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养蚕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5-02-21殷红松殷国平李劲松吴刚

蚕桑茶叶通讯 2015年2期
关键词:收蚁蚕期蚕儿

殷红松 殷国平 李劲松 吴刚

(1.江苏省大丰市新丰镇农技服务中心;2.江苏省大丰市万盈镇农技服务中心;3. 江苏省大丰市西团镇农技服务中心)

大丰市是苏北重要的蚕桑生产基地,目前具有投产桑园2.1 万亩。大丰市的桑园主要分布在新丰、刘庄、大桥、万盈等乡镇,区域化程度较高。笔者根据多年的农村工作经历,将蚕农养蚕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归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 存在问题

1.1 消毒不彻底

养蚕过程中,因为缺少卫生制度,日常防病和规范操作意识差,蚕沙和病死蚕处理不当,导致病源扩散,形成消毒不彻底或交叉传染。另外,养蚕常与农忙发生冲突,蚕室蚕具消毒往往流于形式,只是草草走过场。不重视蚕后消毒工作,任凭病菌扩散蔓延。

1.2 催青和收蚁技术不规范

蚕种领回后,不重视温度、湿度、光线的调节,有的共育室或蚕室根本没有干湿温度计,有的将干湿温度计挂于门边或墙角,显示温湿度不准确。放种后不进行黑暗保护,有的甚至放在通气不良或气流、光线过强的环境中。有的感光不及时,在上午7 ~9时边感光边收蚁,对没有及时孵化的蚕种不再继续补催青,只是让其自然孵化,人为增加蚁蚕批次。

1.3 养蚕技术粗放

蚕期不及时进行扩座匀座,达不到“一蚕三座”。给桑时间不定、给桑厚薄不匀,造成发育不齐,群体开差大。眠起处理不当,不提青分批、不及时饷食、除沙。有的低温时不加温,有的高温时不降温补湿,导致蚕儿发育异常。

1.4 上蔟蔟具不良

有的地区农户仍在使用塑料折蔟上蔟,导致双宫茧、黄斑茧多,蚕茧解舒差,上茧率低。

2 改进措施

2.1 严格消毒防病

2.1.1 养成卫生养蚕习惯

在进蚕室前、给桑前、除沙后必须洗手,进蚕室、储桑室必须换鞋;蚕室、储桑室入口处每天用清水冲洗,并用0.3%有效氯漂白粉液消毒。保持蚕室周围卫生整洁。大力推广使用室外塑料大棚养蚕,因为棚内面积比室内宽畅,蚕头疏密适中,通风换气好,保湿效果佳,病菌污染少,养蚕产量高。同时可节省蚕匾等蚕具和养蚕用工,解决蚕室蚕具不足和劳力紧张的问题。

2.1.2 做好蚕前、蚕中、蚕后消毒

养蚕前对蚕室内外进行一次大扫除,清除垃圾和杂物,对泥土地面要铲去表土,换上新土并撒上新鲜石灰粉。对蚕匾、竹杆等用具要放在流水河中浸泡、洗刷后暴晒。然后采用主体消毒法即先用消毒净液进行浸渍和喷洒消毒,后用毒消散进行药物熏蒸消毒。由于主体消毒能起到查漏补缺不留死角的作用,故能使消毒真正彻底。

小蚕期每天用小蚕防病一号或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大蚕期用大蚕防病一号或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发生蚕病时,要适当增加用量和次数。要坚持药物添食,蚕用抗生素3 龄一次,4 龄两次,5 龄隔日一次进行添食;灭蚕蝇4 龄第2天一次,5 龄第2 天开始隔日一次,在晴天下午4 ~5时添食或体喷。

每期养蚕结束后,要及时打扫蚕室,洗刷蚕具,并进行消毒,防止病源扩散。蚕后消毒工作是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引导蚕农认真做好。

2.1.3 加强蚕沙和病死蚕管理

除沙时尽量不让蚕沙落地,严禁边除沙边喂叶,蚕沙要集中运往远离蚕室和桑园的蚕沙坑沤制;除沙后及时扫地,并用0.3%有效氯漂白粉液消毒。

2.2 规范补催青、收蚁操作

补催青的关键是:摊好种,遮严光。蚕种入室后,将其轻轻倒在蚕匾内的白纸上,做到粒粒铺平,不能堆积。再盖上两张1 龄网,然后加盖蚕匾并用黑布盖严,确保绝对黑暗。春蚕温度低时要及时加温,秋蚕高温期间,要尽力做好降温补湿和通风工作。要正确搁挂干湿温度计,干湿温度计应悬挂于共育室或蚕室中间的蚕架上,且干湿温度计上显示的目的温湿度应与人眼水平视线相平行。

