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鉴赏研究

2015-02-19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刘刚

人间 2015年12期
关键词:音乐鉴赏多元文化意义

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 刘刚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鉴赏研究

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刘刚

摘要:多元文化已经逐渐成为了当下的文化主流,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沟通,让音乐鉴赏方面面临着更为丰富的选择。在本文中将重点对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鉴赏进行研究。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鉴赏;方法;意义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62-02

一、关于多元文化的背景知识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外来移民逐渐增多,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间的融合交汇形成了一个新的词汇,多元文化。在此基础上的国家,其内部文化内趋丰富,种族间的文化差异反映在了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社会化的视野下,多元文化来源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在不同的地域形成的不同价值观与信仰。而在信息化时代,各种文化与信息传播越来越快,对于各种类型的文化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也越来越强。所以,不同于过去的霸权文化概念,多元文化是在平等互享的前提下,各种文化类型同等地位地传播,受众对于文化的认同与选择都是自愿的。换句话说,不同于过去的霸权文化概念,多元文化是在互联网平等分享的理念下形成的文化观念。

基于此,多元文化能够让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有能力从其它的文化视角来观察自身所处的文化,进而更为深刻地认识文化间的差异与共性,达到国际化视角的目的。多元文化发展越快,说明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沟通越充分,人们互相之间的理解度越高,说明了国际化趋势越强。不同文化背景熏陶出来的人们,也能在多元文化的心态下,达到良好的认同与肯定。在这个过程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壮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更新。

二、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鉴赏研究

音乐鉴赏从理论上来说,是通过对音乐产生的历史背景,音乐所具有的自身特色与所属流派,作曲者的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的音乐作品分析与研究。对音乐作品的鉴赏不仅要具有良好的音乐知识,同时还要对作曲者的生平进行了解,才能从音乐美学等方面进行有效的鉴赏。在下文中,笔者重点对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鉴赏进行阐述与研究。

(一)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鉴赏概论

音乐鉴赏的初级层次是音乐欣赏,从某个角度来说,音乐欣赏只是一种对于音乐的聆听,这种聆听里需要做的工作,不仅包括对于音乐作品曲谱的阅读,还包含了对音乐作品背景材料的搜集与了解方法。当然,音乐鉴赏相比于音乐欣赏则更高一层,这是一种具有指定性的研究活动。能达到音乐鉴赏水平的人群一般都要有着扎实的音乐鉴赏理论

基础,才能在鉴赏的高度,对指定的音乐作曲作品,站在公众性的角度,以一种音乐启蒙的态度,进行人文方面的素养教学传播活动。作为对音乐素养与知识的引导,音乐鉴赏本身就需要鉴赏人具有一定高度的审美能力与理论水平,目前来说,音乐鉴赏主要是在高等院校的音乐专业课中出现,配备有相关的教材用书。由于音乐鉴赏理论性强,所以教材中多是对特定的音乐作品进行案例式的讲解,深入浅出的进行音乐艺术的阐释。为了扩大音乐素养的普及性,提高人们对于音乐的审美能力,扩大音乐的影响力,音乐鉴赏是利用文字上的表达,以浅显易懂的讲解方法,把音乐的魅力进行通俗的传播,完成音乐中美学鉴赏的教育任务。当然,音乐本身是一种体验性的艺术,每个人对于音乐的理解都不同,所以音乐鉴赏具有个性化的特征,而这也是音乐鉴赏百家争鸣,生命力强大的根本所在。

(二)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鉴赏方法

在多元文化视角下,人们自身的知识水平与素养水平不断提高,知识结构越来越完善,接受能力越来越强,对于不同文化的理解与感悟也越来越深。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于文化对音乐鉴赏的影响认识越加深刻,开始关注音乐与文化间的关系。也会促使人们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主动去了解音乐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类型,当时的社会审美情况进行综合性鉴赏。这正体现出了音乐鉴赏在多元文化的视角下质量越来越高,品味逐渐精进的特点。在全社会的多元文化氛围下,不同文化类型产生的音乐作品都会方便快捷地被人们所了解。大量的音乐作品涌入,人们接触到的音乐类型越多,对于音乐的视野就越广。对音乐作品进行实例性分析,从文化的角度进行音乐的功能性品鉴,在多学科多元文化的概念下,学习其长处,领会其精髓,进而达到提升音乐鉴赏水平的目的。

