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翻译学的关中民俗语汇的翻译转换①
2015-02-20段文婷
段文婷
(商洛学院 语言文化传播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基于生态翻译学的关中民俗语汇的翻译转换①
段文婷
(商洛学院 语言文化传播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民俗语汇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要促进中西跨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展开,就必须把民俗语汇翻译置于整个民俗文化翻译的大范围内。中西文化的差异加大了民俗语汇翻译的难度。以胡庚申的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框架,以《白鹿原》的英译本为例,对关中民俗语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出发,“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能最大限度地传递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增进中西文化交流与共享。
生态翻译学;关中;民俗语汇;“三维”转换
民俗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一定群体为适应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程式化的生活惯制,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陕西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土壤,孕育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居住”、“饮食”、“礼仪”、“节日”等。民俗文化以民俗语汇为重要载体,因此,在翻译民俗文化时,必须把民俗语汇翻译置于整个民俗文化翻译的大范围内。基于此,本文试图以生态翻译学为指导,主要从“三维”转换的角度来研究关中民俗语汇翻译,以期找到“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从而增进中西文化交流与共享。
一、生态翻译学概述
胡庚申教授在2001年首次提出“生态翻译学”的概念。该理论强调适应和选择对译者的重要作用,其基础理论是“翻译适应选择论”。生态翻译学以达尔文“适应/选择”学说的基本原理和思想为指导,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所谓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1]。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要适应,又要选择。适应中有选择,即适应性选择;选择中有适应,即选择性适应。[2]生态翻译学以“三维”转换为翻译方法。“三维”转换指的是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这种适应性选择转换关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译者在进行源语语言转换的同时,应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的交际意图能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3]
二、“三维”转换在关中民俗语汇翻译中的运用
陕西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民俗文化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渭河平原为主体的关中地区是陕西的代表区域。民俗语汇涉及物质民俗文化、社会民俗文化、岁时民俗文化、人生礼仪民俗文化、精神民俗文化及口承语言民俗文化等。本文选取陕西著名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白鹿原》中较为典型的关中民俗语汇作为语料,在生态翻译学的指导下,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转换的角度,对关中民俗语汇进行研究。
《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反映出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书中向读者展现了陕西关中地区的各种民俗语汇,归类如下:
称谓类:黑娃、芒娃、三姑娘、白赵氏、朱先生等;
服饰类:长袍、短袖衫、大襟袄、棉袄、棉裤等;
饮食类:罐罐馍、锅盔、臊子面、牛羊肉泡馍、馍馍等;
居住类:窑洞、锅台、炕、门房、四合院、夏房等;
运输类:牛车、骡子等;
习俗类:做媒、丧事、聘礼、月子、上坟等。
由于关中民俗语汇繁多,本研究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俗语汇,如“三姑娘”、“大襟袄”、“臊子面”、“锅盔”、“牛车”等,来展示民俗语汇的“三维”转换。
(一)“三维”转换在“三姑娘”中的体现
1.“三姑娘”的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适应源语的语言形式,并在译语中选择与源语相适应的语言形式。“三姑娘”是一种称谓类民俗语汇,从词汇本身来看,“三姑娘”可以翻译成“three girls”,但从词意来看,译者应在译语中选择相适应的语言形式,将其翻译成“the third miss”。
2.“三姑娘”的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必须关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差异性,传播源语文化且不造成歧义。“三姑娘”指的是家里出生的第三个且没有出嫁的女孩。“three girls”这种翻译会让人误以为是三个女孩。而“the third miss”能正确地反映出“三姑娘”的文化内涵。为了传播源语文化且不造成歧义,“三姑娘”应该翻译成“the third miss”。
3.“三姑娘”的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必须考虑交际的目的是否达到,翻译是否能传播源语文化且得到译语读者的理解和接受。“三姑娘”作为家里排序第三且未出阁的女孩,译者为了传播源语文化,可以将其翻译成“the third girl”或“the third miss”,但“girl”在英语中常指小女孩,而“miss”指的是未婚的女士,因此,“三姑娘”翻译成“the third miss”更符合汉语文化,并且容易为译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二)“三维”转换在“大襟袄”中的体现
1.“大襟袄”的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大襟袄”是一种服饰类民俗语汇,译者在进行转换时一定要适应它的语言形式,并在译语中选择相适应的语言形式。从词汇本身来看,英语中并不存在这种词汇,从词意来看,“大襟袄”指的是陕西关中地区的一种女式上衣,因此,译者可以采取归化法,将其翻译成“Chinese dress”。
2.“大襟袄”的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大襟袄”经过发展,已经不仅仅指陕西的一种女式上衣,而是陕西关中服饰文化的代表,译者在翻译时要凸显其文化特色。“大襟袄”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发音特色和斜扣式的穿法,译者在翻译时保留它的发音特色,将其释义成“Chinese ao dress with slanting side opening”。
