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传媒教育

2015-02-20田智辉梁丽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社会化课程教育

■ 田智辉 梁丽君 赵 璠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传媒教育

■ 田智辉梁丽君赵 璠

社会化媒体的崛起带来了互联网文化环境的变革:更新、缓冲、测试三位一体的互联网文化对传媒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求技术层面的技能认知,又要求文化层面的观念更新,因而,传媒教育的变革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目前的三种传媒教育培养模式:国外“实验室”传媒教育培养模式、国内“共建”模式和“借助国外”模式,同时分析了国内和国外传媒教育课程的不同创新之处,提出新闻教育必须与多学科相融合,才能够培养出多技能、全媒体的从业人才。同时思考了传媒教育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出路问题。

传媒教育;社会化媒体;培养模式

技术和文化的互补孕育了新的社会环境,信息传播在速度上表现为极速化传播,在数量上呈裂变式增长,而信息传播的方式也从人际传播到PC互联网时代的人机传播,再到现在的人机合一的移动传播。新的媒介环境给受众提供了更多机遇,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挑战。如何驾驭新的媒介形态,如何运用新的媒介手段,如何培植和提升用户的媒介素养,既是对每一个受众的要求,也是对从事传媒工作的职业者的考量。

传媒生态环境的改变,意味着对从业者的理念和思维的转换,而如何培养合格的传媒从业人才,甚至如何培育受众的媒介素养成为传媒教育的重要任务。当前,因为媒介融合的可能性和发展性,使得关于它给新闻教育带来资源的想象被成倍放大。新闻教育的超规模扩张,未来的结构性调整,引而待发的融合媒介新闻教学点的激烈竞争促使新闻教育机构唯恐失去可能的资源,从而失去未来大发展的踏板。希望和焦虑同在,这种氛围同时弥漫于媒介机构和教育机构。输掉现在还来得及,输掉未来就太可怕了。融合媒介对于新闻教育来说,更大程度上就是那个可能被放大的未来。①其次,从传媒教育属性来看,联接学校传媒理论培养地和社会风云变幻的传媒实践场,如何实现二者的对接是关键。从传媒类学科属性来看,由于其具备的时代前沿性、技术先导性,媒体的实践应用往往都领先于传媒教育理论,如何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并驾齐驱是难点所在。特别是当前传统媒体方兴未艾,新型媒体崛起,互联网思维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新的传媒格局对传媒人才的素养和要求不断刷新,传媒教育也必然被推到时代的风口浪尖上。

一、社会化媒体

社会化媒体是一个基于Web 2.0技术运作,通过建立或再现用户关系网来多向传播、整理和聚合用户生成内容的网络媒介。②社会化媒体最大特点是媒体大众化,大众媒体是让媒体面对大众,社会化媒体则是大众媒介化,是大众的媒体。

社会化媒体,从含义上来看,其外延远远大于社交媒体。在这里社会化媒体指的是一切以信息传播为目的,包括传统媒体、社交媒体等在内的媒介形态。

社会化媒体也包括以报纸、广播、电视为媒介的传统媒体的网络传播模式,也指基于互联网,以人际互动、群体共享的社交媒体形式。社会化媒体是一个建立对话的机制,也是一个对话平台。③

社会化媒体,从自身属性来看,一个是“社会性”,即它对社会文化的依附性。当下互联网时代,技术所衍生的互联网文化,基于用户不断需求的更新文化,不断更新催生的缓冲文化,不断调试带来的测试文化,以及由于人与人之间黏性联系增多,从而培植的圈子文化,这些都是社会化媒体存在的背景。另一个则是指“传播性”,以传播目的为导向的媒介形式,无论是基于交往需求的人际传播,还是基于公知需求的大众传播,甚至是基于商业推广的品牌传播,这种传播性决定了社会化媒体所占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更新、缓冲、测试:当前互联网的文化环境——传媒教育变革的前提

作为传媒教育变革的背景和前提,互联网所构建的文化环境则是基本色,互联网为我们构建了新的思维空间和生活领域,其自身的存在已经远远超过了技术本身,更加引申为一种文化的寓意:以用户诉求为动力的更新文化、以尝新试错为手段的缓冲文化、以市场反馈为基准的测试文化。这种文化背后折射的是一种生活方式、观念思维的互联互通。

