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发展动力机制及运行研究

2015-02-21黄意武

关键词:文化发展动力机制

黄意武

(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 400020)

文化发展动力机制及运行研究

黄意武

(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400020)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发展需要建立科学的动力机制,文化发展动力机制主要包括目标导向、传承发展、创新驱动、体制保障等机制,建立文化发展动力机制需要把握文化发展运行规律,主要包括动力发掘、动力培育、动力转化、动力反馈,只有形成科学的文化发展动力机制,同时确保其顺畅地运行,才能不断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文化发展;文化动力;动力机制;动力运行

文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规律也遵循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文化不同于经济发展,它是精神的,精神文化的发展需要相应的载体或途径来提升,这种载体或者附着在载体之上的相关制度就是一种动力。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律来说,社会矛盾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革命和改革是文化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技术是文化发展的巨大杠杆等等,这些动力给文化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变革和新鲜的活力,当然这是从一般规律而言,这里不涉及。而从文化发展的动力内核来看,可以包括文化生产力、文化消费力、文化创造力、文化吸引力、文化传播力、文化持续力等,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这些不同的力量在相互作用,从而推动文化的整体进步。

一、文化发展需要建立科学的动力机制

文化需要建立科学的动力系统来推动文化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不同时代特征的文明进步和演变,能有效地促使文化逐步进行更新换代,文化发展具有典型的时代意蕴,不同时代的文化发展具有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造就出不同时代独特的民族文化。而从阶段性来看,不同民族的文化融合或斗争,让不同类型的文化彼此发展和渗透,这种融合或斗争就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文化发展需要动力,只有在动力机制的作用下,社会的成员才能不断发挥自身能动作用,创造日益增多的精神文化财富,整个社会文明才能不断发展进步。从这个意义而言,文化发展动力机制的功能主要包含3个方面。第一,文化发展动力机制能最大限度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性与创造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要把握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二,文化发展动力机制是使推动文化系统前进的力量得以激发、作用和协调的机制。创新的动力机制的存在和作用的有效发挥,可以使文化系统的整体运行从自发走向自觉、从被动走向主动。第三,文化发展动力机制是推动文化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文化发展既取决于动力系统的要素水平,包括生产力水平、改革推力、科技创新能力、文化精神动力等等,也取决于动力系统的结构方式和内部关系。要推动文化的科学发展,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动力机制并确保动力机制能有效运行。

二、文化发展动力机制的内容

文化发展动力是指推动文化系列运动、变化、发展的内外部力量的作用方式,是使文化诸要素、部分、环节在互动中形成良性运行的结构和功能,是使文化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的一系列创新性手段、工具、形式和途径。要充分发挥这些动力要素的作用,需要构建起一个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发展的运行系统,这样才能促进文化发展动力机制的有效实施,才能更好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从这个角度而言,文化发展动力的机制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目标导向机制。文化发展的根本目标就是用文化教育人、培育人、感染人,从而提升人的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精神境界和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围绕文化发展的目标,把文化发展动力的诸多要素调动起来,以人的文化需求为本,以人的精神文化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为导向。从这个角度而言,导向本身就是一种动力,也就是向心力,有了方向就有了目标。在社会主义的制度下,发展文化的重要目标是满足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在其过程中需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用其来感染、内化人民。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作用,为文化的建设凝聚力量、固本强基。

第二,传承发展机制。文化传承不仅是对文化的传播、继承,更是对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从文化的内生动力来看,文化的传承是文化保持生命力的重要手段。文化传承必须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所以从发展动力的角度而言,不仅要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给传统文化创造新的活力;同时要把握好新文化和旧文化、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找准新时期影响文化发展的内在要素和发展规律,分析新时期文化发展动力的运作机理,重新建构起新时期文化发展的传承和发展机制,更好地服务新时期文化发展。就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言,必须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挖掘和总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吸收一切文明的优秀文化,从而转化和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让这种文化理念成为人民的主流选择,并逐步内化为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

第三,创新驱动机制。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灵魂,文化创新具有3个层次的内涵:文化形态和发展方式的更新、创造新的文化成果、改变既有的文化格局和形态。文化创新是对现有文化的局限性的突破,是对新的文化模式的探索,是从旧文化形态向新文化形态的转换。文化创新主要包括文化精神的创新机制、文化知识的创新机制、文化环境的创新机制、文化教育的创新机制、文化形态的创新机制以及文化产业的创新机制[1]。文化发展动力的推动者是人,文化创新的实施者和创造者是人,文化创新的目的也是为了人,所以在进行文化创新的过程中,需贯穿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把握新形势下人们对文化需求的阶段性特征,吸收各种优秀文化,创造出能够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文明成果,以促进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背景下,应该构建相关的制度体系,在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下,坚定不移地贯彻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建立科学的文化创新驱动机制,让文化创新成为常态,得到社会成员的广泛认可,增强整个民族的创造力。