3.“大襟袄”的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Chinese dress”这种翻译形式能让译语读者理解和接受,但只能让他们明白“大襟袄”是一种女式上衣,未能传播其文化特色。“Chinese ao dress with slanting side opening”这种翻译既传播了文化特色——独特的发音和斜扣式的穿法,又能让译语读者理解和接受。
(三)“三维”转换在“臊子面”中的体现
1.“臊子面”的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臊子面”作为一种陕西面食,在转换时译者要适应它的语言形式,并在译语中选择相适应的语言形式。从词汇本身来看,英语中并没有“臊子面”这种词汇,但从词意来看,“臊子面”指的是陕西关中地区的一种面食,译者可采取归化法,将其译成“Chinese noodle”。
2.“臊子面”的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臊子面”经过发展,已经不仅仅是陕西的一种面食,而是陕西关中饮食文化的代表,译者在翻译时要凸显其文化特色。“臊子面”最大的特点就是肉末臊子,因此可以被释义成“Chinese noodle with minced meat”。
3.“臊子面”的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Chinese noodle”这种翻译形式能让译语读者理解和接受,但只能让他们明白“臊子面”是一种面食,未能传播其文化特色。“Chinese noodle with minced meat”这种翻译既传播了文化特色——肉末臊子,又能让译语读者理解和接受。
(四)“三维”转换在“锅盔”中的体现
1.“锅盔”的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锅盔”作为一种陕西小吃,在转换时译者要适应它的语言形式,并在译语中选择相适应的语言形式。从词汇本身来看,英语中并没有“锅盔”这种词汇,但从词意来看,“锅盔”指的是陕西关中地区的脆饼,可以被归化翻译成“Crispy pastry”。
2.“锅盔”的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锅盔”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发音特色和制作方式。“锅盔”的汉语音标为“guo kui”,是在铁锅上烙烤而成的一种饼子。译者可以保留其发音特色,将其释义成“Guo kui,a kind of food similar to bread,made from flour food,baked in pan”。
3.“锅盔”的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Crispy pastry”这种翻译形式能让译语读者理解和接受,但只能让读者明白“锅盔”是一种面做的脆饼,未能传播其文化特色。“Guo kui,a kind of food similar to bread,made from flour food,baked in pan”这种翻译既传播了其文化特色——独特的发音和制作方式,又能让译语读者理解和接受。
(五)“三维”转换在“牛车”中的体现
1.“牛车”的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牛车”是一种交通运输工具,在转换时译者要适应它的语言形式,并在译语中选择相适应的语言形式。从词汇本身来看,“牛车”可翻译成“cart”,从词意来看,“牛车”指的是一种二轮运货马车,可译成“Ox cart”。
2.“牛车”的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译者在翻译时要凸显“牛车”的文化特色——有两个车轮,轮上架有小型车斗,车斗可以载人或装物,两根粗长辕杆相接于车斗前方用来固定牲畜,因此可以被释义成“Ox cart,a kind of wooden carromata with a rectangular open carriage between wheels and two thills to fix the ox or horse”。
3.“牛车”的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Ox cart”这种翻译形式能让读者理解和接受,让读者明白“牛车”是一种二轮运货马车,但未能传播其文化特色。“Ox cart,a kind of wooden carromata with a rectangular open carriage between wheels and two thills to fix the ox or horse”这种翻译既传播了其文化特色——两个车轮,轮上架有小型车斗,车斗可以载人或装物,两根粗长辕杆相接于车斗前方用来固定牲畜,又能让译语读者理解和接受。
笔者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角度,对关中民俗语汇中的“三姑娘”、“大襟袄”、“臊子面”、“锅盔”、“牛车”进行分析,发现利用“三维”转换来翻译民俗语汇是可行的,并且找到了“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的翻译。
三、生态翻译学对民俗语汇翻译的启示
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加大了民俗语汇翻译的难度。从生态翻译学,尤其是从“三维”转换的角度来研究民俗语汇的翻译,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进行民俗语汇的语言维转换时,译者在译语中常常无法找到与其完全一致的词汇形式,这时译者可以采取归化翻译法;在进行文化维转换时,译者可以采取归化加释义或音译加释义的方法来表现民俗语汇的文化特色。这种归化加释义或音译加释义的翻译方法不但能更好地传播文化特色,而且有利于译语读者的理解和接受。
四、结语
千百年来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有着“八百里秦川”之称的关中平原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又以民俗语汇为重要载体。民俗文化的翻译当然离不开民俗语汇翻译。中西文化差异性较大,难免会增加翻译的难度。本文将生态翻译学用于关中民俗语汇翻译研究,主要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转换的角度,对《白鹿原》中的民俗语汇进行研究。经过分析,笔者找到了“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的翻译,有利于陕西关中乃至中国民俗语汇的更深、更系统的传译研究,有利于传播中国优秀民族文化,增进中西文化交流与共享。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2).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生态理性特征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中国外语(中英文版),2011(6).
责任编辑 强 琛 E-mail:qiangchen42@163.com
2015-03-12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专项计划项目(14Gk1215)
段文婷(1986-),女,陕西商洛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① 本文属商洛学院科研基金项目(13SKY-FWDF014)产出论文。
H315.9
A
1673-1395 (2015)06-007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