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封包治疗对糖尿病末梢神经炎自觉症状改善的临床研究

2015-02-20刘扬常红王晶心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13期
关键词:封包分组中药

刘扬 常红 王晶心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干一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中药封包治疗对糖尿病末梢神经炎自觉症状改善的临床研究

刘扬 常红 王晶心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干一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目的 探讨中药封包治疗对糖尿病末梢神经炎自觉症状改善的疗效。方法 将60例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患者随机双盲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封包加常规方法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治疗后第11天、第30天、第90天、第120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包括:肢凉、麻木、疼痛、蚁走、烧灼感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肢端疼痛和麻木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肢凉、蚁走、烧灼感的疗效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疗效明显较对照组好(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封包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能改善其部分临床症状,在效果持续时间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中药封包; 糖尿病末梢神经炎; 疗效观察

糖尿病慢性神经系统并发症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约70% 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和植物神经病变,会产生剧烈疼痛、麻木、运动障碍,甚至引起下肢坏疽[1]。多以肢体疼痛、麻木等为突出的临床表现。而剧烈的疼痛常使患者失去对抗疾病的信心。有研究[2]表明,血糖水平与神经系统并发症密切相关,理想的血糖控制可以延缓其发生。但对已发生的神经病变尚缺乏有效的治疗,临床常用的维生素B1、B6、B12等常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不甚满意。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发病机制可能与代谢异常,血管缺血、缺氧、糖基化异常等有关,目前西医缺乏特异性治疗[2]。我们采用我院名老中医教授的活血通络展筋方使用中药封包法结合常规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在改善患者自觉症状方面,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内分泌科2013年1月-2014年8月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双盲随机化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5.43±11.12)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64.60±10.50)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及症状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参照《实用糖尿病学》中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诊断标准[3];并符合以下条件的汉族患者:(1)肢体感觉异常,出现麻木、蚁走感、疼痛、烧灼感、发凉或伴无力等症状,且持续2周以上。(2)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肢体深浅感觉障碍。 (3)肌电图提示神经传导障碍。(4)肢体皮肤完整者。(5)治疗前1周未服用止痛药。

1.3 排除标准 (1)排除其它原因所致的末梢神经炎及严重的肝、肾损害者。(2)皮肤过敏者。(3)拒绝试验者。(4)肿瘤疼痛者。(5)心理抑郁者。(6)有严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

1.4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生活方式干预;应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腺苷钴胺穴位注射营养神经;活血化瘀药物应用改善微循环。

1.4.1 观察组 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封包外敷治疗:当归12 g,木瓜12 g,防风12 g,续断12 g,红花12 g,没药12 g,白芷12 g,乳香12 g,川椒12 g,烫骨碎补12 g,透骨草12 g,羌活12 g,此中药1剂装入备好的20 cm×30 cm大小的纱布袋中,缝紧袋口,用清水将药包浸泡20~30 min,随后放入蒸锅中隔水蒸30~40 min取出。并用毛巾两层包好,药包温度掌握在60~70 ℃,将药包放于患者患侧肢体,开始时温度较高,采用提起放下,用力轻,速度快,待药袋温度降低,减慢提起频率,温度适合时敷于患处,用毛巾覆盖,一次性垫单包裹,30 min后撤去药包,擦干皮肤,治疗完成。外敷温度以局部有温热感而不烫为度,但温度不能以患者的感觉为度,操作者可用自己前臂内侧来试温,防止烫伤,每天2次,每次30 min,10 d一个疗程。药包可重复使用3 d,每次用毕,必须悬挂晾干。使用中药封包前先评估患者皮肤完好程度,确保无皮损;在使用封包的同时,加强观察,避免烫伤;使用封包后观察评估皮肤。

1.4.2 对照组 予以安慰剂(使用过的旧包中的中药反复多次浸泡、清洗、晾干,做成和治疗药包一样大小、形状)热包外敷治疗,方法同观察组。

1.5 评价标准 在患者入组治疗前、治疗后分别于第11天、第30天、第90天、第120天观察临床症状,包括:肢凉、麻木、疼痛、蚁走、烧灼感等,根据症状显著程度参照糖尿病末梢神经炎中医症候评分量表进行评分(用同一语句提问,无症状记0分;偶有症状,正常生活能维持记2分;时有症状,明显影响生活和工作记4分;终日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病人异常痛苦记6分)。采用尼莫地平法公式计算:减分率=(疗前积分-疗后积分)÷疗前积分×100%。综合疗效评价:依据中医症状分级标准进行评分作为疗效评价标准。其中:临床痊愈:减分率≥90%; 显效:减分率≥70%; 有效:减分率30%~70%; 无效:减分率<30%。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 见表1~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凉评分 ±s) 分

