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与神农得荼的传说
2015-02-21薛德炳
薛德炳
(四川万源市茶叶局 636350)
1 关于神农氏的传说
现代考古已证实,在远古时代,我国形成了两个农业起源中心,即黄河流域的粟作文化和长江流域的稻作文化,且相互作用和影响。而神农是人类在原始农耕时期,因自然崇拜产生的偶像。《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稷”,田正也。如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夏以上祀之。周弃,亦稷,自商以来祀之。有称为田祖的叔均。1959年湖南宁乡县寨子山出土商代青铜器“四方人面鼎”,内壁铭文“大禾”。鼎四方有方形人面。解称:大者,天也。禾者,嘉禾,农也。汉字言五谷之义的字皆从禾,有可能是因禾是最先人工种植的缘故。学者疑此鼎祭祀的神即传说中的神农原型。不同的农业起源中心或农业经济圈有不同的农神。在后来的民族大融合过程中,华夏民族先民崇拜的农神形象以神农为典型而传承。
神农传说的文字记录,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下》: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神农氏的神化传说,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原因在于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淮南子·修务训》云: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借助“远古圣人”是当时“百家争鸣”的学术风气。“农家”是百家学派之一。《汉书·艺文志》曰:“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农家的代表人物有许行。农家的代表著述有《神农》二十篇和《野老》十七篇。班固自注云:六国时,诸子疾时怠于农业;道耕农事,托之神农。又云: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
先秦两汉言及神农功绩,治理天下的文献不下数十种,由文献出现的先后,可见由简至繁的规律。其中《世本》和《竹书纪年》是炎帝与神农氏合二为一的始作俑者。《世本·帝系篇》最早出现“炎帝神农氏”的词句。东汉·宋仲子注云:炎帝即神农氏;炎帝,身号;神农,代号也。(《世本》原书佚于宋代,清人张澍等有十余种辑本)。《竹书纪年》记录有:炎帝神农氏,其国初伊,又国耆。自此,神农、炎帝是一人或是二人之争纠缠两千年不休。
2 神农尝百草文字描述的演变
言神农尝百草较早的文献是陆贾《新语·道基》:“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淮南子·修务训》则更进一步:“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蚌之肉,时多疾病毒虫之害。于是神农乃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刘恕《资治通鉴外纪》:“尝百草酸碱之味,察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使民宜之。《白虎通·德论·号》、《史记·三皇本纪》:神农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晋人干宝《搜神记》云:“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谷,故天下号神农也”。不难看出:“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荼而解之”的说法,是后世渐次增益集成的。清代首言“得荼而解之”是想当然。
3 《本草》文献的出现与增广
《本草》的出现有说始于战国、西汉、魏晋等。皇甫谧《帝王世纪》云:“炎帝神农氏,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之命,百姓日本而不知,著《本草》四卷”。唐·贾公彦《周礼疏》引晋·荀勖《中经薄》:有子仪《本草经》一卷。郑康成注《周礼·疾医》:谓治合之齐,存乎神农,子仪之术。西汉以前有无《本草》问世,有四点线索可以推论。
1.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汉武帝曾招集方士,本草待诏若干”。
2.班固《汉书·郊祀志》:成帝建始二年(公元前33年),方士、使者副佐、本草待诏七十人皆归家。
3.《汉书·平帝纪》:元始元年(公元5年),举天下通知方术、本草者,所在轺传遣京师。
4.《汉书·楼护传》:“楼护随父为医长安,护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
西汉中后期,两次官修医藉文献,已有待时听命的《本草》学者,表明西汉之前有《本草》编撰者和文献存在。战国时期也是古代医学飞跃发展的时期,医者如扁鹊及其弟子等,有医藉文字传世是可能的,医家的文献内容是世代积淀,增益完善的。
宋·王应麟《困学纪闻》:“今说神农作《本草》,三王(皇)五帝之世,朴略之风,史氏不繁,纪录无见。斯实后之医工知《本草》之性,托名炎帝耳”。
明·杨慎《医藉考》:“白字本草,相传以神农之旧,未必皆出于神农,后人增之耳”。陈椽《茶药学》[2]引《宋以前医藉考·神农本经解故》[3]阐明了《本草》的来龙去脉:本经旧名本草,又名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又名神农氏本草,又名神农经,又名神药经,又名白字本草,又名朱字神农本经,又名神农本经,虽有数名,实皆一本草耳。故以单名本草者,古且正矣。而其名义,未甚明白,惟谢肇淛曰,神农尝百草以治病,故书亦谓之本草。其不曰本草而曰本草经者,自陶弘景始也。弘景有《名医别录》与《神农本草》合而一之,所谓《本经》者,对其《别录》而言。
