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动力器械缺陷率中的效果观察

2015-02-20常淑莹姚卓娅李漫春王雅琴叶伟超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14期
关键词:缺陷率品管圈器械

常淑莹 姚卓娅 李漫春 王雅琴 叶伟超

(河南省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3)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动力器械缺陷率中的效果观察

常淑莹 姚卓娅 李漫春 王雅琴 叶伟超

(河南省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3)

目的 探讨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手术动力器械缺陷率的效果。方法 成立由7人组成的品管圈小组,针对手术动力器械缺陷率高的情况,通过品管圈活动,对手术动力器械使用和处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改进和优化,将实施品管圈前后手术动力器械缺陷率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手术动力器械的缺陷率由活动前的7.71%下降到活动后的3.64%,改善幅度为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手术动力器械的缺陷率,加强科室协作,提升个人职业修养和团队精神,规范手术动力器械的处理流程有积极作用。

品管圈; 手术动力器械; 缺陷率; 护理管理

QCC; Surgical power equipment; Defect rate; Nursing management

品管圈(QCC)是一个科学、务实的工作流程,由同一工作场所、工作性质相类似的基层人员所组成的小团队,通过PDCA循环地不断反馈和完善,来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手术动力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保证了手术动力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质量,促进了消毒供应专业的发展[1],但手术动力器械品种繁多,设计精密、构造复杂、价格昂贵,手术医生和护士在手术过程中使用不当、未及时处理、术后未及时送交消毒供应中心(CSSD);CSSD人员难以在短期内熟练掌握手术动力器械的内部构造,选择清洗、消毒和灭菌方法欠妥、责任心不强;缺乏国家相关的动力器械标准规范和监管机制;器械设备厂商培训不规范、缺乏消毒供应的专业知识等造成手术动力器械的部分缺陷,影响了手术治疗的安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14年1-6月开展“降低手术动力器械缺陷率”的品管圈活动,针对手术动力器械在使用和处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致使手术动力器械缺陷率居高不下的情况,运用品管圈方法加以讨论、分析和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手术室手术动力器械使用数量和器械设备厂商返修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对比,2013年6-12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前,2014年1-6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后。

1.2 方法

1.2.1 成立品管圈小组 2014年1月成立圈名为“钻石”的品管圈,圈徽设计为“在双手拢成的红心里,有带红十字的电钻,象钻石一样,熠熠生辉,红心上面为字母“CSSD”,寓意为“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心脏,动力器械复杂、昂贵,象钻石一样,需要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勤劳的双手细心清洗、消毒灭菌和保养,才能为医疗安全保驾护航”。圈员由7人组成,其中主管护师2名,1名为护士长,护师5名,辅导员1名,由护士长担任,给予整个小组活动指导和帮助;圈长由1名工作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担任,负责、协调、组织整个小组的活动,圈员自觉履行各自职责及分管项目的实施。

1.2.2 主题选定 圈内成员通过头脑激荡法,提供多个可实行的主题,根据建议主题的迫切性、现实性、圈能力选定“降低手术动力器械的缺陷率”为本次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确定活动周期为6个月。每月召开圈会1~2次,每次活动1~2 h,集中全体圈员汇报活动进展情况,商讨解决在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实施、效果确认并资料整理、总结。

1.2.3 现状调查 2014年1月为现状调查阶段,圈员们通过统计手术室使用动力器械的记录、CSSD护士与手术室护士动力器械交接记录、清洗、消毒、灭菌检查记录和器械设备厂商返修记录的结果得出:2013年6-12月手术室共使用动力器械2 868件,功能缺陷221件,缺陷率为7.71%。动力器械缺陷项目的柏拉图统计结果,见图1。

图1 2013年6-12月动力器械缺陷项目的柏拉图

1.2.4 缺陷要因分析 根据柏拉图的统计数据和80/20原则,可以得出造成动力器械缺陷的原因为CSSD护士选择清洗方法不当致机器进水,电极损坏、短路、生锈;手术室护士手术后未及时处理,导致血液凝固,腐蚀器械;CSSD护士选择消毒、灭菌方法不当,致器械表面腐蚀;器械设备厂商培训不到位,手术医生使用不当致马达及配件损坏。圈员一起讨论,运用头脑激荡法,分析引起缺陷的多项相关因素,通过“鱼骨图”从使用者(包括术者、手术室护士)、CSSD方面(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处理流程、职业素养、设备、环境)、规范及器械设备厂商4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导致动力器械缺陷率高的原因,见图2。经过现状调查和动力器械缺陷要因分析,品管圈小组成员总结导致手术动力器械缺陷的主要因素,包括4各方面:(1)手术医生使用方法不当,器械部件组装不恰当,手术护士术中未及时处理、手术使用后未及时送交CSSD。(2)CSSD护士处理流程不规范、操作不熟练、责任心不强。(3)缺乏相关的国家标准规范、相关的监管机制和器械设备使用说明书不规范。(4)器械设备厂商人员培训不规范、缺乏消毒供应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未及时维修保养。

图2 动力器械缺陷率高的原因

1.2.6 拟定对策和实施 缺陷要因确定后,品管圈小组利用大家的力量讨论、分析、总结,评选最有效的措施来解决每一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将手术动力器械的缺陷降到最低,使安全隐患降到最低,从而保障了手术治疗的安全。