第四,体制保障机制。文化发展动力涉及到诸多要素,这些要素的有效实施,需要用制度和体制来保障。文化建设还需要市场、资金、智力、环境、人才、组织等等的支持。这些要素的整合需要改革文化管理体制,还需要有相应的法律、产权、政策等来确保文化发展目标的实现。要建立富有活力、丰富多彩的文化市场,通过市场化的运作使文化更加繁荣,同时把现代企业的经营制度、激励制度、分配制度、决策制度、竞争制度等引入到文化企业中,促使文化建设与市场接轨,这样不仅能够创造出更丰富、更精彩的文化产品,而且能够为文化产品的再生产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2]。同时,还需要建立较为完善的文化法律法规,凡是符合社会发展的,与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相一致的,能够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就应该得到法律的允许。要建立调控适度、促进发展的文化管理模式。在文化管理的过程中,对文化创作不能限制太死、太多,管理的最终目标就在于为合法的文化创作服务。文化政策不在于限制而在于提供文化创作的平台,要在人、财、物等方面支持文化发展,这样才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也能为文化产品的创造者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

三、文化发展动力机制的运行

机制是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文化发展动力机制的运行是优化文化发展动力机制的重点,科学、系统地构建文化发展动力运行机制,有助于研究文化发展规律,解决文化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有利于优化文化要素的配置组合,从而提高文化建设的效率,为文化发展提供推动力。建立有序、顺畅的文化发展动力运行机制可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动力发掘。就是对文化发展涉及的诸多要素的创新和整合。动力发掘是动力运行的基础,一方面发掘动力要激发人民对文化的需求,并将这些需要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另一方面需要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创新现有文化格局、更新文化发展形态,为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文化发展形式。需要发现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了解本区域的文化资源,研究其独具的特色文化,使特色文化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产业布局和架构。要着眼文化发展的整体定位,挖掘文化产业资源,不断提高地域文化的影响力,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产业品牌,提升整体文化软实力。在挖掘文化资源中,要对传统文化实行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对民间文化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对地域文化实行整合与打造相结合,对特色文化实行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推出具有特色文化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开展特色节庆活动,带动文化旅游的发展。要不断繁荣和发展网络文化,宣传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要实行国家与地方的文化事业统筹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国家文化部门的主渠道作用,弘扬国家主旋律,利用各种文化精品营造出文化繁荣发展的氛围。

第二,动力培育。文化发展动力不仅需要开发,更重要的是培育。人内在的信念、情感、理性的形成与一定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而在社会环境中对人的思想影响最大的就是文化环境,文化就是依靠潜在的精神力量来影响人的,而这种潜在的精神力量是依靠各种文化生产要素而形成的。所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只有积极地挖掘各类文化资源、培育各级文化市场、优化各种文化环境,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力、影响力,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文化的作用。具体而言包括:第一,准确把握文化发展的趋势和前景,不断加快文化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优化文化市场结构,提升文化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建立起与经济发展和文化资源、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文化产业。第二,推进文化产业的资本融合,广泛吸纳各种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发展集约经营,形成规模优势,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的综合性文化集团,构筑文化发展的“多元经济利益共同体”,增强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在国际地位的话语权。第三,培育良好的文化市场,拓展文化市场的概念,挖掘新的内涵,结合社会生活方式向健康、休闲、绿色等新特色,推进文化产业与精神文化消费新趋势相适应。第四,推进文化体制的改革,在文化资源配置上,以市场化和产业化为目标,建立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

