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素质研究30年:回眸与评析∗

2015-02-21刘传星

关键词:张大心理素质心理健康

刘传星,雷 燕

(1.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四川成都610225;2.川北医学院心理学教研室,四川南充637000)

心理素质研究30年:回眸与评析∗

刘传星1,雷 燕2

(1.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四川成都610225;2.川北医学院心理学教研室,四川南充637000)

近30年来,心理素质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相关研究成果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已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然而,文献分析发现,心理素质研究正面临研究进展缓慢、不够深入等“瓶颈”问题,尚难以满足心理素质培养研究和实践的现实需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回顾心理素质研究30年的发展历程,总结和反思其特点与趋势,既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求,又是推动深化心理素质研究的必然选择。文章从心理素质研究的基本概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功能价值、培育策略、整合与分化等方面进行了回顾与评析,以期为系统总结心理素质研究,促进心理素质深化研究提供参考。

心理素质;研究;评析

心理素质(psychological suzhi)是我国素质教育背景下诞生的本土化概念,是心理学中国化研究进程中的重要研究领域。近30年来,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相关研究成果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都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定位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美国《学校积极心理学手册》(第二版)也对我国的青少年心理素质研究进行了专题介绍,称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学研究。心理素质研究已在国外产生积极影响。然而,文献分析发现,学术界对心理素质的概念和结构等基本理论问题迄今未能达成共识[1-2],从理论上尚难以满足心理素质培养研究和实践的现实需要[3]。心理素质研究正面临进展缓慢、不够深入等“瓶颈”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4-5]。回顾心理素质研究30余年的发展历程,总结和反思其特点与趋势,既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又是推动深化心理素质研究的必然选择。文章在客观分析心理素质研究30年来主要成果的基础上,从心理素质研究的基本概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功能价值、培育策略、整合与分化等方面进行了回顾与评析,以期为系统总结心理素质研究,促进心理素质深化研究提供参考。

一、心理素质研究的基本概况

心理素质研究历经30余年的发展,现已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文献。我们在CNKI学术期刊网

从文献数量及发表年度看,具体分布如下:1981-1985年共29篇;1986-1990年共111篇; 1991-1995年共272篇;1996-2000年共1 052篇;2001-2005年共1 541篇;2006-2010年共1 731篇;2011-2014年共1 168篇。可以看出,心理素质研究的成果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1995年以后,心理素质研究进入了明显的增速期。

综合分析,我国心理素质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1)萌芽阶段(1996年之前)。这一阶段心理素质研究刚刚起步,从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的十多年时间里,学术界的文献数量仅有412篇,占目前总文献数的6.95%。(2)接纳阶段(1996-2000年)。此阶段最显著的特征是心理素质研究的文献数量快速增长,虽只有5年的时间,但其发表的文献数量已达1 052篇,约占心理素质总文献数的17.75%。此阶段最具影响的研究成果是张大均等人于2000年发表的论文《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截至目前已被引用302次。该篇论文对推动学术界接纳心理素质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3)认同阶段(2001-2003年)。此阶段最显著的特征是心理素质研究领域出现了被广泛认同的文献,最具影响的成果是樊富珉等于2001年发表的论文《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研究》,截至目前已被引用278次;2002年张大均发表的论文《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截至目前已被引用96次;2003年张大均发表的论文《论人的心理素质》,截至目前已被引用79次。诸多文章的高被引用率说明心理素质的研究成果已得到众多研究者的认同。(4)分化阶段(2004-2010年)。此阶段最明显的特征是,学术界对心理素质的概念、结构成分等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呈众说纷纭之势,不同学段学生、不同职业群体的心理素质研究趋热。(5)整合阶段(2011年至今)。此阶段显著特征是,学术界开始系统梳理心理素质研究体系,深入剖析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标本关系,产出了系列整合研究的成果[4-5]。此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2014年7月于重庆召开的中国人心理素质研究战略规划研讨会,此次会议首次从顶层设计的高度,规划了心理素质整合研究的技术路线与协作机制。

