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集聚动力机制研究

2015-02-18李应博

统计与决策 2015年20期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

李 燕,李应博

(清华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084)

0 引言

现阶段国内学者关于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地区的产业选择、现实困境和发展策略方面,囿于实际统计资料的限制,难以完整准确地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周晶、何锦义(2011)[曾采用2010年的数据31个省(区、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过分析,弥补了当时此类研究的空白。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当时的研究还有改进的空间:一方面在计算方法上,文章采用的是2002年版国民分类代码,与最新的2011年分类代码有所差别;同时,在产值上采用收入法,计算容易出现误差。另一方面,从现实背景上看,这两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布局也有所变化;而且当时仅仅做了描述性分析,没有给出造成产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因此我们在借鉴并发展周晶、何锦义(2011)统计方法的基础上,研究解答以下问题:现阶段,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分布有何特征?是否已经形成了若干新兴产业集聚区的雏形?新兴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是什么?

1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各地区的发展水平

首先,借鉴国家统计局周晶,何锦义(2011)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界定方法,并按照最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目录(GB/T4754-2011),将本项目研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统计分类规定如下(见表1)。

然后,根据2012年的最新数据,测算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四大区域及各省(区、市)①四大区域界定为: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和湖北;西部地区包括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内蒙古;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表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统计分类

表2 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四大区域及各省(区、市)的发展情况(单位:%)

由表2可知,从发展规模上看,2012年我国四大区域之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差距较大,东、中、西和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国比重为72.86%、10.37%、12.34%和4.43%。就各省市来说,江苏、广东遥遥领先,所占比重均超过15%,排在第二梯队(所占比重在5%以上)的是上海(9.63%)、山东(9.28%)、四川(5.05%)、浙江(5.02),其他地区均在5%的份额以下,尤其是西部省份,绝大部分所占比重达不到1%。

地区之间的显著差异我们考虑主要是核心技术与管理人才基本上主要聚集在东部沿海,而区域制度、组织环境、创新文化与公共服务水平上也存在较大差异,这些造成了各地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上参差不齐,这种现象会产生“路径依赖”效应,影响欠发达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起步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

2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位发展特点

区位熵常用来测度一个地区生产结构中某行业与全国水平相比所具有的相对优势。本文区位熵的计算公式为:某行业在某地区区位熵为该地区该行业增加值占该地区GDP的比重除以全国该行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地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比较优势

从表3中可以发现:

从产业发展的区域形态来看,第一,江苏的比较优势比较全面,集约发展态势明显。数据显示,2012年江苏六个产业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居全国第一,智能电网、新材料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全国第一,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第二,西部省份在新能源产业上一枝独秀,在具有强比较优势的7个省份中,西部占了6个,特色突出;第三,我国北部边疆上的相关省份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比较优势,值得注意。具体到各个行业来看:

(1)虽然在2010年节能环保产业才被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列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但事实上在很多地区,在具体的行业细分领域,如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污水处理及再生等,都已经形成了很好的地方产业基础。《决定》、《“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以及指导目录出台后,地方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动力更加强劲,发展模式各具地方特色。

(2)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产业关联系数最大的一类产业,在宽带、泛在网、通信、物联网、集成电路、软件服务、创意产业等领域均具有较大的应用发展潜力,能够带动一批相关行业发展,因此,被普遍作为各地区优先发展的先导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很多地区已经形成明显的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生物产业发展由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风险担保,因此,地区发展上体现小规模、局部分散化特色。生物育种、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周期长、收益不确定、进入市场过程慢,政策壁垒较高,因此地方上发展生物产业主要依托于强大的资源特色,以建立生物产业园为主要平台促进产业发育。从区域发展看,目前很多地方还是在生物产业园的建设期阶段,没有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效益。

(4)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很多行业都来自于新兴技术与传统制造行业相融合的特点。因此,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中,高端装备制造业成为这些传统制造业升级创新的重要方向,同时也带动了地区实体经济发展。

