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校园虚拟学习圈生态环境的范式思考
2015-02-20于海军
于海军, 李 淼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阜新123000)
虚拟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教育理念的演进。校园虚拟学习圈的构建成为当今大学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它指在虚拟环境下大学生自发形成的虚拟学习共同体。其特点是以虚拟教育环境为依托,以虚拟化学习为标志,以大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学习力提升为目的,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虚拟学习圈生态环境源于网络是一种环境的观点,特指人与虚拟环境之间的互动、和谐关系。如葛洛蒂所说:“数字化世界的根本特征是‘真正的个人化’。这里的个人化,不仅仅是指个人选择的丰富化,而且包括了人与各种环境之间恰如其分的配合。”[1]
一、校园虚拟学习圈的生态环境内涵解析
生态问题是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非常严重问题。所谓生态,本用于描述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平衡、变化与发展的关系。生态问题即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问题,根本上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异化的问题[2]。随着生态学成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生态”的内涵得以扩展,中国著名生态批评家鲁枢元把当代生态问题分为三个层面: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3]。1979年,美国教育家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指出的“教育生态学”应用生态学原理去研究教育在物质和精神环境中的发展规律,由此就诞生了“教育生态环境”理论。网络的诞生以及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给教育生态环境提供了新的内涵。在网络中,教育观念有所升华,教育生态环境理论可以延伸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生态环境,一般由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构成。
网络生态环境构建过程中,马克思生态观理论贯穿其中,为人与网络环境的和谐相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4]“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5]这里所谓“环境的改变”可以延伸为人们生存空间的改变。有学者认为,“网络生态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结构,是由信息因子、主体因子和环境因子三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6]301。校园虚拟学习圈的生态环境则根源于网络生态环境,其要素主要包括大学生学习共同体(虚拟主体)、学习内容(虚拟信息)、校园网络技术开发与应用(网络基础设施)、学校网络管理相关规章制度(网络政策法规)等方面。其中大学生学习共同体是校园虚拟学习圈生态环境中的主体要素;学习内容等虚拟信息是对象性要素;校园网络技术开发与应用是工具性要素;学校网络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是协调性要素。上述各要素互相依存,和谐统一,共同构成校园虚拟学习圈生态环境。校园虚拟学习圈内的大学生为追求自我发展和进步,自觉、自主地学习,而虚拟生态环境的各种技术支持、人文环境、大学生网络道德及法制等整个虚拟学习圈的学习化程度和效果大大提升和强化,能够使大学生快乐学习、幸福生活、全面发展。在这种校园虚拟学习圈的生态环境中包括一种关系,即虚拟与现实的关系;两种互动,即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与虚拟环境之间的互动;三种需求,即发展需求、成才需求、创新需求;四种虚拟环境因素,即技术环境因素、文化环境因素、信息环境因素、制度环境因素。
二、构建校园虚拟学习圈生态环境的基本原则
校园虚拟学习圈是基于网络构建的一种大学生虚拟学习共同体,一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虚拟环境,它必须符合网络环境生态、学习生态等基本要求。
(一)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
虚拟空间赋予大学生全新的生活姿态,校园虚拟学习圈生态环境的构建要遵循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大学生的和谐发展是多方面的协调统一,其中最重要的是虚拟环境中的身心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网络关系也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形式,网络生态是人类社会生态的反映[7]。社会学家哈贝马斯认为,未来世界是建立一个“交往合理化”的世界,只有沟通才能导向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身心和谐发展要求大学生适当参加校园虚拟学习圈中的网络合作学习、网络虚拟实践及兴趣小组活动等,有利于益智养德、愉悦身心。心理是情感的上位概念。大学生网络心理和谐发展是一种虚拟实践活动,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针对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进行预警和咨询治疗,消除已有的网络心理障碍,产生积极的“情感反馈”,其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关注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反应,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和谐统一,以达成和谐的心际关系与完善健全的人格。在虚拟学习圈中,人际关系和谐发展是基于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通过人际沟通,达到彼此之间相互理解、思想共鸣、和谐发展、共同提高。
(二)适宜大学生虚拟学习力提升的原则
虚拟学习是基于网络,在校园虚拟学习圈内进行学习、科研、实践,并且逐渐广泛、深入及系统化的过程。由此,虚拟学习力的问题应运而生。虚拟学习力是大学生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及学习转化力的综合体现。学习力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无论是现实空间还是虚拟空间,学习都是为了自身的全面进步和个人能力提升,为了社会的发展与和谐。在虚拟学习圈中,学习与生活、实践融为一体,大学生自我完善、创造新生活,必须坚持不懈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虚拟学习力是校园虚拟学习圈的根基与重要标志,校园虚拟学习圈生态环境构建要遵循适宜大学生虚拟学习力提升的原则,以虚拟学习力的提升为切入点。网络虚拟环境下的学习是一种自主性学习,能提升人的主体性。一方面要培养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创建虚拟学习型组织来大力培植团队学习意识,这是虚拟学习力提升的基础。
(三)促进网络学习环境虚实和谐互动的原则