二、心理素质研究的对象

心理素质研究是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本着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开展的,因此心理素质研究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学生心理素质既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心理素质研究的主要对象。心理素质领域的研究对象,初期仅为学生群体,尤其是中学生。进入21世纪以来,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迅速发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化,心理素质研究的对象逐步从学生群体拓展到教师[6]、护士[7]、军人[8]、演员[9]、运动员[10]、领导干部[11]等群体。

总体看,心理素质研究的对象呈现出两条主线:(1)纵向上,由中学生向大学生、小学生、学前儿童扩展。目前,我国已经初步构建了覆盖学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学生心理素质研究体系,并且有学者编写了学生(含幼儿至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系列教材[12]。(2)横向上,由学生群体向教师等职业群体扩展。其中除了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较为成熟外,军人心理素质、教师心理素质研究也颇具规模,尤其是第三军医大学冯正直领衔的军人心理素质研究团队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心理学研究领域。

三、心理素质研究的内容

心理素质研究初期(萌芽阶段),研究者侧重于探讨心理素质及其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等前提性问题,随后(接纳阶段)逐渐重视对心理素质的概念、结构、目的、要求、方法等基本问题的探讨,并

积累了较多理论性的研究成果,可以说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心理素质的研究多数是围绕这些理论性问题开展的。随着心理素质教育重要性的显现,研究者逐渐认识到,积极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比研究心理素质本身更加迫切、更加重要,心理素质研究进入认同的发展阶段。因此,进入21世纪以来,心理素质教育研究倍受重视并取得了较多优秀的科研成果。部分学者对心理素质教育的实施模式[13]、过程整合[14]、阶段衔接[15]、教育设计及实施策略[16]等进行了针对性的探讨,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心理素质教育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为我国学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参照。2004年前后,心理素质研究进入“百家争鸣”的分化阶段,研究者针对不同学段学生、不同职业群体的心理素质特点等进行了广泛研究,对心理素质基本理论问题和实践运用的认识、观点趋于多样。由于长期来,心理素质概念、结构等基本理论一直未达成共识,心理素质及其教育逐步出现了研究进展缓慢、不够深入等瓶颈,亟待整合已有研究成果,深化现有研究体系,心理素质研究逐步进行了“整合深化”的研究阶段。

总体看,心理素质研究的内容可概括为心理素质重要性、必要性的理论探讨,心理素质概念和结构的理论建构与实证支持,心理素质测量工具的研制与施测,心理素质教育及培养的方式和途径。这些研究内容始终围绕两个核心问题展开,即“心理素质在学生综合素质中起什么作用”、“心理素质教育如何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呈现出从侧重理论探索、注重实践运用向深化整合过渡的特点。

四、心理素质研究的方法

方法是行动的先导,梳理心理素质研究的方法路径,可窥心理素质整个研究脉络。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我国的心理素质研究主要以理论探讨为主,多采用文献分析、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建构等质性研究方法。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思辨的成分较多,多为一家之言,缺少实证研究支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心理素质的实证研究受到重视,开始侧重访谈法、问卷调查、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等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注重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这一时期现代教育统计也运用于心理素质研究实证材料的处理,其中多元统计、结构方程等高级统计研究方法的引入,为心理素质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路径。2001年以来,心理素质的研究方法更加注重发挥实效,如编制心理素质问卷[17-18],进行心理素质特点调查研究[6,19-20],开展心理素质的内隐观研究[2],有的还结合团体咨询[21]、团体辅导[22]、素质拓展训练[23]、语文学科教学渗透[24]及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渗透[25]等方式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目前,心理素质研究的方法愈发呈现出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质性研究方法与量化研究方法并举的发展趋势。

