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虑多因素的页岩气吸附能力计算模型

2015-02-17姜汉桥李俊键糜利栋

特种油气藏 2015年1期
关键词:质体等温反射率

梁 彬,姜汉桥,李俊键,糜利栋,王 磊

(1.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02249;2.中油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辽宁 盘锦 124010)



考虑多因素的页岩气吸附能力计算模型

梁 彬1,姜汉桥1,李俊键1,糜利栋1,王 磊2

(1.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02249;2.中油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辽宁 盘锦 124010)

为预测室内实验无法模拟的地层温度、压力条件下页岩储层的最大吸附量,以Langmuir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同时考虑温度、压力以及镜质体反射率的多因素吸附能力计算模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深度增加,储层的温度和压力逐渐增加,页岩气最大吸附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相同深度下,镜质体反射率越大,吸附能力越大。该计算模型克服了常规等温模型存在的缺陷,可为页岩储层评价提供一定的指导。

页岩气吸附量;Langmuir模型;多因素计算模型;多元回归

引 言

吸附实验是确定页岩岩样吸附能力的重要手段,最大吸附气量是评价储层含气量最为重要的参数之一。页岩以泥岩或页岩及其间的砂质岩夹层为主要储集介质,具有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等特点。页岩气主要以吸附态和游离态赋存于孔隙和裂缝储集层,根据页岩孔隙度大小的不同,吸附气含量为20%~85%[1-2]。目前,国内学者已通过等温吸附实验来评价页岩气的吸附能力,比较透彻地研究了某一温度下吸附能力随压力的变化规律,但很少有文献讨论温度以及镜质体反射率对吸附能力的综合影响[3-5]。虽然已有一些学者研究了不同岩样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温吸附实验,但并没有将两者的影响结合起来,只单独研究了这些因素对吸附能力的影响。目前,实验室岩样等温吸附实验一般最大压力不超过12 MPa[6-7],而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地层压力远远大于此值,因此,室内实验无法模拟地下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吸附情况,无法利用室内等温吸附规律预测真实的储层吸附能力分布,为此提出一种同时考虑温度、压力以及镜质体含量的页岩气吸附能力计算模型,可以在保持一定精度的情况下,有效预测地下某一压力、温度条件下储层的天然气吸附量。该研究对于评价页岩气储层储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等温吸附实验

等温吸附实验测定法是室内确定页岩气吸附规律的常用方法。Langmuir等人从动力学观点出发,提出单分子层吸附的状态方程,其基本假设条件为:吸附平衡为动态平衡;固体表面均匀;被吸附的分子表面间没有相互作用力;吸附作用仅形成单分子层。

其数学表达式为:

(1)

式中:V为吸附量,m3/t;pg为气体压力,MPa;a、b为吸附常数。

用Langmuir方程对吸附实验进行数据拟合,相关性较高,但不是所有的等温吸附实验都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因为页岩矿物成分不均匀,不同的物质对气体吸附的贡献不同,也有一些文献中提出了不同的改进模型[8]。总体来讲,此模型可较为准确地描述天然气的等温吸附规律,因而被广泛应用到页岩气吸附规律的研究中。

2 多因素吸附能力模型

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

(2)

式中:pL为Langmuir压力,代表最大吸附量1/2时的吸附压力,也是临界解吸压力,MPa;p代表地层压力,MPa;VL为Langmuir体积,代表某一温度下等温吸附过程的最大吸附量,m3/t。

Langmuir模型适用于单层吸附情况,描述页岩气等温吸附过程有比较理想的精度。在给定的地质条件下,温度和压力是决定吸附气量的首要影响因素,吸附能力对压力的依赖性用Langmuir方程来刻画,准确而又有理论根据[9],因而所建的多因素模型将以Langmuir模型为基础进行改进。Langmuir参数可以同以上单独影响因素(镜质体含量、温度、含水量等)共同联系起来。Langmuir吸附量是温度的函数,一般用如下关系式表示:

VL=a+bT

(3)

式中:T为温度,℃。

由于镜质体反射率的数据比较充足,因此,考虑关于温度以及镜质体反射率的Langmuir体积。当温度较低时,随温度增加,吸附量降低较快,而当温度较高时,随温度增加吸附气量降低缓慢,呈现出幂函数的特征。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建立如下关系式:

VL=a1eb1R0Tc1

(4)

式中:a1、b1、c1为回归系数;Ro为镜质体反射率,%。

Langmuir压力的物理意义代表着吸附量为最大吸附量1/2时对应的吸附压力,此值不可能为负数,可用如下衰减方程描述:

lnpL=a2+b2R0+b3T

(5)

式中:a2、b2、b3为回归系数。

将式(4)、(5)代入式(2),可以得到考虑温度、压力以及镜质体反射率的综合计算模型:

(6)

地层中,地温梯度和压力梯度一般是恒定的,可用如下表达式表征其与深度的关系:

p=p1H

(7)

式中:p1为地层压力梯度,MPa/km;H为深度,km。

T=t1H

(8)

式中:t1为地温梯度,℃/km。

将式(7)、(8)代入式(6),可以得到关于深度的吸附量综合计算模型:

(9)

3 算例分析

鉴于国内页岩气现场解吸数据极少,利用国外文献中的吸附解吸数据介绍处理方法。为使模型描述的规律更加有针对性,所有数据均选用不同作者所做的关于CAMPINE盆地及其附近RUHR盆地的解吸、吸附实验数据[10]。

