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用向日葵新葵8号品种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2015-02-21柳延涛刘胜利李万云王鹏陈寅初赵刚
柳延涛,刘胜利*,李万云,王鹏,陈寅初,赵刚
(新疆农垦科学院物作所,新疆石河子832000)
油用向日葵新葵8号品种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柳延涛,刘胜利*,李万云,王鹏,陈寅初,赵刚
(新疆农垦科学院物作所,新疆石河子832000)
新葵8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的油用向日葵品种,该品种丰产潜力大、产量高、适应性强、抗霜霉病、锈病和叶斑病。本文主要介绍了新葵8号的选育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以为油葵种植户提供参考。
新葵8号;选育;高产;栽培技术
油用向日葵是近二十年来在新疆发展较快的一种油料作物,其播种面积和总产均占新疆油料作物的50%以上,居油料作物第一位,尤其在棉花不宜种植的区域,如阿勒泰地区、塔额盆地、昌吉东线、伊犁地区的部分地区和四师、六师的部分团场,油用向日葵已成为当地的主要种植作物[1,2]。新葵8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选育的高产、抗病中熟油葵杂交品种。1998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植株生长整齐,茎秆粗硬,抗倒伏能力强,结实率高,丰产性能好,抗病性能好,适宜在新疆及北方向日葵种植区种植。
1 品种来源及选育过程
1987年从印度向日葵中选单株自交,经南繁北育多代自交选育成87430。1989年以109A作母本与87430配组测交,测得87430属完全保持型自交系。并经连续回交转育出10个姊妹系。从中选出配合力高、子实含油率高、抗病性强的不育系87430-312A和保持系87430-312B。1992年以不育系87430-312为母本,与1989年引自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的恢复系7838配制杂交组合。1993—1995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较对照G101增产23.6%,产油量增加17.7%,1996—1997年参加新疆自治区区域试验,平均籽实产量297.36 kg/667m2,居第一位,产油量125.22 kg/667m2,居第二位。1998年参加生产试验,同年通过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品种主要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中熟品种,生育期112~120 d。株高190~210 cm。幼茎(下胚轴)深紫色,茎粗2.4 cm。叶片深绿色,叶柄边缘紫色。单株叶片数38片。植株生长整齐,无分枝。舌状花冠黄色,管状花的花粉量大。果盘倾斜度4级,果盘直径19.5 cm。种皮黑紫色。千粒重65 g,出仁率73.5%,籽实含油率45.78%。1996—1997年新疆自治区油葵区试6点平均籽实产量达4 460.4 kg/hm2,比G101增产31.56%;产油量达1 878.3 kg/hm2,比对照G101增加18.65%,增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植株表现耐肥,耐盐碱,抗倒伏,抗向日葵霜霉病、锈病和叶斑病。
3 产量表现
1993—1998年在新疆农垦科学院试验场进行6年7次品种比较试验中,新葵8号平均单产籽实产量335.4 kg/667m2,比对照G101增产23.6%;平均产油量153.5 kg/667m2,比对照G101增加17.7%。
1996—1997年自治区油葵区域化试验中,6个试验点2年无一减产,平均籽实产量297.36 kg/667m2,比G101增产31.56%;产油量125.22 kg/667m2,比对照G101增加18.65%。
1998年在自治区农科院安宁渠试验场生产试验中,新葵8号籽实产量217.1 kg/667m2,比对照G101增产23.5%;产油量87.53 kg/667m2比对照G101增产11.06%。同年在昌吉市的生产试验中,新葵8号籽实产量286.0 kg/667m2,比对照G101增产25.5%,产油量126.01 kg/667m2,比对照G101增产19.91%。
4 高产栽培技术
4.1适时播种
根据当地的气象与土壤条件适期播种,晚播可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一般冷凉地区要求在4月中下旬播种。采用膜下滴灌方式播种,窄膜1膜1带,宽膜1膜2带。采用气播机播种,滴灌带随播种时一起入土浅埋,采用宽窄行40 cm+80 cm配置方式,播深2~3 cm,播量500 g/667m2,保苗株数3 000株/667m2。
4.2 田间管理
施足基肥,带好种肥,适时适量追肥滴水。前茬收获后及时秋翻冬灌,结合犁地施优质农家肥2~3 t/667m2。根据田间长势情况,科学滴水,合理施肥。一般在现蕾期浇头水,头水一定要浇足浇透,要求尽量一水一肥,少量多施,使肥效得到较好的发挥,提高抗病抗虫能力,切实提高单产和品质。全生育期滴水4~5次,总水量180~200m3/667m2;滴施尿素25~30 kg/667m2,优质滴灌肥15 kg/667m2[3,4]。
4.3 及时收获
当植株茎秆变黄,花盘舌状花干枯或脱落,茎秆下部叶片枯死,中上部叶片变黄下垂,大部分花盘背面变为黄褐色,托叶变为褐色,籽粒变硬并呈现固有色泽时即可收获[5]。收获的花盘要及时晾晒,勤翻动,防止雨淋雪盖、捂堆、霉烂变质,各品种间分开收获、分开脱粒、分开储藏、分开销售。收获时将有菌核病、霜霉病等的病株或病盘挑出并带出田外,集中烧毁或深埋。
[1]柳延涛,李万云,陈寅初,等.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新食葵9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J].种子,2013,32(12):104-105.
[2]段维,张秀华.油葵新品种新葵14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2007,26(7):96-97.
[3]殷波,柳延涛,李万云,等.北疆地区新葵20号复播栽培技术[J].新疆农垦科技,2013(7):12-13.
[4]吕晓庆,柳延涛,陈寅初,等.滴灌小麦买后免耕复播向日葵栽培技术[J].新疆农垦科技,2013(9):7-8.
[5]柳延涛,陈寅初,李万云,等.新疆绿洲农区油用向日葵高产配套栽培技术[J].新疆农垦科技,2012(3):12-13.
2015—11—19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CARS-16);兵团“十二五”油料作物攻关项目(2011BA005)资助。
*通讯作者:刘胜利(1967-),男,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向日葵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