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学美术学科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5-02-20刘应奎
刘应奎
摘 要:本文从简要分析我区美术学科目前存在的现状出发,理清我区学科发展中目前面临的困扰及常态解决措施,初步拟定基于我区美术学科教学常态和迎接艺术素质测评工作下的学生美术素养测评方案。希望可以对艺术素质测评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达到与同仁们一道思考、长足发展、共同进步的效果。
关键词:美术学科;学科素养;艺术素质;艺术素质测评; 测评方案
随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向了纵深发展。为了让学科教学工作者快速适应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对学科教学提出的进一步要求,快速适应符合审美教育要求下的中小学美术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更快更好地促进美术教师队伍建设,更快更好地提高学校美术教育普及水平和质量、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现将我区当前存在的学科现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及初步的方案思考归纳如下。
一、学校师资及硬件设施方面的情况概述
我区小学22所,中学9所,经调查核实,目前所有的中小学在硬件设施上质量较高,但在功能室的配备上由于学校先天差异而参差不齐。在师资方面,中小学都存在专业教师缺口或转岗的情况,在教师身上,能找到美术教师的职业幸福和自豪感的人数极少。普通高中和职教美术也都存在师资不足的情况,开课状态不容乐观。
二、学科发展目前面临的困扰及常态解决措施
综上所述,全区的美术教学状态归纳起来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两个方面的困扰。
1. 美术教师工作能力提升培养的平台较少,教师开眼的机会较少。
第一,国陪推荐学科教师培养时应该咨询参培人员的情况,建议分批次培训,用教师成长的榜样激励老师追求上进。
第二,从学科工作站到学区制工作和名师工作室及学科基地校的建设,美术老师都没有机会参与这种政策上的培训机会,学科教师开眼的机会较少,许多工作只能停留在日常的工作完善之中,谈不上创新性地开展学科工作。建议有意向想抓美术学科教学工作的学校,可以在区里有相关方面的政策性出台的时候,积极争取,为美术老师搭建职业化成长的平台。
2.课时系数问题。个人感觉,非常影响教师的工作情绪。在此,只是做客观陈述,没有做过多的干预的意思。
目前,就学科的生存状态,教研部门(教研员)主要采取了如下几方面的措施。
第一,常规工作系统化、精细化。如每学期开学的第三周,上传所教年级的教学计划,第四周,上传所教年级的第二课堂计划,每次视导时,检查和指导教师的教案书写情况,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教师的批改情况,通过听课和与学生谈话,调查教师的上课情况和了解教师受喜欢的程度,提出教师的努力方向和方法。
第二,师生活动常规化,系列化。每学年的上半学期,主要是教师的专业培训活动(讲座),下半学期,主要是学生的校级美展活动。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水平越来越制约着教师能走多远。另一方面,校级学生美展要求教师有方案,有3张代表作的照片,有2张现场照,有活动总结和反思。只有师生都乐于展示和表达自我的时候,学校美术教育才有可能良性发展。
第三,教研活动常规化,系统化。每周星期二上午,按中学、小学、职高分部进行,内容从基础的教案书写到课后记的书写到美术的四大板块如何教学和美术的各门类知识教学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一般都是以讲座引领思想;观、品、解读优秀课例缩短教师与“明师的差距;以“走进校园,亲‘敬课堂”系列研究课活动指导来自基层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难点;参观画展提高教师的审美和创作能力;学术沙龙交流教师心得体会等方式为载体,带领教师紧随新课程的脉搏,深挖教材内涵,领会课标实质。
第四,科研工作扎实化,深入化。一方面引导教师认识到科研工作的实质和重要性,带领教师做课题研究,另一方面鼓励教师自己学会思考,多总结教育教学现象,善于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在研究中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相长、教研相长”的目的。
第五,美术学科还利用常规教研活动时间做了新进教师成长的关键5年期的培养工作。但在兼职教师或转岗教师培养的问题上,只有拜托各校自我完成。
三、基于学科教学常态和迎接艺术素养监测工作下的学生美术素养测评方案的设计思考
通过分析我区的美术教师资源情况和学校学科教育教学现状,结合目前即将迎接的学生美术素养测评工作和与市教科院学科教研员的接触,初步作如下学科监测方案的设计思考:
(一)监测原则:以监测的方式促进学科教师在教学上从只单纯重视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做法到重视培养学生的美术课程学科素养上来。即从“学已待用”到“学以致用”的改变。从而从真正意义上落实新课改的精神和要求,促进学校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学校办学综合实力的提升。
(二)监测的思路:所有学校全员参与,每学期以抽签的形式决定监测的年级。
(三)监测的核心指标:美术课程指向的5个学科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想实践、文化理解
(四)监测的方式:动态监测(学科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平台)+学生素养监测。因为所有考核老师的项目终将归为对教师的考核,故教师的培训教育必须跟上节奏。教师不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常态课永远是教师的一言堂成不了训练场,教师找不到完善工作的路径,监测将是师生头上永远的紧箍咒而非花环。
(五)监测的方法:待定
(六)监测的路径:
1.教师学科教学及管理的难点问题问卷调查。
2.教师的美术素养测评试卷的命题、测试、阅卷等工作或专家讲座工作。
3.学科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平台的搭建工作。
4. 学生的素养监测命题(问卷+创作)、测试、阅卷等工作。
总之,中小学生美术素养测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揪住这个评价的牛鼻子,可以非常有效地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预设落实到常规课堂这个关键点,可以有效促使教师必须守住课堂这方主阵地,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推动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办法》, 教体艺[2015]5号.
