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数学分组教学的实效性

2015-02-16

学周刊 2015年33期
关键词:线段动手分组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花寨乡中心学校734016)

浅谈提高数学分组教学的实效性

朱旭林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花寨乡中心学校734016)

本文通过对分组教学的分析,从最基本的给学生分组、教学前的准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学生学习中的探索、以及教学后的小结等几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分组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从教学中汲取更多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规律,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数学分组教学学生

数学分组教学是锻炼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阵地,学生通过自我学习探究从中摄取知识的精髓。通过这几年的数学教学,我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不少问题,诸如学生存在的课前不预习、课内不动手、课后不总结,板演教学可见度低,教学成功率不高,有些学生甚至是跟着教师喊一节等。为了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改变以上弊端,使学生真正能从中获取有用的知识,我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做的。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好组

(一)合理分组

不同的学生由于经历以及知识的认识程度不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都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所以,在分组时,要将优生和后进生,动手能力强的和动手能力弱的分在一起,以便互相帮助;分组时要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动手操作能力。甚至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分为若干组;使每个组既有好学生也有后进生,既有动手能力强的也有动手能力弱的,让他们互相帮助、互相促进,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二)组内角色分工要明确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有时比教师讲学生被动的听效果要好的多,也比学生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要好,要学生分组进行。组内角色分工要明确,例如甲负责检查本组同学做的对错、乙负责指点讲解、丙负责统计,最后共同分析总结。或不同学生负责在不同信息源中寻找相关信息;另一方面,组内角色要做适当的转换,例如,第一次甲检查乙指点讲解丙统计汇报,第二次可做适当的调换。这就要求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作用,互相配合和协作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探究活动。

(三)注意性别

分组时还要注意学生的性别,进行合适的男女搭配;大多数女生对数学学习往往都没有偏爱,甚至有些女同学的唱着说“想说爱数学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遇到函数图像分析就有点头痛,遇到应用题就有点绕不出弯的感觉。所以分组时一般不要出现纯女子组,最好是男女搭配。

二、认真做好教学前准备

在教学前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我们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到课堂内该干什么,该怎么干;也就是安排学生要进行教学前的预习工作,让他们小组合作预习,在预习中提出一些问题,做一些适当的准备活动。因为“提出问题”是分组教学的第一步。然后师生共同梳理、整合问题。然后,同一小组的学生对提出的问题作适当的讨论,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自己最想解决的一个问题,然后说出自己的猜想。这样,既给了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又给了他们自由的内容选择和活动的空间,使学生明白怎样教学,学生也急于去验证自己的猜想,积极性大大提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指导学生做好分组学习

(一)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分组教学中,不可管得太死,也不能“放任自流”,尤其对我们农村的学生,由于自控力较差,“小组玩”的心理较强,更应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在进行分组教学中,应全面监控每一环节,即给学生一片活动、自主的空间,又让他们能有效地完成教学研究。

(二)教师要巡回指导

在分组教学中,在学生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但在教学中对预测出现的问题,我先不提出,只是让他们动手做,当学生遇到困难求助时,再集中指导。如比较线段长短我是这样进行的,我首先设计以下过程再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1.怎样比较两个学生的身高?提出为什么要站在一起,脚底要在一个平面上?

2.怎样比较两座大山的高低?只要量出它们的高度。

由此引导学生发现线段大小比较的两种比较方法:数量比较法(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线段AB和线段CD的长度,将长度进行比较)、重叠比较法(将两条线段的各一个端点对齐,看另一个端点的位置)。然后又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说明两种比较法的好处,使学生很快掌握了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对有些学生犯的简单的错误,我不指出原因,而是指导学生自查来排除故障。

四、认真做好教学后的小结

做完一次分组教学后不要教学一结束就算完了,我们至少要做以下几点工作。

首先,让各小组的组长汇报本组的教学结果,并让他们写在本子上;结合学生写出的结果自己再加以讲解,这样既能纠正错误,也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加深印象。

其次,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表现给予肯定,主要是表扬;让那些纪律好,计算迅速且结果正确的同学真正感到认真学习就是好,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也可使以后的教学课上得更有意义。

最后,让学生整理好书本文具,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并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适当的交流。

总之,培养学生的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能力,使学生能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技能和方法,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要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大力加强提高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应用分组教学能很好的提高全班的平均分。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分组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从而大大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

参考书目:

[1]任志鸿.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甘肃教育督导,2005.

[2]罗正华.教育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9(6).

[3]殷玉霞,马晓燕.在教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甘肃教育,2008(5).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线段动手分组
我也来动手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分组搭配
怎样画线段图
我们一起数线段
数线段
怎么分组
动手演示找错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