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谷物类中药功用探析
2015-02-20徐昕
徐 昕
(天津市公安医院,天津300042)
《内经》认为“五谷”,即“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素问·脏气法时论篇》说“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脾色黄,宜食咸。大豆、猪肉、栗、藿皆咸”“五谷为食……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1]。因谷物类药物具有宜食宜药及适应症广泛等特点,临床广泛应用。本文就临床常用谷物类药物的功效及临床应用作一探析。
1 以种子入药
1.1 白扁豆 扁豆,始载于《名医别录》,《本草图经》云“其实亦有黑白两种。白者温而黑者小冷,入药当用白者”,故习称白扁豆。白扁豆为豆科植物扁豆的干燥成熟种子,味甘能入脾,为补脾胃之良药,如参苓白术散中用其甘平补中、健脾化湿。然其“扁豆花白实白,实间藏芽处,别有一条,其形如眉,格外洁白,且白露后实更繁衍,盖得金气之最多者”[2],可见扁豆既属土,而又具凉金之气,能够右迁而降,故善于清利暑热、湿热,在香薷饮中与香薷、厚朴等同用以健脾和中、渗湿消暑。所以李时珍说:“硬壳白扁豆,其子充实,白而微黄,其气腥香,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入太阴气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故专治中宫之病,消暑除湿而解毒也。其软壳及黑鹊色者,其性微凉,但可供食,亦调脾胃”[3]。
1.2 赤小豆 邹澍说:“凡豆均钟生气于晚春,告成实于早秋。独此则布种生苗于中夏,成实必至秋尽,是其色红体小,禀气于火者。偏徘徊凉风清露之中而成其质,则其偏能引火气达于火退之处,而拔火气之正盛以转就凉爽之区”[4]。赤小豆为中医外科常用药,既可以治疗痈肿脓血等血分证,又可以治疗水肿等气分证,“盖气血皆源于脾,以是知血与水同源而异派,浚其源,其流未有不顺者矣”。赤小豆可“贯火气于水中,蓄水气于火内”使气血水火功能畅达,生化有序,以达“既损其盛,又补其衰”之目的。
1.3 绿豆 绿豆,又名青小豆,性味甘寒。始载于《日华子本草》:“益气,除热毒风,厚肠胃;作枕明目,治头风头痛”。对于绿豆的功用,《本草求真》所言甚切:“第书所言,能厚、能润、能和、能资者,缘因毒邪内炽,凡脏腑经络皮肤脾胃,无一不受毒扰,服此性善解毒,故凡一切痈肿等症,无不用此奏效”[5]。
1.4 粳米 粳米是禾本科植物稻(粳稻)的种仁。因性味甘平、入脾胃经,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除烦渴、止泻痢等功用,前人谓其为“五谷之长,人相须赖以为命之物”,《本草求真》中认为“米虽常食之物,服之不甚有益,而一参以药投,则其力甚巨,未可等为泛常而勿视也”。故粳米与中药配合运用时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作用。因此,其不仅是饮食主品,也是中医临床常用药味[6]。
1.5 浮小麦 浮小麦始载于《本草蒙筌》,曰其“敛虚汗”,其甘凉轻浮,气味俱薄,入心经能益心气,敛心液,善于走表,实腠理,固皮毛,为养心敛汗、固表实卫之佳品,常用于自汗、盗汗等证,与益气固表、收敛止汗之黄芪、煅牡蛎等同用。其后历代本草均有收载,《本草纲目》曰其能“益气除热”,又曰治“骨蒸虚热,妇人劳热”。《本草备要》言其治“劳热骨蒸”,因此又被用来治疗阴虚阳气偏盛之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等证。
2 以炮制品入药
2.1 发芽入药
2.1.1 大豆黄卷 大豆黄卷为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种子经发芽干燥而得,味甘性平,归脾、胃、肺经,具有解表祛暑、清热利湿的作用[7]。
