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消除农村中学生叛逆心理的几点对策

2016-02-20王作义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成功感中学生心理

王作义

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中学生常常处于一种困惑和矛盾的状态。家庭以及学校教育方式不当等因素,则进一步导致了中学生个性发展的极端性,集中体现为逆反心理。中学生的叛逆是令很多家长和老师头疼和束手无策的问题。作为长期担任中学班主任的我,对中学生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及危害,对如何消除叛逆心理进行了探讨,简单总结了叛逆期的沟通技巧,帮助中学生快乐地度过美好的青春期。

一、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

1.主观因素。该时期的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已越出小学时期简单和单一化的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和逆向思维的形成,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中学生在生理方面的发育逐渐成熟,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他们认为自己已长成,理应自己决定一切。面对老师、家长的教育,有意识无意识的回避、反感。对老师的劝说、要求、批评,把家长的指点、提醒、督促等看成是与自己过不去,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进而把自己放在与施教者对立面而产生逆反心理和行为。

2.客观因素

(1)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农村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意识,总认为孩子还不成熟,要绝对服从自己,否则就是“忤逆”“对着干”。一些家长缺乏普通的心理学常识,对子女教育方法简单,经常无视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沟通,特别是孩子们有了过失时,不是与孩子们一起分析错误,商量补救办法,而是责骂甚至殴打孩子,使孩子在犯错误时感到孤立无援,产生叛逆心理。有些农村家长因常年在外打工,很少与子女谈心,思想交流,只是打电话询问一下,导致孩子心理发生变化。

(2)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教师教育指导思想的偏离和方法上的不当。不认真探索教育的最佳、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使我们的教育从内容到形式的照本宣科、课堂内容乏味,进而使学生对我们的教育产生反感或心理上的逆反。2)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学生,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当他们出现问题时,不是站在中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导致他们因对教育者本身的排斥,进而对我们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3)一些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性格、能力、成绩等方面不能客观评价,过于注重分数,使学生认为老师对自己失去信心,在情感上与老师对立甚至背离并反其道而行之。

(3)同学之间不良因素的影响。中学生们不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都有相近的爱好,兴趣和共同的行为,最能达到或造成相互转化与感染。比如学生中出现的不良英雄观:出风头、唱反调等,就使一些本来正常的中学生在心理上被潜移默化了,再加上中学生自身心理的不稳定和模仿性,又容易使其逆反心理形成。

(4)网络的影响。网络已进入家庭,不仅给中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新途径,而且也带来负面影响。对于中学生自身控制了比较低,使一些成人文化中不良的、世俗的因素或因揭示某种现象,使本来用来警示人们和中学生的内容,而被中学生负面地接受了。

二、叛逆心理的表现及危害

1.表现:叛逆心理是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该年龄阶段中学生的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中学生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在家不听父母话,在校不听老师话;扰乱课堂纪律,不完成作业,时有逃课现象,甚至不时搞点恶作剧。

2.危害:“逆反期”的心理、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中学生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等性格,使之意志衰退、学习被动、没有兴趣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从而走向极端。因为处于转型时期,思想和行动未脱稚气,在思考,分析,处理问题时容易固执和偏激,一旦他们的某些想法及行为不能被接受或肯定,就会产生反抗心理。初中生的反抗性有容易迁移和泛化的特点。

三、消除中学生叛逆心理的有效对策

1.确立适合中学生实际的教育目标和要求。在对学生进行品德行为指导时,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要求,准确把握学生品德发展阶段和水平,在教育策略上要循序渐进,尽可能避免师生对抗情绪的产生。为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发现闪光点,给予信任和激励,确立适合学生实际的教育目标和要求。

2.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教育水平。中学生学生叛逆心理的形成,很多都与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为此,教育者首先要着力于提高自身素养,包括心理素质、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等。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育心态,要把关心、尊重、爱护学生放在第一位,在学生出现过激行为时,教师要学会制怒,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和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师生冲突。

3.培养学生的成功感和主观能动性。学生的成功感能产生巨大的鼓舞力量,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教师要注意学生成功感的培养,帮助他们制定适当的目标,使他们常常获得成功感,激励他们不断前进。教师真挚、热情的期待可以成为信息的媒介传递给学生,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激发起中学生学生潜在的力量,调动起他们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哪怕是一句鼓励的话语,对一个心灵纯洁好胜的孩子也是有鼓舞作用的。

4.合理利用学生叛逆心理的正效应。教师要大胆利用中学生学生叛逆心理的积极因素,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在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教师切忌偏颇,讲道理既要讲有利或好的一面,也要讲有害或坏的一面,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

5.注重对产生负向叛逆心理的学生的疏导工作。对学生中已经或即将产生的负向叛逆心理,教师切不可采用压制和强制服从的办法,要认真做好疏导工作。学生产生负向叛逆心理,内在的原因是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和识别是非、善恶的能力,看问题容易简单、片面,但他们思想开放,单纯耿直,敢想敢说,只要道理明白了,转变态度也就指日可待。对这类学生的疏导重在讲明道理,消除错误的认知因素;其次,要把握和捕捉有利的教育时机,,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利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提高疏导工作成效。

6.加强对社会文化现象的分析和导向。面对社会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中学生往往还未具备正确认知能力,常常是因为好奇心驱使进行模仿,而难以辨清其实质或其中蕴含着积极、合理因素,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及时、有效、准确地把握这些现象和问题,把它提出来置于学生面前深刻分析其实质和其中的合理成份,帮助中学生建构正确的认知,避免盲目的追随。

四、结语

总之,叛逆心理是一种正常现象,我们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对症下药,采取多种方法,转变学生的不良心理,使学生的逆反心理得到控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实践证明,在青春期常见的逆反心理经过合理的调适、疏导,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转化,有利于中学生学生形成键康心理、健全人格。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以帮助中学生健康、顺利地度过青春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成功感中学生心理
高职药学类专业新生学习成功感研究*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感赋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自信心和成功感是学生搞好学习的根本
心理感受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