F分组=3.752 2,P分组=0.057 6;F时间=195.909 0,P时间<0.000 1;F时间分组 =12.128 4,P时间分组<0.000 1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麻木评分 分

F分组=10.230 1,P分组=0.002 2;F时间=290.861 2,P时间<0.000 1;F时间分组 =15.861 2,P时间分组<0.000 1。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静息痛评分 分

F分组=9.516 4,P分组=0.003 1;F时间=63.339 3,P时间<0.000 1;F时间分组 =14.339 3,P时间分组<0.000 1。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蚁走感评分 分

F分组=0.006 1,P分组=0.938 1;F时间=20.69 7,P时间<0.000 1;F时间分组 =4.710 2,P时间分组=0.002 4。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烧灼感评分 分

F分组=2.379 4,P分组=0.128 4;F时间=23.519 8,P时间<0.000 1;F时间分组 =8.304 8,P时间分组<0.000 1。

2.2 两组患者总疗效比较 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总疗效比较 例(%)

χ2=5.359 6,P=0.020 6。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肢端麻木、疼痛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中药封包治疗能改善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患者的部分自觉症状,肢凉、蚁走、烧灼感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对照组采用的安慰剂药渣封包加常规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对改善临床症状也有效;不同时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随着时间的延长,治疗效果逐渐减退,但观察组疗效持续时间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观察组和对照组总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糖尿病即中医“消渴”病,发病日久后,气阴为之耗伤,阴虚血稠,气虚血滞,或脾虚不运内生痰湿,成为有形之邪。痰湿瘀浊阻滞经络,血脉经络失于气血濡养而生诸症[4]。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是以肢体异常感觉为特征。祖国医学对其早有记载,《丹溪心法》中描述消渴病可出现“腿膝枯细,骨节酸疼”,《王旭高医案》中记载,消渴日久,但见“手足麻木,肢凉如冰”, 根据其临床特征可归属于“痹证”、“痿证”的范畴。本病是消渴病的并发症,疾病后期,多有瘀血表现,祖国医学认为,“久病入络,久病多瘀”[5]。

本研究选用的活血通络展筋组方,偏于温燥,有调理气血、祛风散寒、通窍化瘀、活血通络、止痛以及强筋骨、补肝肾、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神经组织的营养等功能。中药封包直接将药物作用于肢体局部,能使药物经毛窍而入,直达病所,利用热力的作用,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加速肢体静脉及淋巴回流,使药物有效地吸收,以攻病所。通过解除肢体肌肉的牵掣拘挛,从而达到改善四肢瘫痪、减轻和消除疼痛的目的。且肢体外敷处倍感轻松,疼痛、麻木缓解。

[1] 王涛,唐锐先,李伟. 川芎嗪治疗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疗效观察[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0,31(4):202-203.

[2] 宗福宽.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45例[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5):86.

[3] 蒋国彦.实用糖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66-171,445-451.

[4] 于志洋.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50例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07,28(15):1672-1673.

[5] 王文英,王成银.加味桃红四物汤熏洗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46例[J].中医研究,2002,15(1):32.

Clinical study on the self perceived symptom improve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itis treated by Chinese medicine packets

Liu Yang, Chang Hong, Wang Jingxin

(TheAffiliatedChineseMedicineHospitalofXinjiangMedicalUniversity,Urumqi,Xinjiang830000)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n self perceived symptom improvement of diabetic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neuritis treated by Chinese medicine packets. Method 60 diabetic neuropathy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neur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30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mbin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packet and conventional diabetic neuropathy treating methods. 30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diabetic neuropathy treating methods.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on the 11th days, 30th days, 90th days, 120th days after treatment was observed including cold limbs, numbness, pain, formication, burning sensation and more.Result The curative effect of observation group in pain and numbnes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curative effect of observation group in cold limbs, formication, and burning sensation is the same as control group, 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ed. Dat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time,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cycle are 90 days; The total effectiveness for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cket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uropathy can improve some of its clinical symptoms, also has a certain advantage on the effect of duration.

Chinese medicine packets;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itis; Effect obsevation

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编号:XJC2012100)

刘扬(1967-),女,本科,主任护师,护士长,从事临床护理及管理工作

王晶心,E-mail:1317673332@qq.com

R473.58,R587.2

A

1002-6975(2015)13-1161-03

2014-12-25)

猜你喜欢

封包分组中药
中药封包在急诊老年急性胃肠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护肤 巧用保鲜膜
分组搭配
无冲突规则校园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
怎么分组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