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梅古村落风水意象及养生内涵的解读*

2015-02-18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养生风水古村落

周 世 辉

(武夷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设计学院,武夷山 354300)

下梅古村落风水意象及养生内涵的解读*

周世辉

(武夷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设计学院,武夷山354300)

摘要:笔者通过分析梳理下梅古村落风水人文资源中的养生经验, 剖析在“物阜民安”理念指导下,500多户60多种姓氏近3 000人口的古村落如何世代在此安居乐业,并对此逐一进行探究和解读.

关键词:下梅;古村落;风水;养生

1下梅古建筑风水表达形式分析

1.1 下梅概况

下梅,因位于武夷山东部的梅溪下游,故名.下梅距武夷山市区6km,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5km,南接武夷山度假区,属武夷街道办管辖.全村占地面积为220 141m2,村落建筑面积为124 802m2.全村现有人口2 500多人,500多户.村民多为汉族,也有畲族,主要姓氏有:江、周、余、张、李、孙、岳、郎、邹、方、陈、彭、衷、吴等.下梅是个多籍贯、多姓氏、多方言、多习俗的人口密集型村落,生态环境较好,具有独特的风水意象,山环水抱的环境营造了一个封闭的村落.下梅水系完整,梅溪与当溪构成丁字形水网,良好的水运环境利于茶叶的集散和交易.乾隆年间,下梅遂形成崇安最大的茶市,景隆号码头运载茶叶的竹筏往来不绝.千年鱼头坝将梅溪水一分为二,既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又推动了溪畔水车碾米.梅溪是清代中期武夷茶对外贸易的重要茶市水运之路,是乾隆年间晋商常氏来武夷山贩茶时开辟万里茶路的起点[1].

1.2 下梅古村落遗存的风水意象

水是村落中最重要的一个环境资源.下梅以溪命名,梅溪的河床走势弯曲,只有弯曲才留得风水,留得住财富.反之,若溪流过直,则无回旋,无内涵,无容纳.因此,直奔的河流旁是很少建村庄的,也不宜人居.下梅村落则是位于梅溪的湾抱中,村居中的男女老幼,亲水安全,用水方便,护水自然.当然,下梅能成为崛起于清代的茶市,这正是与溪湾留得住财富有关.下梅还有一大环境特色是“一水带两街”,它展示了村落营造术中利用村庄水资源展开村居建筑布局的风水意象.“一水”,指由东南面穿村流来的一条小河“当溪”.“当溪”原称当坑坊,后人简称“当溪”(见图1).当溪恰好又是村落的中轴线,将下梅村分为南北两条街,营造了江南水乡的韵致.当溪口又与梅溪交叉,构成丁字型水网,既拓展了村庄中有限的水域,利于水上简便运输工具的行驶,如竹簰,乌篷船等,又增强了村落的景观效果,延长了村落水口的景深.

图1 当溪

1.3 “山管人丁水管财”的自然应合

下梅村四面山环,一面水抱.四周峰麓层叠,白岩岗,君峰,龙井山,大元岗诸峰连脉,绵延不绝,从不同方向朝着下梅盆地潜伏.靠村落内层山丘低矮,其海拔平均高度在600m以上,南面的芦峰海拔高度在900m以上,北面的夏主岭峰也在800m以上.而东面的黄竹岭与西面的后山岭海拔高度只有400m左右.下梅先民为什么要选一个南、北两面高而东、西两面低的盆地作为村落居住地呢?一是堪舆家们考虑到日照因素.东、西方向是太阳升落位置,下梅东、西方向山峰相对低矮,日照时间被最大限度地延长;二是南、北向山峰相对高,有利于减弱秋冬冷空气对流的侵扰.因此,下梅村的气场对流在四周山体的作用下和缓,平稳,很少有风灾发生,达到了“山管人丁水管财”的自然应合.