在网络中一个经常性动作就是“刷新”,即是指消除因时间间隔造成的内容或状态的不一致,一般用于内容或状态变化较为频繁的更新,有时也用于网页反映迟钝的缓冲。与此共同衍生的就是网络“更新”。并且互联网个体行为之间的交互行为,达成个体与群体参与者之间同步或异步的信息交流和交换,以互动为核心重新架构和梳理了传统逻辑,促成信息更新、观念更新的转换和联接。

而更新文化背后,则需要缓冲文化的支持,缓冲是一种“延迟呈现”的技术手段,但在缓冲等待背后则是更新文化的推动。技术的更新需要时间作缓冲,这种缓冲包括对先前版本的市场适应性检测、用户体验的优化反馈,以及发现bug后的修正升级。互联网所投射的社会生活空间中,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核裂变式的信息增长,更需要人们文化心理上的缓冲,在注意力聚焦时,通过时间的延迟等待来深刻剖析事件成因、辨别事件发展,注意力的缓冲给予了理性思考的空间,也使得公众情绪在冷静的沉淀后,得以找到疏导出口。

更新源动力的不断催化,缓冲则成为更新的必经阶段,每一次的试错尝新都注定处于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循环往复中,永远的测试版成为网络文化中最真实的状态。几乎所有的网址、所有的应用、所有的创新产品都会有测试二字,这种测试文化正是更新文化、缓冲文化的现实反映,它为每一次的更新提供新的检测环境和试错空间,也为每一次的缓冲赢得了新的基点和累积。这种随时接受市场检验、随时接受用户反馈、随时进行反思和修正的心态,体现了互联网的开放性,汲取众人智慧来改进产品,同时也使得产品在不断改进中服务于更为广泛的用户。

总之,不断的修正和测试,体现的正是更新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缓冲的一种呈现内容。更新、缓冲、测试,三位一体的文化构筑了互联网文化的新格局。④而当前这种互联网的文化环境对传媒教育提出的最大挑战在于:由于更新文化的即时性和高频率,传媒教育中必须不断地注入新的传媒动态元素,既有技术层面的技能认知,又有文化层面的观念更新;缓冲文化和测试文化所具备的不确定性和不完善性,需要在传媒教育中既有以传统传媒理论为框架、为指导的知识构成,同时又需要不断习得计算机技术、网络应用的实时性实践技能。

三、传媒教育的自身属性——传媒教育变革的重要性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史就是一部传播史,而教育本身则是作为一种最具影响力的传播行为。口语传播时代,人类通过肢体、语言来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互动,而与此对应的教育活动,早期是通过祖辈、父辈的言传身教,将习得的文化经验传授给下一代。再后来,“经坛式”的讲授演变为一种相对稳定的教育模式。通过一位传播者对众多听众布经传道,这种“一对多”的人际传播,传授的正是思想的交锋、经验的分享。

印刷文明时代,伴随着文字的可复制性,书本的出现弥补了口语传播不可保存、难以回溯的缺点,更可贵的是,它延展了受众的空间,信息的获取不再以地域范围中的接近性为首要考量因素,而更加以书本的获得性为条件。于是,有古籍记载的先哲文化成为教育的文本内容,在时间上,实现了今人与古人思想的对话;在空间上,实现了异地受众的同步分享。私塾、学堂的出现正是以书本为媒介的教育形式。

工业文明培育的标准化、大批量的市场生产模式的应用,催生教育模式的“课堂”制,其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程设置都试图寻求统一规范的标准和模式,而教育信息的传播则以班级制展开,课堂教学成为教育的主要形式。

信息技术时代,以互联网为技术支撑的学习空间重新建构,教育信息的传播打破了传者、受众同时同地的时空限制,通过远程教学形式,受众可以摆脱传统课堂教室的约束。随着技术的再度推进,人机互动的网上学习、MOOC、edX、Coursera、Khan Academy、学堂在线、各种App等的学习方式则不仅使得传者、受众的沟通虚拟化、网络化,学习者之间信息的共享和互动也更加具有社交性和交互性。至此,“翻转课堂”又使得教育再度摆脱了“课堂”,受教育者分散到各个角落,传者、受众之间的联系则完全通过互联网建构和维护,而参与度成为教育的必备考核方式。