1.2.6.1 针对手术室手术医生使用和手术室护士处理不当的原因,通过与手术室沟通协调,由手术室建立《手术室动力器械使用管理制度》,对相关手术使用人员和护士进行动力器械使用说明培训和处理流程培训,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手术室和CSSD的沟通和协作。

1.2.6.2 针对CSSD的动力器械处理流程不规范、操作不熟练、岗位轮换勤、责任心不强、工作量大、器械品种数量多而复杂等方面的原因,逐步商讨、制订对策,逐步落实。(1)对动力器械处理流程不规范的对策:通过CSSD对手术动力器械进行系统的培训,由器械设备厂商工程师对手术动力器械的内部构造、使用说明书、处理流程和保养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现场示范操作培训;细化并建立规范的清洗、消毒、灭菌流程,加强对、洗后器械的维护保养及检查。标准手术动力器械处理流程 :回收(制作动力器械的回收登记表,与手术室交接人员当面核对、清点并签字登记)→分类→清洗(按照不同的动力器械选择个性化的清洗方法)→消毒→干燥→检查与保养→包装→灭菌→储存→发放;成立动力器械培训小组,专人负责制订培训计划、内容,定期进行动力器械的处理流程操作培训, 提高工作人员的规范化操作水平;完善CSSD的标准操作程序(个性化动力器械的SOP流程),制作动力器械拆装图解画报张贴科室墙面、制作个性化的动力器械清洗操作手册悬挂于操作间;护士长和质检小组不定期检查,与绩效挂钩;确定考核方式和目标,定期学习,定期考核。(2)对岗位轮换勤、工作量大,责任心不强的对策:根据每个人的特长、接受能力、年龄、体能,合理排班,岗位相应固定;分组工作,强弱搭配;根据每天的工作量适当调整人员,必要时增加工作人员,工作量与级效挂钩;定期组织CSSD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学习,提高责任意识和职业素养,使他们能够自觉、主动、认真地对待清洗工作的每个环节、严于律己、高标准的自我约束,确保清洗工作高质量完成;通过对于手术器械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安全意识 ;鼓励多学专业知识,在工作中随时提问工作流程和抽查操作,增强学习积极性和工作主动性。(3)针对器械设备厂商维修人员培训不规范、缺乏消毒供应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未及时保养维修(维修保养)的对策:与器械设备厂商领导进行沟通,要求工程师每月对手术动力器械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并制订动力器械维修跟进调查表,定期总结,查找原因;对手术跟台保管器械的工作人员,进行消毒供应专业知识、手术动力器械的使用、检查和保养操作培训;进行思想道德、工作作风的培训,端正工作态度,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感;定时与CSSD进行座谈,了解手术动力器械的处理流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针对缺乏相关的国家标准规范、相关的监管机制和器械设备厂商使用说明书不规范(规范流程)的对策:向上级主管部门反馈,联合权威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专业的专家,进行调研,编写适合我国国情的手术动力器械处理规范化标准;相关的主管部门应定期检查、抽查,确保各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严格按照消毒规范执行;要求器械设备厂商使用说明要规范,有详细的使用说明、检查和保养说明。

1.3 观察指标 两组手术动力器械缺陷率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动力器械缺陷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动力器械缺陷率比较 次(%)

P<0.05

2.2 全体圈员通过次此活动,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工作的积极性、凝聚了团队的向心力、使幸福指数有了明显提高。

3 讨论

手术动力器械的完好是手术过程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手术成功的保障。由于手术动力器械种类多、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周转快,工作人员操作不熟练、责任心不强、使用和处理流程不当、保养不及时,均可导致手术动力器械缺陷的发生。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了引起手术动力器械缺陷率高的要因之后,商讨、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不但提高了手术动力器械的正确安装、使用方法,提高了手术室手术动力器械的管理水平、器械设备厂商的售后服务水平,加强了手术室与CSSD的沟通和协作,更重要的是我们加强了清洗、消毒、灭菌的质量管理,规范了手术动力器械的处理流程,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通过开展品质管圈活动,使CSSD工作人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积极参与,变被动为主动,及时发现、讨论并解决工作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使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凝聚了大家的向心力,提高了工作积极性与责任心,使日常相对枯燥、单一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变得富有生机和创意。总的来说,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手术动力器械的缺陷率,加强科室协作,提升个人职业修养和团队精神,规范手术动力器械的处理流程有积极作用。

[1] 郭朔梅.品管圈在提高骨科外来手术器械准备完善率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3):304-305.

[2] 黄荔葵.品管圈在提高手术室护士急诊手术配合能力中的应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4,35(1):82-84,附页4.

2013年河南省卫生厅科研支持项目(编号:01303177)

常淑莹(1969-),女,河南,硕士,主管护师,研究方向:血液净化、消毒

R471,R472.1

C

1002-6975(2015)14-1271-03

2015-04-15)

猜你喜欢

缺陷率品管圈器械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及新生儿缺陷率观察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降低高速机内衬缺陷率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健身器械
品管圈在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前脐部准备缺陷率中的应用
降低变压器缺陷率及故障率的方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