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课堂教学 加强能力培养

2015-02-17

学周刊 2015年29期
关键词:课文语文课堂教学

改进课堂教学 加强能力培养

林元弼 (福建省漳州南太武实验小学 363122 )

对教师来说,有效教学意味着精神享受,意味着尊严的获得与提升,意味着生命价值的实现;对学生来说,有效教学意味着智力的愉悦、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和道德的升华。本文主要从指导朗读、学前质疑、抓住重点、大胆放手、直观教学等方面谈谈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实现有效教学,提升学生能力。

课堂教学 能力 创新

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经过后天培养起来的。作为新世纪的一代,要具备各方面能力,以适应挑战。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这一目的,笔者认为应先从改进语文课堂教学入手,充分利用好这一阵地。以往沉闷的课堂教学气氛、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无情地摧残着学生身心健康,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教师要认清它的弊端与危害,联系自己的实际,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即教师从“教”至“教会”再到“不教”,学生从“学”至“学会”再到“会学”,进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让课堂成为学生欢乐求知的天地,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宝库。

那么,怎样做到优化课堂教学,促进能力培养呢?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题、教学内容及特点,灵活地设计每堂课,采取各种方法、手段来活跃课堂,使学生心情舒畅地学、圆满地接受。下面简单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指导朗读,训练学生语感

语文教学中,读要贯穿始终,因为它至关重要。默读、指读、齐读、分角色朗读交替使用,会使课堂生机盎然,学生兴趣浓厚。学生在各种读法中可了解课文的内容与感情,也可增强学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凡卡》一课中有一句这样的话:“逮住它,逮住它,逮住它!嘿,短尾巴鬼!”我先指名朗读,结果很平淡。于是我开始指导:在读三个“逮住它”时,因为兔子在跑,爷爷在追,所以语气要逐渐加强,语速要逐渐加快。而文章对于爷爷有没有逮住兔子没作交代,于是我提示:“要是爷爷逮住兔子,那么应怎样读?要是没逮着又该怎么读?”通过这一指导,“一石激起千重浪”,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读得很用心,也读出了“嘿”字所蕴含的人物情感。最后再指名试读,结果效果大不一样。这样一来,朗读中蕴含这么丰富的内容,学生自然喜欢上朗读,使得朗读的能力、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对于齐读,有些高年级的教师认为还是少用为好,而我不这样认为,关键看怎么用。齐读目的是让大家断句准确、语调一致,以及培养他们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品质,增强阅读气势和感情力量。这种形式适于精短文或一些语句精彩,感情强烈的文章片断,切不可长文齐读。

分角色朗读,则是让学生根据不同角色进行朗读。当我教到《草船借箭》第二自然段时,其内容是诸葛亮与周瑜商量抗曹的战策。为了突出不同人物个性,我请两位学生分角色朗读表演,在读中体会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这一过程中,教师加以指导,培养了学生明辨是非及认知能力。诸葛亮胸有成竹、胸怀宽广、将计就计和周瑜心胸狭窄、凶狠狡诈的形象烙印在了学生心中。由此可见,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充分利用它。

二、学前质疑,锻炼学生思维

朱熹说过:“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这正说明了学前质疑才能使学生思维活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将相和》一课前,我先让学生质疑:“将和相分别是谁?题目是‘将相和’,说明他们曾经有不和,那他们为什么不和?又为什么和好?题目为何是‘将相和’而不是‘相将和’呢?”一系列的质疑问难,当然这是由师生共同提出来的。这样一来,他们自然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让他们带着自己的问题去读课文,自学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能得以进一步发展。为了进一步理解课文重点:“廉颇态度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大的转变,以及他能负荆请罪,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时需去搜集有关“廉颇”的材料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同时必须对课文有深入的了解。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有意让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课中通过反复朗读比较“廉颇”与“蔺相如”两个人的语言,从中得出:他们拥有一颗共同的爱国之心,他们都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因为将相和,国则安,将相不和,国则危。如此一来,就能不断地从问题思考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异向思维能力。由问题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并利用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方法施教,做到了“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更浓,课虽终、趣犹存。”

