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发性硬化患者特殊治疗后中医证候学变化的横断面调查研究

2015-02-16周德生周颖璨王洪海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病性证素阳虚

李 中,周德生*,周颖璨,曲 超,王洪海,邓 龙

(1.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湖南 长沙 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湖南 长沙 410007)

多发性硬化患者特殊治疗后中医证候学变化的横断面调查研究

李 中1,周德生2*,周颖璨1,曲 超1,王洪海1,邓 龙1

(1.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湖南 长沙 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湖南 长沙 410007)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特殊治疗(血浆置换、免疫球蛋白)后的中医证候学变化。方法将M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的营养神经治疗和/或中医药治疗)48例,血浆置换组64例和免疫球蛋白组47例。采用横断面调查,填写问卷及中医四诊信息表,分组整合病历,运用WF文锋一Ⅲ中医(辅助)诊疗系统获得各组证素积分,对Ⅱ、Ⅲ级各组证素积分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常规组与血浆置换组病位证素比较,肺、经络、肝、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性证素比较,表、阳虚、湿、痰、风、阴虚、津亏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组与免疫球蛋白组病位证素比较,肺、脾、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性证素比较,表、寒、气虚、阳虚、湿、痰、风、毒、血瘀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主要证名常规组为肺脾气虚证、痰阻经络证、寒湿阻络证,血浆置换组为脾阳虚证、脾气虚证,免疫球蛋白组为脾肾阳虚证。

多发性硬化;血浆置换;免疫球蛋白;中医证候学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慢性疾病,病情反复,中医无相应的病名,目前分型缺乏统一、公认、客观的标准,其证型繁杂,特别是多发性硬化患者运用特殊治疗(血浆置换、免疫球蛋白)后中医证候发生了变化,影响了中医工作者进一步辨证施治。因此,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探讨MS患者特殊治疗后中医证候学变化,希望能为中医诊治提供一种较为客观有效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13年1月~2014年3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中南大学湘雅附一院、附二院结合病史、病程、临床症状和体征,经头颅CT或MRI或诱发电位支持及脑脊液检测确诊为多发性硬化的住院病人118例(其中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3例、中南大学湘雅附一院66例、中南大学湘雅附二院39例),多发性硬化患者QQ群中已确诊为该病并愿意接受远程调查——《多发性硬化患者调查问卷表》和《多发性硬化患者中医四诊信息调查表》的患者41例,二者共159例。其中常规组(未经激素、血浆置换及免疫球蛋白治疗,只进行常规的营养神经治疗和/或中医药治疗)48例,血浆置换组64例和免疫球蛋白组47例。常规组男性13例,女性35例;年龄11~63岁,平均(23.21± 4.56)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病程(2.41±0.37)年。血浆置换组男性22例,女性42例;年龄10~59岁,平均(22.54±4.33)岁;病程10个月~6年,平均病程(2.49±0.54)年。免疫球蛋白组男性15例,女性32例;年龄13~55岁,平均(22.22±4.25)岁;病程11个月~5年,平均病程(2.36±0.48)年。3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2010版多发性硬化McDonald诊断标准[1]。

1.3 调查方法

综合多发性硬化临床分型、文献研究中提取的特异性证候,在证候条目库中进行筛选,形成多发性硬化病证候条目池。特异性症状数量控制在60以内。制定出《多发性硬化患者调查问卷表》和《多发性硬化患者中医四诊信息调查表》。各份调查表最终证候,转变为朱文峰教授出版的《证素辨证学》[2]中常见证候术语。将每组每份调查患者的证候分别录入电脑内,根据电脑中证素计量提示框中的病位病性结果,分别手动抄写每份患者证素积分结果,再剔除不能达到阈值的证素,然后在EXCEL电子表格中建立数据库。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16.0统计软件,症状/体征和证素分布采用频数分析。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采用秩和检验。对Ⅱ、Ⅲ级证素积分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体征分布特征

