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辽宁省精细化工产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
2015-02-16金雅乔韩微微
孙 云,金雅乔,韩微微
(辽宁省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0)
专家论坛
对辽宁省精细化工产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
孙 云,金雅乔,韩微微
(辽宁省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0)
分析了“十二五”时期辽宁省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未来几年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全省精细化工产业发展重点,并对全省精细化工产业“十三五”规划提出了若干建议。
辽宁省;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布局
1 辽宁省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现状
1.1 产业发展概况
“十二五”时期,辽宁省精细化工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截止2014年底,实现工业总产值3116.6亿元,同比增长 3.4%[1]。其中,专用化学品、合成材料、生物药品三大门类发展迅速,分别同比增长11.9%、6.3%、6%,化工行业精细化率达到54.1%,2010年以来,年均增长3个百分点。
目前,全省共有规模以上精细化工企业846家,行业涌现出大连瑞泽、鞍山七彩、抚顺同益、辽宁嘉合、康辉石化、辽宁奥克等数量众多的民营骨干企业,辽宁北方戴纳索、日本关西涂料、营口福斯润滑油、韩国锦湖石化等三资企业。
1.2 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全省石化行业共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82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内共有2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0余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0余个国际合作研究机构;大连化物所、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化工大学、沈阳化工研究院四家科研院校已成为行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
日前,沈阳化工大学、辽宁省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大连理工大学和奥克集团股份公司联合省内部分高校、科研院所、产业集群和精细化工企业,成立了辽宁省精细化工产业技术联盟,联盟将打破高校、企业与科研院所间体制与机制的障碍,全面推进辽宁省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
1.3 对外合作稳步开展
西班牙戴纳索公司在盘锦成立了辽宁北方戴纳索合成橡胶有限公司,投资建设10万t溶聚丁苯橡胶项目;大连长兴岛引进了恒力石化有限公司,采用国际先进的美国英威达技术建成了三条单体产能220万t的PTA生产线,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PTA生产企业;盘锦和运从俄罗斯引进了丁基橡胶/卤化丁基橡胶生产工艺,结束了辽宁不能生产特种合成橡胶的历史,其中卤化丁基橡胶填补了国内产业空白[2];奥克股份公司完成了在山东、广东、南京、武汉等地的布局,公司环氧乙烷衍生精细化工新材料产能达到百万吨,位居全球前列。
1.4 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2014年,全省14个重点石化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6 213亿元[1],与全省石化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从 2011年的37∶100提高到了 2014年的69∶100。依托大连理工齐旺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抚顺齐隆化工研发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在大连松木岛、抚顺化工新材料等5个产业集群中建成了6个公共服务平台,见表1。
表1 辽宁省石化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汇总表Table 1 Summary of the petrochemical industrial clusters in Liaoning province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1.5 两化融合程度不断深入
“十二五”时期,全省石化行业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在企业管理信息化、研发设计协同化、经营管控一体化、生产设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等方面推动了行业的发展模式转变。阜新氟化工产业基地初步建成了数字园区系统,实现了环保在线检测、能耗管制等功能。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结构调整缓慢
(1)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速度慢
省内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经济圈的山东、天津等地区,市场需求主要依赖进口。
(2)专用化学品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
虽然专用化学品产业增速较快,部分产品拥有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但企业只重视引进产品和技术,产品研发力量不足,不能为化工行业转型升级提供高端的、系列化的专用化学品。
2.2 先进技术引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弱
(1)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不强
省内精细化工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特色不突出,配套能力不强,增加了转移企业的生产成本。此外,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小,额外增加企业消耗,致使国外先进技术企业难以落户辽宁。
(2)科技成果本省转化率低
“十二五”前四年,大连化物所、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化工大学、沈阳化工研究院四家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为22%,但在辽宁本地转化率仅为9.5%。
(3)科研院所应用开发能力薄弱
省内多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对产品合成、工艺研究较多,相应的工程开发、装备研究及“三废”处理技术研究较少,应用和市场开发研究更显薄弱。
(4)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强
省内精细化工企业普遍研发投入不足,缺少创新型人才和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专利专有技术。
2.3 缺乏支撑产业发展的原料和资源
(1)缺乏延伸产业链的基础化工原料
主要是烯烃、芳烃、碳四、碳五、碳九等原料资源都掌握在大型企业集团手中,地方精细化工企业难以获得延伸产业链发展的基础化工原料。
(2)未充分发挥省内港口、储运设施优势
当前省内亟需大量进口国外价格低、品质高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如乙烯、丙烯、甲醇、LPG等),为精细化工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但省内已建成的港口和储运设施一直没能发挥其优势。
