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戏剧化与戏剧生活化

2015-02-20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拟态真实世界戏剧

■ 唐 莹

生活戏剧化与戏剧生活化

■ 唐 莹

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认为戏剧与任何艺术相比都更要求中肯恰当,如果一出戏能令人相信“事情正是这样的”,那么,即使它缺点再多,仍不失为好戏。可见,真实地反映生活是戏剧的重要特征。电视剧作为在电视屏幕上的演剧,同时作为一种最普遍、最为观众接受的戏剧形式,塑造真实故事、表达真情实感,让观众感觉真实,是电视剧创作者的最大追求。生活戏剧化与戏剧生活化的本质就是处理好影视作品中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

一、艺术真实源于且高于生活真实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思想体系》中引用了莎士比亚的《泰门的黄金咒》,“地租、利润等等这些私有制的现实的存在形式,是与一定的生产阶段相适应的社会关系”,“买卖关系成了其他一切关系的基础”。①由此可见,马克思“偏爱”莎翁的原因是:他用诗作特有的浪漫主义手法将货币的本质深刻阐明,甚至于揭露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的现实本质。艺术真实需要葆有生活本质真实,这要求影视作品通过光影世界的影像、声音等对社会生活进行具体而生动的描绘,通过人物、情节、环境等对具体现象或特定的历史时期的真实景象进行还原;在还原的社会生活中,不能只停留在表象,还需要反映出各种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生活规律、发展本质、社会结构等深层次社会生活本质或真理。这也是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在影视艺术作品创作中对本质认识中的要求。

既然艺术真实是艺术家对于生活真实的反映,那么艺术家对于实际存在中的物质与情感反映是创作的基础,艺术真实直接来源于生活真实中的实际存在。“艺术真实反映了一定的物质材料和人们感官的感受形象,是在人们意识之外的可供认识与欣赏的感情物质的存在,是一个可以通过内心的表象、记忆、想像去直接感知的形象,它含有抽象的成分和情感的表达,是以生活真实为基础的。”②

为什么“艺术又是高于生活”的呢?首先,艺术对生活的反映是以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为中介而进行的,这是一个人脑对实际存在进行加工、提炼的过程。实际存在通过艺术的创作手法再现后,可以直接或者间接揭示生活的内在规律,反映出生活的本质真实。更加神奇的是,艺术家由实际存在而引发的思想情感一旦激活,就会诱发无穷无尽的想象。倾注艺术家情感与思想的艺术作品会将作者和读者都带入到艺术家“脑袋里”的虚构世界,幻想中的人物都会化作真实,作家和读者会与他们一同经历与分享,最终达到情感的完全同步。

艺术真实还有着假定性这一基本特征,可以对生活素材提炼概括、加工改造,使之成为戏剧冲突。中国的传统戏剧,即戏曲,将假定性发挥到了极致。诚然,由于电视剧的技术基础使其能够极大的减少假定性因素,使之更加接近生活真实,但是依靠蒙太奇手段塑造时空的电视剧,构建的仍然是一个虚拟的时间和空间,并试图在这一时空中展现一个让观众觉得真实并引之入胜的戏剧冲突。

二、虚构人物情节环境使生活真实化为艺术真实

人类真实的生活环境是广阔而复杂的,受制于时空与人类的体能、精力等主客观条件,我们能够从亲身经历的直接经验中获取对世界的感知是十分有限的。这就需要我们通过间接材料(媒介)来得到关于世界的大量信息。“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③

电视剧中的虚拟世界也是拟态坏境的一种,拟态环境与真实世界两者有着局部与整体之间的联系。两者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就是精神与物质的差异,真实世界是人们看得见也摸得着的物质环境,拟态环境则是大众媒介有选择地将真实世界加工、筛选、结构化处理后得到的可以感知的信息环境。

拟态环境的生产过程中,无法向受众百分之百还原真实世界。有的学者将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的这种真包含于的关系,借用数学上“极限”的概念来阐释:拟态环境只可能无限趋近现实环境,但并不等于现实环境的真实再现。两者的理想关系是在准确程度上的无限趋近,即两者的差值应无限小,接近于0。

