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插花艺术》教学改革探讨
2015-02-21胡牮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分院浙江丽水323000
胡牮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分院,浙江 丽水323000)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审美情趣,它吸取了多种艺术门类的精华,深受传统思想与文化的滋养,是意境美与形式美的高度统一[1]。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传统文化意识的回潮,我国传统插花艺术先后入选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可见国家和各级政府对保护传统插花艺术的高度重视[2]。
插花艺术对弘扬我国传统插花技艺和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它是高等农林院校和职业院校园林、园艺专业的重要课程并已普遍开设,在师范院校及多科性大学也相继开设[3,4]。《传统插花艺术》是插花艺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学习者具有一定的人文、文学、艺术修养,也是插花艺术课程教学中难度较大的环节,因此只有改革传统授课模式、探寻教学新方法,才能让学生汲取传统插花艺术的精髓,真正学有所获。
1 优化内容安排,调整授课时序
为了理清教学脉络、充实授课内容、减少知识干扰,建议将传统插花艺术设计成相对独立的单元,课程内容及顺序设计为:①插花艺术概论(插花艺术及传统插花艺术的含义、插花艺术的基本类别、传统插花艺术发展史、传统插花艺术的现实作用及发展趋势);②插花艺术基础理论(传统插花艺术基本知识、传统插花艺术基本理论);③相关文艺知识与鉴赏(花文化基础知识、古诗词与传统插花、绘画与传统插花、书法与传统插花);④插花艺术基本技能(插花材料的基本处理技术、传统插花艺术基本花型及创作)。其中,新增了“相关文艺知识与鉴赏”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思想、文学、艺术与传统插花联系万千,丰富该方面知识、增加多维审美体验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插花的理解与把握。删减了授课单元中与传统插花无关或关联度不大的内容,减少不同知识点对初学者的干扰。
2 优化教学方法,增加实训教学、欣赏教学比重
对于传统插花艺术而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都很重要,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奠定基础,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巩固和提升。实践教学是联系理论与实际的桥梁,是理论知识到实践技能的升华,是专业课程中最精彩、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实践教学中可安排教师示范与讲解、学生练习与分享、师生鉴赏评讲与作品整饰提升等环节,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的兴趣与效率。因此,建议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至少为1∶1,条件允许时可提升至2∶1。
传统插花艺术的理论教学较为抽象,初学者理解时有一定难度,若善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适当增加图片、音乐、视频等欣赏教学,学生易于理解、印象深刻,课堂气氛活跃[5]。
3 优化教学环节,注重教学反思
以一堂4课时的传统插花艺术实践课为例,精心设计成课前、课中、课后3个紧密关联的环节,使课堂充分延伸拓展、内容饱满。实践课之前,布置实践课任务、主题、要求及最终期望值,分小组搜集课程任务及主题在其他相关艺术门类中的表现形式,组内交流讨论,充分领悟意境的内涵;实践课之中,先后安排学生分享、教师点评、教师示范、小组讨论、学生创作、学生点评、作品整饰、成果鉴赏等一系列内容,深化学生对传统插花艺术的领悟与表达。创新评价标准,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实训效果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再次深入探讨;实践课之后,学生完成对该堂课的反思与总结,除了可以强化与巩固所授的技艺外,所反馈信息对任课教师极为重要,是课程教学改革的航向标。
4 优化教学内容,注重插花的意境美与形式美
传统插花艺术的美主要表现在意境美与形式美。传统插花艺术的意境美是指插花作品内在气质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传统插花艺术的形式美是指插花作品外在形态特征展现的画面美感。意境美是形式美的灵魂,形式美是意境美的载体,两者合二为一,相辅相成,正所谓“真景逼而神境生”[6]。传统插花艺术受中国书法、绘画、诗歌等文化艺术的滋养,内蕴深厚,意境深远。
4.1 意境美的教学
4.1.1 花文化与意境美的教学
中国花文化源远流长,花木不仅以姿色愉悦人心,更以内在的精神气质示以世人,而赢得历代文人墨客的争相题咏,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情趣赋予花木各自不同的精神内涵和象征意义[7]。就单一花材来说,梅花寓意苍劲挺秀、铁骨冰心;兰花象征高洁典雅、正气清逸;牡丹代表雍容华贵、国色天香;荷花蕴涵高洁清白、洁净无染;垂柳表示柔情似水、不舍别离;松(柏)寓示坚贞不渝、延年益寿;竹子表征高风亮节、虚怀若谷……。就组合花材而言,梅、兰、竹、菊合称“四君子”,是高尚人格的象征;松、竹、梅合称“岁寒三友”,是顽强忠贞的象征;玉兰、海棠、迎春、牡丹合称“玉堂春富贵”,有国泰民安、家和景秀的吉祥寓意……。用有一定寓意的花材来创作传统插花作品,表达特定主题,神形兼具,意境深远。授课时可结合典型图片及经典诗词加深学生对常见花木寓意的理解,避免张冠李戴。实践时准备几种有文化寓意的花材,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任其自行确定主题选择花材,完成意境的表达。
