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一日三秋”之“秋”*
2015-02-21林忠
林 忠
(重庆邮电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400065)
日常生活、教学中经常用到成语“一日三秋”,但对该成语中“秋”的解释,学者们是有争议的。有的认为应该解释为“秋季/一个季度三个月”,如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1]、聂石樵《诗经新注》[2]、余冠英《诗经选》[3]等;有的认为应该解释为“年”,如社科院语言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 版)[4]、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成语大词典》[5]、沈泽宜《诗经新解》[6]等。更有意思的是,商务印书馆1979 年出版的《辞源》在“一日三秋”词条下解释为“形容对人思念之切。三秋,三个秋天”[7],但在“三秋”这个词条下却解释为“三季,九个月”。这两条解释举的例子都源自《诗经·王风·采葛》。这个解释前后矛盾,难以自圆其说。
那么成语“一日三秋”中的“秋”究竟是什么意思?本文目的就在于通过研究“秋”的义项及其成语“一日三秋”的演变发展来辨析这两种观点,同时揭示词义发展的复杂性和规律性。
一、追本溯源
“一日三秋”来源于“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缩略,见《诗经·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这是首描写爱情的情歌,表达的是恋爱中的小伙子对心上人的深切思念。其语言运用技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章叠句,许多都是整篇中同一诗章重叠,只变换少数几个词,从而表现动作的递进变化或情感的递进变化。《采葛》一文相思程度由“三月”到“三秋”到“三岁”,时间量度由短到长,表示相思的程度越来越深,循序渐进,极为自然。
唐代孔颖达等《毛诗正义·卷四》疏曰:“三章如此次者,既以葛、萧、艾为喻,因以月、秋、岁为韵,积日成月,积月成时,积时成岁,欲先少而后多,故以月、秋、岁为次也。臣之惧谗于小事大事其忧等耳,未必小事之忧则如月,急事之忧则如岁,设文各从其韵不由事大忧深也。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设言三春三夏,其义亦同,作者取其韵耳。”元代刘瑾的《诗传通释》认为:“曰三秋则不止三月矣……曰三岁则不止三秋矣。”因此,无论是就文章本身语言结构特征看,还是借鉴孔颖达、刘瑾等先贤的观点看,“月”、“秋”、“岁”三者所表达的时间段都是不同的,时间段从短到长依次为:月<秋<岁。在上古时期,“岁”是年的意思,这里的“秋”要比年短,而比月长,从时段长度讲只能解释为“秋季/三个月”的意思,“三秋”即“九个月”[8]。
虽然成语结构固定、意义完整且丰富,但是它并非一成不变。功能语言学认为,词语意义的变化跟使用频率有关。越是受到人们喜爱的结构,使用频率越高,也就越会产生社会变体和地方变体,其固有的本义也就越会“漂白”[9](semantic bleach)。这种变化会表现在各个方面,如语音、词汇语义、结构关系等。词语语义上的“秋”如何解释,要看“秋”以及这个成语的意义经过几千年是否已经发展演变:如果没有变化,则只能解释为“秋季、三个月”;如果有变化,且一旦被大众“约定俗成”,则就可能有所改变。
二、演变发展
(一)“秋”的义项演变发展
“秋”的意义类型很多,《汉语大词典》列出十七条。这里主要关注和本文相关的“秋季”和“年”的义项是如何演变发展而来的。“秋”,本义是专指“禾谷成熟”的意思,《说文解字》“秋,禾谷熟也”,后来泛指“各种作物成熟”,如《尔雅·释天》“秋为收成”。又如汉·蔡邕《月令章句》:“百谷各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
由“谷物成熟”引申为相关的“谷物成熟的时间、季节”,即“秋季”,这属于转喻(metonymy)。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过程,在同一个认知框内,以一个概念为参照点建立与另一个概念(目标概念)的心理联系。这种心理联系在语言上表现为指称形式,目标概念就是本体(秋季),作参照点的概念就是喻体(谷物成熟)。转喻不仅是语词的借用,而且是通过一个心理实体来跟另一个心理实体建立心理上的联系,是一种“参照点——目标”[10]的心理操作过程,在语言上体现为转指形式。心理学、哲学以及认知语言学都通过人的时间体验,将客观世界与时间联系起来,证明时间具有空间运动性和事件性。Radden 和Z.Kövecses[11]指出:“人类使用的时间概念与身边不同的状态和事件的证据概念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如:
(1)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氓》)
(2)秋聚收,冬闭藏。(《管子·四时》)
(3)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韩诗外传·卷七》)
“从转喻的功能角度,转喻分为命题转喻(propositional metonymy)和言外转喻(illocutionary metonymies),前者又可分为指称性的和谓语性的转喻。”[12-13]本文中从“谷物成熟”转指“秋季”是指称性转喻。
“秋季”作为时间段来说,特指秋季的三个月时间。秋季作为农业收获的季节,是一年中关键的季节,人们很自然地会用典型/关键的季节“秋季”来代替整体“一年”,这种典型部分代替整体的“关联性”[14]用法仍然属于转喻法。如:
