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上肢前臂截肢患者的影响

2015-02-20钟小妮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14期
关键词:阶段性截肢前臂

钟小妮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骨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16)



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上肢前臂截肢患者的影响

钟小妮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骨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16)

目的 探讨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上肢前臂截肢患者的积极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例上肢前臂截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阶段性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疼痛情况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恐惧评分分别为(45.72±6.44)、(46.28±6.83)及(15.62±2.76)分;明显低于干预前(67.53±8.76)、(68.21±7.92)及(23.68±3.52)分(P<0.01)。干预后,患者疼痛强度、疼痛评分及疼痛总体得分别为(0.18±0.10)、(0.20±0.09)及(1.15±0.94)分,亦明显低于干预前(3.69±2.57)、(6.43 ±2.30)及(18.46 ±4.32)分。此外,干预后,患者社会功能、认知、角色、情感及躯体五方面生活质量评分亦明显提高(P<0.01)。结论 阶段性护理对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恐惧情绪,有效控制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阶段性护理; 前臂截肢; 疼痛;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Phased nursing; Forearm amputation; Pain; Quality of life; Psychological state

截肢术属破坏性手术,适用于严重肢体感染、创伤、肿瘤、血管病变、神经损伤及肢体畸形等疾病,其中,以意外创伤最为常见。因创伤发生的突然性及意外性,伤后患者肢体功能及体像均发生了改变,患者从生理及心理上均无法接受和适应这种改变,继而引起恐惧、紧张、幻肢痛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患者康复。阶段性、连续性的护理干预对缓解患者负面心理应激,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帮助患者适应体像及功能改变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选择我院20例上肢前臂截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所有患者均接受阶段性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4年11月20例意外创伤性上肢前臂截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20~62岁,平均(34.42±9.60)岁;单侧前臂截肢19例(左侧6例,右侧13例),双侧前臂截肢1例。

1.2 方法 20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截肢护理,如密切的病情观察、饮食护理、生活护理、残肢护理及药物护理等。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行阶段性护理,具体涵盖以下几点。

1.2.1 阶段性心理干预

1.2.1.1 心理评估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制恐惧调查表评估患者心理状态。(1)SAS及SDS各包含20项内容,对每项内容进行四级评价,即没有或者很少,小部分时间,相当多时间,绝大部分时间或者全部时间。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焦虑或抑郁情况越严重。(2)恐惧调查表是以医疗恐惧调查表(CMFS)为基础拓展而成的,该量表共包含3个分量表(即医疗恐惧、社交恐惧、康复恐惧),15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三级评分,0分:没有;1分:轻微恐惧,可以面对;2分:十分恐惧,不想面对或无法面对;满分30分,得分越高代表恐惧程度越重。入院时、术前及术后均应用这三个量表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分析不同时期患者的主要心理问题,并给予阶段性护理。

1.2.1.2 阶段性心理干预 (1)焦虑、紧张阶段:入院时,患者最主要的心理问题为紧张、焦虑,SAS评分明显高于正常水平。突发性的意外事件彻底摧毁了患者固有的自我应对机制,患者入院后,极易出现悲观伤感、情绪低落、叹息、厌恶交流、沉默寡言或者哭闹不休等紧张、焦虑的表现,部分患者甚至产生厌世心理,拒绝进行治疗。如何取得患者信赖,缓解患者焦虑、紧张情绪,增进患者依从性是此时期心理护理的重点。护士应鼓励患者倾述,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充分尊重患者,对患者的遭遇表示同情及理解;耐心解释截肢的安全性及必要性,详细说明不截肢的严重性及危害性,使患者接受现实;此外,护士应告知患者,术后安装义肢可最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及外形,以增进患者依从性。(2)恐惧阶段:调查显示:术前患者恐惧调查表评分显著增高。术前是患者心理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亦是恐惧情绪最为突出的时期[1-2]。痛苦的回忆、剧烈的疼痛,致使患者情绪极其不稳定。护士应根据患者文化程度及性格特征,合理选择宣教方式(如交谈、播放PPT、发放手册、播放视频等),以增进患者对自身病情的了解,减少恐惧心理。护士还应鼓励亲友探访及陪护,以增进患者安全感。此外,护士还应增加巡视病房的次数,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及沟通,注意语言温和、态度和蔼,通过适当的肢体接触(如轻轻抚背、握手、局部按摩等)增加患者舒适度及信任感。(3)抑郁、悲观阶段:术后,患者SDS评分增高最为显著。术后,因无法接受已经截肢的现实、无法适应外观的改变及担心日后无法融入正常的生活及工作,患者极易产生抑郁、悲观情绪。护士应理解患者的感受,引导患者说出心中的疑虑、焦虑及苦闷,帮助患者接受现实;还可通过病友现身说法,加强病友交流等方式,增强患者自我康复的信念;护士还应讲解残疾人士自强不息的事例,使患者懂得只要保持自强、自信、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一样可以异彩纷呈。