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新的互联网文化生态环境中,投射到学习领域,演化为一种新的学习理念——关联主义。2011年9月,乔治·西门思(2011)提出了关联主义学习理论:“信息”是节点(node),“知识”是连接(connection),“理解”是网络突现的特性,学习者通过“路径寻找”和“意义建构”对知识领域进行探索和协商。⑤传媒教育正是在“关联主义”的学习理论框架下运行,参与其中的学习者(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通过以当前的社会热点和前沿观点的信息为节点,将各种信息拼合,并与知识储备建立连接和互通,学习方式不再局限于“教师向学生传授”的被动接受,而是每个人都成为主动学习信息的寻求者、学习方式的探求者、经验结果的分享者。每个学习者通过主动搜索、互动连接,将个人的理解和知识价值贡献其中,并在社会化媒体中二度展示、二度分享,通过每个人赋予的“意义”将知识不断叠加呈现。最终实现当下传媒教与学的线上分享、众筹共建。

四、传媒教育培养模式

技术平台的搭建、互联网文化的浸润、新的学习观念的改变倒逼传媒教育培养模式改变。驾驭计算机技术,融合互联网文化,如何能够将新的学习观念和方式和传媒教育培养模式良好嫁接,实现教与学的“双向同步”是当前传媒教育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传媒学科的前沿性和实用性,一方面使得高校教育,理论培养与新的技术、新的观念有一定的脱节和滞后,另一方面又强烈地使得传媒教育人才培养上不得不面临观念转换大、技术更新快的挑战。不管是国内和国外高校,都意识到传媒教育“闭门造车”已然实属下策,必须与市场、与社会、与技术机构实现对接和联合。

1.国外“实验室”传媒教育培养模式

国外传媒“实验室”基于各种基金会的赞助或企业界的公司赞助。最有名的应该是奈特基金会,基金会的Carnegie-Knight News21资助很多美国大学的传媒学院建立各种新闻实验室和开展各种新闻技能培训。

早在198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edia Lab成立时就本着“传播与资讯通讯科技终将汇聚合一”的愿景,研究有形的原子(atoms)与无形的位元(bits)为人类感官、知觉、互动科技整合带来的创新领域。⑥这将传播的研究与技术形成了良好的对接和同步,从而实现的是技术手段、技术应用在传播领域的新拓展。这就为传媒教育的开展奠定了更具时代性和前沿性的视域。

2010年成立的纽约媒体实验室,是由各大学和媒体公司在纽约联合创立的,参加实验室项目的大学包括: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新学院、普拉特学院以及纽约市立大学。公司会员有美国联合通讯社、赫斯特集团、彭博社、维亚康姆等,都是美国颇具实力的大企业。实验室的创办目的就是要为那些具备媒体专业背景的在校师生,打造一个与那些关注媒体革新及新技术发展的媒体管理层人士交流的平台。实验室的部分经费来源于纽约市经济发展局和实验室会员。⑦

无独有偶,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成立了一个Reese Felts数字新闻项目,旨在通过实验研究探索新闻传播的新形式。⑧

科罗拉多大学也建立了一个名为“数字媒体实验厨房”(Digital Media Test kitchen)的实验室,从新闻即时、技巧和商业模式这三个方面进行创新研究。⑨

南加州大学安纳堡创新媒体实验室Annerberg Innovation Lab,意在引领新闻学教研改革。

媒体人诺亚·卢森伯格(Noah Rosenberg)创办了长篇新闻故事类网站Narratively(域名narrative.ly),这个网站每天都会围绕某个主题发布一篇长篇深度故事报道,而其宗旨就在于“让新闻循环周期放慢脚步”。它们都以篇幅比杂志文章长、比小说短的报道文章为主打内容产品,结合多媒体平台,将读、看、听更好地融为了一体,给读者提供一个赏心悦目的阅读体验。⑩并和CUNY、Syracuse、the 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三所学校合作,由学生参与报道。(11)

