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治疗对消化道肿瘤疗效的临床研究

2015-02-20王殿栋

中外医疗 2015年35期
关键词:总数消化道腹腔

王殿栋

内蒙古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二科,内蒙古包头014030

腹腔治疗对消化道肿瘤疗效的临床研究

王殿栋

内蒙古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二科,内蒙古包头014030

目的研究腹腔治疗方法对于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整群择取该院自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96例,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各48例患者。对两组患者行以不同形式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高,总有效率为87.50%,而且治疗后产生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7.08%;与实验组相比,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差,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4.58%,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0%,两组患者之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研究可知,使用腹腔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方法较为合适,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腹腔治疗;消化道肿瘤;疗效观察

消化道肿瘤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类型,治疗方法组要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化疗腹腔治疗方法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能改善治疗效果,且为患者带来的痛苦较少[1]。该研究对该院自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96例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观察,利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腹腔治疗方法对于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探讨,并得出结论,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择取该院自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96例,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各48例患者。对两组患者行以不同形式的治疗,参照组采用静脉化疗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均采用腹腔内化疗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48例,年龄20~75岁,平均(42.35±5.71)岁;性别:男24例,女24例。参照组患者48例,年龄20~79岁,平均(36.25±4.78)岁;性别:男31例,女1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行以化疗药物口服。参照组:对参照组患者行以静脉化疗的治疗方法。静脉化疗注射药品为5-氟尿嘧啶500 mg/mL(CAS:51-21-8,产品规格:5 g,含量:98%,级别:优级纯GR,分类:核苷酸)、亚叶酸200mg(CAS:58-05-9,含量:98%)。以4周为1个疗程,在治疗1个疗程之后对治疗结果进行测定[2]。

实验组:对实验组患者行以腹腔内化疗的治疗方法。在患者化疗的第1天便开始进行腹腔化疗(存在腹水的患者需要在化疗的前3 d之内放置腹腔导管,并引流腹水,缓慢地将腹水全部引出,对腹水进行检测,之后再进行腹腔化疗),为患者注射40℃左右的氯化钠注射液(0.9%),化疗使用药物为利多卡因(2%)200 mg、地塞米松10mg和顺铂60mg/mL,将药物注入导管,在滴注完毕之后再将患者体内的导管拔除。以4周为1个疗程,在治疗1疗程之后对治疗结果进行测定[2]。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于治疗效果的观察分为3种判断标准,分别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治疗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该次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腹泻、心律失常以及荨麻疹。该次研究中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所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加的结果。

1.4 统计方法

临床数据均以SPSS21.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并以χ2检验,若两组患者研究所得的数据经过统计为P<0.05,则表示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在该次研究中,实验组48例患者,治疗显效者为6例,占总数的12.50%,治疗有效者为36例,占总数的75.00%,治疗无效者为6例,占总数的12.50%,有效患者为42例,总有效率为87.50%;参照组48例患者,治疗显效者为4例,占总数的8.33%,治疗有效者为27例,占总数的56.25%,治疗无效者为17例,占总数的35.42%,有效患者为31例,总有效率为64.58%,P=0.0085,χ2= 6.9184,两组患者之间的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在该次研究中,实验组48例患者,恶心呕吐者为3例,占总数的6.25%,腹泻者为4例,占总数的8.33%,心率失常者为4例,占总数的8.33%,荨麻疹者为2例,占总数的4.17%,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为13例,总发生率为27.08%;参照组48例患者,恶心呕吐者为5例,占总数的10.42%,腹泻者为7例,占总数的14.58%,心率失常者为9例,占总数的18.75%,荨麻疹者为3例,占总数的6.25%,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为24例,总发生率为50.00%。P=0.0211,χ2=5.3211,两组患者之间的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该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中治疗有效者为42例,总有效率为87.50%,治疗的有效率较高,而参照组患者中的治疗效者为31例,总有效率为64.58%,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为13例,总发生率为27.08%,参照组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为24例,总发生率为50.00%,两组之间的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研究结果与黄红霞[3]研究结果一致,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较高。

恶性的消化道肿瘤还会伴随着恶性腹水,恶性腹水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现在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化疗,在一般情况下,静脉注射化疗为常规的治疗方法[4]。短时静脉化疗的治疗效果有限,而且化疗药物在患者体内循环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患者的体质不能耐受,而在腹腔内游离的癌细胞也难以清除干净,从而导致肿瘤疾病的复发,肿瘤复发就更加难以治疗,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5-6]。该次实验中,实验组使用的方法为腹腔内化疗,这种方法是将药物直接注射入患者的腹腔内,能够有效减少药物在患者体内的循环,不仅能够直达患者的病灶进行治疗,产生局部杀伤的效果,患者的耐受性较好,还能够减少不良反应情况发生,减轻化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从而改善治疗的效果,所以,腹腔内化疗的治疗方式已经逐渐在临床上应用。由研究可知腹腔内化疗的的治疗方法应广泛地用于消化道肿瘤的治疗之中[7-8]。

消化道肿瘤是较为危险的疾病,应对消化道肿瘤疾病患者行腹腔内化疗,能够有效改善治疗的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也比较低,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莫晨,黄燕苹,吴小娥,等.D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J].现代肿瘤医学,2011,19(3):479-483.

[2]胡欣,李光明,文世民,等.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6):545-547.

[3]黄红霞.腹腔内化疗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318-319.

[4]房修椢,张可帅.卡培他滨联合铂剂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J].肿瘤药学,2013,2(2):130-132.

[5]李娜,薄常文,邹长鹏,等.循环热灌注化疗与单纯灌注化疗治疗胃肠道肿瘤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比较[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1(33):3757-3761.

[6]闫琳.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肠道肿瘤的临床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14(10):1377-1379.

[7]肖艳春.腹腔灌注化疗加热疗治疗中晚期消化道肿瘤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观察[J].医学信息,2014,12(34):433.

[8]汪中明,吴华玲.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中晚期胃肠道肿瘤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4,13(31):065.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Abdom inal Cavity Treatment for Digestive Tract Tumor

WANGDian-dong
Second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aotou Medical College,Baotou,Inner Mongolia, 014030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bdominal cavity treatment for digestive tract tumor.Methods 9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igestive tract tumor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4 to June 2015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8 cases in each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the two groups were given different forms of treatment,the treatmenteffect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 to drugs of the two groupswere compared.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87.50%vs 64.58%),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27.08%vs 50.00%),the differenceswere obvious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abdominal cavity treatment for digestive tract tumor ismore suitable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obvious,which isworthy of application in clinic.

Abdominal cavity treatment;Digestive tract tumor;Observation on the curative effect

R735

A

1674-0742(2015)12(b)-0072-02

2015-09-11)

10.16662/j.cnki.1674-0742.2015.35.072

王殿栋(1971-),男,内蒙古包头人,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消化道肿瘤外科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总数消化道腹腔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一半”与“总数”
猪的消化道营养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褪黑素通过抑制p38通路减少腹腔巨噬细胞NO和ROS的产生
五指山小型猪腹腔粘连模型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