学术界关于网络环境下的虚实关系研究成果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虚拟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构建和补充,第二种观点认为虚拟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复制和贬低。美国著名的信息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中指出:虚拟社群确实是社群,但不是实质的社群,不会遵循实质社群的沟通和互动模式。但虚拟社群并非“不真实”,而是在不一样的现实层面上运作[8]。从主体层面来看,校园虚拟学习圈中的网络主体即大学生来自现实世界,在虚拟学习圈内的学习、生活及实践是为了满足各种现实需要,网络中的言行要受到现实世界的影响和制约。在虚拟与现实两种环境里涉猎的知识和提高的能力可以相互通用,没有相互隔离,更没有相互抵触,虚拟环境里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更不能与现实世界割裂。可见,大学生在校园虚拟学习圈中学习的过程是虚拟与现实有机联系的过程,也是把虚拟环境中的学习力转化为现实环境中的实践力的过程。这一论证恰当地说明了虚拟与现实不是彼此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网络环境具有虚拟与现实的双重属性,两者互补、统一,促进网络学习环境虚实和谐互动。
三、构建校园虚拟学习圈生态环境的维度
网络生态是人以及人类社会的生态反映[6]296。因此,构建校园虚拟学习圈生态环境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应从技术环境维度、文化环境维度、信息环境维度、制度环境维度着手,以促进系统内各种因素的协调发展。
(一)技术环境是基础
用生态学的观点来看,网络技术的作用在于培植和维护一种新型的学习生态圈或者学习文化。校园的智能技术、视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网络技术环境,以数字化、交互性、开放性、智能性等特点为校园虚拟学习圈的合理运行提供了基本条件。如高校开发的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虚拟图书馆、虚拟运动场等,为学生提供了与图像、画面零距离接触的虚拟环境。在虚拟环境中的学习能够产生逼真的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同在真实环境中进行实时操作和互相交流。这种虚拟实践活动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创新意识,充分体现了大学生的个体价值,极大地促进了健全人格、独立个性的形成和社会的进步[9]。在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构建的校园虚拟学习圈生态环境具有其他学习环境无可比拟的优势,它构建了与众不同、具有全新特点的学习环境。目前,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理想的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上,根据其独特优势,可预见其是未来校园虚拟学习圈采用的主要技术。因此,这里从理论上前瞻性地探讨基于此技术构建的校园虚拟学习圈生态环境。
(二)虚拟文化环境是支撑
虚拟文化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在校园虚拟学习圈内学习生活的一种网络文化氛围。校园虚拟学习圈生态环境的构建离不开网络文化的支撑。但是,网络文化环境是一把双刃剑,它对人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束缚、消极的一面,如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开放性容易导致大学生道德失范、精神沦落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构建健康向上的网络生态环境有利于校园虚拟学习圈的良态发展。实现虚拟文化环境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互动势在必行。其一,要加强校园网络生态文明教育,健全校园网络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增强校园网络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其二,搭建校园网络文化的创新平台,吸收民族文化的精髓与西方文化的精华,将“虚拟与现实、继承与发展、吸收与创新有机结合”[10],促进校园网络文化健康持续发展。其三,促进人文精神与网络文化的有机结合,在网络生态文明环境下,尽可能发挥人文精神的超越、渗透和引领作用,保证人文精神在网络文化中超越与塑造的整体效应[11]。
(三)虚拟信息环境是核心
虚拟信息环境是人类在虚拟世界进行信息活动所处的环境。在校园虚拟学习圈内,大学生不断创造信息、获取信息、消费信息,其生存、学习、发展的过程就是与外界虚拟信息环境交流的过程。大学生理所当然成为了虚拟信息环境中的“信息人”。可见,校园虚拟学习圈生态环境的构建需要大学生的主导力量。正如军事系统工程专家王寿云所说:“人是信息的产生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信息的处理工具、环境、产品等都是为人服务的……人是信息社会的主体。”虚拟信息环境存在环境品质问题,品质的好坏对学习者的学习起着关键作用[12],也影响着校园虚拟学习圈的和谐运行。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一些淫秽色情、政治反动、封建迷信等有害信息肆意猖獗,玷污虚拟信息环境的良好品质,给校园虚拟信息生态环境的构建带来消极、负面的影响。因此,要使校园虚拟学习圈生态环境得以净化,高校要不断加强网络思想教育:一是要培育大学生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增强真伪信息的判断力与鉴别力;二是要培育大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使信息行为与信息心理得以有效改善;三是要培育大学生合理的网络知识结构,避免信息鸿沟与信息不对称现象出现,提升网络信息素养。
(四)网络制度环境是保障
校园虚拟学习圈是一个开放的环境,它给大学生提供有价值信息的同时,也鱼龙混杂着一些垃圾信息,污染学习环境。与此同时,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的性别意识、年龄意识、身份意识被淡化,社会身份的限制被消解,扮演的是一种虚拟的角色,使彼此之间地位相对平等、行为大胆直接,很容易导致角色交往的随意性和责任感的缺乏,在网络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和利益冲突。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净化校园虚拟学习圈的网络环境,构建网络生态环境,需要用制度规范进行调节,需要强调网络制度环境的价值及其道德的自我约束作用。网络制度可以引申为是协调、规范虚拟学习圈内大学生的各种网络行为,并使其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有机整体的一系列道德慎独及约束规范。可以说,网络制度是大学生在虚拟学习圈内的“游戏规则”:一方面,它是大学生在网络世界里得以生存和发展所必须遵循的规范体系;另一方面,它是大学生在长期的网络实践中所形成的道德观念与公序良俗。无规矩不成方圆。网络制度环境作为校园虚拟学习圈研究的重要部分,它是虚拟学习圈生态环境得以构建及顺利运行的基本规范和保障。
[1]葛洛蒂.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36.
[2]李昌英,姜喜咏.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生态学意蕴及其现代启示[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4.
[3]李世存.论精神生态视阈下的《书记员巴特比》[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74-7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7.
[6]邵培仁.媒介生态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301.
[7]郑洁.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302.
[8]卡斯特·曼纽尔.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445-446.
[9]张明仓.虚拟实践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196.
[10]黄文玲,李锐锋.网络文化的价值特性及其发展路径[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5.
[11]宋元林.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7.
[12]裘伟廷.虚拟学习社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