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思想与青年思想教育
2015-02-20程辽
程 辽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渗透和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长期以来,“天人合一”不但是中国人核心的世界观和宇宙观,而且是传统士人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传统士人毕生追求的精神境界,更是治国之术的理论基础。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内涵
我国传统社会认为,道德源自于天,是上天运行规律在社会的下贯和体现。在传统社会中,人、社会、天的共同契合点就是 “天人合一”。张载在《正蒙·乾称》中阐释了个人修养与“天人合一”的关系:“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他认为通过对“诚”的不断追求,就能达到“天人合一”的个人修养境界,从伦理道德角度论证了“天人合一”思想对个人的重要性。
事实上,《中庸》被认为是对“天人合一”思想最完整的阐释。“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1]17,“道”反映于人类社会的是礼,反映于个体的人就是德,其表明了“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地位。《中庸》明确肯定了天、地、人的相互关系。在这个关系中,人借助对“诚”的追求“则可以与天地参矣”[1]33,充分表明了三者的互动关系,第一次肯定了人在自然、宇宙中的地位,肯定了个体、社会、自然、宇宙的相互关系。由此出发,中国传统文化在“天人合一”观下,衍生出了一整套修行的标准和治国的伦理法则。《大学》所倡导的从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出发,进而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此修成为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理想人格——“圣人”[1]45,这是传统社会对每个社会成员的要求。其具体方式就是把客体人化,给客体赋予道德性,把主体客观化,赋予主体的遵从性,并贯穿于社会教育当中,以期实现国家大治,社会大同。
二、“天人合一”思想的育人功能
“天人合一”思想具有中华民族治理国家、维护社会稳定、教育社会成员的强大育人功能。长期以来,“天人合一”思想不仅是传统社会的思想原点,更是治理社会的伦理法则,并衍生了一套实用方法。在统治者看来,利用“天人合一”思想的育人功能,能不断凝聚社会共识,在社会管理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不变性。正是这一特点,“天人合一”思想的育人功能能够超越时代的限制而不断适应新的社会变化,成为了历代社会进行思想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从我国传统社会的管理模式来看,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统一的伦理法条,从而将其仪式化和仪轨化,深刻地影响着我国传统的政治文化、社会管理文化和思想教育文化。这种巨大的历史惯性,也必然影响我们今天的思想教育。
(一)“天人合一”思想育人功能的形成
“天人合一”思想的育人功能是在历史的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的。总体来说,它对我们整个民族和社会各个层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习俗、道德、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的传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思想观念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风貌,成为了社会思想的核心,从各个层面上汇聚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历史发展表明,“天人合一”思想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起着重要作用。我国传统社会对青年的思想教育理念及“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都是建立在对“天人合一”思想的体悟及实践基础之上的。因此,新社会的建立必须有一整套引导人、教育人的思想理念,而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正好为新社会提供了定性的思想教育方法,为社会成员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支持。
从人类发展来说,我们所接受的一切教育,在本质上都是人类对天人关系的实践认识。正是基于对天人关系的认识,自然法则才被人类的社会实践贯彻到具体的人事当中,也才被人与社会所认识而被接纳为社会统一的思想,从而被赋予了育人功能,成为了传统社会对青年进行思想教育的理论源泉。长期为人所称颂的传统经典 《易经》,就是古人对天、地、人关系的基本认识,其核心就是阐释“天人合一”思想,具有重要的育人效果,儒家称之为“易教”。正是在“天人合一”育人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中华民族经世致用的思想认知,由此形成的育人理念,成就了中华民族的长盛不衰和璀璨文明。
(二)“天人合一”思想育人功能的发展
近代屈辱的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也是我国传统社会思想转型发展巨变的历史。“天人合一”思想并没有因为外来思想的巨大冲击而消失,而是随着中国人放眼看世界而赋予了新的内涵。由近代发源,兴盛于海外的新儒家思想所倡导的儒家伦理教育,如新加坡、韩国和日本的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对我国的“天人合一”儒家伦理教育观的现代化转换,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2]。这些国家正是利用“天人合一”思想的伦理教育,去纠正年轻一代过度西化的物质倾向,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3]。海外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研究,表明“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并不矛盾。“天人合一”思想对天、地、人和谐而又矛盾的认知,是医治今天社会病的“良药”。
三、用“天人合一”思想教育广大青年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发展的人力基础。如何加强对青年的教育,使之能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这是每个国家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天人合一”思想在青年教育中的缺失