五、心理素质的功能价值

心理素质作为人们素质结构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既反映了生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发展水平,又制约这两种素质的发展,起中介作用[26]。心理素质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发学生潜能和促进心理发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完整人格以及提高学生适应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围绕心理素质的功能价值,学者们进行了多角度探讨。张大均等运用自主开发的《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对小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成高度的正相关[27];江琦运用自主开发的系列工具,对大中学生的考试心理素质、考试心理问题和考试绩效之间的关系作了探索。研究发现,考试心理素质是考试心理问题影响考试绩效的中介变量[28];冯正直等采用实证的方式研究了心理素质训练对军人应对方式的影响,结果发现,心理素质训练能改善军人的应对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29];张大均等构建了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关系模型,该模型指出心理素质水平与心理健康程度呈正相关,即内在心理素质调节外部刺激因素对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持续的心理健康状态又会内化或强化并提升个体相应的心理素质[5];汪达丽等结合生物化学课的特点,研究分析出了教师

良好的心理素质会对教育教学产生积极影响[30]。

迄今对于心理素质功能价值的研究大致可概括为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理论上,自心理素质诞生至今已有众多的讨论,其中“心理素质在个体素质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起中介作用”的基本观点已成共识。实证研究目前才初露端倪,主要是针对不同群体(学生、军人、警察、教师等)进行的,对学生心理素质功能价值研究居多,其重点是围绕学生的学业成绩、考试绩效等进行的。

六、心理素质的培育策略

心理素质研究的终极目的是科学、有效提升研究对象的心理素质。自心理素质研究伊始,即有研究者对心理素质的培育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但多为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思辨性的阐述。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以及心理素质研究的不断深化,心理素质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清晰,众多学者对心理素质的概念、结构、测评工具等进行了以实证支撑为依据的科学研究,对现实中心理素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有了量化评估,这一趋势极大地推动了心理素质培育策略的针对性、主动性和有效性。培育策略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素质培育的模式、评价体系、途径等方面,目前已经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实际开展心理素质培训积累了宝贵的资料。如李薇等认为学校体育由于其特殊的形式和多功能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培养途径和方式[31];林少真等认为团体咨询对于促进成员的某些人格品质的发展,优化心理素质是有效的[21];张大均等开展了探索教学心理规律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32];张大均等对心理素质教育设计的依据、具体原则、教育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讨论[16]。

截至目前,心理素质培育策略的研究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青睐,并呈现出两个规律:首先,培育策略的研究越来越注重尝试新形式、新途径、新方法。早先的培育策略除了理论性的阐述外,无非是传授知识、开展讲座等,始终可以看到应试教育的影子。如今心理素质培育策略趋于采用调查评估[6,20]、团体咨询[21]、团体辅导[22]、素质拓展[23]、学科教学渗透[24-25]、行为训练[33]、课程体系构建[13,15,34]等新颖的方式和途径开展心理素质的干预研究。其次,培育策略的研究更加侧重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自20世纪末我国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的规模不段扩大,但同时大学生群体中的自杀或自残等心理危机事件也频繁发生,最典型的案例有2004年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国家教育行政等部门相继联合下发了《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1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5号)等政策文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空前重视。

七、心理素质研究的整合与分化

心理素质研究肇始于我国素质教育背景,因此,开展心理素质研究之目的,一方面是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服务。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虽是全面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但提高国民素质必须着眼于提升全民的素质,尤其国民的心理素质。在1996年之前,我国研究者主要围绕心理素质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探讨。1996年之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我国学者主要围绕学生(青少年)心理素质的结构成分进行探讨。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素质既有共同性更有差异性。基于此,不少研究者采取整合与分化相结合的取向,一方面致力于对心理素质研究的整合,另一方面致力于心理素质研究的细化。心理素质研究的细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青少年学习成长等具体方面心理素质的具体化研究。如江琦、张大均等人对大中学生的考试心理素质及其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28];张大均等人从创新教育的实际需要出发,对青少年的创造心理素质进行了探讨[35];韩力争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分析[36];张大均等对青少年

心理健康素质的探讨[37]等。二是对不同职业人群特殊心理素质的研究,如张旭对中小学教师的心理素质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6];张俐等对护士的心理素质概念和成分进行了质性与量性研究[7];冯正直等对军人心理素质及其训练进行了持续性研究[8,29,33];另外还有对演员、运动员、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进行了相关研究。心理素质研究的不断细化,反映了我国心理素质研究整合与分化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行不悖的基本走向。

[1]张大均,王鑫强.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内涵结构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3):69-75.