三、抓住重点,优化学生学习

每一课都有其重难点,一旦抓住重点,找准突破口,来个画龙点睛,教学效果便会事半功倍。

1.抓住重点字、词进行教学。《课程标准》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如教《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在讲李大钊被捕时,抓住重点词“一拥而入”的讲解,我先画简图“A”与“B”让学生选择(如图1),学生一目了然选择了“B”,由此让学生体会到敌人抓人时的心虚、残暴。

图1

2.抓住重点句、段进行教学。在《开国大典》一文中,我抓住课后习题中一句“他们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设计问题:他们是谁?代表谁?直奔会场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怎样?又结合感情朗读,学生一下子明白了全国人民是怀着无比激动兴奋的心情来参加开国大典的。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四、大胆放手,树立学生地位

教师千万不要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要给学生一把钥匙,让他们自己去打开知识的宝库,汲取知识养料。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解放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动手和动脑的作用,让学生动起来。对于高年级阅读课的教学,教师不防大胆放手,设计各种问题进行提问或测试,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在讲《草原》第一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草原的美丽与辽阔,热爱祖国大西部。我教学生唱起:“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通过歌曲陶冶学生的情操,达到了“学、悟”两丰收。在讲授完《凡卡》一课后,我留了一点儿时间让学生讨论:爷爷是否收到凡卡的信?假如有那爷爷会怎么做?假如没有那又会怎样?最后又让学生谈谈感想。学生通过四人一小组的讨论,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讨论的热情,而且进一步培养学生了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以及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真是一举多得,学生也乐而不倦。关于动手,则是课堂上要解放学生手、脚,让学生手中的笔动起来,全身心投到课堂学习中。如《暮江吟》这首诗,当出示课题后,我马上让学生拿起字典查一查“吟”的意思,教学完后又让学生动笔,把傍晚美景写成小片断,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如《詹天佑》一课,在学习第五自然段时,我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自学,根据所学的情况来完成练习。

(1)读课文填空:①居庸关_______高,_______厚,决定采用_______办法。②八达岭长______,决定采用_______。

(2)让学生试着把不同开凿方法的示意图画出。(如图2)

图2

学习第六自然段时,让学生把文具盒当作火车,试着推拉。这样安排,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免掉了教师繁琐的讲解,节省时间,效果显著。通过放手让学生自学,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总之,教学中我们只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乐学、想学、能学、会学,才能取得知识和能力的双丰收。

五、直观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实践证明:在课堂上,采用直观的手势、教具、图示、实验进行教学,往往能使教学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直观教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直观感知,观察事物、审美、欣赏等综合能力。讲授《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我采用简笔画勾勒出游览的地方及特点,并加以介绍,同时拿一个圆桶,让学生躺到里面感受一下小船穿过连接外洞与大洞的通道时的感觉,这样不需我多用语言加以解释,学生一下子就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图3 .《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示意图

肖川教授说过:“有效教学,对教师来说,意味着精神享受,意味着尊严的获得与提升,意味着生命价值的实现。而对学生来说,意味着智力的愉悦、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和道德的升华。”我想不管怎样,四十分钟的语文课堂都应该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为此,我们应该从小处着手、多方式渠道改进课堂教学,使学生真正爱上课堂,爱上语文。

(责编 房晓伟)

开展校企合作,请临床资深的护士承担一部分的教学任务,以点带面, 学生在完成实训任务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从而自身的职业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培养高能力、高素质的实践型、应用型、着眼于职业岗位需求的人才。

[1]唐晓曦.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毕业实习管理方式的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9) : 3010.

[2]石伟平.职业能力与职业标准[J].全球教育展望,1997(3):59-64.

何秀美(1967年—),女,福建泉州人,实验师,本科,主要从事实验室管理、护理实验教学研究。

表1 学生在校学习成绩情况的调查结果

表2 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结果

表3 下临床前岗培强化技能操作项目倾向性的调查结果

表4 下临床前技能考核必要性的调查结果

(责编 张文娟)

猜你喜欢

课文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