(5)新能源产业在各地竞相发展,包括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在内的新能源产业,成为各地区竞相发展的主导产业。从我国各地区发展新能源产业实践看,很多地区,尤其是在西部地区,结合自身的区位特点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新能源产业成为亮点。

(6)新材料产业技术研发驱动特征明显,同时由于其产品多为中间品,故产业链上下游关联性强,市场端和技术端同时要形成合力。

(7)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一个产业各主体合作性非常强的领域,因此,需要各类研发创新平台支撑发展,并建立产业链协同模式。

3 新兴产业的聚集的动力机制

以上研究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分布特点以及不同地方形成的若干新兴产业聚集区的雏形,那么新兴产业聚集的动力机制是什么呢?结合波特的五力模型和柳卸林(2011)[4]提出的四维分析框架,建构以下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区域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四维”分析框架[9]

3.1 指标构建

本文从技术来源、需求条件、企业层面、政策层面等四个方面构建影响产业发展的指导体系,见表4。

3.2 影响不同产业的聚集的主要因素

根据以上的指标,得出的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从回归结果看,有以下发现:

第一,从技术层面看,国外高技术进口对高端装备和新材料产业的作用显著为负。目前我国高端加工设备、智能装备内控系统及其核心零部件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如海工装备制造业中企业数量多,核心技术却依赖国外,配套件国产化率不足10%。在新材料产业中,2012年广东省LED产业处于核心技术环节的上游产业仅占2.9%,外延芯片在企业数量和产能方面均存在明显不足。而这种关键核心技术依赖进口的现象将严重制约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表4 影响产业发展的指标

表5

吸收能力虽然为正,但在相关产业中作用均不显著。决定吸收能力的主要是高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但从我们实际调研的结果看,即便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较大进展的地区,如广东、江苏等,仍然面临人才缺口问题。从当前各地新兴产业的现状来看,高层次、复合型的领军人物和技能型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虽然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吸引了一批科技人才,但由于缺乏良好的用人机制,造成了很难留住高级人才的局面。

第二,在市场层面,国内市场对信息技术产业作用显著为正,国外市场对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新材料产业的作用显著为正,内需市场对产业的促进作用还有待加强。

第三,许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缺乏起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尚未形成有效的产业示范效应和集群效应。多数区域现有的产业集群也主要为大量中小企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尚未构成一个大中小企业共生互助、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集群,专业分工协作所带来的产业集群效应还未得到体现。另外,部分领域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大多集中在中下游环节,上游环节发展滞后,下游应用面临较大的升级压力等。

第四,政策对各个产业的回归结果都为正,但都不显著。目前,中国已经实施了很多激励创新的政策,但着力点分散、落实不到位、效果不尽理想。其重要原因在于,我国尚未形成真正有利于创新的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和政策体系。以市场准入问题来说,民间资本一直以来难以进入电信、广播、电视等业务领域,庞大的产业市场由于人为造成的投资不足始终难以启动。另外,国家愿意把扶持资金发放到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对民营企业设置的条件太多,政府采购中更倾向于国有企业等。

4 结论

本文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区域集聚以及影响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发现目前东中西部差距明显;不同的地区已经形成了相关产业集群,江苏产业集群比较全面,北部边疆各省还有待提升;在影响产业集聚的因素方面,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和吸收能力的不足影响了产业的发展,国内市场未有效打开,产业发展缺少龙头企业,政策的作用未充分发挥。

[1]Shen L,Jiang S,Yuan H.Critical Indicators for 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to Coordinate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J].Habitat International.2012,36(2).

[2]Pangarkar N,Wu J.Industry Globalization and The Performance of Emerging Market Firms:Evidence From China[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12,21(2).

[3]周晶,何锦义.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标准研究[J].统计研究.2011,(10).

[4]柳卸林,陈傲.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1-区域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5]李燕,韩伯棠.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国省域知识溢出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1).

[6]刘铁,王九云.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过度趋同问题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1,(2).

猜你喜欢

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
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国际化的推进策略
分割区域
陕西经济挺起“新支柱”——“数说陕西70年”之新兴产业
区域发展篇
党内民主:战略性的正能量
区域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
全面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