为提高蚕种一日孵化率,采取隔日收蚁法,即蚕种入室起黑暗保护,隔日早晨5 时左右感光,大批孵化开始收蚁。一般掌握春蚕收蚁上午8 时左右进行,上午9 时前结束;秋蚕上午7 时左右进行,上午8 时前结束,能达到孵化齐一。收蚁时未孵化的蚕种可集中继续黑暗保护,次日再收。

2.3 改进饲养技术

2.3.1 严格控制温湿度,确保发育正常

严格按各龄蚕饲养的标准温湿度进行饲育,力戒温度过高或过低。春蚕小蚕期要注意做好加温补湿工作,秋蚕期要注意做好降温补湿或排湿工作。

2.3.2 及时给桑,充分饱食

给桑量要根据蚕的发育时期掌握有多有少,一般1 ~3 龄稍有剩叶,壮蚕期以吃尽为度,但5 龄第1~3 天要严格控制,不能过量,5 龄第4 天起,蚕儿进入盛食期,为提高叶丝转化率,要增加给桑量。给桑厚薄还应与蚕座面积相结合,蚕座内蚕头稀的,应给薄一些,反之应给厚一些,尽量做到既让蚕儿吃饱又不浪费桑叶。

2.3.3 选好贮好桑叶

不同龄期的蚕对桑叶质量要求也不同,要坚持早、晚采叶,且要坚持采叶标准,并做到随采随运,少装快运。桑叶运到专用贮桑室后,应立即抖松,散去热气,进行合理贮藏,贮桑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 小时,保证桑叶新鲜。坚持不用湿叶、枯黄叶、泥灰叶、虫口叶、虫粪叶喂蚕。为防止蚕儿食下受病原物污染的桑叶而感染蚕病,3 龄开始每次用叶前用消毒净液进行叶面消毒后再喂蚕,防病效果很好。

2.3.4 做好扩座、除沙工作

每次给桑前做好扩座匀座,达到小蚕不成堆,大蚕不驮蚕,蚕头稀密适中。除沙要求2 龄起、眠除一次,3 龄起、中、眠除一次,4 龄起、眠除一次,中除两次,5 龄蚕匾育每天除,地面育用条桑时结合抽条来除沙,保证蚕座整洁卫生。

2.3.5 加强眠起处理工作

一是适时加眠网。1 龄蚕大多数个体呈炒米色,个别已到将眠,2 龄大部分个体呈乳白色,体壁紧张有光泽,体躯短,3 龄有0.1%将眠蚕,4 龄有0.5%的眠蚕均为加眠网适期。二是提青分批,饱食就眠。见眠8 小时后及时加提青网分批,做到充分饱食,分批就眠。三是眠中保护。眠中要保持蚕座干燥、安静,避免强风直吹、强光直射。四是适时饷食。以群体基本蜕皮结束,90%以上蚕头部呈淡褐色,头胸昂起左右摆动有求食欲望时为饷食适期。

2.4 重视上蔟和蔟中管理

上蔟时要做到适熟上蔟,上高蔟,上稀蔟,上良蔟,次日拾去游山蚕。上蔟当天不宜强风直吹,一昼夜后,蚕儿固定位置营茧后,要打开门窗通风透气。蔟中光线以自然光为宜,不要过亮或过暗。蔟中温度应控制在24℃左右,湿度70% ~75%左右为好,要严防高温多湿或低温多湿的不良环境。推广使用“方格蔟室外预挂室内营茧新技术”,提高蚕茧质量。

猜你喜欢

收蚁蚕期蚕儿
宁南县正秋蚕期饲养雄蚕品种“秋华×平30”调查
云南晚晚秋蚕期蚕病发生原因及防控对策
难题
难题
散卵蚕种收蚁新方法——白纸袋收法
春柞蚕收蚁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河南一化二放秋柞蚕收蚁日期探讨
可爱的蚕儿
向学生赔“蚕”
散卵引棵收蚁方法增产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