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课程微型移动学习活动设计
——以《教师口语》课程为例
2015-02-18向曙曦
向曙曦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教务处,重庆 400052)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课程微型移动学习活动设计
——以《教师口语》课程为例
向曙曦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教务处,重庆 400052)
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是在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远程交互和无线移动技术,以学习者需求为出发点设计移动学习体验,达到最优化学习效果的过程。为顺应当今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从传播媒介分析微型移动学习活动设计的特点,建立起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型,坚持明确、微型、交互、动机四大原则,开发基于微信的《教师口语》课程微型移动学习活动,进而推动社会媒体在移动学习中的广泛应用。
微信;移动学习;学习活动设计
迅速发展的云计算技术为数字化学习(e-learning)带来了新的实现可能性,并正在塑造新的发展前景,那就是业界所展望的从e-learning到m-learning(移动学习)的发展。为实现“人人(Anyone)、时时(Anytime)、处处(Anywhere)”的3A终身学习愿景,需要思考如何充分利用无处不在的移动通信技术,为移动学习提供无缝的、泛在的接口。本文顺应当今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通过传播媒介特点分析,在微型学习活动设计原则指导下,笔者开发了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教师口语》移动学习设计活动。
一、微型移动学习活动设计及其特点
学习活动是指学习者与学习环境(包括学习资源和工具、其他学习者或教师、学习场景等)之间进行的、有预定目的的交互活动。一个完整的学习活动具体包括:学习目标/成果、学习主题/任务、活动过程、活动规则、组织形式、信息资源和学习工具等要素。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移动学习虽然是学界研究的新方向,但其设计依旧离不开传统的教学设计过程。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是在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远程交互和无线移动的技术,以学习者需求为出发点设计移动学习体验,达到最优化学习效果的过程,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教学设计更强调主动性
通过前期对移动学习者学习特征的分析,在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指导下,笔者认为在移动学习过程中应更强调学习者主体地位的提高,关注学习者的主动性,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呈现递归性变化,强调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学习,设计相关且有效的学习任务,关注形成性评价过程。
(二)充分发挥移动技术优势
随着移动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的技术足以保证随时随地呈现动态的、可交互的、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可以提供强大的学习管理和支持。笔者在设计移动学习过程中,充分关注移动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拍照、语音对话、视频对话等方式,将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和日常工作生活有机地融为一体。通过实时评价、小组会议等方式,进行更灵活的跨越时空的教学指导活动和基于情景的协作探究活动等。
(三)以学习者为中心,关注用户体验
笔者对移动学习者的基本信息、学习动机、已有知识水平结构、学习风格等进行分析和调研,以用户的需求来指导和驱动移动学习的设计。在设计和开发的各个阶段,均通过用户内测的方式,收集用户使用效果,以用户评价修订设计内容。
二、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型
国内学者黄荣怀认为:一个完整的学习活动具体包括学习目标/成果、学习主题/任务、活动过程、活动规则、组织形式、信息资源和学习工具等要素。武法提把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活动分为了知识学习、问题解决和策略学习三类。笔者根据移动学习情景、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策略,创设“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型(见图1)。
图1 “学习活动中心”教学设计模式