第三,动力转化。“动力转化环节的功能就是将潜在的动力转换成现实的动力,变成人们为满足需要而从事的社会活动,由作为社会发展之潜在动力的需要到追求利益和满足需要的活动,便构成了需要——行动的转换过程”[3]。文化力可转化为生产力或者经济力,文化资源可转化为文化动力,文化发展需要文化发展动力的转化[4]。具体而言,其一,要提高对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为动力转化提供基础。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提升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它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智力支持、精神动力。文化软实力可以转化为文化硬实力,从而提高整个文化的竞争力,这为社会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其二,加强对文化建设的规划,为动力转化提供路径。通过加强文化规划、认真落实措施,增强文化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文化的生命力、吸引力和感召力,有利于把握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动力转化提供现实可能。面对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思想领域的问题层出不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提升国家软实力,可以通过在舆论宣传上展示其价值观念,对外树立良好的形象,对内强化思想信念,不仅可以提升国家凝聚力,还可以提高文化的感召力。其四,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为动力转化提供发展目的。提高国民综合素质,重在提高国民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即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能发展成对内形成凝聚力、对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通过吸取国外先进的文化成果,推进文化的创新发展,用其内化国民综合素质,为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第四,动力整合。文化发展动力的整合主要是调整或协调文化发展各因素的冲突和矛盾,使其成为统一整体的过程。文化发展动力各要素各自有不同的发展规律,是相互作用、相互矛盾的整体,必须要通过相关的规则、制度等方面来协调,围绕目标让其相互适应,形成一个均衡、和谐的体系。对文化动力的整合的目标是调控适度、促进发展。既要适度控制,又要适当放开,当然这个衡量标准就是看其是否有利于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有一点应该弄清楚的就是,通过实施文化管理,文化发展最终能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或者说是会有一种什么样的结果。作为现阶段文化管理的目标必须是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体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必须要拥有高素质的文化管理者,他们应相当熟悉文化创作、文化市场,以及文化产业的运作。这样,才能制定有效的政策,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实现文化发展动力向文化生产力的有效转化。

第五,动力反馈。反馈是文化发展动力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只有通过反馈才能获得文化发展的真实情况。比如,文化发展动力的发掘是否全面,培育是否得当,转化是否有效,整合是否到位,这些动力是否推进了文化发展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等等。动力反馈能将这些信息有效作用到整个运作流程中,使其不断调整相应的方向、力度、方法等等,让各种发展动力激发出来,让文化发展各种动力有效整合,实现文化建设的整体目标。比如,根据文化发展结果的反馈信息,与原定的文化发展目标进行比较,如果运行结果与目标之间差异较大,需要适当根据发展情况调整政策,然后再实施,再将执行的结果与原定的目标进行比较。经过这样多次的比较后,寻求出最优化的政策方案。建立和完善文化动力反馈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一是建立和完善文化相关文件及数据反馈制度,包括信息公开、公示制度以及各种管理沟通制度。二是建立和完善文化重大事项决策跟踪反馈制度。只有真正建立具体的决策跟踪反馈制度,才能督促相关人员承担责任。三是建立和完善过程控制制度、监督反馈制度、评估反馈制度以及奖惩激励制度。在文化发展领域,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布,或者通过举行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要及时将社会公众意见和专家论证意见反馈回决策部门,尤其是发现不切实际、决策不当等问题,应及时向文化决策部门反馈信息,以便调整决策内容。

参考文献:

[1]杜刚.浅谈文化创造力与文化创新机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1):30-34.

[2]程霞珍,蒋长流.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效应研究——基于因子分析的视角[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6(6):44-49.

[3]杨信礼.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的结构、功能与运行过程[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11):28-33.

[4]王妙志,王资博. 民族地区文化发展范式升级与成效优化——以云贵为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10):114-118.

(责任编辑张佑法)

收稿日期:2014-12-0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地域文化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15XKS022)

作者简介:黄意武(1980—),男,湖南株洲人,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doi:10.3969/j.issn.1674-8425(s).2015.08.015

中图分类号:G02;K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425(2015)08-0089-04

ResearchonDynamicMechanismandOperationof
CulturalDevelopment

HUANGYi-wu

(ChongqingAcademyofSocialSciences,Chongqing400020,China)

Abstract:Culture is a nation’s lifeblood and people’s spiritual home.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needs to establish a dynamic mechanism scientifically.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mainly contains the goal orientation,heritage and development,innovation-driven,as well as ensuring system etc. And its establishment needs to grasp the rules of operation. Its operation mainly contains dynamic exploration,cultivation,transformation,feedback and establishing,perfecting the dynamic mechanism and operation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constantly promoting its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Key words:cultural development; cultural dynamics; dynamic mechanism; dynamic operation

引用格式:黄意武.文化发展动力机制及运行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8):89-92.

Citationformat:HUANGYi-wu.ResearchonDynamicMechanismandOperationofCulturalDevelopment[J].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2015(8):89-92.

猜你喜欢

文化发展动力机制
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
重大交通设施项目风险复杂动态交互演化机理与仿真分析
科技创新与人文繁荣如何“双赢”
科技查新服务业变革优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唐宋交通发展对文化交流影响几何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四川旅游小镇发展现状与动力机制研究
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文化发展与传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