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配合云南白药治疗外伤性玻璃体积血
2015-02-19孟绿
血府逐瘀汤配合云南白药治疗外伤性玻璃体积血
孟绿
(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人民医院,032100)
玻璃体积血多因眼外伤、内眼手术术后,内眼疾患和全身疾患引起。通常情况下,若积血量不大,均可在1~5 d内完全吸收。若积血过多,不妥善处理则会影响患者视力[1]。
近年来,我院通过中西医结合方法应用于该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疗效。本文主要对临床用药治疗该疾病全过程展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外伤性玻璃体积血患者中随机选取32例(32只眼),将其分作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均16只眼)。32例患者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5~61岁,平均(39.6±1.7)岁;病程最短45 min,最长7 d,平均(3.8±1.4) d。治疗组少量出血9例,中等量出血5例,大量出血2例;对照组少量出血8例,中等量出血5例,大量出血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依据:①眼部钝挫伤病史。②突然发病,视力障碍根据出血量多少而定,甚至失明。③若出血量少,对裂隙灯的检查无影响,可清晰看见患者红细胞聚集在玻璃体凝胶支架中,表现出柠檬色尘状。若出血量稍多,则可见血液呈致密黑色条状浑浊;较大量出血可见患者眼底无红光反射且视力明显下降至光感。④多次出血,视网膜与玻璃体积见新生血管呈条索状及蜡样增生组织。⑤少量弥散性出血用B型超声检查,结果呈阴性,使用A型超声检查可显示出低基线回声。若患者玻璃体积血致密时,两种型号超声检查均可见低度至中度振幅散在回声。
治疗方法
32例患者均取半卧位休息,将伤眼正确包扎,并嘱患者半流质饮食,在发病1 d后开始给药治疗。但治疗期间,使用抗凝剂者,应停用抗凝剂口服。
对照组:给予云南白药治疗。用药剂量为0.5 g/次,3次/d,口服。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以血府逐瘀汤。药物包括:桃仁10 g,红花10 g,当归12 g,生地黄12 g,赤芍9 g,川芎6 g,柴胡3 g,桔梗5 g,枳壳6 g,甘草3 g。所有药材加水煎熬,温服,每日3次。
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用药后1~6 d后玻璃体积血均完全吸收。好转:用药6 d后,玻璃体积血大部分吸收,视力恢复2行以上。无效:用药后玻璃体积血无任何变化或病情加重。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对数视力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对数视力均有所上升,但治疗组患者对数视力值上升更明显,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对数视力比较±s)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例(%)]
对照组中2例患者因病程较长,出现继发性青光眼,予以小梁切除术后痊愈。另外1例保守治疗后痊愈。随访1年,无1例并发症。
讨论
外伤性玻璃体积血是临床常见疾病。因玻璃体本身无血管,不会发生出血,若受外力撞击,视网膜、睫状体或脉络膜的血管破裂所致外伤性玻璃体积血,从而使屈光间质混浊影响光线达到视网膜而影响视力。而玻璃体积血可使玻璃体本身发生变性,或合并或引起眼压升高,导致继发性、出血性或新生血管型青光眼,导致永久性视力障碍[2]。
外伤性玻璃体积血治疗原则为:①早期应用止血剂,后期酌用血管扩张剂、溶血栓药物以及促进吸收药物。②中药早期应用凉血止血,晚期应用活血化瘀药。③外伤性大量出血,应在受伤后2周左右做玻璃体切割术,以防止膜样形成及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本文中用到的云南白药可促血小板聚集,提升人体血小板活化百分率,更有利于血小板表面糖蛋白表达,可缩短伤口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在出血的治疗中效果显著。
中医学认为,外伤所致眼内出血,应使用活血祛瘀药治疗。血府逐瘀汤除桔梗引药上引,甘草和中调药外,其余药物均入肝经。如当归、生地黄、柴胡养血活血,清热疏肝,适用于血瘀热证;桃仁、赤芍、红花逐瘀活血;血不得气不活,气不得血不行,川芎为血分气药,枳壳擅长理气疏肝,二者合用,助本方理气活血,并有调理肝脾作用。诸药配伍,共成活血逐瘀、理气疏肝之剂。血府逐瘀汤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器官血流灌注量的效应,能缩短凝血酶原和凝血酶凝固时间,对血小板有解聚作用,并能复活肝脏清除能力。
综上所述,外伤所致的眼内出血患者在云南白药治疗基础上辅以血府逐瘀汤,可促进玻璃体积血吸收,防止玻璃体机化物发生及视网膜脱离。
参考文献
[1]张承欢.玻璃体积血病因及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9):61-63.
[2]姜春晓,李淑琳.中西医结合治疗玻璃体积血42例[J].中医杂志,2011,52(17):1506-1507.
收稿日期(201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