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建筑中的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应用分析——以中国东北地区建筑为例
2015-02-18刘桐
刘 桐
(吉林建筑大学科技产业处,长春 130118)
建国初期建筑中的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应用分析——以中国东北地区建筑为例
刘桐
(吉林建筑大学科技产业处,长春130118)
摘要: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国家的发展首先是对土木建筑工程建设的需要,无论是工业、教育还是其他公共建筑迅速崛起,也悄然兴起了一股对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应用的热潮.笔者以中国东北地区的建筑为例,从建筑群体的规划布局、建筑整体形态和细部构件等多个层次,分析当时这一地区公共建筑对中国元素应用的实践.这些具有传统风格的现代建筑的出现,既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又有建筑师的民族情怀,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师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
关键词:建国初期;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东北地区
1建国初期建筑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应用
自清末鸦片战争开始,我国一直处于战争灾害之中.战争毁坏了我国的大片江山,使经济完全停滞.为尽快发展国内经济,城市需要大量的工业建筑、教育文化建筑以及与之配套的居住建筑.这一时期人们有着对新生活的强烈渴望,这一情感也表现在建筑艺术当中.设计师在建筑中采取对中国人民更有自身民族感和归属感的建筑形式,加入大量的传统建筑元素,使得这类群体建筑中常包含着现代与传统两种风格.
建国初期,显现出浓厚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有教育建筑、厂区厂房建筑和住宅建筑等.东北作为当时的工业基地,兴建了一批工厂及家属楼,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柴油机厂和哈尔滨的亚麻厂等,这些家属楼大多采用大坡屋顶和多层建筑的结合,并在局部加入传统装饰.社会的复兴也包括文化的重建,大量教育建筑投入建设,比如吉林大学的理化楼、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主楼、东北林业大学主楼、哈尔滨理工大学的主楼、吉林省图书馆等等,这些文化建筑只在装饰部分加入传统纹样,整体风格则更偏向于当时传入我国的前苏联建筑风格.从建筑表现来看,这些建筑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整体表现为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局部进行改造简化;另一种则整体表现为现代建筑形式,只是局部使用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装饰.
1.1 建筑群体布局形式中的中国元素
20世纪50年代,东北工业厂区宿舍大多是统一风格,且平面多为街坊式的内向型庭院布局,见图1.围合的建筑物多为3~4层的小楼,沿街布置,庭院内部绿地面积较大,以幼儿活动场地或亭为中心,比较宽敞.虽然这种街坊形式的规模要比中国传统民居的规模大一些,但是其房屋“围合”形式是相通的.宽敞的内部庭院防止建筑互相遮蔽,可以接纳更多阳光,与中国传统民居“东北大院”庭院的宽敞性如出一辙.这种内向型布局形式,阻隔了外界的车马喧嚣,保持了内部的清静幽雅,也保护了内部住户的私密性.同时,这种布局也符合人们自古以来的居住习惯,居住在一个院落中就是一个“大家庭”,闲来中庭信步,孩童嬉戏左右,相互玩笑逗趣,饱含着那个时代所特有的生活气息.此布局形式生活气息浓郁,但并不适合于北方,通风、采光等都不能谓之最优化的设计方案.
图1 一汽厂区部分宿舍规划
1.2 整体表现为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建筑
经过多年战争的洗礼,对中国传统的崇尚以及对于发扬中国传统建筑的迫切愿望都影响着我国设计师的设计实践,这种民族形式发展为有传统宫殿式大屋顶的建筑.在长春一汽厂区宿舍二期工程、哈尔滨友谊宫、吉林省图书馆旧址及长春市地质宫中,都采用了这种建筑形式,以砖混结构代替传统木结构,将坡屋顶盖于多层建筑之上.其中长春市地质宫是典型代表,它由中式宫殿式建筑与现代建筑的立面形式相结合,追求其雄伟之势,见图2.建筑立面遵循“三分法”原则,上分为歇山顶,由绿色琉璃瓦铺盖整栋建筑屋面.建筑以中轴对称,分为五段.装饰重心在主入口部分,以两层高的柱廊强调入口.柱廊顶端以及两侧墙腰处均以单檐口装饰,仿故宫之重檐形式.将下分的台基与地下室合二为一,抬高入口高度,使得建筑更加雄伟气派.
此类型建筑的典型特点:一是沿用民族性的大屋顶[1].庑殿和歇山两种屋顶应用较多,正脊平直,更近于明清的屋顶式样.与传统建筑不同的是,古代这种大式做法只可用于官式建筑,而今已经进入到寻常人家的住宅和生活建筑之中.很多公共建筑为追求雄伟高耸的气势会采用攒尖顶的做法,适应建筑平面不同的布局,屋顶有单个屋顶和正交组合屋顶两种.在比较挺拔的建筑中有重檐构成的做法.同时,屋顶上亦有抽象化的装饰构件.屋脊上的鸱吻和脊兽一应俱全,采用清水砖石雕刻而成,更耐久,也更适合北方的雨雪天气.有的歇山顶正脊下木质的悬鱼,虽已不再雕画出精细的纹路和鱼的形体特征,却也是以中国传统元素为原型;二是墙身功能构件趋于装饰性.屋檐下的飞子、檐椽和等间距布置的斗拱,失去了原有实际功能,已经完全成为了装饰构件,且由于屋檐出挑较小,构件尺寸也相对较小.因为房子是砖混结构、红砖墙体,设计者将柱头方、栱眼壁和阑额完全淡化,只在其原来相应的位置上用不同的颜色标识出来.