音乐鉴赏需要鉴赏者具有相当水平的音乐审美能力,具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基础,才能进音乐作品进行全方位的品评与鉴赏。每一个音乐作品的成形都离不开其产生的社会背景与文化影响,不同的历史条件,不同的音乐风格,都会造就出不同的音乐作品。作曲家对于情感的表达方法,作曲家的生平经历,作曲家的情感状态,作曲家对于灵感的处理,都反映着当时的文化背景。站在鉴赏者的角度,音乐作曲家当时所处的文化背景,与现下自己的人文环境自然是有区别的。这个区别有历史的因素,更有地域的因素。所以投入而完整地聆听音乐是音乐鉴赏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完善地学习与掌握音乐历史知识与相应的音乐背景文化。

(三)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鉴赏重点

音乐鉴赏在感观地音乐欣赏中拔高了层次,上升到了一种理性的品评层次。鉴赏者在接触到音乐时,会迅速地对音乐进行作品的分析,如作品的风格,类型,流派,产生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生平情况等等。特别是在鉴赏西方音乐时,没有对音乐史的了解,根本无法理解不同音乐流派的区别,更遑论品味与鉴赏。酝酿出每部音乐作品的文化土壤都是独特的,正如贝多芬所说“人们用理性的耳朵来欣赏我的音乐”正是这个道理。音乐通过曲调的融合,来表达作曲者心中的世界。如果不了解一个音乐作品中节奏与节拍,曲式与和声,调式与创作体裁,就无法鉴赏其中所蕴涵的情感,反而会困在音乐作品的结构中无法窥得庐山真面目。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理性而专业的音乐鉴赏高度,才能超越文化的隔阂,地理的距离,让鉴赏者真正理解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与作曲者产生精神上的共鸣,从而获得更为纯粹的审美享受。从这一点来说,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鉴赏重点在于,多元文化的视角能让鉴赏者超脱出自身的文化桎梏,用更开放与平等的心态来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创作出的音乐作品。音乐的美感是当局者迷,要明白美感来自何处,作为鉴赏者就必须从音乐中超脱出来。当然,要想超脱出来,相当的概念与逻辑思维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是必须的。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动作,探寻一切与音乐作品相关的文化脉络,了解不同文化下对于情感的表达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把文化的“有界”变为“无界”,强化了自身与音乐作品间的联系,获得更为深入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多元文化视角下音乐鉴赏的意义

人们用耳朵来听音乐,但不能光用耳朵来理解音乐。那等同于过耳即忘。音乐鉴赏更需要大脑与心灵的投入,当大脑具备音乐知识的基础,音乐素养具备识别音乐作品的体裁与创作格式,心灵上能从多元文化的角度理解与欣赏不同文化,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才能真正鉴赏出每部音乐作品独特的美感。而不是固定在自身的狭窄文化认识中,坐井观天,看不到也感悟不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各具风情的音乐风景。从另一角度来说,音乐鉴赏不能仅有理性客观的分析,那会把音乐鉴赏变为干巴巴的专业术语堆砌。音乐鉴赏饱含了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之性,有着对音乐天生的热情。同时,音乐鉴赏是一种理性客观的论述,但音乐作品本身的情感却是充沛的。音乐作品产生的文化氛围不同,但无论处于何种文化,人类的情感与思想却是有共鸣的。多元文化视角下,音乐鉴赏更要在理性与感性间找到一个巧妙的平衡点,在文化背景悬殊差异下,寻找到人类共通的情感渠道。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音乐艺术本身不是独立的,它受到当时的文化背景影响,更由作曲者的自身决定其表现方法与形式。作为一种与文化背景紧密相依的文化现象,在国际化的大趋势下,多元文化视角才能更深入地进行音乐鉴赏。在进行音乐鉴赏时,了解其产生的文化背景是必须的。要从理论的高度,美学的角度,文化的视角进行音乐作品的鉴赏。

参考文献:

[1]王乙桐.多元文化视角下音乐鉴赏教学实践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2)

[2]赵书一.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教育及人才的培养[J].音乐时空.2014 (21)

[3]谢琳.论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中学音乐教育[J]音乐时空.2015(03)

猜你喜欢

音乐鉴赏多元文化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浅谈优化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路径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