1.4 乾坤井的阴阳平衡与水口避邪物的设置

下梅村北街的乾井与坤井,是按《易经》八卦中的两种卦理来布局的,体现村落营造术中的阴阳平衡.宗教活动场所布列南北两街,呈对称之势,如街南的华光庙、妈祖庙对应街北的镇国庙、百石社,水口西面的祖师桥对应水口东面的民舣轩.村落中70余栋明清古建筑呈坐北朝南之势,通过东兴巷、邹家巷、新街巷、芦下巷、鸭巷、方厝门巷、下陈巷、后门巷等巷子的纵横切分,形成了曲折幽深的巷道交通网.在下梅村的当溪与梅溪交汇处是祖师桥的原址.1958年修赤白公路时,祖师桥墩被挖掘开,施工队挖出两只用黄金做的“风水金鸡”被当地公安部门收缴.为什么要用黄金打造两只“风水金鸡”呢?这是因为建祖师桥之前请了堪舆先生,将辟邪物报晓金鸡奠入基中.祖师桥是守望水口的建筑,呵护着村落,汛期能避水患,一年四季本邑风调雨顺.经堪舆先生相卜后认为,只有在桥的基座下埋藏一雌一雄的“风水金鸡”,才能保梅溪不兴风作浪,保村野百姓吉祥平安.于是,本邑通过各家各户捐纳,各用半斤重的黄金打制了两只镇守水口的“风水金鸡”[2].据说这样就可以辟除祖师桥一带的水患.自从金鸡埋入桥墩后,每天五更时分金鸡一声啼唤,引来下梅里各家各户中的公鸡齐声晓唱,黎明中呈现出一派祥和的景象.

鸡为何也能御避水患呢?由于鸡啼天明,阳至而阴去,所以鸡一直是民间驱鬼除祟的镇邪物.洪水是一种来自大自然的破坏力量,曾被视作出没于溪流兴风作浪的恶魔水怪,它能带来祸患,是洪水带来的“阴气贼害”,鸡能辟“阴”,所以“鸡”也就被赋予禳除水患灾难的特异灵性.

1.5 村落选址中的生态环境理念

下梅大洲水口曾留有两块风水碑刻,分别上书“钟灵”、“毓秀”四字,这是对村落风景之美的高度概括.写这首隐含着村居生态美十字诗的作者是宋朝理学家邵康节,概括出村野的生动景致.距离二三里路就有一个村落,只有四五户人家,但在袅袅炊烟的笼罩下,村里的人们却过着简朴而宁静的生活,如诗一般的村居生态环境,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下梅村的人居环境正具备了这些基本自然元素.村落选址除选择平坦开阔的地势外,建筑村落还要选择避风向阳、水源涵养充足等利于生活生产的自然条件.下梅先民择此地为居住地,是因为在下梅村南的闾山头有一块清代乾隆年间的摩崖石刻,刻有“阖乡共禁”四字,它记录了下梅村落水口生态林的保护过程,足见当地村民对村落水口林保护的强烈意识.

2“居之安”理念在建筑符号中的表达

2.1 封火墙的安居理念

下梅古村落建筑最有人文特征的是高耸的封火墙.所谓封火墙,就是以砖石砂为材料夯筑成的屋宅外围结构.封火墙顾名思义,是防范火灾的,因此它含有求安的意愿.因古村落大都属于木质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只要有高过屋顶的封火墙挡住,火患就不会殃及邻居.相反,邻家发生火患,因有封火墙阻隔,也可以避免火灾的蔓莚.