各组频率大于30%的症状/体征见表1。

2.2 舌脉分布及频数

各组频率大于30%的舌质、舌苔、脉象见表2。

表1 多发性硬化患者各组症状/体征分布及频数

表2 多发性硬化患者各组舌脉分布及频数

2.3 多发性硬化患者各组Ⅱ、Ⅲ级证素分布

多发性硬化患者常规组与免疫球蛋白组、血浆置换组各通过运用WF文锋一Ⅲ中医(辅助)诊疗系统录入数据,得出证素积分,将证素积分<70剔除,分别算得I级、Ⅱ级、Ⅲ级证素积分,考虑到I级只是存在轻度病理变化,并且病位病性较杂,无诊断价值,无临床指导意义,故在此不予以分析;而Ⅱ、Ⅲ级病理变化明显,临床表现也较突出,为了更好地反映实际情况,在数据统计时合并在一起计算。证素积分为Ⅱ、Ⅲ级MS患者病位证素在常规组为肺、脾、经络,血浆置换组为脾、肝、肾,免疫球蛋白组为脾、经络、肾;病性证素在常规组为表、寒、气虚、阳虚、湿、痰、风,血浆置换组为寒、气虚、阳虚、阴虚、津亏,免疫球蛋白组为气虚、阳虚、湿、毒、血瘀。见表3。

表3 证素积分为Ⅱ、Ⅲ级MS患者各组证素分布 (例)

2.4 证素积分比较

由于不符合正态分布及近正态分布,为偏态分布,故采用两计量资料比较的Wilcoxon秩和检验,用中位数(M)和四分位数间距(QR)来表示。与常规组比较,血浆置换组病位证素肺、经络、肝、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病性证素表、阳虚、湿、痰、风、阴虚、津亏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球蛋白组病位证素肺、脾、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性证素表、寒、气虚、阳虚、湿、痰、风、毒、血瘀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表4 常规组与特殊组证素积分比较 (分)

2.5 证素聚类分析

2.5.1 常规组 常规组系统聚类分析树形图显示标尺15时聚类为3组,肺、脾、气虚聚为一类,肾、心神、阳虚聚为一类,湿、痰、表、寒、风、经络聚为一类。见图1。

2.5.2 血浆置换组 血浆置换组系统聚类分析树形图显示标尺15时聚类为2组,脾、寒、气虚、阳虚聚为一类,肾、津亏、肝、阴虚聚为一类。见图2。

图1 常规组病位病性证素聚类树状图

图2 血浆置换组病位病性证素聚类树状图

2.5.3 免疫球蛋白组 免疫球蛋白组系统聚类分析树形图显示标尺15时聚类为3组,脾、气虚、肾、阳虚聚为一类,经络、毒、湿聚为一类,血瘀聚为一类。见图3。

图3 免疫球蛋白组病位病性证素聚类树状图

2.6 多发性硬化患者各组证名分布

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分别对各组病性病位证素,依据朱文峰教授从证候—证素—证型 “三阶双网”归纳出此阶段各组证名,并对各组证名在该组出现频数进行归纳,见表5。

表5 常规组和特殊组证名分布及频数

以上得出的均是各组的主要证名。常规组还存在证名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风袭表疏证、风寒束表证、风湿犯表证、表寒证,血浆置换组依次为肾阴虚证、脾虚寒证、肝阴虚证,免疫球蛋白组依次为脾阳气虚证、肾阳气虚证。

3 讨论

多发性硬化的中医证型及相应证候,目前尚未有统一的标准。如吴畏[3]临床调研归纳为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脾气虚、血瘀、痰湿痰热、动风6组证候要素集合。樊永平等[4]对261例临床病例分析中医证候分布为肝肾两脏阴虚、脾肾两脏阳虚为主,夹杂湿、瘀、痰、热等邪实。周德生等[5]对223例MS患者借助证素理论得出瘀阻经络证,湿热阻络证,阴虚络阻证,肝风内动、风痰阻络证,气血两虚、经气不利证5种证型。周德生等[6]分为荣气虚滞、风火毒注证,卫气虚滞、痰湿毒蕴证,精气虚滞、痰瘀毒聚证,髓海空虚、浊毒结积证。

本调研同样依托证素理论,得出常规组主要证名为肺脾气虚证、痰阻经络证、寒湿阻络证,血浆置换组主要证名为脾阳虚证、脾气虚证、肝肾阴虚证,免疫球蛋白组主要证名为脾肾阳虚证。

从诸多的常规组的多发性硬化病历汇总分析得出,本组病机不外虚实两端。虚证以肺脾气虚证为主,实证以外邪侵袭所致。所以相对而言本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较轻,故治宜祛邪,兼顾扶正。

