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永昌县节子舞的传承与保护

2015-02-20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文化

李 琦

(西北民族大学 舞蹈学院,甘肃 兰州730030)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解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始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其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1]。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以及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的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与文化息息相关的各类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作为载体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我国对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调查与保护工作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期间就有学者深入民间或民族区域进行调研,搜集原始资料,撰写调查报告。新中国成立后,大批学者深入农村和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各民族传统民间文化艺术资料,使许多濒临灭绝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和保存,成为传世珍品。通过保护文化遗产,可以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拓展连接民族情感的方式与途径,成为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而随着改革开放、时代的进步、多元文化的冲击、继承人的锐减,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保护意识的欠缺等因素,非物质文化遗产已逐渐处于濒危和消亡的局面。目前,传承与保护西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俨然成为文艺工作者迫在眉睫的首要问题。

二、永昌县赵定庄节子舞的历史由来

赵定庄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祁连山下的永昌县新城子镇。这个只有2000人的村落中,流传着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形式,即节子舞,俗称“打节子”,又名霸王鞭。它即有传统武术的精髓,又有民间舞蹈的艺术灵魂,每年在永昌县传统节日“四月八”庙会上都会进行传统方式的表演。表演过程中每个动作招招夺目,节节相连,手里道具“节子”环环相扣。表演者们整齐划一的动作随着复杂流畅的队形不断变化着,彰显大气磅礴之势,更体现了“节子舞”灵活、善变的战术智慧。而现在传统的节子舞除了甘肃省永昌县赵定庄外,周围十里八乡已经没人会打。而对于“节子舞”的起源没有明确的历史典籍记录,只能根据永昌县志的记载了解。“节子”早在宋朝时期就开始流传,其在古代表示的是英雄好汉。一种说法即:节子舞又名霸王鞭,出现在西汉末年,与楚霸王项羽有关。由于项羽英姿飒爽,武艺超群,英勇善战,所向披靡,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为了表示对项羽的纪念,人们根据当年楚霸王的挥剑、骑马和扬鞭的动作编排成了霸王鞭,其动作刚劲有力、队形变化多端且流畅复杂,在动作的变化和行进过程中无不表现出表演者的潇洒气概,后来经过演变形成了广为流传的节子舞。另一种说法是:宋朝时的一位将军受贬,在赵定庄一带生活,受到当地人的帮助,这位将军为了表示感谢赵定庄人,让他们能够强身健体并自我保护不受外来侵略,亲自教授给赵定庄人一套武术和阵法,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演变成了今天的节子舞形式。永昌县志记载,由于宋代多战乱,军事活动频繁,节子舞在宋代广为流传,演绎的套路复杂,既有中华武术的艺术特色又有少数民族的粗狂彪悍。据史书记载赵定庄节子舞从宋朝时就已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广为流传。经过数百年的传承,节子舞的表演形式不断创新,表演花样不断演变,现在流传下来的“节子舞”即继承了原有的武术精髓,又张扬了民族时代气息和丝绸之路的豪放气概,并以广场舞的形式被世人接受,且老幼皆易,雅俗共赏。

传统“节子舞”在表演形式上一般由4人至几十人都可表演,表演时有一人打鼓一人敲锣和一人打钹。表演者们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一个或一对“节子”,即:一个长二尺四寸的木棍,用以表示二十四节气,在节子的两端有三个小洞,每个洞上挂满四个铜钱,代表十二个月,节子本身是红色的,寓意日子越来越红火,两边各有一个绸带,红色代表太阳,绿色代表月亮。在传统的节子舞中,每四个人组成一个阵,每人负责一个方位即阵点,表示每人看守一个门,寓意古代营寨的东西南北四个大门,在场内有一个人装扮成膏药匠的模样进行指挥,相当于神兵天降。他左手拿着一盏带把的灯笼称之为“膏药网子”,在夜间,那盏灯就被点着用来指挥队伍行进的方向。右手拿着一把波浪鼓,在“膏药匠”的指挥下,手中的破浪鼓上下翻滚,身体动律和幅度配合舞蹈动作不断变化,节子的节奏随着鼓点漫天飞舞,四边的阵点有规律的跟随节拍上下翻动,表演者舞动手中的节子,踩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既体现了游牧民族的热情奔放和率真坦诚,又体现了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多角度地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节子舞在表演时队形上主要有二龙戏珠、虎抱头、车轱辘、韩信点兵、白马分鬃等;还有一字长蛇阵、巧打四门、五行阵、八门金锁阵、十排阵、群星聚会等变幻莫测的诡秘阵法。无论是从动作本体还是表演形式都体现了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英勇善战,一切似有武术人击剑舞棍之势,气势振天,热闹异常。

赵定庄人对节子舞的有着深厚的感情。由于当地的习俗,女性性格阴柔,无法将节子舞的奔放夸张和热情表现出来,而外村人对节子舞的内涵不了解,无法表现出其独特的味道,因此就有了“传男不传女”和“传内不传外”的传统习俗。“节子舞”不仅流行于赵定庄人们的日常生活,更丰富着人们的精神内涵。冬季,万物萧条,大地一片沉寂,祁连山区银装素裹,而此时的赵定庄却是最热闹的时候,辛苦劳作了一年的人们,此时将自身情感完全融入在节子中,以节子舞的形式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并祈求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希望未来的日子里,因为有祈盼而更加如愿。人们的情感像涌动的泉水和潺潺小溪源源不断,融化了江河湖泊,驱赶严冬的寒冷。情感朴质真挚更是“节子舞”的主要特征,朴实无华的节子舞流露出人们对生活的希望,彰显了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和勤劳积极的生活态度。如今,人们在继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赵定庄的节子舞进行系列的研究、探索和大胆创新,增添了很多新的元素,使之与时俱进,更加富有时代气息。

