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成瘾是一种精神病?
2015-02-18汪子钰
文|汪子钰
由于“曝光效应”的存在,我们对镜中的自己会更有好感;而在反复自拍的过程中,我们会觉得照片中的自己越来越美,从而收不住手,陶醉其中而难以自拔
近日,网上流传着一种说法:据美国精神病协会认定,“自拍成瘾”是一种精神疾病。热衷自拍的女神们,请担忧一下自己的精神健康问题。
别着急,放轻松,这其实是骗你的!当然,上当的不光是你,国内很多媒体都上了当,正正经经地转载了这个报道。
自以为中枪无数的自拍党,终于可以拍拍膝盖,安心地打开前置摄像头了。那么,你是否知道,自拍为什么会蔚然成风?“自拍成瘾”真的需要担忧吗?
自拍的历史,跟自恋一样久远
自拍拍出事故的,据说还真不少。前不久,媒体就报道过一个英国男孩Danny Bowman,每天要拍200多张自拍照片,花在这上面的时间达到10小时之多。自拍2年后,他忍无可忍决定自杀,好在自杀未遂。
其实,自拍的历史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摄影术问世之前,很多画家都喜欢给自己画像。比如16世纪的达芬奇,17世纪的伦勃朗,都有《自画像》的名作。就连清朝的乾隆皇帝,也是一个热衷“自拍”的人,只不过皇帝当然要“高大上”一些,他把自己打扮成菩萨、文人、采药师等各类角色,然后命令画师画下来欣赏。
1838年,人类第一次将自己的影像投放到胶卷之上。第二年,美国摄影师罗伯特·科尼利厄斯拍摄了史上第一张自拍照。而“自拍”这个词早在 1984年便已出现,英文学名为 Self-timer,当时只是指照相机可自行设定拍照时间的一种功能。时隔百余年,自拍如今已成为席卷全球的网络风尚。
2013年,“自拍”(selfie )被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认定为年度热词。目前,Twitter上转发次数最多的图也是一张自拍照,博主是第8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主持人艾伦·德詹尼斯,照片内容是她发布的一张与众明星的现场自拍,这张照片被转发了两百多万次,获得了一百多万个 “赞”。
自恋文化在高压生活中尤为兴盛
从心理学上看,自拍是一种自我强化的过程。人们或多或少都有着自我关注的倾向——即“自恋”的第一阶段。“自恋”一词最初来源于精神分析学,因弗洛伊德的《论自恋》而广为人知。
自恋的第二阶段是病理的自恋主义,“自拍成瘾”无疑属于这个阶段。精神分析学家康巴克描绘了自恋主义者的人格特质:“具有野心勃勃、夸大妄想、劣等感以及极度渴望从他人那里获得赞赏与喝彩的多重人格特征。”请复制这段话,粘贴在你朋友圈自拍党的评论里。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中,具有极端个人主义倾向的自恋主义者大量涌现。由此,前精神分裂症的、边缘性的性格紊乱——自恋主义成为消费社会普遍的人格特质。
人作为群体性社会动物,都有分享和交流的欲望。而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的生活压力变大,于是,自拍成为一种释放压力的渠道。
人们把生活照贴到网上,渴望受到关注和肯定,满足“被看”的心理需求和人们或多或少的“自恋”,从而产生满足感。或者看到别人晒自拍照,也想主动尝试自拍。在这些心理需求的综合作用下,网络自拍渐成热潮。
01 在摄影术问世之前,很多画家都喜欢给自己画像。图为达芬奇的自画像。
02 由于“曝光效应”,那些不断自拍的人会渐渐觉得照片中的自己越来越美,从而收不住手。
自拍成瘾与曝光效应
自拍成瘾的英国男孩Danny Bowman,其自杀原因是始终拍不出自己满意的照片。实际上,这是人们自拍成瘾后普遍的心理疑虑——总是觉得照片中的自己不如现实中的自己好看。
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曝光效应”,是指某样事物出现的次数越多,人对其产生的好感度也越高。
由于曝光效应的存在,我们对镜中的自己会更有好感。因为在自拍之前,我们已无数次看过镜中的自己了,而自拍的时候,由于角度、定格的效果不同,会让人觉得陌生,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会被自拍照片丑哭,接着不断拍不断拍,直到自己满意,或永远不满意而心生郁闷。
另一方面,人们不断拍不断拍之后,由于“曝光效应”,会渐渐觉得照片中的自己越来越美,从而收不住手,重复地自拍po图,晒出自己觉得好看的图来增强自信。何况有了各种自拍神器、美图软件等来为自拍美图加分,这种虚妄的自我欣赏和陶醉,就让人难以自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