对于大豆黄卷的应用,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始生之曰黄,黄而卷,曲直之木性备矣。木为肝藏,藏真通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大筋聚于膝,膝属溪谷之府也。故主湿痹筋挛,膝痛不可屈伸。屈伸为曲直,象形从治法也。”因此大豆黄卷主治湿痹筋挛膝痛是取象之用。然而《本草便读》谓其亦能解表,“豆卷,即黑豆浸水中生芽者也,其性味功用,与黑豆大同。然其浸水生芽,则有生发之气,故亦能解表”。现在认为本品功在解表,当是专指以麻黄汤浸而发粟者,借麻黄之力以透表邪[8]。
2.1.2 麦芽、谷芽 麦芽和谷芽都是禾本科草本植物大麦与稻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成。麦芽始载于唐代所著《药性论》,言其“能入脾胃,消化一切饮食积聚,为补助脾胃之辅佐品……,入丸散剂可炒用,入汤剂皆宜生用”[9]。谷芽始载于《名医别录》,味甘性平,能消食和中,作用缓和,善消谷食积滞,兼能健脾开胃,略有补益之功。
谷芽、麦芽均为消食化积、健脾开胃之常用药,可用于米面薯蓣食滞证及脾虚食少等。然麦芽力强,消食健胃、疏肝理气;而谷芽力弱,健脾开胃,消食和中[10]。正如《本草述》所说:“谷、麦二芽俱能开发胃气,宣五谷味。第(麦芽)微咸能行上焦滞血,使营和而卫益畅,更能腐化水谷,且脾主湿,血和而湿行,湿行而脾运,尤非谷芽所可几也”。《本草经疏》也说:“麦蘖,功用与米蘖相同,而此消化之力更紧,其发生之气,又能助胃气上升,行阳道而资健运,故主开胃补脾,消化水谷及一切结积冷气胀满”[11]。
2.2 发酵入药
2.2.1 淡豆豉 豉者,嗜也。功能调和五味,可甘嗜也,故名。其始载于《本草汇言》“淡豆豉,治天行时疾,疫疠瘟瘴之药也”。《神农本草经》认为“豆豉味苦寒,无毒,然详其用,气应微温”。正如《本草经疏》所论:“盖黑豆性本寒,得蒸晒之,气必温。非苦温则不能发汗开腠理,治伤寒头痛寒热,及瘴气恶毒也。苦以涌吐,故能治烦躁满闷。以热郁胸中,非宣剂无以除之。如伤寒短气烦躁,胸中懊忄农,饥不能食,虚烦不得眠者,用栀子豉汤吐之是也。又能下气调中,辟寒,故主虚寒喘吸,及两脚冷疼”。《本草纲目》也有言:“黑豆性平,作豉则温,既经蒸,故能升能散。得葱则发汗,得盐则能吐,得酒则治风,得薤则治痢,得蒜则止血。炒熟则又能止汗,亦麻黄根节之义也”。
邹澍言其能“于极下拔出阴翳,变沉伏为轻扬”,因黑豆本来是下沉入肾的,经过蒸煮发酵以后,把其生发之性激发出来,就有了拔出阴翳的作用,所以能够发汗、开腠理,治伤寒头痛、寒热及瘴气恶毒。其宣达之力与栀子的泄热下行相互配合,又能治胸中懊忄农,饥不欲食,虚烦不得眠等症。
2.2.2 神曲 神曲为面粉和其他药物混合后经发酵而成的加工品,始载于唐代《药性论》,“化水谷宿食,症结积滞,健脾暖胃”。凡丸剂中有金石、贝壳类药物者,可用本品糊丸以助消化,如磁朱丸。《本草求真》言“神曲,辛甘气温,其物本于白面、杏仁、赤小豆、青蒿、苍耳、红蓼六味,作饼蒸郁而成,其性六味为一,故能散气调中,温胃化痰,逐水消滞,小儿补脾,医多用此以为调治,盖取辛不甚散,甘不甚壅,温不见燥也。然必合以补脾等药,并施则佳”。
2.2.3 酒 发酵以后能够疏达气机也是植物种子的共性,不是豆豉所独有。酒多为谷物酿造而成。仲景所著《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酒的方剂共有24首,尤其治疗杂病,用酒最多,仅《金匮要略》一书,酒剂高达21首[12]。如肾气丸、下瘀血汤、胶艾汤、当归芍药散等、当归四逆汤等临床常用方剂中,均应用酒剂,且运用方法灵活多样[13]。
《名医别录》记载酒“主行药势,杀百邪恶毒气”。《本草求真》认为酒性种类甚多,“然总由水谷之精,熟谷之液,酝酿而成,故其味有甘有辛,有苦有淡,而性皆主热。烧酒则散寒结,然燥金涸血,败胃伤胆。水酒借曲酿酝,其性则热,酒借水成,其质则寒,少饮未至有损,多饮自必见害”。《本草纲目》对酒进行了分类,并指出不同酒的功效:“米酒,解马肉、桐油毒,热饮之甚良”“老酒,和血养气,暖胃辟寒”“烧酒,消冷积寒气,燥湿痰,开郁结,止水泄。治霍乱,疟疾,噎膈,心腹冷痛,阴毒欲死,杀虫辟瘴,利小便,坚大便;洗赤目肿痛”。