3 “十三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发展机遇
国务院出台了新一轮支持东北振兴的意见,对省内项目建设、投资环境优化等方面提出了较为明确的支持意见。
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印发的《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将大连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对推动全省石化产业布局调整和集聚高效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国家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辽宁发挥区位优势,扩大精细化工产业对外开放提供了新的重大契机,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利条件。
(2)面临挑战
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世界范围内精细化工产品需求不够旺盛;行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不足,化工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严重依赖进口,提质增效迫在眉睫;市场竞争更趋激烈,跨国公司产业逐渐渗透,向精细化、高端化发展缺乏竞争力的企业生存压力加大,可能面临新一轮洗牌。
4 发展重点
4.1 增强有机化工原料供应能力
全面提高“三烯”、“三苯”、环氧乙烷/乙二醇、苯乙烯、环氧丙烷、苯酚/丙酮、双酚A、异丙醇、1,3-丙二醇、丁辛醇、丙烯腈、苯酐、顺酐、脂肪族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己内酰胺、己二酸、己二腈等基础有机化工原料供应能力。
4.2 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业
坚持特色化、差异化、高端化发展方向,着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和专用化学品,优化传统精细化工产业,构筑和延伸一批上下游配套的精细化工产业链、产品链,不断提高精细化工产业竞争力。
4.2.1 化工新材料
合成树脂:发展超高分子量等高端牌号聚乙烯、环氧树脂、ABS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高吸水性树脂、有机氟树脂、聚酰胺树脂等合成树脂,重点发展高性能热塑性聚酯、聚碳酸酯、聚酰亚胺、聚醚醚酮、聚芳醚酮、聚醚砜等特种工程塑料。加快树脂共混、改性和合金化进程,鼓励发展环保型改性技术,尤其是不含重金属的改性技术、无卤阻燃技术和产品。
特种橡胶及弹性体:发展溶聚丁苯橡胶、稀土顺丁橡胶、异戊橡胶、丁基/卤化丁基橡胶、乙丙橡胶、丁腈橡胶、氟橡胶,以及聚苯乙烯类、聚烯烃类、聚氨酯类和聚酯类等热塑性弹性体;探索不同橡胶品种的共交联技术,通过发展复合橡胶提高橡胶材料的性价比。
合成纤维:发展聚酯纤维、高强和高模碳纤维、对位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
功能性膜材料:发展水处理用高通量纳滤膜、高性能反渗透膜以及污水治理和海水淡化用特种膜;太阳能电池用PVDF背板膜和EVA封装膜、薄膜型太阳能电池用柔性聚合物膜;光学显示器用偏光膜、特种光学聚酯膜;电动汽车配套的动力锂电池隔膜、燃料电池用含氟磺酸膜;工业用特种气体分离膜、净化膜;离子膜烧碱等电解工艺用强离子性、低电阻值全氟离子交换膜。
4.2.2 专用化学品
聚烯烃及其复合材料催化剂、高效油页岩转化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炼油催化剂、净化剂、特种催化剂等高效新型催化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含氟含硅含硼等特种表面活性剂;无毒增塑剂、无卤阻燃剂、无铅热稳定剂等塑料助剂;环保型脲醛胶、有机硅密封胶等高性能胶黏剂;润滑剂添加剂、燃料添加剂、复合添加剂等油品添加剂;生物絮凝剂、杀菌灭藻剂等环保型水处理剂,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发展光刻胶、高纯试剂、高纯气体和特种气体、液态感光成像阻焊剂、含氟质子交换膜等为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器和新能源电池配套的电子化学品;酶制剂、微生物制剂、植物提取物等仿生态、安全型食品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
4.2.3 传统精细化工
发展高效、低毒、安全、环境友好的新型农药及农药中间体,功能性专用涂料,高档有机颜料、高档分散染料与高性能硫化染料等产品。
5 “十三五”发展建议
5.1 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
一是注重充分体现贯彻好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特别是视察辽宁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国家实施新一轮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战略部署,力求把对经济社会发展大方向、大战略的谋划和决策部署,体现到基本思路中。
二是注重充分体现国家“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精神,认真学习研究国家规划思路,紧密结合地区实际,力求在落实国家发展战略中谋划和定位地区振兴发展。
三是注重充分体现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和要求,力求把坚持“四个驱动”、着力培育“六个新的增长点”、推动提质增效升级、打造辽宁经济升级版等要求,体现到基本思路中。
四是注重充分体现辽宁特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分析制约全省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力求将稳增长、调结构等各项工作,体现到基本思路中。
五是注重坚持以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为支撑,在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等领域,与各地区、各部门共同谋划,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对“十三五”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
5.2 全面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高效发展
按照重点发展区、优化提升区、特色发展区“三大战略”进行整体布局。大连、盘锦、抚顺、辽阳四个地区,重点、全方位发展精细化工产业,承担起带动全省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的重任,打造成全国著名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沈阳、营口、锦州、葫芦岛四个地区,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阜新、本溪、鞍山三个地区,依托特色资源,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细化工产业。
化工新材料产业布局:在大连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和盘锦辽东湾石化园区发展工程塑料、特种橡胶及弹性体;在抚顺高新区发展高性能纤维和石油树脂;在营口仙人岛能源化工区发展功能性膜材料;在葫芦岛高新区发展聚氨酯材料;在阜新氟产业开发区发展含氟功能材料。
专用化学品产业布局:在大连松木岛化工园区发展新型催化剂、医药中间体、电子化学品、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在盘锦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发展油田化学品、橡塑助剂及胶黏剂;在锦州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发展油品添加剂。