(4)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这里的“春秋”可以实指“春季和秋季”,也可以理解为用“春秋”代表一年的意思,处于两可之间。下面的例子明显是用“秋”来代表“年”,如:
(5)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千秋万岁之声恬耳,而一日之寿无征于人,此人所以简巫祝也。(《韩非子·显学》)
(6)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将传于王。”(《史记·梁孝王世家》)
(7)四十余帝三百秋,功名事迹随东流。(唐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
(8)海鹤一为别,存亡三十秋。(唐·柳宗元《长沙驿前南楼感旧》)
由此可见,“秋”的义项演变轨迹是:专指禾谷成熟→各种作物成熟→秋季→年。
(二)“一日三秋”的演变发展
“一日三秋”来源于《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缩略,所以最初这个“秋”肯定指的是“秋季”,从时段长短讲就是“一个季度/三个月”的意思。根据对北大古代汉语语料库(CCL)的检索,发现成语“一日三秋”凝固定型在六朝时期,隋唐时期使用频率逐渐增高。如:
(9)路迩人遐,音尘寂绝,一日三秋,不足为喻。(梁·何逊《为衡山侯与妇书》)
(10)一日三秋,空咏马嵬之清什。(《全唐文·卷七百七十七》)
(11)望思而一日三秋,仰德而跬步千里。(《全唐文·卷八百八十九》)
到了宋代及以后,不少“一日三秋”中的“秋”根据上下文语境看,明显释义为“年”更好,而不是解释为“一个季度三个月”,如下面的例子:
(12)一别三年,一日三秋,庶几见之。(宋·刘过《沁园春·咏别》)
(13)十年四海不解甲,一日三秋更忆君。(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十三》)
(14)百年几见都难说,一日三秋不啻过。(明·陈献章《陈白沙集》)
(15)一别三年,一日三秋,君何不归。(明·瞿佑《剪灯新话》)
(16)去了这几日,就像去了几年的一般,刚合着那一日三秋。(清·李渔《蜃中楼·怒遣》)
(17)倘得侍铅椠三年之久,应无惭郑婢知诗。不谓把袂言离,竟成阔别,云山咫尺,一日三秋。(清·支机生《珠江名花小传》)
就上面的例子而言,“秋”都是和“年”对举的,因此可以释义为“年”。清代学者俞樾在《古书疑义举例·以小名代大名例》中指出:“三秋,即三岁也。岁有四时而犹言秋,是举小名以代大名也。”他又举例《汉书·东方朔传》“年十二学书,三冬文史足用”说,“三冬,亦即三岁也。学书三岁而足用,故下云‘十五学击剑’也。注者不知其举小名以代大名,乃泥冬字为说云‘贪子冬日,乃得学书’,失其旨矣”[15]。也就是说,俞樾认为不要拘泥于“秋/冬”字本身的意义,要领会要旨,这些都是用“小名代替大名”,都表“年”的意思。
三、成语理解的两个原则
(一)古今演变原则
对成语的释义进行追根溯源并无不当之处,但是,过度强调成语的“古语性”而看不到成语的发展性则会失于片面。生活的实践告诉我们,成语规范要古今结合,应看到古今演变之趋势:
古今演变原则:以成语的原始出处和本来意义作借鉴标准;综合考虑人们使用语言的实际情况和语言发展的“约定俗成”原则。
如果没有固定的标准,成语使用就会乱起来;如果一味固守原始标准不放,成语则会死下去。违反任何一个方面都会造成一种严重的结果。胡明扬先生说:“语言规范化的途径无非是有意识地推广多数人认可的语言习惯,加强约定俗成的社会影响。”[16]如成语“空穴来风”,它的本义是“有孔洞就会招进风来”,表示事情的发生是有根据的,但根据“空”在现代汉语中的义项,人们往往选取“凭空、不切实际”作为理解这个成语的最佳义项。根据这个义项,“空穴来风”的意义和原意恰恰相反,成了“无中生有,毫无根据”的意思。《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编写组从书面上和口头上进行调查,并对《人民日报》十几年来使用这个成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当代人基本上都把“空穴来风”理解为“无中生有,毫无根据”,因此该词典只取这个义项[17]。
在汉语史中,先秦时期“秋”就演化出“年”的义项,成语“一日三秋”在六朝时期已固定成型。到了北宋以后,“一日三秋”的“秋”经常和“年/岁”对举使用,从上下文语境看确实释义为“年”较好。而且,正如俞樾指出汉语存在的“以小名代大名”原则,这个原则符合世界语言运用的普遍共性(universal),即“转喻”。因此,把“一日三秋”中的“秋”理解为“年”并非现代人的创举,只不过是继承古人的观点而已。
因此,就其来源而言,这里的“秋”一定要理解为“秋季/三个月”;但是,就成语“一日三秋”发展演变到今天来看,“秋”理解为“年”也是正确的。
(二)内涵意义为中心原则
成语的意义具有特殊性,刘叔新、李行健说:“成语的意义具有双层性,表面一层,内中一层,字面造成深厚的比喻意义,且使这种意义具有很强的形象性。”[18]也就是说,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其意义往往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的意义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整体的意义。成语的双层意义可以明确界定为两个术语:成语“表面意义”:指成语字面组合意义,往往就是成语产生最初的故事意义;成语“内涵意义”:指超越字面的整体意义,往往是比喻意义。如“凤毛麟角”的表面意义是“凤凰的毛、麒麟的角”,内涵意义是比喻“稀有、珍贵的人或物”;又如“狐假虎威”表面意义是“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内涵意义是“仗势欺人”。内涵意义与用法具有直接关联性,表面意义往往被人忽视,二者地位不同。