电视剧在对拟态环境进行加工时,实际上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理想状态的,拟态环境的本质属性为虚构成分提供了生存空间。因此,将理论放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就会发现上述“真实世界与拟态环境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是不完全准确的。拟态环境必然带有虚构的成分,两者之间相同的部分是拟态环境对真实世界的反映,而其他部分则是拟态环境中的虚构成分。生活真实与虚构成分于拟态环境就像硬币的正反两面,共同构成了电视剧的艺术世界,这也是生活真实转化为艺术真实的生产机制。

受众与拟态环境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首先,在人类社会中,人是认识世界的主体,那么拟态环境是客体。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可以对拟态环境中提供的信息进行感知的,这是主观能动性最基本的功能。在思考和处理这些信息后,拟态环境会影响人们对真实世界的认知和行动。受众对于真实的感应程度与拟态环境对生活真实的再现程度是应该成正比的,拟态环境的现实还原度直接影响到观众对艺术真实的认可和对生活真实的感受程度。

三、艺术真实使戏剧具有美感和审美空间

戏剧的审美空间是三重的。首先,审美主体(受众)的审美活动是围绕着戏台展开的,在这个三维空间中,受众、演员,道具……一切都是真实的物质存在。对于电视剧而言,直接叙事媒介是电视机,这是现代科技的结晶。审美主体(受众)在欣赏电视剧时,房间、受众、电视机……一切都是真实的物质存在。第一层审美空间是基本的,我们重点探讨的是第二层与第三层审美空间。第二层审美空间是审美主体(受众)进入戏剧/电视剧的拟态环境中,体验里面的艺术真实。第三层审美空间是审美主体(受众)通过第二层审美空间的思想反馈,拟态环境的艺术真实带给主体的体验感受是逼真还是虚幻,喜悦还是恐惧。简单概括起来戏剧/电视剧的审美空间就是:物质世界—光影世界(拟态环境)—思想世界(主体对拟态环境进行体验后,自我构建的世界)。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以前者为存在的必要条件。

《论审美空间》一文中谈到了古典时期审美与现代主义审美的区别,古典时期是“空间换时间”,现代是“时间换空间”。④首先,古典时期的审美是建立在古典时期的历史时空、人物基础上的,以我们国家的古人来说,推崇“天人合一”以及玄学。他们将人类本身看作一个身体空间,身体外的世界看作另一个空间,并对身体空间的探索乐此不疲。他们推崇将身体空间与宇宙空间合二为一,从而达到自我与世界和谐的境界。古人倾注大量时间对身体内在空间与外在宇宙空间进行探索与思考,将这些体验、想象等记录下来,应该是以空间换取时间的行为。现代主义推崇实用主义与消费主义,人类社会的城市化与现代化一方面使现代人人口更加密集、居住空间变得狭小;另一方面,快节奏的生活让现代人的诗性慢慢丧失,审美功能下降。

电视剧协调了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因为在第一层物质世界审美中缺乏时间或者空间的受众,可以在拟态环境中将时间与空间调制平衡,从而实现审美享受。电视剧的拟态环境区别于真实的物质空间,有着独特的时空规则。人们在第一层的审美空间中,可以调节拟态环境中的时间至自己适应的或者所需求的状态;同样,也可以选择拟态环境中自己偏好的空间,在所挑选的拟态环境中获取自己所追求的审美需要。另外,在这个空间中时间也是可以自行调节的,可以加快或者放慢,还可以自行选择时间的度。因此,电视剧缓和了时空之间的矛盾,达到古典、现代审美之间的一种平衡与统一。

总之,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是电视剧艺术创作中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优秀的电视剧作品需要将生活真实、艺术真实与叙事学有机结合,构成戏剧冲突。站在叙事学角度上体现两种真实在电视剧艺术创作中的辨证统一关系,二者担当的角色是最锋利的矛与最坚固的盾,两者缺一不可。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46-347页。

② 王霞、朱昕:《论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美与时代》,2004年10期,第12页。

③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7页。

④ 颜翔林:《论审美空间》,《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02期,第51页。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潘可武】

猜你喜欢

拟态真实世界戏剧
多替拉韦联合拉米夫定简化方案治疗初治HIV感染者真实世界研究
参麦宁肺方治疗223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真实世界研究
基于真实世界证据的人工髋关节假体临床使用研究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分析输尿管软镜手术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的必要性
有趣的戏剧课
章鱼大师的拟态课堂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模仿大师——拟态章鱼
关于拟声拟态词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