1.2.2 阶段性疼痛干预

1.2.2.1 急性疼痛阶段 术前,因患肢缺血、缺氧,极易产生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睡眠及临床治疗。首先,护士应纠正患者体位,使之处于舒适状态,以减少因压迫、牵拉而引起的疼痛;护士还可通过与患者交谈,抚摸患肢周围皮肤等方式来缓解患者疼痛注意力;此外,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合理选用麻醉阻滞剂及镇痛药物。

1.2.2.2 慢性疼痛阶段 术后1~3 d,联合应用镇静剂及止痛药;术后3~7 d,每天进行2次残肢按摩,20 min/次,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亦可应用微波、红外线、经皮电刺激或超短波治疗,2次/d;还可采用温水浴55~60 ℃,热水袋保暖的方法进行物理镇痛;此外,护士还应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学习及娱乐活动,通过减轻患者精神压力,分散患者注意力,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1.2.2.3 幻肢痛的护理 陈玉梅等[3]指出:截肢术后幻肢痛的发生率约为5%~10%。本研究中,共2例患者出现了幻肢痛,采取以下2项护理干预后,患者幻肢痛得以缓解。(1)渐进式神经、肌肉放松。确保环境安静,光线、温度适宜,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嘱闭目、驱除杂念,然后,按照护士指令进行呼吸,放松及紧张全身肌肉;使患者在放松中感受舒适,紧张中体会力量,继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2)注意力分散。根据疼痛的特点及形式,护士应指导患者把疼痛转换为冷热感、震动感或压迫感。

1.2.3 阶段性康复训练 (1)术后1~3 d,抬高患肢,指导患者进行静力性运动,以保持身体其他部分的功能。(2)术后3~7 d,协助患者取坐位或者半坐卧位,在护士的帮助下进行被动式关节活动,初期运动剂量为:10 min/次,2~4 次/d;根据创面愈合情况,逐渐增加运动次数及运动时间,直至患者肘关节、肩关节活动自如,利于安装假肢;此外,应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早期进行物理治疗。(3)7 d后开展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训练。根据患者病情进展,循序渐进的指导患者进行ADL训练,进食、洗漱(拧毛巾、刷牙、洗脸、挤牙膏、梳头、剪指甲及剃须等)、洗澡、穿衣(穿脱袜子、上衣、系扣子)、翻书、使用钥匙、书写等,以增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帮助患者重返社会。

1.3 观察指标 20例患者均接受为期一个月的阶段性护理,对比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疼痛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1)心理状态:应用SAS、SDS及恐惧调查表评价患者心理状态。(2)疼痛情况:采用简化疼痛问卷(SF-MPQ),从疼痛强度(PPI)、疼痛评分(VAS)及疼痛总体得分(PRI)三个维度衡量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得分越高,代表疼痛强度及频率越高。(3)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问卷(QLQ-C30)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共包含30项内容,涉及五大领域(即社会功能、认知、角色、情感及躯体)。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患者SAS、SDS及恐惧调查评分对比 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患者SAS、SDS及恐惧调查评分对比 ±s) 分

2.2 干预前后患者SF-MPQ评分对比 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患者SF-MPQ评分对比±s) 分