3.1 Langmuir体积

调用MATLAB多元回归工具进行回归(表1)。

表1 VL回归处理过程

表1中,R2代表可决定系数,值越大,代表模型拟合程度越好;P[F(1,n-2)>F]代表大于F统计量的概率,一般当此概率小于0.05时,模型可以认定有效。经过3次拟合处理,回归模型的评价参数P[F(1,n-2)>F]=0.0266<0.0500,可以充分认定回归模型有效。

模型的最终解为:

VL=52.35e0.1539RoT-0.2442

(10)

此式为页岩储层吸附模型中Langmuir参数VL的表达式,由上述分析可知,VL随着Ro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这与等温吸附实验中总结的规律一致。

3.2 Langmuir压力

按照上节的拟合过程进行拟合,将参数代入模型可得到Langmuir压力表达式:

pL=5.541e-0.9821Rot0.0083T

(11)

3.3 吸附能力综合计算模型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将Langmuir体积VL代入Langmuir基本方程,可得如下改进综合模型:

(12)

式(12)为同时考虑地层温度和压力的页岩气吸附能力计算公式。对于沉积序列中每一个储层,在地层压力梯度以及地温梯度已知的情况下,带入上述公式,可以得到地层的吸附能力与深度关系的计算模型。对所研究的CAMPINE盆地而言,假定压力梯度为10 MPa/km,地温梯度为35℃/km,代入改进的吸附能力预测模型,就可得到随深度变化的吸附能力的预测模型[11-12]:

(13)

吸附能力随深度变化的吸附能力剖面如图1所示。

图1 吸附能力随深度变化剖面

由图1可以看出,对一个给定的镜质体反射率(从0.6%开始),由于压力的主导性影响,开始时吸附能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达到一个最大值之后,由于地层温度逐渐升高,吸附能力开始减小。吸附能力大约在500~1 000 m处达到最大。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吸附能力稳定增加,镜质体反射率越高,吸附能力越强,吸附量越大。

4 结 论

(1) 所建的多因素模型可以计算不同温度、镜质体反射率以及地层压力情况下页岩气储层的吸附能力。等温吸附模型只是建立的多因素模型的特殊情况。在得到必要的页岩储层吸附能力数据后,利用该计算模型可较为准确地预测任意地层压力、温度条件下的吸附能力。

(2) 同一深度条件下,随镜质体反射率增加,吸附能力增加。当深度较小时,随深度增加,吸附能力增加较快,而当深度较大时,随深度增加,吸附能力增加变缓。

(3) 利用该计算模型可以得到不同深度的页岩气最大吸附量,可以为页岩储层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指导。

[1] 王飞宇,贺志勇,孟晓辉,等.页岩气赋存形式和初始原地气量(OGIP)预测技术[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1,22(3):501-510.

[2] 秦佳,张威,刘晶,等.美国页岩气开发状况分析[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4,33(4):170-174.

[3] 李建青,高玉巧,花彩霞,等.北美页岩气勘探经验对建立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选区评价体系的启示[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4,21(4):23-27,32.

[4] 邵珠福,钟建华,于艳玲,等.从成藏条件和成藏机理对比非常规页岩气和煤层气[J].特种油气藏,2012,19(4):21-24.

[5] 霍岩.呼和湖凹陷南部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富集区优选[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4,33 (3):164-169.

[6] 范柏江,师良,庞雄奇.页岩气成藏特点及勘探选区条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1,18(6):9-13.

[7] 李武广,杨胜来,徐晶,等.考虑地层温度和压力的页岩吸附气含量计算新模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2,23(4):791-796.

[8] 张志英,杨盛波.页岩气吸附解吸规律研究[J].实验力学,2012,27(4):492-497.

[9] 马东民,张遂安,蔺亚兵.煤的等温吸附-解吸实验及其精确拟合[J].煤炭学报,2011,36(3):477-480.

[10] Hildenbrand A,Krooss B M,Busch A,et al.Evolution of methane sorption capacity of coal seams as a function of burial history—a case study from the Campine Basin,NE Belgiu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2006,66(3):179-203.

[11] 张金川,金之钧,袁明生.页岩气成藏机理和分布[J].天然气工业,2004,24(7):l.

[12] 张群,崔永君,钟玲文,等.煤吸附甲烷的温度-压力综合吸附模型[J].煤炭学报,2008,33(11):1272-1278.

编辑 姜 岭

20140928;改回日期:20141204

国家“973”项目“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高效开发基础研究”(2013CB228000);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项目“复杂缝网页岩气藏离散介质数值模拟方法”(2462013YJRC012)

梁彬(1988-),男,2012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现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田开发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油藏数值模拟及油藏工程。

10.3969/j.issn.1006-6535.2015.01.028

TE349

A

1006-6535(2015)01-0121-03

猜你喜欢

质体等温反射率
近岸水体异源遥感反射率产品的融合方法研究
商品条码印制质量检测参数
——缺陷度的算法研究
具有颜色恒常性的光谱反射率重建
番茄叶衰老诱导质体小球降解的亚细胞途径分析
我国部分地区绒山羊乏质体感染情况调查
顶质体
——有效的抗弓形虫药物靶标
基于地面边缘反射率网格地图的自动驾驶车辆定位技术
醇质体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Δ
快速检测猪链球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
纳米CaCO3对FEP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