血浆置换组和免疫球蛋白组这两组病机演变为一派虚象,血浆置换组为脾气虚、脾阳虚、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脾虚寒(脾阳气虚)、肾阴虚、肝阴虚证。体现了本组以后天之本脾为代表的气虚、阳虚,先天之本肾和容易阴虚的肝,也间接反映了本组同时存在阴阳两虚的特色。免疫球蛋白组患者虚象为脾阳气虚证、肾阳气虚证、脾肾阳虚,可以看出伤及后天之本脾及先天之本肾的阳虚、气虚,而未再出现阴虚。通过对比病机可知,相对而言,血浆置换组和免疫球蛋白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较重,可能由于病程长,反复发作,损伤累积,或者原发进展,或者发病时患者年龄较大有关,故治疗要注意顾护正气和培本。

总之,本调研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参考。但同时存在不足:接受远程调查的患者41例采集的资料可能不够准确,未能采取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未能对病人进行长时间随访追踪。下一步应扩充样本量研究该病的病因病机,并进行长时间随访追踪,做MS患者自身前后对比中医证候学改变的调查研究。

[1]Ashtari F,Savoj MR.Effects of low dose methotrexate on relapsing-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 in comparison to Interferonβ-1α: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 Res Med Sci,2011,16(4):457-462.

[2]朱文锋.证素辨证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1-161.

[3]吴 畏.多发性硬化中医证候学规律的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77-79.

[4]樊永平,尤昱中,陈克龙,等.261例多发性硬化患者临床特点和中医证候分布[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2,33(3):301.

[5]周德生,马成瑞.223例多发性硬化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12):21-23.

[6]周德生,胡 华.神经科中西医诊疗套餐[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214-222.

(本文编辑 马 薇)

Cross-sectional Investigation of Change of TCM syndromes on M ultiple Sclerosis Patients after Special Treatment

LI Zhong1,ZHOU Desheng2*,ZHOU Yingcan1,QU Chao1,WANG Honghai1,DENG Long1
(1.Graduate School,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Hunan 410208,China;2.Department of Neur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Hunan 410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change of TCM syndrome on patients of multiple sclerosis (MS)after special treatment (immune globulin,plasma exchange).MethodsThe MS patients were random ly divided into the convention group with 48 cases (neurotrophic drug and or TCM treatment),plasma exchange group with 64 cases,and immune globulin group with 47 cases.A cross-sectional survey was adopted to fill with the questionnaire and the four diagnostic methods of TCM information table,grouping and integrating medical records.The syndrome score in each group was evaluated by using WF Wen FengⅢ Chinese-(aided)diagnosis system.The accumulated points on levelⅡ andⅢ groups were determined by systematic cluster analysis.ResultsComparing the convention group with plasma exchange group,the symptom factors of disease location in lung,meridian,liver and kidney hav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P<0.05);The symptom factors of disease's quality in exterior,yang-deficiency,dampness,phlegm,wind,yang-deficiency,body fluid deficiency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Comparing the convention group with immune globulin group,the symptom factors of disease location in lung,spleen and kidney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symptom factors of disease's quality in exterior,cold,qi-deficiency, yang-deficiency,dampness,phlegm,wind,toxicity and blood stasis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ConclusionThe syndrome names of convention group are mainly called lung-spleen qi-deficiency,stagnation of phlegm and cold dampness of meridian collaterals.The syndromes in plasma exchange group are mainly spleen-yang-deficiency,spleen-qi-deficiency.The Immune globulin group is mainly spleen-kidney-yang deficiency syndrome.

multiple sclerosis;plasma exchange;immune globulin;TCM syndromes

R593.25

A

10.3969/j.issn.1674-070X.2015.04.014

2015-01-28

李 中,女,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病和神经变性疾病。

*周德生,男,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E-mail:2478020529@qq.com。

猜你喜欢

病性证素阳虚
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及证素特点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和中医证素分析
脾系藏象病位与病性特征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心衰协定方联合西药治疗心阳虚衰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阳虚了会有这些表现
基于“风痰瘀虚”的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病性证素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研究
八珍汤加味序贯中药包热熨治疗气血两虚型子宫腺肌病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白术附子汤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阳虚水泛证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