2.3 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s) 分

3 讨论

3.1 上肢前臂截肢患者实施阶段性护理的必要性 创伤所致的截肢,具有突发性及意外性。患者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丧失肢体,疼痛、体像改变及功能受限等给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带来巨大冲击;此外,创伤初期的紧张、焦虑感,术前的恐惧感,康复期的抑郁、悲观感折磨患者的心灵,部分患者甚至出现厌世、自杀倾向。常规截肢护理仅局限于药物镇痛、简单安慰及健康教育层面,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生理及心理需求[4]。阶段性护理是指根据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疼痛及康复特点与需求,有针对性、有侧重地为患者提供阶段性、系统性、连续性的护理干预,以适应患者疾病发展,满足患者需求。

3.2 阶段性护理的重要作用 杨志敏等[5]指出:上肢前臂截肢多见于青壮年男性体力劳动者,肢体缺如严重影响患者生计,故而,截肢对于他们的打击无疑是沉痛的、致命的。心理干预对稳定患者情绪,指引患者走出“心理绝境”,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增进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根据前臂截肢患者的心理特征,将患者的心理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即焦虑、紧张阶段,恐惧阶段及抑郁、悲观阶段,针对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及心理问题,为患者提供阶段性、连续式的护理干预。干预后,患者SAS、SDS及恐惧评分均显著减少(P<0.01)。由此可见,阶段性心理护理更符合截肢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需求,对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恐惧心理,稳定患者情绪尤为重要。前臂截肢患者的疼痛形式[6]可分为:急性疼痛、慢性疼痛及幻肢痛。不同时期,截肢患者的主要疼痛形式亦不尽相同。术前以急性疼痛为主,术后多表现为慢性疼痛,部分患者术后还可出现幻肢痛。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疼痛的特点,我们采用多样化的镇痛方法,如体位护理、药物镇痛、电磁波镇痛、物理镇痛、渐进式神经、肌肉放松及注意力分散等,取得较好镇痛效果。由表2可见:干预后,患者PPI、VAS及PRI三方面评分均明显减少(P<0.01)。表明阶段性疼痛干预对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及疼痛强度均有重要意义。

康复训练是截肢患者重回家庭及社会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7-8]。本研究中,我们突破了传统康复训练的随机性及盲目性,充分考虑患者生理需求,以维持患者身体机能,强化患者肘关节及肩关节功能,指导患者进行进食、洗漱、穿衣等日常生活活动为内容,为患者提供了循序渐进的阶段性康复护理。由表3可见:干预后,患者社会功能、认知、角色、情感及躯体五方面评分均明显提高(P<0.01)。阶段性康复训练更加契合患者康复进程,也更加注重实用性,有助于增强患者康复信念,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阶段性护理是根据患者需求及病情发展规律制订的科学化、连续化护理方案,它对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恐惧情绪,有效控制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1] 张大富,吴银义,曲建蕊,等.针灸联合康复治疗截肢后幻肢痛疗效分析[J].河南中医,2014,34(5):867-868.

[2] 蒋艳华,易珑,沈利.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截肢术后幻肢疼痛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1,4(3B):72-73.

[3] 陈玉梅,江少平,王应琼,等.早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在装配假肢前截肢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3):268-270.

[4] 李瑾.创伤性截肢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J].华北国防医药,2010,22(4):73-75.

[5] 杨志敏,刘伯芬,王会利,等.萧氏双C护理模式在截肢患者幻肢痛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2,20(3):135-136.

[6] 邓淑芬,梁秀兰,罗燕.舒适护理对骨折手术患者的整体效果评价[J].中国临床研究,2011,1(3):113-114.

[7] 毛慧萍,张卫中,徐美文.连续照顾性家庭访视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175-177.

[8] 曾洁,刘敏,孟晓红.一例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糖尿病截肢术后难愈伤口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4):1322-1324.

钟小妮(1974-),女,本科,主管护师,从事骨科护理

R473.6,R681.7

B

1002-6975(2015)14-1315-03

2015-04-17)

猜你喜欢

阶段性截肢前臂
How to ensure leftovers are safe to eat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七月猪价或开启阶段性快速上涨
国际金价短期或延续阶段性回调
老人崴脚后缘何要截肢
人生投资的阶段性
成人前臂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及前臂皮肤缺损47例分析
浅析风险投资阶段性
牵引下前臂旋滚法对纠正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改变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