下梅清代70余幢古宅的封火墙,都集中代表了安居乐业的幸福追求.封火墙作为住宅的坚硬外壳,不仅具有顶天立地的稳重,还具备了高耸、稳定、豪迈、坚挺、含蓄的亮点.封火墙的装饰努力突破空间,保持着凌锐高昂姿态.封火墙顶端大都做了盖顶,它像一个人字向墙体两侧分开,耸起的两个斜面极大限度地遮挡了雨水,有效地护卫了封火墙.封火墙的盖顶与墙体之间有一条过渡的装饰,即墙颈绘画,其构图方式大都是二方连续图案,绘画题材以珍禽异兽、吉祥花草为主,所用绘画颜料有白灰、朱砂、朱粉、乌烟、青靛等,以粘稠透亮的桐油调和而成,具有很好的抗风雨侵蚀性能.现存墙颈上的彩绘大都是附丽于清代民居建筑之上的,而未因年代久远而消失,依然栩栩如生、精美耀眼[1].

2.2 门当与户对里的求安理念

“门当”与“户对”,是明清民居建筑中装饰大门的两种构件.所谓“门当”,原指大宅门正上方的嵌雕.它的材质有砖、木、石.门当置于门楣上或门楣双侧.如邹氏家祠是典型的圆形短柱,短柱长一尺左右,与地面平行.其实门当的原形是原始的生殖崇拜符号.门当的民俗含义是男根的象征.男根就是阳器,被民间认为可以退辟阴祟.下梅古民居的门当装饰,也有以瑞兽为题的.栩栩如生的砖雕狮子,锲于门楣两侧,与灵动的鲤鱼互补,形成狮鱼相戏图.

户对立于宅门两侧门框下方的门础上.具有代表意义的为下梅邹氏家祠的一对抱鼓石,它坐于门础上.因鼓声宏阔威严,厉如雷霆,百姓信其能避鬼退祟,故民间广泛用石鼓代户对.户对大都石材优良,质地细腻光滑,雕有精美图案,既可观图欣赏,又可用来休闲小坐.如下梅村邹氏家祠、邹氏大夫第、隐士居的户对分别在各侧面雕有一鹭莲科、鲤鱼跃浪、驮印的大象、四狮戏绣球等图案,透射出浓厚的传统人文色彩,装饰了门面华丽的同时,也强化了求安意识.门当与户对后来也被衍化成俗语“门当户对”,意指男女双方谈婚论嫁时的地位、财富相当.

2.3 “天一井”克火求安的理念

井是乡村农耕文明的标志之一.远古时期,村野之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汲井水浇园,傍晚在井边凉亭歇凉,井成了家园的重要标志.下梅村原有6口水井,主要用于本地村民的饮水.但是,唯村北的“天一井”具有独特的人文色彩(见图2).

图2 天一井

“天一井”充满了浓厚的《易经》色彩.它与宋代下梅乡贤江贽有关.江贽,字叔圭,号少微,因拒接宋徽宗圣旨,隐居下梅故里,潜心研究《易经》.宋时下梅少微坊常遭祝融肆虐,火灾频繁,于是江少微并以风水堪舆之术,取五行中“水克火”之卦理,从《易经》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中取得风水调谐的意象,率乡人戮力同心掘井,命名为“天一井”,以降祝融.此井在武夷山村野间仅此一处.“天一井” 以水克火理念,庇护村落平安,火患的发生也因此大大减少.除此之外,下梅村还以“社井”之多著称,尤其是北街的乾井与坤井,为村民每年举行春秋二次祭社活动提供了条件.特别是清明祭祖日,乡民们都要取社井里的水饮之,以增强寻根溯源意识.

2.4 达理巷的邻里相安的理念.

居之安的社会意义,还体现在睦邻友好的关系上.下梅村方厝门的达理巷,正好诠释了居之安的人际和谐含义.在下梅村方厝门有一处达理巷,原来也有一段曲折感人的礼让故事.与方氏毗邻而居的邹氏茂章后代,在与晋商经营武夷茶的过程中,学到不少为人处事的美德.邹氏深知礼让是美德,虽然当时为村中首富,但富而且仁.邹氏建豪宅于方宅参军第南面,两户人家后墙紧贴,都无法开后门.因门第观念互不相让,甚至还发生过多次争执吵闹.方参军在新疆伊梨镇守边关,在战场上牺牲了,因此方氏是忠烈门第.但是方氏经济不景气,家眷处于贫困之中,一时拿不出钱共同修巷子,邹氏不忘扶贫济困,就出钱帮助方氏度过生活中的困难,方氏也十分感激,不计较以前两家人的恩怨,马上作出让出封火墙的决定,邹氏主动承担了修建巷子的全部费用.