内涵意义为中心原则:成语有表面意义和内涵意义之分,两种类型意义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内涵意义处于中心地位。
在以内涵意义为中心原则的指导之下,只要不违背内涵意义,个别成语内部成分的意义变化在大众看来是可以不作深究的。“成语的各个组成部分已经凝结成为一个整体,只要知道总的特定含义,就可以囫囵吞枣地搬用,对于它的内部结构和每个成分的含义也可以不加深究。”[19]从错用成语的案例看,错用成语往往是指其不知道成语的内涵意义、实际用法,一般不是指用者不知道其表面意义。
“一日三秋”的内涵意义是比喻“离别之后,非常思念”,无论是把“秋”看作“三个月/一个季度”,即表面意义是“一日不见,如同过了九个月”;还是把“秋”看作“年”,即表面意义是“一日不见,如同过了三年”;表达的都是“离别之后非常思念”的意义,内涵意义是不变的。尽管“秋季”的时段是三个月,但是提到“秋”,大家侧重理解为“秋季”这个季节,而一般不会侧重理解为“三个月”。所以,当“秋”的时段义项“年”是强势,替换以后又不影响整个成语的内涵意义,大家自然可以“约定俗成”。
四、结 语
综上可以看到,词语的理解既要看到它的来源,又要看到它的发展。就来源而言,词语的出处一定要考察其本义,不能脱离文本与时代来释义,所以“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中的“秋”只能解释为“秋季/三个月”的意思。就发展演变而言,语言不可能不变,它有着自身的演化发展规律,“一日三秋”中的“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可以理解为“年”,这是符合语言发展演变规律的,并不是无中生有。所以,词义释义不是说追到根就万事大吉了,还要古今结合、动静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罗竹凤.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852.
[2]聂石樵.诗经新注[M].济南:齐鲁书社,2000:80.
[3]余英冠.诗经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245.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第5 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598.
[5]王涛.中国成语大辞典(辞海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478.
[6]沈泽宜. 诗经新解[M]. 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267.
[7]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词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351.
[8]刘瑾.诗传通释[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347.
[9]POULOS G. Instances of semantic bleaching in South-Eastern Bantu[J]. Current approaches to African linguistics,1985(3):281-296.
[10]CROFT W.The role of domain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metaphors and metonymies[J]. Cognitive Linguistics,1993(4):335-370.
[11]RADDEN G,KöVECSES Z.Towards a theory of metonymy[J]. 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1999(4):17-60.
[12]PANTHER K,THORNBURG L.The potentiality for actuality metonymy in English and Hungarian[C]//PANTHER K,RADDEN G. 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9:234-275.
[13]PANTHER K,LINDA T.The Effect for Cause metonymy in English grammar[C]//BARCELONA A. Metaphor and metonymy at the Crossroads. Berlin/New York:Monton de Gruyter,2000:38-72.
[14]LAKOFF G,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179-256.
[15]俞樾,傅杰. 古书疑义举例五种[M]. 北京:中华书局,1983:54.
[16]胡明扬.语言规范化的重大社会意义[J].新闻战线,1981(8):7.
[17]李行健.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M]. 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10:472.
[18]刘叔新,李行健.词语的知识和运用[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104.
[19]史式.汉语成语研究[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