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念台湾光复70周年大会隆重召开俞正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2015-02-18作者丨赵博齐湘辉

台声 2015年21期
关键词:共圆俞正声台湾同胞

作者丨赵博 齐湘辉 新华社记者

10月23日,纪念台湾光复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出席大会并发表题为《共同铭记历史 共圆伟大梦想》的讲话

10月23日,纪念台湾光复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出席大会并发表题为《共同铭记历史 共圆伟大梦想》的讲话。

俞正声指出,抗战胜利、台湾光复,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屡遭外来侵略的民族耻辱,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纪念台湾光复,就是要铭记历史教训,缅怀先烈功勋,弘扬抗战精神,共谋和平发展,同心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纪念台湾光复70周年大会现场

俞正声表示,台湾回归祖国,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成果。1949年以来,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未分裂,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地位不被改变,是全体中华儿女的神圣使命。两岸同胞有决心、有能力挫败一切“台独”分裂图谋,维护台海和平,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

俞正声强调,要坚定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同胞要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两岸关系政治基础的言行,绝不能让来之不易的台海和平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得而复失。

俞正声表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经历过共同的深重苦难,有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我们理解台湾同胞的特殊历史遭遇,那是两岸同胞共同历史伤痛。对两岸之间的一些复杂矛盾和分歧,我们愿意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通过两岸平等协商探讨解决办法。我们将始终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愿意优先与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努力为台湾同胞办实事、办好事,让两岸同胞携手开创美好未来。

俞正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两岸关系前途息息相关,同我们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息息相关。两岸同胞要牢记先辈们的梦想,看到时代发展、民族振兴的大趋势,以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为重,勇于担当使命,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早日成真。

纪念大会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主持,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亲历台湾光复的台湾同胞代表陈明忠、台湾青年代表张钧凯、全国青联主席贺军科先后在大会上发言。

刘奇葆、李建国、汪洋、范长龙、郭金龙、杜青林、陈昌智、严隽琪、万鄂湘、陈竺、韩启德、万钢、罗富和、张庆黎、齐续春、陈晓光、马培华、刘晓峰、王钦敏,中央党政军有关部门、人民团体和北京市负责同志,首都各界人士、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外国驻华使节代表共500余人出席大会。

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冀台湾同胞弘扬爱国爱乡传统、共圆民族复兴梦想

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在会上发言时表示,台湾光复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浴血奋斗的重要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希望广大台湾同胞弘扬爱国爱乡光荣传统,与大陆同胞携手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

“作为生活在祖国大陆的台湾省籍同胞,我们为台湾光复而骄傲,为同胞携手保家卫国而自豪。”她说,在各界人士隆重纪念台湾光复70周年的庄严时刻,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全体盟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顽强不屈、抵御外侮、收复失地、光复台湾的先辈们致以崇高敬意,向在战火中不幸罹难的同胞们表示深切悼念。

林文漪指出,台湾光复的历史昭告世人,“祖国之命运,亦台湾之命运,祖国存,则台湾存”。目前,依然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罔顾两岸同胞的利益与福祉,宣扬“台独”谬论。这与历史相悖,与法理相悖,与两岸同胞的心愿相悖。

她说,当前,在两岸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两岸同胞的前途和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两岸关系发展的实践证明,促进两岸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路,是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

“亲莫过于骨肉,痛莫过于分离。”林文漪表示,作为台湾同胞,我们的血脉里流动的始终都是中华民族的血,精神上坚守的始终都是中华民族的魂。我们盼望故乡富足、安定祥和,期盼两岸同胞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携手同心,铭记历史,守护和平,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亲历光复台胞陈明忠:“祖国统一的那一天一定会到来”

“能够受邀出席纪念大会,对我这个曾经生活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同胞来说,具有别样的纪念意义。”老台胞陈明忠在会上发言时激动地说。

陈明忠出生于1929年,经历过日本殖民统治,参加过“二二八”武装起义,在上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先后坐了两次台湾当局的“政治黑牢”,80年代中期保外就医后致力于祖国和平统一运动。

他说,我一生的经历告诉我,没有抗战胜利,就没有台湾光复;只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我们台湾人才能够真正享受到做为一个中国人的光荣。正是在台湾光复后,我真正走上了拥抱祖国、寻求岛内社会公平正义的道路。我是一个80多岁的老人了,念兹在兹、终身渴求的梦想,就是祖国的统一、社会的进步、两岸同胞的契合。我的寻梦之路,从1945年台湾光复开始,已经走了70年,一路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但我感到,大趋势一直是向前的。