此外,还有哈佛大学尼尔曼新闻试验室The Nieman Journalism Lab,等等。

在数字时代中,学校课堂教学相比现实业界实践的滞后性,成为传媒教育的瓶颈。涉及信息传播,和新闻发布的谷歌兼有技术和数据优势,谷歌新闻等产品都标有“永远的测试版eternal beta”。各传媒公司也都在面对互联网应用带来的挑战,不断地尝试各种新的模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号称“数字时代的新闻学院”的典型——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克朗凯特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通过自身的四大平台:克朗凯特新闻通讯社、克朗凯特新闻观察、数字媒体实验室、奈特数字媒体创业中心,为学生提供进行新闻操练的平台。特别是数字媒体实验室,作为一个跨学科项目,工作人员包括新闻学院、商学院、电脑工程和设计专业的学生,他们为媒体公司开发新锐的多媒体产品,比如为美国报业集团甘内特公司(Gannett Co.)提供服务,研究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并设计相应产品、设计iPhone图标、设计Facebook的界面挂件。数字媒体实验室“不但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科技,同时也在改造新闻界的未来”(12)。

而科技的革新也催促着新闻机构在人员素质培养方面的变革。《纽约时报》、美联社等10家新闻机构宣布,他们将与弗吉尼亚科技大学合作以测试无人机在新闻采集方面的应用。教育新闻从业者的学校也敏感地感受到了科技对未来新闻制作的潜在影响,将新兴科技应用于课堂教学与实践探索中,寻找新闻报道的新方式。美国的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抢先于2011年开设“无人机新闻学”课程,并建立“无人机新闻实验室”(Drone Journalism Lab)。密苏里新闻学院随后跟进,开设无人机新闻学课程。这两所大学的新闻学院不仅展开有关无人机新闻学的理论研究,并且理论联系实际,购置无人机让师生尝试如何将无人机用于实地新闻采访。无人机用于新闻采访,导致“无人机新闻学”或“无人机新闻”(Drone Journalism)一词诞生。(13)

目前比较令人震撼的说法就是“美传媒学院刮起实验风,工科生占领新闻系!”“新闻学院拟开实验课,可穿戴和拟真技术成研究对象”。这两种说法均表明了当前传媒学界将新技术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的趋向。纽豪斯学院就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借此来探索新闻叙事新方式。这种新的探索和无人机新闻一样正渐渐进入现实的新闻实践中,或者说,正是因为在教育领域的这些科技应用的新探索,才使得新技术进入应用的步伐大大加快。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新闻与大众传播教授助理Culver说,“你可以看到,不同大学实验室的研究结果已经反馈到现实新闻工作中了。”(14)

总之,一系列的传媒教育“实验室”,不断地探索、试错、更新,旨在为这技术牵引的时代、人人可参与的时代,为人们找到更好的传递信息、播撒新闻的好模式。

2.国内“共建”模式

相比较国外高校而言,我国的高校为了实现传媒教育学理与实践的衔接,也在寻求与外界的合作。但我国的传媒教育培养模式又不同于国外的合作方式,主要集中于和党部共建,既有部校共建的宣传机构,又有中央媒体的党报党刊,还有聘用行业资深人士或行业领导担任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模式。

共建新闻学院,是我国高校的一大特色。具体而言是指两种机构,另外就是行业的资深人员共同建设新闻学院。

一是中宣部,或者是地方党委宣传部。比如,中宣部和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共建的“国新班”;北京市委宣传部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建的新闻学院;江苏省委宣传部与南京大学共建的新闻传播学院,据目前统计至少已有21个高校与地方宣传部或中央媒体达成共建新闻传播学院的意向,或签署共建协议。

二是中央媒体这类党报、党刊。例如,光明日报社与中国政法大学合作共建的“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其后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建的新闻传播学院。(15)新华社与北京大学共建的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年9月25日,人民日报社与清华大学举行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学生实习就业、媒体融合研究、人员互派兼职挂职和员工培训等方面达成合作。(16)

三是聘请行业资深专家或领导担任新闻传播学院的院长。复旦大学举行新闻学院院长聘任仪式,2014年1月7日,复旦大学在公共传播培训中心举行仪式,正式任命原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尹明华同志为新闻学院院长。光明日报社与中国政法大学合作共建的“光明新闻传播学院”由曾任《中国记者》杂志总编辑的陆小华担任院长,其后光明日报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建新闻传播学院时,该报社副总编辑刘伟受聘担任首任院长。无独有偶,北京大学的新闻与传播学院于2001年建院,2002年5月,原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出任院长。同年,原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出任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2012年4月至今,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党委书记、台长、董事长卜宇同时兼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由行业内的权威人士来担任高校内相关要职,已经成为了国内大学的普遍做法。