邹氏后门开通,方氏与邹氏又成为友好邻居,所以这条巷子就叫做“达理巷”,意思是两家人在处理邻里之间的利益关系时,大家都能为对方着想,都能通情达理,巧妙地让人际之和谐融入居之安的理念中.

3传统安居理念的价值彰显

只有对风水意象的认同,才能引领村野之民安于一方水土.安居乐业的价值追求重在对福禄寿喜的人生体验.在下梅古村落中,建于乾隆年间的镇国庙左右门额上高悬着“民安”、“物阜”,彰显的正是阂乡民众的核心价值理念. 同时,在下梅村30余幢门楼500多幅砖石木雕刻图案中,“求安”主题的“三雕”工艺画占40%,如“平升一级”、“升平气象”、“四季平安”等;“求寿”主题的砖雕占30%,如寿星如意图,松鹤图等(见图3);其它30%的三雕图案寓意与养生都有很大关系.比如表示进取寓意的鲤鱼跳龙门、表示求福寓意的蝙蝠图(五福临门、天赐五福等)、表示科第的魁星踢斗、独占鳌头等.现存古民居施政堂、西水庭院、闺秀楼中都不乏精美的求寿砖雕.值得一提的是,下梅现存的十多座古宅大门正中砖雕,其主题都是人们最熟悉的寿星图.寿星图以民间崇拜的老寿星为主,辅以鹿、灵芝、如意儿等吉祥物,寄予了人们求寿的愿望.在人们追求的价值观中,求长寿是最高的价值,也是人们勤于养生的目标.这些求寿主题的砖雕高悬于门楼,一是彰显“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普世价值;二是美化了家居环境,特别让这一人文价值亮点位于门楼中心,可谓是匠心独运.

图3 寿星高照

4结语

综上所述,下梅这座明清时期的古村落从环境生态、村落营造、民居建筑的人文装饰方面,得到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致认同.下梅村落的人文资源仍然具有当下人们对养生意义的追求价值,只要将它的人文空间守住,比较完整的村落风水意象的延续性仍然会给人们留足可利用的空间.倘若能对下梅民俗养生的活态传承进一步加以提升和引领,在遵循传统风水学原则的基础上,对下梅村落价值多元化的人文景观注入创意元素,以创新手法进行开发,那么培植这个古村落的现代养生业态便是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 邹全荣.武夷山村野文化[M].福州:海峡摄影艺术出版社,2003:9.

[2] 潘谷西.风水探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40-50.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项目(JA09269S).

Mei Feng Shui Ancient Villages under the Imagery and Health Connotation Interpretation

ZHOU Shi-hui

(ArtsDepartment,WuyiCollege,Wuyishan,China354300)

Abstract: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arding mei feng shui cultural resources of ancient villages under the living experience, analyzes in cas fukang "cont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more than five hundred to more than sixty kinds of surname how an ancient village of three thousand generations live in this is subject to explore and crack in this paper.

Keywords:the plum;ancient village;Feng Shui;keeping in good health

中图分类号:TU 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8919(2015)06-0033-04

作者简介:周世辉(1978~),男,福建省武夷山市,讲师.

收稿日期:2015-04-17.

猜你喜欢

养生风水古村落
培中古村落文化
一个家庭的好风水来自哪里?
良户 呼吸着的古村落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
风水——环境感应心理学 换一个角度看风水(中篇)
武术功法运动的养生价值探微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浅论庄子的养生之道
养好你喜欢的女人,就是养好你自己的风水
风水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