由于历史原因,建国以后我国对青年的思想教育,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只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教育,排除了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传统思想教育,而且常常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批判中国传统哲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对立起来,使传统优秀的思想在国家层面上失去了依托,只能存在于民间的自我传播和潜移默化。笔者认为“天人合一”思想本身就包含了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二者不但不对立,而且在理论上可以融为一体,在实践上也必须融为一体。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外来思想,它要在中国这一富有传统文化的国度里扎根、生长,只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才有可能,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中国化,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
从教育上看,建国后我国受苏联的影响,高校教育偏重对科学技术的追求,忽略了对人的思想教育的探索。再加上“五·四”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批判思想的过度理解,导致人们形成了一种偏见:传统文化无法与现代思想相交融。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又加剧了这一思想的影响,有些人更是鼓吹放弃传统文化,全盘西化。他们只看到了西方现代化显性的一面,有选择性地忽略了西方对传统精神的尊崇与坚持。按照这些人的逻辑,英国就应该放弃君主立宪制,美国就没必要把仅有300年的历史拿出来反复灌输给美国青年。笔者认为,传统和现代是辩证的,任何一个传统就是某个时期进步的表现,只有汲取传统中的精髓,才能为现代社会提供思想支撑,从而产生新的思想。
当前,通过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发展经济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言必称经济是整个社会的普遍认识。但是,经济的巨大成就背后是我国整体社会的转型,这个转型的外在表象为社会面貌的改变,而内在表现为社会整体思想的转变和重构。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转型期间社会思想的重构是传统与现代性交融的结果,只有尊重传统,才能有现代化的产生和发展,也才能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
(二)加强青年“天人合一”思想教育的思考
青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尤其是“80后”“90后”,他们逐渐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受西方思想的影响,他们形成了以获取物质利益的多少作为判断人生是否成功的标尺;个体的权利意识增强,他们更重视自我权利的满足;视野的开阔,他们对西方文化及其生存方式更有亲近感和迷恋。在传统文化方面,他们表现出既对传统文化、经典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的疏离和迷茫,也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迷恋。笔者认为,当前兴起的“国学热”是把传统文化快餐化和庸俗化,简单化的传统学习是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因此,如何把年轻人的思想统一起来,这是当前思想教育的中心任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把人们的思想统一起来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必须把新文化与传统思想结合起来,形成社会共同的思想。在对青年的教育中,把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传统思想融入到对青年的思想教育之中,这是加强青年思想教育的可行之路[4]。如今不少学校都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讲授 《周易》《诗经》《楚辞》《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荀子》《韩非子》等,力求通过对经典的讲解,在揭示“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价值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并接受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修身、进取的思想,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正确的处世态度,形成新形势下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与之相适应的“三观”因子。
当然,对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我们不能全盘吸收,因为“天人合一”思想毕竟是伴随着封建社会的建立而逐渐形成的。但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其所具有的优秀成分也不能视而不见,否者就是历史虚无主义。任何忽视和否定传统文化的做法都错误的,甚至是很危险的。诚然,市场经济对个体的尊重是显性的,但这不能成为否定“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对人与社会、自然理性思考的理由。事实上,市场经济的缺陷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思想黑洞,如环境的恶化、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人类因为科技的发展带来的各种现代性问题,都无一不在告诫我们:必须重新认识自然、人、社会的相互关系。正如斯密在写下了冷酷的“经济人”之后,又谆谆教导人们一定要成为“道德人”一样,现代社会必须对“天人合一”思想进行重新认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重要的育人功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要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是在新形势下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肯定和传承。
综上所述,“天人合一”思想理应成为广大青年的思想动力。它会促使青年人认真思考自然、社会、人、宇宙的相互关系,能遏制人类文明发展中恶的一面。现代社会所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究其根源就是人类对天人关系认识的断裂所导致的。因此,我们要全面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思想上的民族性,体现精神上的现代性,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当代青年迅速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张祥号,石开斌.我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3]曲洪志.我国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J].山东社会科学,2006(4).
[4]何小英.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J].舟山学刊,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