此外,中国传媒大学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将业内权威人士与教学一线工作联系在一起,欧阳常林、赵树清、夏陈安三位台长、总监回归中传,担任教学工作,是以行业实践来指导新闻教学的典范。三位台长都是中国电视界的重要领军人物,在不同地域的电视传播中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

业界人士以不同方式力挺或回归传媒教育,从体制内外共同发力,这种业界和学界的联动方式将会改变中国传媒教育的格局。

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模式,由于上海市党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共建新闻学院的首创,被称为“复旦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一方面将最前沿的理论知识纳入大学课堂,将数字媒体下新的传播资讯、描摹世界图景的范式、重塑新的传播交往关系、建构新的文化集群等带入了教育范畴,用新的技术手段搭建新的教学平台。另一方面学校又反哺党报党刊媒体人才储备,依托教育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延展,教育现场与传媒现场对接,针对性地共建,实现的是师父带徒弟的“传帮带”式、“双导师制”培养,高校毕业生直接借助“共建”平台,实现从学校走向特定职场的过度和转换。

校政共建新闻学院,在党报党刊的媒体平台中,过多的行政干预也许会造成新闻专业主义某种程度的缺失,依靠有利资源和政治力量吸收社会精英新闻人才,可能是中国特色的传媒教育。而且,传媒教育是需要扶持和资助的,包括创新、经验、各种资源及行业前沿动态,等等。但是,在社会化媒体的环境中,这种共建模式能否发挥最大作用,能否长久持续下去?

3.借助“国外”模式

在吸取世界传媒高校的经验时,我国高校也以全球化眼光大胆探索合作模式。

2007年,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美国的密苏里大学Convergence学院合作,成立了我国高校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17)

2007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开办亚洲首个“全球财经新闻”项目。该项目包括一个面向中国和世界各地招生的两年硕士班和一个针对全国在职记者的财经报道高级培训班。该项目通过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国际新闻记者中心在美国华尔街等处募捐,获得了美林证券、耐特基金会和彭博资讯的资金和实验室设备的赞助。(18)

2014年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与河北大学在中国联合开办的传媒与创意学院开始招生。

2014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Faculty of International Media,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首次面向中国和海外学生的动画与影视特效艺术硕士项目正式启动招生。该项目和美国纽约理工学院合作举办,依托中国传媒大学优质资源,授予美国艺术硕士学位,是国内最早的动画、影视艺术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之一,采用国际化传媒精英人才创新培养模式。

此外,中国传媒大学还有在读本科生、硕士生的N+N项目,或是1+1双硕士,或是3+1海外校园学习项目,也有3+2双本科项目。而且,传媒大学每年固定要求国外资深的教授来校开设教授工作室,在校学生都是免费学习,但是,一般要通过英文水平的考核。

这种借助国外及联合办学的模式,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通共享,教育平台的共建,特别是在传媒教学的方式和进程上的接轨,以及新的教育理念的沟通和互动。

五、课程创新——国内外课程的比较与思考

数十年以来,新闻课程设置已经形成了较为强大的惯性,或者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学术界结构性上的稳定剂,这种惯性能够抑制对于潮流过于鲁莽的反应。但正如在印刷媒体中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少一样,新闻教育机构也开始接受一些调整与改变。2013年,哥伦比亚大学整顿了理科硕士项目,该次整顿得到了整个学院的一致同意。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院长斯蒂夫·科尔说道,“尽管目前仍在争论如何修改,但是就是否应该修改以适应数字时代这一点而言是毫无任何疑议的。考虑到对数字时代的适应性,如何最好地安排长达10个月的课程引来了诸多争议,然而没有任何人提出我们应当走回原来的老路上。”(19)

奈特新闻实验室2015年2月发布《上下求索:深究新闻教育的未来》这一报告中也展现了这种一致性的意见。该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序言部分介绍了未来新闻教育的基本原则,美国新闻界现状这一部分集中介绍了美国纸质媒体的衰落伴随着大规模雇员的裁减,重点指出电子时代媒体的重建势在必行。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美国新闻教育的现状,新闻学院的入学率持续走低,新闻教育的价值也一直被质疑,第四部分主要总结了对业界人士的采访,重点提到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趋势,这一趋势直接影响到新闻教育的走向,业界所需求的记者不再只是传统媒体的写作者,而是兼备网络协作技能的多面手,在结论部分,该报告再次展望了传媒教育的未来。结论部分,该报告指出新闻学院迟钝而又目光短浅,“现今,我们必须有能力区分和掌握市场流行趋势,了解媒体科技,将两者结合起来融入到新闻实践中去,这一点对于新闻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就和美联社格式、倒金字塔结构曾经的重要性一样。”(20)