陈明忠说,中国梦,是复兴梦,也是统一梦。当前,两岸关系的挑战很多,风险也不少,“台独”势力蠢蠢欲动,一些台湾民众的历史心结、现实疑虑仍存,但看祖国统一进程,“要看到主流,看清趋势”。有祖国大陆的发展进步,有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有两岸同胞的携手同心,有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祖国统一的那一天一定会到来。

台湾青年张钧凯:台湾青年不能也不会缺席民族复兴进程

台湾青年代表张钧凯在发言时表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条看似艰辛却充满光明的道路上,台湾青年不能缺席,台湾青年也不会缺席。

张钧凯说,在反抗日本侵略、实现台湾光复的历史进程中,台湾青年从未缺席。台湾光复,见证了两岸历史共脉动、两岸同胞同呼吸的紧密连结,也印刻下台湾青年对祖国、对原乡的真挚情怀。

他表示,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是历史的一体两面。“光复”对台湾同胞来说,是“光荣地复归”;对我们的中国来说,是“光荣地收复”。因此,“光复”是属于所有中国人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荣光。

张钧凯说,值得警惕的是,台湾光复已然70年,但其历史意义与精神在岛内却不断被淡化,甚至被颠倒。这一点在青年人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我的不少同辈人对一些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认知存有较大歧异,甚或对“我是谁”这样的问题都感到了迷茫。这一现状必须正视,也必须找到答案。”他说。

他表示,盱衡历史,关照当下,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台湾前进的动力从来都是在青年人身上。两岸青年凝聚共同认同,最佳的中介机制就是历史。唯有通过以历史为基础的深度交流与对话,台湾青年才能清楚地认知到两岸至今尚未统一这个民族悲剧的根结,反省过去、承继传统,直面现实、放眼未来,以充满自尊、自信与自豪的心态,融入到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中。

张钧凯说,回顾历史,是为了把握当下、开创未来。台湾光复是两岸中国人民共同赢得的民族荣光,也是两岸同胞携手共圆民族梦想的坚实起点。这段历史的意义应该受到正视与珍惜,以台湾光复做为联结两岸同胞认同的纽带,超越差异性,发掘同一性,为国家、为民族、为同胞求索进步的前景。

全国青联主席贺军科:希望两岸青年相向而行共圆中国梦

全国青联主席贺军科在发言时表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愿意继续与台湾各青年团体广泛深入交往合作,并呼吁台湾青年朋友与我们相向而行,团结更多的两岸青年,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共圆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他说,包括广大台湾青年在内的台湾同胞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中,怀着“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的爱国激情,不畏强暴,前赴后继,奋起反抗,以鲜血和生命证明自己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离的成员。70年来,特别是大陆改革开放以来,两岸青年积极投身两岸交流合作的大潮,从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贺军科表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理应成为当前两岸同胞最大的共识。青年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生力军,理应在两岸共圆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担当更大责任、实现更大作为。

他说,两岸青年须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势,深刻理解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大意义,正视两岸青年在思想认识上的现实差异,切实站稳立场、把准方向,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广泛汇聚青春正能量。要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以青年人的宽广视野、包容情怀、进取精神,为两岸关系进一步聚同化异,在“一个中国”框架下寻求连接点、扩大共同点、增强包容性,作出青年一代应有的贡献。

贺军科表示,两岸青年同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应当在弘扬中华文化的过程中互帮互促、携手共进。要共同传承中华文化精髓,寻求互通的思想基础,努力构建两岸青年一致的文化观、历史观。要共同推进两岸文化交流,体验悠久的文化历史,不断增进互信、累积共识。要共同传播中华文化优秀成果,展现中华文化的丰富魅力,推进与世界各国文明更好地实现交流交融。

他说,两岸青年要积极走在两岸交流的前列,作两岸同胞感情融合的促进者和共同利益的推动者。要搭建起大沟通、大交流的平台,进一步加强交往和对话,增进彼此的了解,加深相互的友谊,积累共识,多交流多交心,成为共同打拼的好朋友好伙伴。抓住难得发展机遇,围绕民族发展需要,找准创业发展途径,深入开展同业合作,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猜你喜欢

共圆俞正声台湾同胞
刘毕新
这三道题很难吗
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的?重大意义
爱心共圆“归乡梦”
打造台胞创业的乐土
俞正声在会见台湾青年参访团时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两岸人民一起努力
大陆领导人高度关注并作出重要指示
例谈高考中的“四点共圆”问题
同写中国字共圆中国梦
俞正声促研台青登陆就业对台政策“主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