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视角下的税收筹划研究
2015-02-20武琼
武 琼
( 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基于企业视角下的税收筹划研究
武琼
( 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摘要]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合理的税收筹划不仅能为企业带来直观的效益,更能在提高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和核心竞争力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论述了税收筹划的条件,并从博弈策略和收入替代效应的视角出发来分析税收筹划为企业带来的效益,讨论从税率、纳税期限、计税依据、税收优惠政策和会计核算方法等方面开展税收筹划,以期对应税行为的合理规划,实现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税收筹划;博弈策略;收入替代效应;效益最大化
尽管税收筹划的定义多种多样,但税收筹划的实质是企业为提高效益,根据自身的现实状况,依据国家的税收政策对涉税的经济行为进行规划。从国家机器运转角度讲,作为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税收是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重要经济基础,然而过高的税负会使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业遭受难以承受之重,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过低的税收收入则会使政府收入大打折扣,从而难以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合理的税负不但能够保证企业的成长,同时也能够为政府财政支出、转移支付等宏观手段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后续保障。图1所示为拉弗曲线,纵轴表示政府税收收入,横轴表示税率,政府的税收随着税率的增加由大到小呈“倒U”形状,当税率为100%时,税收收入为零。对政府而言,高税率不一定有高收入,政府应当制定适当的税率,从而达到政府和企业共赢的局面。在适当的税率下,企业如何制定税收筹划抑或如何组合多种税收筹划对提高企业的效益尤为重要。
1税收筹划的条件
税收筹划不仅仅考虑个别税种的简单规划,还要考虑企业的具体情况,如企业的规模大小、成本的大小、风险的高低等因素,其要点有:合法性、筹划性和目的性。纳税主体要想成功地实施税收筹划,必须具备以下几种条件:1、具备税收筹划的意识、了解相关税法知识。具有税收筹划的意识是前提条件,在对现有税法政策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利用税法政策,并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实施税收筹划。2、具备相当的规模。考虑到税收筹划具有一定的风险和成本,纳税主体应当在该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时再进行税收筹划,以免造成成本大于效益,产生负作用。3、税制因素。税制因素往往是纳税人无法控制的因素,并且对税收筹划的影响比较大,税收制度的刚性越大,弹性越小或者说税收优惠政策越少,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的空间也就越小。
2税收筹划的收益理论
2.1 博弈策略视角下的收益理论
企业进行合理的税收规划不仅能提高收益,而且还能间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然而,进行税收筹划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比如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风险成本等。直接成本包括与税收筹划有关的直接费用,是一些比较直观的成本;机会成本是筹划人为税务筹划而放弃的利益;风险成本是指税务筹划失败而承担的法律风险的利益损失。
以下将建立博弈策略的模型:企业进行收税筹划的直接成本为C1;机会成本为C2;风险成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外部环境变化所导致的风险成本C31,另一部分为被税务机关查定为逃税的罚款额C32;T为进行税收筹划而增加的收益。
企业筹税的博弈模型如下:
当企业处在动荡的环境中或者曾经有被税务机关查处过,则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有可能失败,此时收益函数为U= - C1- C2- C31,而如果企业不进行税务筹划,收益为U=0。
假定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的概率为P,则不变化的概率为1-P。则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期望收益为:U1=(-C1-C2-C31)×P+(T-C1-C2)×(1-P);不筹划的期望为U2= 0。当U1≥0时,有P≤(T- C1- C2)/(T+C31)。
只有当外部环境变化的概率小于(T- C1- C2)/(T+C31)时,企业才会进行税收筹划,即当P≤(T- C1-C2)/(T+C31)时,进行税收筹划才有利可图。然而P只是个估计值,在实际中难以预测,如若企业在不违背税法的前提下合理的进行筹划,税务机关并不会对企业进行查处,此时的P的取值可以忽略不计,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收益则为:U=T-C1-C2。
2.2 收入替代效应视角下的收益理论
经济学中的收入替代效应是指,在假设有两种产品和固定收入的前提下,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变化(收入效应),进而引起消费者对另一种商品的的需求变化(替代效应)。从税收的角度出发,税收的变化引起税收主体收入的变化,进而引起对税收的经营方式的改变。税收收入效应的大小以平均税率(纳税主体的税负与总收入之比)来衡量,平均税率越高,纳税主体的收入效应越大,而替代效应则是指由于在不同地区的税收差别,导致各地区的商品价格的不同,从而导致商品的销售数量不同,如企业会选择税负轻的产品来替代税负重的产品。替代效应是由边际税负所决定的,边际税负越大,替代效应也就越高。从收入替代效应来看,税收筹划能够降低企业的税负,从而改变该企业的收入水平,增加企业的收入。以下将用图说明。
如图2所示,假设市场上只存在X、Y两种商品,纵坐标表示Y的购买量,横轴表示X的购买量;AB,AB’曲线为消费者预算线,Ⅰ1、Ⅰ2为消费者无差异曲线(任何一个无差异曲线是由无数个等效用的点组成的,且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想交),其中Ⅰ2曲线的效用程度大于Ⅰ1曲线;AB曲线表示还没有进行税务筹划下的企业的预算线,此时的AB曲线与Ⅰ1相切于点E1,OB1代表消费者对商品X的购买数量,OA1代表消费者对Y产品的购买数量,如若该企业对商品X进行税收筹划,从而降低了X产品的价格,使得X产品的销售量提高,Y产品市场展开竞争,此时的预算线移动到AB’,与Ⅰ2相切于E2点,X的销售量增加到OB2,Y商品的销售量由OA1减少到OA2,由此可见,从收入替代效应出发,由于对商品X进行了税收筹划,使得X产品的销售数量增加了B1B2,一方面是因为对商品X进行了税收筹划,提高了生产要素投入的效率,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则是从企业的战略角度出发,调整产品结构和产量,由税负轻的产品替代税负重的产品,增加产品的销量,提高市场占有率。