在进行微型移动学习设计时,首先,进行移动学习情景的分析,解决“谁来学”的问题。通过问卷、访谈、观察等多种形式分析学习者特征、活动、协作、时空环境、工具等。其中,学习者特征则是学习情景分析的重中之重,它将分析学习者的学习环境、心理、行为、风格和能力水平等学习者特征。其次,根据学习者特征和环境制定量化可测的学习目标,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学习目标是对学习结果的具体、明确、详细的描述。在进行学习目标描述时,应注重预期性、系统性、层次性、可行性和灵活性五个特征的融合。最后,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创设可行的移动学习策略,解决“怎么学”的问题。学习内容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学习者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综合,规定学习的范围和深度,揭示学习内容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及学习目标的体系结构。
三、微型学习活动开发的原则
(一)明确性原则
我们在设计学习活动时,注重学习活动与学习目标的相关性,每个学习活动的目标都应该明确解决某个实际问题。严禁出现“为活动而活动”的“假学习”现象。为使学习目标表述更具明确性,笔者结合布鲁诺等人的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对认知、情感、技能等目标体系进行了逐一地说明,将以为的“理解……”、“掌握……”、“重点掌握……”等表述,变为具体的、可测评的描述。
(二)微型原则
移动学习活动的容量一定要微型化,难易程度恰当。对于不同的知识类型应提供不同的活动设计策略。对于那些诸如事物的名称、符号的意义等“是什么”的陈述性知识,这采用“知识树”、“概念图”的方式可视化表征知识的体系结构。对于那些让学习者理解、应用的程序性知识,则提供了反复练习,或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任务情境中,让学习者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以此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于那些学习后进者,则通过知识水平更高的学习者或指导老师提供支持和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例如,本课程在设计“夸张修辞手法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作用”这个学习活动时,笔者不再按“夸张的含义→夸张的作用→夸张的特点→夸张的使用方法→夸张的注意事项”等流程来完成学习引导。而是,先给了学生两幅反映蚂蚁和大象关系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对两幅图的对比,分别用“夸大夸张”和“缩小夸张”的方法讲一个关于“蚂蚁和大象”的故事(见图2)。教师变传统的“夸张是……”的知识点表述为以学习活动为中心。学生通过完成观察图片、编写故事的学习活动,充分地感受到了夸张的含义、作用、特点等理论知识。潜移默化中更好地完成了知识的内化和运用,实现了真正的有效学习。
图2 《教师口语》课程页面
(三)交互原则
远程学习的“异时空”特点容易给学习者带来学习的孤独感。成人学生在移动学习过程中,渴望得到及时的学习反馈。因此,学习活动应做好师生、生生、人机的多种交互。在交互方面本产品主要通过微信订阅号的推送功能完成学习内容的发布,通过微信群及语音/文本互动功能完成协作学习和师生、生生交互,通过分享功能将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发送给朋友圈、微博及个人,通过关键词回复的方式完成学习内容检索、人机交互、学习效果检测等活动。例如:笔者在第二模块第三专题学习结束后,就设计了随堂测试(见图3)。学生根据提示回复“随堂测试23”后,将自动发送测试题目(本产品未做拓展开发,仅支持客观题);当学生回复A231(错误答案),系统提示答题错误,并建议学生重新学习相关知识;学生回复D231(正确答案),系统提示答题正确,并进入第二题作答。
图3 《教师口语》课程测试题
(四)动机原则
和传统的面对面学习的方式相比,移动学习更需要学习者有更强的内在学习动机。笔者通过以下三种策略激发和维持学习的动机,保证了移动学习的真正发生。首先,让学习者认识到学习环境和学习任务的关联性。笔者设计的所有任务均来自于生活或实践,学习目标与其个人成长、工作或生活密切相关。让他们知道,通过学习可以满足日常工作生活的需要。其次,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以此影响学生的实际行为。为此,笔者在设计学习活动时,既有一定难度又注意了难度的适中,及时根据学习者的反馈给予必要的表扬、鼓励和帮助。最后,关注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满意度,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习者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学习活动和学习路径,能不时地展示不同学习者的学习进度,不断地向其反馈同伴、教师的情感认可和鼓励。
微信的基本功能、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开放平台三大板块能有效地支持移动学习的教学实践,满足不同技术基础的开发者需要。笔者在技术基础为零的情况下,通过微信基本功能、微信公众号实现了《教师口语》课程的教学实践。微信较低的技术门槛势必推动一线教师直接参与移动学习应用的设计与开发中。同时,具有较高技术基础的专业开发者也可通过微信开放平台完成个性需求订制。
(责任编辑 远 扬)
2014-11-27
向曙曦(1984-),男,重庆九龙坡人,重庆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远程教育。
本文为国家开放大学2012年科研课题“基于智能手机终端的微型移动学习设计与实践——以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教师口语》课程为例”(编号:Q3502A)的研究成果之一。
G642.42
A
1671-5454(2015)01-0108-03
10.16261/j.cnki.cn43-1370/z.2015.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