[2]刘传星.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内隐观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3]张大均,李晓辉,龚玲.关于心理素质及其形成机制的理论思考(一)——基于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探讨[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2):71-77.

[4]张大均.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整合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5):22-28.

[5]张大均.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的整合研究[J].心理科学,2012,35(3):530-536.

[6]张旭.中小学教师心理素质状况调查与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5):936-938.

[7]张俐等.护士心理素质概念和成分的质性与量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3,18(6):406-407.

[8]冯正直,杨国愉,张大均.军人心理素质训练的现状与思考[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5,23(5):313-315.

[9]刘小军.京剧优秀演员心理素质研究[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12,33(1):18-20.

[10]彭波,李献青.四川省残疾人运动员心理素质培养与比赛心理指导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4,9(2):229-232.

[11]李志瑾.刍议领导心理素质的优化与提升策略[J].中外企业文化,2014(4):142.

[12]田宝.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金字塔工程——评张大均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4):185.

[13]徐小军,张大均,李雪梅.心理素质教育分层整合模式体系探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3,22(5):29-32.

[14]陈旭.学校心理素质教育过程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0(2):32-37.

[15]冯正直,张大均,吴明霞.论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衔接[J].中国教育学刊,2002(3):48-51.

[16]张大均,田澜.论心理素质教育的设计和实施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3(6):66-70.

[17]冯正直,张大均.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研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3):223-225.

[18]王滔,张大均,陈建文.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1):122-127.

[19]王鑫强,覃丽.川渝鄂中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及特点的调查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1):86-91.

[20]龚玲,张大均,王金良.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与评估[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0(5):86-93.

[21]林少真,何少颖.团体咨询在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中的应用[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3):163-165.

[22]杨玉宇,李鹏,朱芮.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团体辅导方案设计及效果[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119-121.

[23]陈红敏,赵雷,杨君建.素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高等农业教育,2014(7):62-65.

[24]莫丽.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J].语文建设,2014(2):19-20.

[25]武昱.怎样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70-71.

[26]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6(3):56-62.

[27]张大均,刘衍玲,郭成.小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1):64-69.

[28]江琦,张大均.大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及考试绩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29]冯正直等.心理素质训练对军人应对方式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7(4):301-304.

[30]汪达丽,郑静虹.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教育教学的积极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6):21-23.

[31]李薇,张丽.学校体育对青少年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J].体育学刊,1999(5):97-99.

[32]张大均,郭成.探索教学心理规律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6(6):104-111.

[33]张俐,张霞,冯正直,王晓霞,刘云波.军人心理素质训练纳入军事训练的探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24):2680-2681.

[34]刘衍玲,潘彦谷,唐凌.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0(3):93-97.

[35]张大均.创新教育与青少年创造心理素质的培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8(1):22-27.

[36]韩力争.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与思考[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130(6):88-91.

[37]张大均,江琦.《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2):81-84.

责任编辑 曹 莉

B848

A

1673-9841(2015)03-0096-05

10.13718/j.cnki.xdsk.2015.03.013

�线访问,以“心理素质”为篇名,在“中国学术期刊

总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三个较权威的数据库中搜索,共检索到5 925篇文献,三个数据库中检索到的文献数及所占比例分别为:5 793篇,占97.77%;109篇,占1.84%;2篇,占0.03%。其中刊登在有关教育和心理期刊上的文献有5 424篇,占文献总数的91.54%。

2015-02-12

刘传星,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11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项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测评工具开发与发展诊断研究”(20500401),项目负责人:张大均。

猜你喜欢

张大心理素质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张大林美术作品欣赏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探讨
张大勤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学习毛泽东的作战指导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