4.1.2 书画与意境美的教学
传统插花基本上是遵循多种传统艺术尤其是绘画艺术的脉络发展起来的,直到明朝,有关插花的专著相继问世,中国传统插花才有自身较为系统的理论著作,但作者仍然是诗人、书画家。因此,传统插花初始时是遵循书法、绘画的创作原则来追求深远的意境。比如,中国画画论极其讲究表达物象的生命力和内在气质,不求写实,而强调以形传神,以景抒情,借物写心。教学时,选择花木题材的国画作品,分析如何对自然界花木形象进行概括和提炼,如何寥寥数笔传达内在神韵;选择山水题材的国画作品,分析如何处理主景与次景的关系,如何布局画面虚与实的变化;选择优秀的书法作品,分析书法中字的结构(排叠、穿插、避就、相让、意连)、运笔(轻重、疾缓、虚实)等。在欣赏与评讲之后,引导学生将书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方法运用到传统插花作品中,学会设计插花作品的整体结构,设置焦点与陪衬,用精选后形态优美的花枝在虚实之间展现深远的意境。
4.1.3 诗歌与意境美的教学
诗歌是我国最优美、最精炼的文学形式,中国各个艺术类别都与诗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插花艺术亦不例外。诗歌通过意象与文字的甄选传达美的韵律,通过意境的营造来抒发情感。意境表现方法在诗歌中运用得最早最典型,对传统插花艺术的影响也最广最深远。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注重意境的创设,通过材、质、色、形、姿等的自然美和象征意义表达意境美。因此,学习兼具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的传统插花艺术,认真研习优秀的中国诗歌作品非常必要。课堂上带领学生品读经典诗词,尤其是咏叹花木的名诗名句,品味作者是如何借物咏情、以花明志,如何表现情与景的交织融汇蕴含的意境之美。诗歌中意象的选择、意境的营造有助于传统插花学习中花材的选取、意境的创设,并且有助于丰富主题、巧构命名,使传统插花作品更具诗情画意。
4.2 形式美的教学
4.2.1 色彩与形式美的教学
自然界中的花木万紫千红、千姿百态,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和审美想象。季节更替及植物体自身的新陈代谢带来了多样的色彩变化,花经历蓓蕾、初开、绽放、全盛、枯萎、凋零,叶片从萌芽、舒展到枯落,色彩不断发生变化。一般来说,花朵初开时色彩最为鲜艳,随着时间推移色彩渐变黯淡,最后失去原有的色泽;叶片萌芽时为嫩绿色尖部略带鹅黄,逐渐转为浓绿最后变黄;果实的色彩也是如此。花材多样的色彩为传统插花艺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受传统绘画的影响,传统插花艺术不以色彩缤纷为美,而以色彩和谐为上。清代画家方熏就此曾说:“设色不以深浅为难,难以色彩相和,和则气韵生动,否则形迹宛然,画无生气。”传统插花名著《瓶花谱》有言,“瓶中插花,止可一种、二种,稍过多,便冗杂可厌。”这符合传统儒家思想文质彬彬、斯文有礼、谦虚含蓄、以和为贵、与人为善的思想[8]。实践课之前,首先要平复学生激动的情绪和贪多求全的心态,提倡追求清新淡雅、简洁单纯的配色,注重色彩的表意性和象征性,以色彩传情达意。
4.2.2 线条与形式美的教学
传统插花艺术善于运用线条来表现意境,抒发情感。《瓶花谱》写道,“凡折花须择枝……取俯仰高下,疏密斜正,各具意态,全得画家折枝花景象,方有天趣。”由此可见,传统插花非常重视花枝的“形”与“态”。形是指外在的形貌特征,态是指内在的气韵神态,形与态的和谐统一,追求以形传神、神形兼备的效果。水平线条有宁静、舒缓、深远的意境,斜向线条有活泼、生动、升腾之感,直立线条给人刚直、耸立、挺拔的印象,弧线表现柔美、优雅与圆融,折线体现节奏、方向与力度。不同线条的组合又能体现相互间的主次关系、俯仰呼应、顾盼生姿等。不同花木的枝条有各自的姿态美感,如柳枝纤细秀丽,表现阴柔之美;松枝苍劲古拙,表现阳刚之美;梅枝曲折有度,表现韵致之美。教学时引导学生切实体会不同线型带来的内心感受与精神体验,选择合适的植物枝条,并组织好线条的空间排布与相互关系,寥寥数枝表达特定的意境主题。
4.2.1 环境与形式美的教学
传统插花艺术作为一种立体的全方位的艺术表现形式,追求画面的整体美感并与环境和谐统一[9]。除安排好花材之间的有机结合,花材与花器的浑然一体外,还讲究光线、色调、道具、背景的综合运用。如几架、底垫的承托,配件、饰物的陪衬,书法、绘画的画龙点睛等,构成了传统插花作品多层次的艺术欣赏。总之,周围环境的布设对传统插花作品的整体审美有重要影响。创设传统插花艺术的环境,要让学生明白,若环境营造得当,与作品表现的主题吻合、装点合宜符合构图规律,会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若环境营造杂糅与作品表现的主题无关,道具选用不当、置设不妥、体量失调,则反成画蛇添足之笔。
[1]罗宁.传统插花艺术价值与传承 [J].中国花卉园艺,2010,(15):14.
[2]韩韵.中国传统插花艺术需要继承和保护 [J].中国花卉园艺,2008,(5):26~27.
[3]林泋君.高职院校插花艺术课程实训改革初探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3):64~65.
[4]袁菊红.多科性大学中插花艺术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J].安徽农业科学,2011,(23):12627~12628.
[5]胡牮.《花艺设计》课程计算机辅助教学探析 [J].现代园艺,2011,(3):41,77~78.
[6]张鹤皋.中国插花意境美与形式美 [J].广东园林,1993,(4):18.
[7]胡晓洁,李月.人情花性两相融——传统插花艺术中的“意境”讲究 [J].安徽文学,2008,(1):222~223.
[8]林凤琼.中国传统插花的风格特点 [J].广西林业,2007,(4):50~51.
[9]彭延英,李本华.中国传统插花艺术风格探讨 [J].南方农业,2010,(10):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