1.国外课程创新

美国的新闻学院在近二十年内逐步发展,终于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顶点课程”(Capstone Course),大学的课程过于片断、专精,而“顶点课程”强调广度、总结性和应用性,让学生整合、拓展、批判和应用在本学科领域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沟通能力和态度,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竞争力和适应性。

自新闻传播学诞生以来,传媒环境和传播技术一直处于急剧变动之中,这也促使海内外的新闻院系在培养学生时,必须不断更新观念与技术,开设新的课程。国外的新闻学院在教学设计上也非常灵活,在教学体系中,强调以实践为指导准绳,重视教学与新闻实践的衔接与融合。正如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S.Shyam Sundar所言,“没有哪一个领域像新闻传播学一样如此认真地对待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我们的课程必须紧跟最新技术的发展。”(21)

在2014年华南理工大学举办的新闻传播学科试验教学国际论坛上,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未来实验室主任Mike Mckean介绍他们的融合新闻专业Convergence Journalism program,新的课程如手机报道与编辑、微电影、融合顶石课,学生们不仅为媒体做新闻,还开发应用客户端提供给社会。

美国鲍尔州立大学开设融合媒体设计与发展硕士项目,来开展创意项目、进行数字媒体应用并利用这些技术来更好地讲故事。

数据和算法正在改变着各个行业,重新塑造我们的生活。哥大新闻学院开设大数据和编程课程。现在起,讲故事也该靠数据了。哥伦比亚大学新开设了一个名为Lede项目的新闻学硕士学位项目。完成的学生将获得一个数据新闻学位。(22)

南加州大学安纳堡新闻传播学院开设了一年制的硕士课程The M.S.in Digital Social Media,而且,美国USC南加大的Robert Hernandez教授正在开设一门“Glass Journalism”谷歌眼镜新闻学的课程。这门课将教学生们用增强现实的Augmented Reality和谷歌眼镜进行新闻报道,也将开发相关的应用。

2014—2015学年起,南加州大学安能博格传播学院将两年制的文学硕士课程改为了理科硕士模式的9个月。媒体在报道这一改变时,用的标题是“新的建构,新的项目,新的时代”,这一标题和其他媒体术语,如“数字化的新闻工作室”和“360度采访部”成为了讨论的热点。(23)

纽约大学新闻系将于今年秋季开设“电玩(游戏)新闻学”,培养报道电玩业的专业记者和评论员。目前近60%的美国人经常打电玩,男女各占一半,平均年龄为39岁,与影视等娱乐业相比,新闻界对电玩业关注明显不够,去年报名参评普利策奖的只有一篇评论是关于游戏业的。(24)

纽约城市大学推出“创业新闻”专业和“社会化新闻”专业。亚利桑那州大新闻学院的“教学医院”模式引起同行很大兴趣。新闻院校能否像培养医生那样培养记者?哈佛大学尼曼中心对这种教学模式组织探讨。这样新颖的课程尝试都是对新闻教育课程的创新实践。

此外,在英国各种应季的专业也纷纷呈献。卡迪夫大学开设了计算新闻学专业。威斯敏斯特大学的社会化媒体硕士课程由Fuchs教授和Meikle教授共同领导。Meikle教授说,“我们将使用‘社会化媒体’来进行理论研究,我们的学生将撰写课程内容方面的博客文章,用上传视频的方法表达课程思路,共享他们的照片和论文。这个课程既是严格的学术研究同时也是令人兴奋的创新型课程”。(25)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国外的课程该如何进行,如何创新,也是很多大学在探索的。有个共同点,就是新的专业创办者几乎邀请来自行业的人员或有从业经验的人员作为课程项目负责人(Course Leader)。

