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策略探析*

2015-02-18冯桂梅王晓英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24期
关键词:幸福感主观情绪

◆冯桂梅 王晓英

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策略探析*

◆冯桂梅 王晓英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包括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客观因素不是一朝一夕凭借一己之力短期之内就能改善的,只有通过个人可以掌控的主观因素,才有可能提高自己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从这个角度出发,探析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策略。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情绪管理;人际关系

10.3969/j.issn.1671-489X.2015.24.071

1 前言

央视记者街头关于幸福的采访,“你幸福吗”,各个阶层、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此都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在很多人看来,大学生是让人羡慕的一个群体,他们应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深入接触大学生的真正生活,实际情况并不是想象的那么乐观。由于近年来的扩招,大学生面临着各种竞争和压力,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因此,对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策略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2 确定合理的人生目标

南丁格尔曾说过一句话:“成功或幸福是不断实现有价值的目标或理想的过程。”可见能否幸福和有价值的目标是有很大关系的。拥有某种目标就会坚信通过某种生活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

在当前大环境的影响下,一些大学生只知道毕业后要赚大钱,不知道人生中的目标与追求到底是什么,生活学习随波逐流,对于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感到很迷茫,这样一来,持久的幸福感就很难产生。

目标分为内在目标和外在目标。内在目标是重要基础,而外在目标是工具性的,不会产生强烈的幸福感。因此,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需要不断追求内在目标。大学生的年龄阶段正是人生中最好的黄金时期,追求内部目标的实现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利于潜质的挖掘和最终的自我实现,间接为其带来更多的外部价值[1]。

目标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目标的确立以及目标的实现,都会让人感到生存的意义,产生自我效能感,当大学生树立合理的目标并经过持久的行动最终实现时,会获得更高的主观幸福感体验。因此,大学生要尽快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合理规划,要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对于自己的能力、兴趣、价值观等有充分认知,对现实情况有充分的预判,学会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在权衡利弊、综合考虑全方位的因素的情况下合理评估自己,正确地悦纳自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缩小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不过于自信,也不能盲目自卑,提高目标实现的可行性,从而确定合理的人生目标。

另外,确定合理的人生目标切忌与他人进行比较。随着社会生活节凑越来越快,现代很多人都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激烈的竞争中去,大学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自然也在比较的行列中。大学生有的比家庭经济背景,有的比外貌形象,有的比学习成绩,有的比是否是学生干部,有的比是否是党员……越是距离近的、相对熟悉的学生,越是自己的对比对象。比来比去,人们的心理只剩下欲望,指使人无休止地奔波劳碌,而缺少对于幸福的主观体验。

比较分为向上比较和向下比较,当你做向上比较的时候,你的实际条件难以满足,主观幸福感水平就会降低;反之,当你做向下比较时,你的实际条件比较优越,主观幸福感水平就会上升。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要学会辩证看待问题,多角度、全方位、立体看待事物,要看到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的。不停留在一时一事的计较上,这样就会更好地处理问题,从而提升主观幸福感。

3 学会有效的情绪管理

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并不是想象的那样完美,总会遇到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时候。当代大学生要承受比以前大学生多得多的压力,学习、就业、考研、情感、人际关系不畅等压力源,这是大学期间不得不面对的人生课题。加上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加剧,独生子女所要承担的各种负担给大学生心理都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大学生面对压力时要理性应对,压力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就看大学生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应对。大学生要有开阔的眼界,建立合理的期望值,树立正确的挫折观,主动寻求他人帮助等,当压力大到自己无法应付的时候,就去学校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2]。这些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主观幸福感的提高。

大学生生活在群体之中,这种情绪状态潜移默化地熏染着大学生,让人无法从心底感受到幸福。如果这些关系处理不当,长期累积就会形成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指数。由于这个阶段的大学生情绪不稳定,心理不成熟,容易出现波动,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表现,而消极情绪会导致主观幸福感水平降低。情绪管理并不是让消极情绪不出现,而是面对不良情绪时,能马上觉察到并且采用合理的情绪处理方式来调节。正确对待生活中发生的负性生活事件,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在合适的情景下以合情合理的方式表达应有的情绪状态,做情绪的主人。

另外,大学生要加强体育锻炼,要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对提高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每天抽出一段时间,采取适宜的运动量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以获取良好积极的心理体验,全面提高自身健康[3]。

4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从一出生,就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因此,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当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对于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也是重要的途径。当前信息社会虽然通信手段迅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方式不用相见就能解决问题,但是方便的同时,人们的距离慢慢地变远了,亲密关系也慢慢变得生疏了。

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获得社会支持的重要途径。大学生要在心理课上学到关于人际关系的理论,按照人际交往的原则办事,掌握交往技巧,学会如何与同学、师长、家人等友好相处,增加人际交往机会,提高交往水平,自己遇到困难或者烦心事可以与周围的人倾诉,获得师长及家人的支持。另外,大学生要有求同存异、兼容并包的胸怀,以诚相待,学会分享,让自己处于轻松和谐的人际关系中,进而提高主观幸福感水平。

5 乐于奉献、懂得感恩

如果大学生总是斤斤计较于做什么事情“值不值得”,或者是“我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幸福感水平就会降低。作为大学生,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哈佛大学曾有研究表明,如果能尽自己所能多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生活中自己会感受到更多的快乐体验,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大学生要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对于他人的付出等不要觉得都是理所当然,对于同学要学会包容、理解;对于得到的一切要懂得珍惜、保护,而不是任意挥霍;懂得反省自己的不足,放弃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自以为是的坏习惯,学会换位思考,以他人角度去考虑比自己更高更远的世界。

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做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4]。现在学校里基本是90后的大学生,他们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孝行天下,首先让学生从感恩父母做起,了解父母的辛劳,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赚取生活费用,减轻家里负担,藉此培养大学生的感恩之心,并以此为契机,再延伸到生活的其他各个方面。

6 结语

尽管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有主观和客观之分,但是作为大学生,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掌控的主观因素来提高主观幸福感,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陈桂兰.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培养[J].咸宁学院学报,2010(5):78-82.

[2]本-沙哈尔.幸福的方法[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

[3]程俞亭.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11):138-146.

[4]姜涛,安海燕.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教育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14(1):145-146.

G641

B

1671-489X(2015)24-0071-02

*项目来源: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积极心理学干预对提升医学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实践研究”(编号:2012-271)。

作者:冯桂梅,吉林医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王晓英,吉林医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发展心理学(132013)。

猜你喜欢

幸福感主观情绪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刑法主观解释论的提倡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