市建设与管理、城市功能提升、政务服务、基本公共服务、产业规划、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等全面的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如今的智慧城市好像成了某种噱头。

另一种就是把“智能城市”看作是“信息化城市”和“数字城市”的延续和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面临的越来越严重的城市问题,许多城市纷纷在电子政府、数字城市、电子商务、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等众多领域进行了规划和建设,以期建立一个集行政管理、应急指挥、城市社会和谐、规划与社会服务等综合信息为一体的智能化信息系统。但落脚点却成了一些企业、部门开展新的信息化市场、增加新的公共项目建设的工具,智慧城市建设成了新一轮的硬件的采买过程。

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如何结合我国工业化发展现状与城市化水平,加强对“智慧城市”的建设和研究,加快我国城市信息化进程,促进城市化的跨越式发展,支持城市功能优化和经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猜你喜欢

智慧城市智慧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智慧城市视野下城市规划创新探究
基于无线组网的智慧公交站点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