3税收筹划策略方法
尽管税收筹划的种类繁多,大多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围绕着税收优惠政策展开,另一种则是以会计核算制度为依托展开,以下将从计税依据、税率、纳税期限等方面来论述税收筹划方法。
3.1 计税依据方面的税收筹划
计税依据是计算税额的基数,计税依据越大,税额越大;计税依据越小,税额越小。以下将从四个方面来说明计税依据的筹划方法:1、计税依据的递延纳税。一般情况下纳税人可以延期纳税,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延期纳税会为企业带来收益,如企业在销售产品的同时开出销售发票,不仅为客户垫付了大笔的资金,还要缴纳大笔的税款,而如果企业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则会延期缴纳税款,由此产生了时间价值上的收益,这方面税收筹划做得比较好的如苏宁电器。2、计税依据即期实现的税收筹划。在企业处于减免税期间时,应将销售收入尽量提前,以期在该减税期间实现税额的减免,如集成电路和软件行业实行“三免两减半“期间的第三年和第五年的年末,应尽量通过提前签订合同等方式将本该下一年的销售收入确认在第五年,如此便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的税收减半。3、计税依据最小化。这是所得税和营业税常用的方法,如将福利费、职工经费、教育经费等在合理范围内足额提取,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及时缴纳来抵免企业所得税的缴纳。另外,业务招待费在年销售收入5‰的范围内索取发票抵扣。
3.2 税率方面的税收筹划
(1)利用比例税率进行税收筹划。利用增值税和营业税之间的税率差异来进行筹划,这一方面最常见的是混合销售,如家具生产企业生产后销售给消费者,则会按照17%的税率缴纳增值税,而如果由消费者自行购买材料后由该厂商提供安装服务,则会按照5%的税率缴纳营业税。(2)其他方面的税率筹划。如国家为鼓励西部大开发,对该区域内的企业实行低税率的政策,可以考虑将企业或者子公司设立在这些地方享受优惠政策。
3.3 纳税期限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
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缴纳某种税额的法定要求期限,企业可以通过延期缴纳税额为该企业赢得税额上的时间价值,如企业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月度纳税改为季度纳税,多余出来的税款相当于企业从政府手中拿到一笔无息贷款,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税款的实际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从而降低了该企业的实际纳税额。另外,如果企业能够预见到会有延期纳税的情况,可以向税务机关提前申请延期纳税,或者以缴纳滞纳金的方式延期纳税,为企业解决燃眉之急。
3.4 税收优惠方面的税收筹划
国家为鼓励一些新兴产业或者是照顾某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制定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对高新技术产业、小型微利企业、集成电路和软件开发等企业的减免税产业政策;对西部地区、保税区、经济特区等地区的低税率区域政策;对外资企业、外贸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特定产品、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纳税人应及时了解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结合实际,从而找到一条减轻税负的途径。
3.5 会计核算方面的税收筹划
会计核算与税收筹划有着密切关系,税收筹划通过会计核算主要利用降低计税依据和延期纳税来取得收益,在筹划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长期无形资产摊销来进行税收筹划。
固定资产折旧是为了计量固定资产在使用的过程中把价值逐渐转移到成本费用中的那部分价值,折旧计提的越多,所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也就越少,纳税主体可以在国家规定折旧期限范围内选择最低折旧期限,这样的话,企业前期就可以少缴税,还能将固定资产提前收回,赚得了时间价值上的利益,相当于从政府借的了一笔无息贷款,长期待摊费用也是如此,计提的越多,所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也就越少。然而如果该纳税主体在创业初期享受低税率政策,则应该尽量少提折旧和长期待摊费用,延长计提折旧的年限,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
(2)利用存货计价方法进行税收筹划
存货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先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四种计算方法,企业应根据不同的环境选择不同的计价方法,当企业处于物价持续下跌的环境下,应该选择先进先出法以达到减少企业所得税的目的。另外,企业处于企业所得税的减免期间,意味着利润越大,减免的企业所得税越多,应该采用与上面相反的税收筹划。
(3)利用费用列支方法的选择进行税收筹划
会计核算中有许多费用开支项目,在具体的项目范围内掌握一定的税收规划方法,对节税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采用工效挂钩或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办法提高计税工资总额;对低值易耗品、待摊费用应选择最短年限;对已经发生的坏账和一些流动资产的损失,应及时入账;对限额开支的广告费、业务宣传费、招待费应在合理范围内及时充分的列支;对能够在合理期间内预提的费用及时预提。
4结论
在充分了解税收法律方面的知识的前提下,纳税主体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权衡税收筹划为纳税主体带来利益和成本,制订具体的税收筹划方案,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总之,税收筹划是企业为提高效益而对税收活动策划的一门综合性的管理活动,包括法律、统计、运筹等方面的知识。纳税主体应该在掌握国家宏观政策的背景下,结合自身的特点,寻求一套适合自己的筹划方案。
[参考文献]
[1]许跃辉. 论企业税收筹划的基本策略及方法[J]. 经济问题探索, 2004,(5):45-48.
[2]李大明.论税收筹划的税收理论依据[J]. 财政研究, 2003,(5):43-45.
[3]严伟林. 基于企业视角下的税收筹划研究[J]. 特区经济,2012,(10):267-269.
[责任编辑:Z]
[中图分类号]F27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30(2015)02-0153-04
[作者简介]武琼 (1991-)男, 河南濮阳市台前人,主要从事会计学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