2.2.4 醋 醋,措也。“能措置食毒也。古方多用酢字也”。醋,为米、麦、高粱、酒精等酿造而成。醋有数种:有米醋、麦醋、曲醋、糠醋、饧醋等诸多品种。“惟有米醋入药最良,余者可啖,但不可入药也”。陶弘景曰:“醋酒为用,无所不入,愈久愈良,亦谓之醯。以有苦味,俗称苦酒,丹家又加余物,谓之华池左味”。
一般认为醋味酸,是一味收敛的药物,其实不全面,《名医别录》首载:“消痈肿,散水气,杀邪毒”。《本草拾遗》:“破血运,除啯块坚积,消食,杀恶毒,破结气”。《本草纲目》指出:“醋主治消痈肿,散水气,杀邪毒,理诸药,消毒。治产后血运,除啯块坚积,下气除烦,治妇人心痛血气,并产后及伤损金疮出血昏运,杀一切鱼、肉、菜毒。醋磨青木香,止卒心痛、血气痛。浸黄柏含之,治口疮。调大黄末,涂肿毒。煎生大黄服,治痃癖甚良,散瘀血,治黄疸、黄汗”。可见除了收敛以外,醋还能消能散,现代研究认为其具有软化血管、调脂降压等作用,为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日常保健的一剂食疗良方[14]。
3 总结
“得天地之气,成一物之性,各有功能,可以变易血气,以除疾病,此药之力也。然草木之性,与人殊体,入人肠胃,何以能如人之所欲,以致其效”[15]。传统谷物类药物最与人脾胃之性相合,因此临床中深受医家喜爱。本文仅将谷物类药物的应用进行分类并对其功效作一简单探讨,临证之时还需“参考药性,斟酌轻重”。
[1]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语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53-154.
[2]周岩.本草思辨录[M].陆拯,校.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86.
[3]李时珍.李时珍医学全书[M].夏魁周,校.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
[4]邹澍.本经疏证[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242.
[5]黄宫绣.本草求真[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263.
[6]杜玉然,郭建生,贺福元,等.稻米类中药的应用[J].中草药,2013,44(7):923-928.
[7]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7.
[8]陈建平.轻药治重病:程门雪用大豆黄卷[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9,23(3):32.
[9]河北新医大学《医学衷中参西录》修订小组.医学衷中参西录[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7.
[10]张婷婷,吕文良,刘明坤,等.姚乃礼教授运用对药治疗慢性胃炎[J].吉林中医药,2014,34(10):1046-1049.
[11]任春荣.廖希雍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327.
[12]张林茂.仲景用酒规律初探[J].江苏中医杂志,1987,19(12):34-36.
[13]马继征,刘绍能,白宇宁,等.张仲景辨治腹痛用药规律[J].吉林中医药,2014,34(6):565-567.
[14]王旭昀,张宏,刘铜华.传统美食的养生内涵[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5):946-948.
[15]徐灵胎.医学源流论[M].古求知,校.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