[2] 尹少淳. 文化·核心素养·美术教育——围绕核心素养的思考[J] 教育导刊月刊, 2015(09).
随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向了纵深发展。为了让学科教学工作者快速适应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对学科教学提出的进一步要求,快速适应符合审美教育要求下的中小学美术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更快更好地促进美术教师队伍建设,更快更好地提高学校美术教育普及水平和质量、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现将我区当前存在的学科现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及初步的方案思考归纳如下。
一、学校师资及硬件设施方面的情况概述
我区小学22所,中学9所,经调查核实,目前所有的中小学在硬件设施上质量较高,但在功能室的配备上由于学校先天差异而参差不齐。在师资方面,中小学都存在专业教师缺口或转岗的情况,在教师身上,能找到美术教师的职业幸福和自豪感的人数极少。普通高中和职教美术也都存在师资不足的情况,开课状态不容乐观。
二、学科发展目前面临的困扰及常态解决措施
综上所述,全区的美术教学状态归纳起来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两个方面的困扰。
1. 美术教师工作能力提升培养的平台较少,教师开眼的机会较少。
第一,国陪推荐学科教师培养时应该咨询参培人员的情况,建议分批次培训,用教师成长的榜样激励老师追求上进。
第二,从学科工作站到学区制工作和名师工作室及学科基地校的建设,美术老师都没有机会参与这种政策上的培训机会,学科教师开眼的机会较少,许多工作只能停留在日常的工作完善之中,谈不上创新性地开展学科工作。建议有意向想抓美术学科教学工作的学校,可以在区里有相关方面的政策性出台的时候,积极争取,为美术老师搭建职业化成长的平台。
2.课时系数问题。个人感觉,非常影响教师的工作情绪。在此,只是做客观陈述,没有做过多的干预的意思。
目前,就学科的生存状态,教研部门(教研员)主要采取了如下几方面的措施。
第一,常规工作系统化、精细化。如每学期开学的第三周,上传所教年级的教学计划,第四周,上传所教年级的第二课堂计划,每次视导时,检查和指导教师的教案书写情况,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教师的批改情况,通过听课和与学生谈话,调查教师的上课情况和了解教师受喜欢的程度,提出教师的努力方向和方法。
第二,师生活动常规化,系列化。每学年的上半学期,主要是教师的专业培训活动(讲座),下半学期,主要是学生的校级美展活动。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水平越来越制约着教师能走多远。另一方面,校级学生美展要求教师有方案,有3张代表作的照片,有2张现场照,有活动总结和反思。只有师生都乐于展示和表达自我的时候,学校美术教育才有可能良性发展。
第三,教研活动常规化,系统化。每周星期二上午,按中学、小学、职高分部进行,内容从基础的教案书写到课后记的书写到美术的四大板块如何教学和美术的各门类知识教学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一般都是以讲座引领思想;观、品、解读优秀课例缩短教师与“明师的差距;以“走进校园,亲‘敬课堂”系列研究课活动指导来自基层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难点;参观画展提高教师的审美和创作能力;学术沙龙交流教师心得体会等方式为载体,带领教师紧随新课程的脉搏,深挖教材内涵,领会课标实质。
第四,科研工作扎实化,深入化。一方面引导教师认识到科研工作的实质和重要性,带领教师做课题研究,另一方面鼓励教师自己学会思考,多总结教育教学现象,善于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在研究中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相长、教研相长”的目的。
第五,美术学科还利用常规教研活动时间做了新进教师成长的关键5年期的培养工作。但在兼职教师或转岗教师培养的问题上,只有拜托各校自我完成。
三、基于学科教学常态和迎接艺术素养监测工作下的学生美术素养测评方案的设计思考
通过分析我区的美术教师资源情况和学校学科教育教学现状,结合目前即将迎接的学生美术素养测评工作和与市教科院学科教研员的接触,初步作如下学科监测方案的设计思考:
(一)监测原则:以监测的方式促进学科教师在教学上从只单纯重视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做法到重视培养学生的美术课程学科素养上来。即从“学已待用”到“学以致用”的改变。从而从真正意义上落实新课改的精神和要求,促进学校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学校办学综合实力的提升。
(二)监测的思路:所有学校全员参与,每学期以抽签的形式决定监测的年级。
(三)监测的核心指标:美术课程指向的5个学科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想实践、文化理解
(四)监测的方式:动态监测(学科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平台)+学生素养监测。因为所有考核老师的项目终将归为对教师的考核,故教师的培训教育必须跟上节奏。教师不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常态课永远是教师的一言堂成不了训练场,教师找不到完善工作的路径,监测将是师生头上永远的紧箍咒而非花环。
(五)监测的方法:待定
(六)监测的路径:
1.教师学科教学及管理的难点问题问卷调查。
2.教师的美术素养测评试卷的命题、测试、阅卷等工作或专家讲座工作。
3.学科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平台的搭建工作。
4. 学生的素养监测命题(问卷+创作)、测试、阅卷等工作。
总之,中小学生美术素养测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揪住这个评价的牛鼻子,可以非常有效地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预设落实到常规课堂这个关键点,可以有效促使教师必须守住课堂这方主阵地,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推动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办法》, 教体艺[2015]5号.
[2] 尹少淳. 文化·核心素养·美术教育——围绕核心素养的思考[J] 教育导刊月刊,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