三、永昌县赵定庄节子舞现状调研

永昌县的“节子舞”同永昌县的民间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它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种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娱乐活动,更是在重大节日、民俗庆典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1958年,赵定庄的节子舞作为传统民间舞蹈被当地政府推送到兰州市进行表演,而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不断开展,人们对节子舞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还将节子舞拍摄成了电视记录片并在地方电视台播出。此种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宣传意识,使得节子舞文化迅速发展。2004年,中央电视台教育栏目组专程到永昌县赵定庄对节子舞进行了专题采访和拍摄,并于多个电视台播放,有效促进了节子舞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在表演形式上的创新与发展,探索性的实践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文化创新过程,受到了文化界人士的青睐和重视。2007年永昌县节子舞入选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来由金昌市歌舞团的编导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改编,最终登上了2014年第三届骊靬国际旅游文化节的大舞台,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节子舞的社会影响力,再次让这一传统民间舞形式展现出了其独有的艺术魅力。

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冲击,目前学习节子舞的人却越来越少,永昌县赵定庄节子舞在传承方面濒临危机。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节子舞漫漫淡化出了老百姓的视线。偶尔在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或重大节日的中也只是昙花一现,对于节子舞的传承和发展更是杯水车薪。现代化生活节奏使人们的交流和娱乐方式不断丰富和变化着,相对于 “节子舞”的继承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和制约,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永昌县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对“节子舞”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开放的现代化观念极大地改变了永昌县人民的思想观念和对外来文化的追求欲望。目前,“节子舞”已不是人们交流感情和增进友谊的唯一方式,不断发展变化的文化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娱乐方式已经逐渐替代了传统文化的社会作用和影响,从而严重阻碍了“节子舞”的传承。

2.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节子舞”的认识和传播产生了一定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压力的严峻,很多家长不愿意、也没有时间和精力让孩子学习“节子舞”这种传统舞蹈,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文化课补习和各类专业考级培训班的学习当中,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节子舞传承者的培养。专业院校对于节子舞的教育体系也是空白,更谈不上科学的教学体系,完善、规范的专业教材,从而使其保持延续性。

3.“节子舞”影像资料匮乏,原始的录音、录像等有声资料不足

之前关于节子舞的录音和录像资料相对落后,急需根据原有资料形式进行重新整理,转化为数字化资料进行数据的保存和管理,以便以多种方式进行调阅、查看和使用。

四、永昌县节子舞传承保护的意义

自2007年永昌节子舞入选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怀,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节子舞打下了基础。接下来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节子舞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社会功能,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学者、专家不断的探索和不懈努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2006年相关部门制定了具体的《永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意见》,对节子舞的传人进行了确认,并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和扶持,使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有效传承和发展。节子舞也随之经过专业化的打磨和提炼,美化了具有节律的动态人体文化现象,不仅可以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也兼有其他功能。在有组织有目的的计划下,派专业人员对节子舞进行系统地整理和开发,将节子舞现有保存下来的所有动作形态、规格要领、表演形式等进行分类,逐一拍照加以文字备注,形成数据库保存下来,并撰写相关文字说明资料和拍摄专题片。通过建立民间舞蹈文化数据库、艺术档案等数字化手段,科学、便捷、准确地收集和保存专业数据,同时由专业人员定期进行数据信息更新。组织赵定庄村的青年男子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学习节子舞。考虑政府出资选派一些有舞蹈天赋的年轻人赴舞蹈专业院校学习一些舞蹈专业技能和理论方面的知识,再经过民间艺人的口传身授使得这些受过专业培训的专业人才准确、有效地掌握节子舞风格特征和动律,既能有效传承又能通过所学的专业知识发展创新,从而使节子舞代代相传。由于节子舞来源于社会生活的特性,它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人们社会生活的思想和情感,通过传统的舞蹈表演形式反应出一种愉悦的情绪,更是一种武术和舞蹈兼收并蓄产出来的独特的艺术形式,是民族文化遗产中极其宝贵的文化资源。因此,人们在学习节子舞的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交流、并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使不同阶层不同素质的人们都找到了心灵的需求,让人赏心悦目,陶冶性情,美化心灵,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节子舞的学习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艺术修养和自身的素质,增强人们的凝聚力。通过节子舞让人们去体验真善美、发现真善美、感悟真善美,从而更好地帮助人们营造和谐的社会。目前,永昌县把新城子镇明德小学设为节子舞的传承学校,从根本上缓解了节子舞的传承问题,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保护非物质文化事业中的作用,大力培养发展文化事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结 语

节子舞不仅是一种舞蹈艺术的表演形式也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体现。“节子舞”这种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在永昌县历史和文化传承过程中发挥了其重要的作用。直到今天,依然有许多老艺人默默无闻的在民间传授节子舞,使节子舞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改善,节子舞也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首要任务就是要制定完善有效的传承体系,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和手段,加大节子舞的影响力,提升社会关注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定将成为人们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而“节子舞”也将受益于此,大放异彩,世代相传。

[1]贾磊磊.数字化时代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现[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5.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7.

[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文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4.

[4]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长沙:文艺出版社,2004.12.

[5]陈立娟.浅谈在舞蹈教学中渗透健康心理教育的方法[J].家教世界,2010,(9).

[6]马惠敏.柯尔克孜族民间音乐艺术库姆孜的传承现状及发展策略[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5).

[7]张世均,甘爱冬.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特点[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7,(6).

[8]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Z].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3.

[9]郝苏民,文化.西北各民族在行动,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6.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文化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谁远谁近?
活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