2.国内课程创新

2014年3月22日“2013—2017年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透露,目前全国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布点1080个,其中新闻307个,广电225个,广告365个,传播55个,编辑出版80个,网络与新媒体43个,数字出版5个。在校本科生23万。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说,我国的硕士生一半是近五年培养的。(26)面对这个庞大的数字,我们该怎么去做?中国的课程设置上,社会化媒体时代下,更多交叉学科背景、更多新的元素融入了传媒教育范畴成为新的趋势。

清华大学开设的“传媒创业与创新”专业硕士课。涉及互联网创业、传媒运营创新、传媒资本运作等领域。课堂以案例分析和主题研讨为主要授课方式,每次邀请一位业界精英分享他们在传媒领域的创业、创新以及投资心得,并结合案例探讨商业模式、战略选择等更具普遍性的话题。邀请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前网易副总编、雪球财经方三文,前网易副总编、春雨医生张锐等来讲课,组织讨论。前瞻性思路是将传统的新闻价值观和网络教育、企业家精神一同打包传给学生。(27)

复旦大学的课程创新体现在“社会化媒体与社会变迁”这门课程的开设,课程内容涵盖了社会化媒体的新闻传播理论、社会化媒体与新闻业之间的互动、社会化媒体的批判分析、社会化媒体的政策管理、社会化媒体的公共传播过程等。课程阅读资料由复旦大学和墨尔本大学老师共同选定。课程还安排了社会化媒体公司实地考察以及与业界的互动讨论等。此外,祝建华老师2014年在复旦大学开设了计算新闻传播学。

中国传媒大学设立“数据新闻报道实验班”——面向全校大二学生招生。试行导师制,秉承知行并重文理兼修的教学理念,以新闻为导向、技术为基础,立足新闻学院,整合校内外资源,培养具有新闻素养和数据处理能力的新闻传播复合型人才。宣称“我们不培养数据科学家,我们培养的是懂新闻的数据工匠!”(28)

中国人民大学在巩固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与传媒经济学等专业优势的基础上,自2011级本科生起,增设了传播学专业,并开办了跨学科联合人才培养的新闻-法学实验班、新闻-国际政治实验班。(29)

复旦大学新闻学教学不仅进行了课程整合,而且采用“2+2”的四年制培养模式,让学生在掌握新闻传播学基础课程知识的基础之上,兼具另外一门学科背景。(30)

总之,当今的新闻教育都将新闻和经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等多元学科融合为其中,真正夯实着传媒人才的宽口径、厚基础、多技能、全媒体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六、社会化媒体下传媒教育的出路

社会化媒体催生下的传媒教育,源于两个层面的冲击:一方面,对于整个社会信息系统而言,它降低了新闻制作和传播的门槛,从而对职业新闻传播人员的专业性要求更高;另一方面,对于现实的新闻传播业而言,媒介边界模糊,同时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媒体形式进行新闻生产与分发的融合新闻已成潮流,媒介融合是当前传媒业发展的最大趋势。(31)这就更加考验传媒教育理论与操作的契合度,更加力求多元学科背景融合下的全媒体技能。

其一,要求与当前业界前沿技术、动态技能的对接,特别是引入市场化思维的传媒教育的观念更新,提升学生独立参与新闻报道、适应全媒体的意识和行动力。更加要从业界的动态前沿反思新闻教育的专业研究,这也能及时把脉传媒市场环境,通过高校科研为传媒业界提供前瞻性的、开创性的应用开发和理论探索。

其二,媒体融合的趋势要求传媒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多学科、厚基础的专业培养,打破单一的新闻传播学科的后劲不足、专业不深的困境,将计算机技术、经济学、社会学,甚至是心理学等多学科引入培养体系,从而培养出“一专多能”的新媒体人才,在技能操作上,平面媒体、电视广播、新媒体的社会化媒体上,需要传媒教育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多重技能,实现媒介领域跨越的灵活性。

另外,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互联网的文化寓意已经提醒传媒教育者。不断地修正和测试体现的正是更新的一种表达方式,必须给传媒教育不断地注入新的传媒动态元素,既有技术层面的技能认知,又有文化层面的观念更新。

总之,社会化媒体下的传媒教育更加呼唤以科技先导为引领,以实践操作为平台,以学科融合为基础,以科研机构为支撑的时代性、前沿性的教育模式。

注释:

① 刘洁:《资源追逐和技术神话—追问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的影响》,《新闻教学与学术研究(第三届中国新闻学学术年会文集)》,2010年版。