兹考本经之所从来,盖昉于神农氏尝百草,然上古结绳为政,未著文字,以识相付,无有成书也。逮于先秦之时,有子仪者,乃扁鹊弟子著《本草经》以垂于世,是为本草权舆。逮汉孝平帝征天下通知本草者,而始见于天下;然诵本草者,楼君卿及方士七十余人耳,他者未之闻焉,则亦未广行于世也。所以《汉书·艺文志》佚其目。降至后汉,传者稍多。
研读茶史,了解《本草》始于何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神农得荼”的文字描述。
4 《本草》描述茶的药理作用
读《茶业通史》介绍的“茶叶药用与发展”一节,自唐至清的多种《本草》辑本,难见有茶解毒之说。传说的汉代《神农本草经》早已亡佚。但西汉时,四川、湖南有茶作商品,或药饮、或饮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如:(公元前165 ~160)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有存放茶的用具:槚笥或槚一笥。(公元前59年)王褒《僮约》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荼”。据《雨山墨谈》引《赵飞燕别传》,有成帝(刘骜)崩,皇后赵飞燕梦见帝赐茶的故事。因此,顾炎武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公元前316年)。其时的医药文献对茶功用的描述,主要是益思、悦志、轻身(羽化)。如《神农食经》: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华佗《食论》:荼久食,益意思。壶居士《食忌》:苦荼久食,羽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唐·李勣苏恭《新修本草》述:茗,苦荼。茗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春采之。苦荼主下气,消宿食。唐·孟诜《食疗本草》:茗叶利大肠,去热解痰。茶主下气,除好睡,消宿食。
唐·陈藏器《本草拾遗》:“茗,苦荼。寒,破热气,除瘴气,利大小肠。食宜热,冷即聚疾。茶是茗嫩叶,捣成饼,并得火良,久食令人瘦,去人脂,使不睡”。陆羽在《茶经》中引用了《食经》、《食论》、《食忌》、《新修本草》。归纳茶的作用是:“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没有言及茶的解毒作用。说明唐以前,对茶的作用描述是客观而符合实际的。《本草》述茶的功能分茗、荼。源于郭璞《尔雅注》:槚,苦荼。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取为荼,晚取为茗。一曰舛,蜀人名之苦荼。具体言及“茗”或茶有解毒的功能的有明·李中梓《本草通玄》:茗,苦甘,微寒,下气消食,清头目,醒睡眠,解炙煿毒、酒毒、消暑。清·黄宫绣《本草求真》言:能入肺,清痰利水;入心,清热解毒。归纳《本草》中茶的药理功用,主要是清热、利水、下气、消食、少睡、去脂、解腻、止渴;解毒仅限体内火毒、热毒而已。这与现代人生活中饮茶的感受基本相符,并非如传说的能解数十种毒。
5 茶的利用始作药用的思考
人类社会发展初期,在原始农业形成之前,获取食物来源有两种方式,即渔猎和采集。在采集野生食物的过程中,发现茶(槚,苦荼)的实用价值是可能的,但前提条件是发现地必须有茶树;发现者(氏族或民族)对发现物的实用价值有持续的需求。
古代的三峡地区是符合这两个条件的。由于第三纪后的地壳剧烈运动,出现了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的上升。三峡地区冰川和洪积影响小,原始茶树得以适应自然环境,至唐代仍有“二人合抱者”。在川东、鄂西、湘西三角地带,相继发现了建始猿人、巫山直立人、郧县人和长阳人化石以及旧石器中晚期遗址;发现了新石器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遗址,证明这一区域人类活动一直延续不断。三峡两岸的巫蜑族形成的巫咸国、巫臷国,在《山海经》中又称盐鸟或三苗。他们在这里发现了盐泉,又长于采药。并把盐和药与峡外擅长利用“象耕鸟耘”祭祀“大禾”农神的农耕部落集团交换生活用品。过着“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和“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爰有百谷所聚”的优裕生活。熬盐需要不眠、解乏、解干渴、热毒,擅长采药的巫蜑族人发现和利用茶是有条件和机会的。
茶进入人类生活是从药用开始的,周代不曾用茶作祭,战国时期也不曾作为菜食,西汉时期的文献已能佐证茶由药用衍变为饮料。而用茶作祭或食用,是茶广泛应用后的次生衍变。
五千年中华文明是多民族创造的,在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把文明的结晶归功于崇拜的偶像农神——神农,符合华夏民族的文化性格。神农的神话传说已经定格在历史的记忆中,不妨作为动人的神话故事传承。但在研究茶史时,对“神农得荼”的说法存而不论,不引为据,才是科学、求实的态度。
[1]方健.战国以前无茶考[J].中国农史,1998,17(2):6 ~11.
[2]陈椽.茶药学[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
[3]岗西为人.宋以前医藉考[M].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