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紫甘蓝在化学教学中的妙用的探究
2015-02-17姜素英甘肃省山丹县马场总场中学734100
姜素英(甘肃省山丹县马场总场中学734100)
新课程背景下紫甘蓝在化学教学中的妙用的探究
姜素英(甘肃省山丹县马场总场中学734100)
紫甘蓝色素具有遇酸性物质变红、遇碱性物质变蓝的特性,紫甘蓝汁液在化学教学中可以代替酸碱作为一种环保经济的酸碱指示剂使用。在制备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认识到化学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酸碱指示剂紫甘蓝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教学的最基本特征,这是所有化学教育者的共识。新课程理念下,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中学化学课程的主旋律。化学教学如何适应探究、创新的要求呢?在化学教学中,利用身边易得的材料,进行一些简单易操作的拓展试验。利用这些源于生活的廉价易得物质作为实验仪器,学生会感到十分亲切,觉得化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从而减弱化学神秘不可捉摸的感觉,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学习的效率就会有很大提高。
就能达到探究合作的目的。有关于酸碱指示剂,在粤教版九年级《化学配套练习》溶液的酸碱性一节“化学视窗”中,介绍了指示剂的发现过程。这一节的“拓展练习”第三题提到了从不同植物的花中提取汁液用作酸碱指示剂,高一学生应该记忆犹新。紫甘蓝是我们本地常见的一种蔬菜,它的汁液能不能作酸碱指示剂呢?如果能,比较常用的指示剂有什么优点?为此,我与学生共同设计了一个实验来加以探究。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探究紫甘蓝的汁液能否作为酸碱指示剂来使用。
2.通过对照紫甘蓝的汁液在不同PH范围内显示的颜色,探究这种汁液能否区分物质酸碱性的强弱。
3.与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比较,紫甘蓝汁液作为指示剂有什么优点。
二、查找资料
学生通过网络查到以下资料:
1.紫甘蓝挤压成蓝黑色的汁液后可作酸碱指示剂,紫甘蓝在水中呈暗紫色,紫甘蓝红(酸)、紫(中)、绿(碱)。
2.紫甘蓝在白醋中呈红色,在纯碱溶液中呈绿色,在食用盐溶液中呈蓝紫色,在肥皂水中呈蓝色,在蒸馏水中呈蓝紫色。
3.紫甘蓝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如下:pH<6 5粉红色,7.0<pH<7.1紫色,7.5<pH<8.5蓝色,8.5<pH<12绿色,pH>12.5黄色。
4.紫甘蓝中含有花青素,花青素遇酸变红,遇碱变蓝,可以做指示剂。
5.紫甘蓝中还含有少量的叶绿素。
三、实验设计
在小试管中分别取少量白醋、蒸馏水、一定浓度的食盐水、相同浓度的肥皂水、纯碱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将提取出的等量紫甘蓝汁液,分别滴入,观察显示的颜色。再用PH试纸测出肥皂水、纯碱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的PH。对照加入紫甘蓝汁液后三种试剂的颜色。探究这种汁液能不能作酸碱指示剂,能不能区分液体碱性的强弱,并探究指示剂变色的原因。
四、药品、仪器
紫甘蓝汁液、白醋、蒸馏水、食盐溶液、肥皂水、纯碱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滴管(1个)、小试管(6支)、PH试纸、玻璃片(1块)、玻璃棒(1根)
五、实验步骤
1.提取紫甘蓝汁液。取老的发紫的不能吃的紫甘蓝叶切碎,用榨汁机榨汁,榨汁时加点水。如没有榨汁机也可在研钵中捣烂,用少量水浸泡几分钟。用纱布分离残渣和提取液,将蓝紫色的汁液置于烧杯中待用。
2.检验紫甘蓝汁液能否用作指示剂。将等量提取到的汁液分别滴入到盛放在小试管中的白醋、蒸馏水、一定浓度的食盐水、等浓度的肥皂水、纯碱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显示的颜色。
3.检验紫甘蓝汁液能否区分物质酸碱性的强弱。观察盛有等浓度肥皂水、纯碱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三个试管中液体的颜色,会发现紫色汁液在同是碱性的肥皂水、纯碱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显示的颜色不同。联想到等浓度的这三种溶液的碱性强弱程度不同,再增设一个实验,测它们的PH。
六、观察并记录现象
七、得出结论
1.紫甘蓝汁液不仅能作酸碱指示剂,还能区分液体酸碱性的强弱。
2.紫色石蕊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但在实际操作中,所谓的红、紫、蓝三种颜色确实不好区分。从以上记录中可以看到如果使用紫甘蓝汁液,颜色的变化非常明显,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故紫甘蓝汁液比石蕊试液更好用。
八、实验后的反思
1.发现使用过的滤布洗干净之后是绿色的,为什么?
2.在食盐水中加入紫甘蓝汁液后液体变为绿色,原因和滤布呈现绿色一样吗?这和查阅的资料有出入,为什么?
3.提取汁液时,我们在紫甘蓝叶子中加入了少量水,加入其它试剂如酒精行不行?为什么?
4.将白醋溶液和小苏打溶液混合(小苏打过量),生成大量二氧化碳夹杂着水溢出,然后向气泡中滴入紫甘蓝汁液,又会出现什么有趣的现象呢?
以上的前三个问题都来自实验过程,学生也许一时说不清楚原因,可以引导学生继续查资料,得出科学的解释。第四个问题可以留给学生自己探究。另外,关于紫甘蓝与用作酸碱指示剂,这个实验可以引导学生在家中进行探究。紫甘蓝可以在菜市场买到,实验中用到的试剂,除氢氧化钠溶液以外都能在家中找到。玻璃棒用筷子代替,教师提供PH试纸。
综上所述,化学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化学现象和科学原理,它们既是我们教与学的资源,又是我们拓展和运用知识的场所。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制的指示剂测一下家中的日常用品如洗发液、洁厕剂、牙膏等的酸碱性。学生做过后一定会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也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认识到化学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1]王祖浩,王磊.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肖川.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3]许礼.让化学课堂教学充满创造的活力[J].成功(教育),2010(10).
[4]陈国有.优化“过程”培养创新意识[J].化学教学,2011(12).
(责编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