1.3 局部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装饰的建筑
与上述提到的建筑类型相反,这一类建筑外部表现为现代建筑风格,只在局部的装饰中采用中国的传统建筑元素.其典型代表建筑有吉林大学理化楼,见图3.其外观整体为“横三竖五”的形式,主要装饰集中在主入口部分.檐口下部和局部绘有传统纹样图案以及浅浮雕装饰,具古朴的民族传统建筑风格特色.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楼亦属于此形式.
这一类建筑的中国传统元素均作为装饰物出现,原本的功能构件甚至完全失去本身用途.比如在平屋顶的檐下,常加入依照斗拱的外轮廓雕刻出的构件,这种构件已经失去支撑等实际作用,完全是装饰用途.平屋顶的女儿墙也加入了中国元素——勾阑,用勾阑的通透代替传统女儿墙的厚重敦实感.再如有的坡屋顶建筑中,会在局部加入一些中国传统的垂花门的门斗,有的被用于阳台的雨棚,有的从入户门上方的屋檐上悬挑出来.在这种坡屋顶山花的檐下正中,吊挂着木质的“悬鱼”,见图4.
建筑的墙体表面也经常会附加一些传统元素,比如住宅建筑的楼梯间窗户外多加一道窗棂[2].窗棂文化是中国建筑宣扬的“人与自然相融合”的一个重要体现,好的窗户就是一幅画的画框,透过窗子,不同角度看到的风景便形成不同的画卷,这一窗户形式对六七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北方的建筑均有较大的影响,见图5.墙面上伸出的阳台,使用中式传统的栏杆造型进行围合,从形体上看更似清式勾阑形式,寻杖短粗,意象化了荷叶净瓶的体貌,望柱粗壮而短小.还有的简化“斗拱”常被用在小阳台下做支撑物,回归了其基本作用.另外,设计师也对很多装饰元素的用途进行了变革,如宋式须弥座上的仰莲砖和合莲砖被用来作为建筑一层的腰线和檐脚;清式须弥座上的上下枭落方色条用来作为建筑立面的分割线,再如柱头上的雀替,被用来作为墙身装饰.
除了这些构件外,墙体表面加入了诸多装饰性的雕饰线条.位于上下层和左右窗户之间的窗间墙上,设计师大胆地加入了很多装饰线条.这种被称为“如意纹”[2]的线脚,是从门的裙板雕饰发展而来的,借指“平安如意”.在建筑装饰上寄予人们对未来期望的做法,也延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
另外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电机楼.它不仅是建筑外立面装饰应用中国传统装饰手法,其内部也选取了中国传统内饰做法.中厅由4根柱子支撑,天棚以较密的井字梁围合,模仿中国传统的井口天花做法.梁上赋以彩绘,彩绘图案源自清式旋子彩画,“盒子”上的彩画中央以一颗红色五角星代替传统的龙纹,这是50年代特有的社会主义代表图案.柱头两侧连有雀替,以石材雕刻简化的五色草而成.
2结语
建国初期新建的公共建筑是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前期探索阶段,也是当代建筑发展的基础,这些建筑风格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历史文化因素.
(1) 特定历史背景的体现.建国初期,中国人民刚从数十年的战争中走出来,百废待兴.无论是在世界政治舞台,还是在人们的内心中,都需要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建筑师们自觉、自主地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文化进行融合创新,在建筑中表达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而从开始对民族性大屋顶的推崇,到后期注重功能、简化装饰,推崇的建筑符号由繁至简的过程,亦受后来提倡的“经济、实用、美观”大方针所影响,因而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受当时社会各方面的影响颇深;
(2) 民族建筑文化的传承.在建筑上加入诸多的中国民族性元素,如坡屋顶、斗拱、装饰彩画等,无一不体现着建筑师对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尊重.传统建筑符号并不是被生硬地堆砌在一起,而是每一个细节都经过设计师的创造与再利用,使之与新式的建筑材料和建筑形式相匹配.基座的图案被用来装饰墙身,勾阑被用作女儿墙.这样,传统与现代的衔接就显得自然得体,同时也使得新建筑更贴近人们的心理和生活,也更有归属感.
参考文献
[1]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95.
[2] 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61-65.
The Us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Elements
by Architects in the early days of China:
A Case Study of Architecture in Northeast China
LIU Tong
(ScienceandIndustryDepartment,JilinJianzhuUniversity,Changchun,China130118)
Abstract:In the early days of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hould be the first need to rebuild our devastated country. Both industry, education and other public buildings rise rapidly, which has emerged a upsurge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al elements. This paper focus on buildings in northeast China,,analyze the architects of China's architectural practice in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elements,from the group building layout, building's overall form and detail components aspects. The emergence of the modern architecture with the traditional style, along with a specific era background, with architect's ethnic feelings, and also reflects the designers' respect for traditional culture.
Keywords:early days;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elements;the northeast of China
中图分类号:TU 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8919(2015)06-0037-03
作者简介:刘桐(1987~),女,吉林省长春市人,助教,硕士.
收稿日期:201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