②③ 田智辉、周晓宇、翟明浩:《建立对话机制的可能性——社会化媒体在中国》,《现代传播》,2014年第3期。

④ 田智辉,梁丽君:《互联网技术特性衍生的文化寓意:更新、缓冲与测试》,《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第5期。

⑤ 杨明明:《慕课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变迁与大学教师角色转变》,《教育与考试》,2014年第11期。

⑥ 《世界多媒体产业的风向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简介》,《中国青年科技》,2005年第9期。

⑦ 材料来源:http://ww.qkblh.com/plus/view.php?aid=7543,中国期刊协会官方网站,2015年9月28日。

⑧⑨ 韦路:《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四大转型趋势》,《今传媒》,2013年第1期。

⑩ 邹默、铁英:《找回“深阅读”的乐趣》,《文汇报》,2014年第5期。

(11)李圆圆:《深阅读的复兴》,新媒体观察网,http://www.xmtnews.com/p/158。

(12)张小琴:《数字时代的新闻教育:浸入式全媒体实践——从克朗凯特学院看美国如何教新闻》,《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年第8期。

(13)鲍广仁:《迎接无人机新闻时代的到来》,《中国传媒科技》,2015年第5期。

(14)全媒派:《美传媒学院刮起实验风,工科生占领新闻系》,传媒新视野网,http://www.neweyeshot.cn/archives/16631,2015年2月5日。

(15)《北京师范大学成立新闻传播学院光明日报副总编辑刘伟担任院长》,《新闻战线》,2014年第12期。

(16)刘蔚如:《人民日报社与清华大学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华新闻网,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news/4204/2014/ 20140926163449420558414/20140926163449420558414_.html,2014年9月26日。

(17)唐筱童:《媒体融合:锻造跨媒体新闻人才势在必行》,《新闻窗》,2009年第12期。

(18)崔凯:《新闻与传播学院将开办亚洲首个“全球财经新闻硕士”项目》,清华大学新闻网,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 news/4210/2011/20110225231839906934460/20110225231839906934460_.html,2007年3月8日。

(19)Danny Funt.How Journalism Schools Are Adjusting to the Digital Age,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http://experiment.cjr.org/experiment/ features/how-journalism-schools-are-adjusting-to-the-digital-age/,2015年5月11日。

(20)奈特新闻实验室:《上下求索:深究新闻教育的未来》,http://www.knightfoundation.org/features/journalism-education/,2015年2月。

(21)郑子琳:《新传媒时代,如何培养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光明日报》,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4-05/03/c_ 133305975.htm,2014年5月3日/2015年1月13日。

(22)《哥大新闻学院开设大数据和编程课程》,《新闻记者》,2015年第1期。

(23)Danny Funt.How Journalism Schools Are Adjusting to the Digital Age,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http://experiment.cjr.org/experiment/ features/how-journalism-schools-are-adjusting-to-the-digital-age/,2015年5月11日。

(24)Chris Ip.A New Course in Video Games Journalism,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http://www.cjr.org/behind_the_news/a_new_course _in_video_games_jo.php,2014年7月14日。

(25)威斯敏斯特新闻中心:《威斯敏斯特大学成立社会化媒体中心》,威斯敏斯特大学中文网,http://www.westminsterchina.cn/New/ 1627.aspx,2013年3月8日。

(26)朱春阳:《新闻操守与专业尊严》,《新闻爱好者》,2013年第11期。

(27)襄桦:《在课堂上感受传媒精英的创业与创新》,清华大学新闻网,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news/4205/2014/2014120809035291 5771663/20141208090352915771663_.html,2014年12月8日。

(28)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中心: 《中国传媒大学开设数据新闻实验班》,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178a170101rqgx.html,2014年5月30日/2015年1月13日。

(29)郭庆光:《执行院长郭庆光教授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搜狐新闻网,http://news.sohu.com/20150628/n415780324.shtml,2015 年6月28日。

(30)陈昌凤、朱小妮、黄雅兰:《2014年国内新媒体研究综述》,《全球传媒学刊》,第1期。

(31)邹军:《新媒体时代新闻教育变革的逻辑与路径》,《当代传播》,2011年第11期。

(作者田智辉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传播研究院教授;梁丽君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传播研究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赵璠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传播研究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刘 俊】

猜你喜欢

社会化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