5.3 “十三五”园区工作的主要任务
(1)加强全省精细化工产业布局的顶层规划设计
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城市发展规划,统筹规划化工产业及集聚区(园区)布局。促使产业逐步向地域空间相对独立、安全防护纵深广阔的区域集中,尽量远离人口集聚地带,进一步提高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和一体化的水平,淘汰一批规模小、环境风险大、远离市场和原料的化工园区,提高化工企业的入园率和产业集中度。
(2)强化规划的主导地位,引领园区科学发展
在“总规”层面上:积极推进“多规融合”形成“一级政府、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明确化工园区产业发展定位、发展方向和园区产业特色,合理确定产业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优化配置基础设施,处理好长期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
在“控规”层面上:要按照控制指标和控制要求,严格对土地利用的控制和管理。
(3)完善园区安全环保管理体系,保障园区安全发展
按照国家有关指导意见,全面提高化工园区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水平,将信息化建设与园区安全环境风险管理深度融合,从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到事故状态,建立健全化工园区安全环保风险防控体系,从制度建设和设施建设方面保障化工园区的安全发展。
(4)推进园区资源系统整合,减少污染物排放
通过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整合园区热电供应模式,突破体制约束,跨越行业壁垒,实现化工和电力行业的融合和协同发展,提高园区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创新园区热电供应模式,按照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的原则,持续提高园区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化工园区水系统建设,鼓励节水新技术的应用,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
(5)加强责任关怀,树立“美丽化工”形象
强化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保护,建立化工园区“责任关怀”体系和制度,提高公众对化工行业的认知,共建良好的社区关系,树立若干“绿色化工园区”示范典型,实现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6)落实《化工园区规范条件》
按照我国化工园区评价指标体系,从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公用工程、安全管理、节能减排等方面,全面提高省内化工园区的规范化建设水平。
5.4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1)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走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发展道路,积极与国际知名精细化工企业和专利商进行交流与合作,通过科技合作、技术引进、合资办企业等方式推进项目建设,同时注重对外来技术的消化吸收。
(2)积极探索“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途径
探索顶层设计,建立产业规划、科技研发、工程设计、市场应用紧密结合的发展机制,打造一家能够为全省精细化工产业升级发展进行系统化服务的大型工程咨询设计公司。
(3)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扶持重点项目;关注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做强企业研发中心、工程中心及国家级实验室。
5.5 把握新一轮东北振兴机遇,转变产业发展模式
(1)编制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完善精细化工产业体系
结合全省实际情况,编制《辽宁省精细化工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选择重点产业路线制定《重点精细化工项目指导目录》,同时搭建政策宣传、政企沟通、信息交流、投资合作的平台,不断完善和发展辽宁省精细化工产业体系。
(2)依托港口优势,采购制约产业发展的有机化工原料
响应国家“走出去,拿回来”能源战略,充分利用国外的非常规能源以及天然气资源,就地转化为有机化工原料,通过港口运回省内园区进行深加工。或者直接从国外进口价格低、品质高的烯烃、芳烃及其衍生物,甲醇、醋酸等有机化工原料,建立横向耦合、纵向闭合的精细化工产业链条,全面发展辽宁的精细化工产业。
(3)发挥重点产业集群的基础优势,提高产业集中度
依托省内重点石化产业集群,按照市场需求和园区发展定位,加速产业集聚和项目落地,不断延伸石化产业链条,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提高园区投资质量和产出效率。
[1]辽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4年辽宁省石化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与发展预期[J].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15(04): 33-34.
[2]辽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石油化工处.2013年辽宁省石化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与发展预期[J].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14(04): 23-25.
Suggestions on Fine Chemical Industry in Liaoning Province“Thirteen Five-year Plan”
SUN Yun,JIN Ya-qiao,HAN Wei-wei
(Liaoning Petroleum-Chemical Industry Planning&Designing Institute Co.,Ltd., Liaoning Shenyang 110000,China)
Current situation and main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of the fine chemical industry in Liaoning province“twelfth five-year plan” period were analyzed. Combined wi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industry in the coming years, development priorities of the fine chemical industry in Liaoning were proposed, an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fine chemicals industry “thirteen five-year plan”in Liaoning were put forward.
Liaoning province; Fine chemical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Layout
TQ 9
A
1671-0460(2015)08-1725-04
2015-06-17
孙云(1956-),男,辽宁辽阳人,硕士研究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石油石化行业发展及能源综合利用。E-mail:sunyun@lnc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