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生”作文自由运笔中学日札写作教学刍议

2015-02-15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言语生命作文

“野生”作文自由运笔中学日札写作教学刍议

◎福建省罗源第一中学 李耀平

目前中学写作教学普遍存在着高耗低效的问题,而日札写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日札的定义、实际效能和日札教学实践的梳理,能够彰显日札写作的种种独特优势。

日札写作;野生环境;言语生命

不知始于何时,作文逐渐成为学生憎之如瘟神般的异化劳动;而教师评改作文不仅甚于移山之累,亦是硬着头皮接受一次次的视觉污染:古墓派、程式化、僵化论证、虚假捏造……简直不堪入目。作文成了师生最苦的差事。

长期以来,写作在阅读本位教育范式中只是阅读的附庸,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实际操作层面,有些学校甚至会因为教育体制、应试需要及教师素养等诸多原因大打折扣。以课堂作文为主的写作训练不是出于学生内在言语欲求的自由写作,为实用、应试而作文败坏了学生的写作胃口,甚至扼杀了学生的言语生命。而突围之道应以日札写作为主,最大限度呵护学生的言语生命自由。

何谓日札?梁启超说是“每日各记其内学外学,及读书所心得,时事所见”,①即人们对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及读书笔记等日常性言语表达行为,这是广义的日记。鲁迅也说,除日常记事外,随感杂感等心得体会一类的东西也该是日札写作的重要内容。②可见,日札是极具个体生命体验与言语自由表达的写作行为。

就其实际效能和教学实践而言,日札写作是提高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20世纪20年代,扬州八中张震南等就曾实践“札记课”,实践证明比“讲读课”效果好。一学期下来,“他无所觉,惟学者澄心摄虑,肃穆不扰,则远非读文时所能及”。③20世纪30年代高馨圃曾有“以日记代替作文”的教改研究,20世纪80年代魏书生进行了“日记代替命题作文”的教改实验,都取得了远胜课堂作文的成效。日札写作有如此功效,根本原因在于,它才是“完全为自己的真正写作”,④它的超常包容性创造了一个仿“野生”的生态环境,而这种生态能最大限度保持人的言语生命“野性”,让他们的言语个性得以自由、茂盛的舒展。⑤

一、自由书写,尽量规避应试命题

冯骥才说:“写作是一种灵魂的自由,自由注定是写作的本质。”而事实上中学生的这种自由却因限制重重的命题作文常被无情剥夺。写作功利化、应试化趋向在功利主义、工具理性大规模侵入学界之背景下愈演愈烈,学生的言语生命一次次遭到屠戮。放宽命题限制让学生自由表达的最好方式首推日札写作。

“我手写我心”是对自由写作最朴实的阐释。《新课标》提出“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而日札写作因其种种独特优势成为实践这一理念的最好途径。

首先日札写作题材自由,旅游纪行、亲友交往、日常行止、读书笔记、学习心得等无所不可写;其次文体、立意自定,让学生据己特长、思维实际表达,而非疲于应命拘谨敷衍;写作场所也可自由选择,不必拘于肃正考场端坐凝思;甚至还可自由选择读者,而不需心有顾忌言不由衷。只要触境会心、兴之所至,就可随时、随地付诸札记。此时,日札写作就是学生最自由的表达、宣泄之途,学生大可书写自己率性、个性之文,不受命题限制,没有功利因素影响,不再为书本、为教师代言,也不再为迎合阅卷教师口味而虚伪圆滑,从而真正获得倾吐内心的快乐。

长期的日札写作能促成言语生命的自由成。写作的根基在于学养的积累,而日札写作可促动学生进行高质量的阅读,逐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不断积累新鲜、具体而独特的生活素材。写作所需的主体素养如思想审美、观察采集、感悟想像等都可在日札的自由书写带动下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通过长期点滴的搜集与浸润,学生自能增益学养,提高言语悟性,写作自然水到渠成,其灵魂也能在自由书写中振翅高翔。日札让学生收获释放情绪的喜悦,体验思考与探究的成功,让言语生命在自由写作中茁壮成长。虽经万壑千岩、激流险滩;但豁然开朗时,轻舟已过万重山。

当然,我们不完全否定课堂作文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法”“规”“技”训练的价值,但写作教学当以人为本,“言语活动,当指向人的自我实现”,⑥而日札写作恰可促成言语主体的学识、情意等素养的全面和谐发展。这种自由写作的体验,明显有别于应命之作的搜索枯肠,应该取代传统课堂作文在写作教学中的重心地位。

二、理性指导,呵护自由言语意识

中学阶段日札写作的要求应如何合理定位?参考潘新和教授的写作教学三阶段说,⑦我认为视学生具体情况,第一学年可鼓励他们写放胆文。文体、立意、题材、语体不限,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写天性禀赋之文,而不苛求修辞之工,谋篇之巧,但能“直抒情感,了无隔阂;朴实说理,不生谬误”。⑧

对学生喜欢的文体,教师要从规范上予一定关注指导,在立意、题材、语言上适当引导,但限制不要太多,鼓励学生写出个性和风格。对于他们不大成熟的见解,不能急于扭转,要与他们真诚、平等地交换意见。这样既培植与增强学生在写作上的自尊与自信,又能因材施教,尽心养护学生的言语生命意识。

在数量的安排上也不能硬性规定太多,若负担过重易使学生丧失自由写作的意愿。梁启超的做法很有参考价值:“最好令学生每月作一条以上的札记,或用记载体记日常经历的事,或用论辩体写自己对于一个问题的感想。”⑨日札由学生随心书写,多多益善,但一个月至少要求一篇,让学生自由选题、搜集、探究。有时考虑到学生课业负担重,没时间书写札记,语文教师宁可少讲,也要尽可能在课内为学生挤出自由读写时间。

有人说,一旦日札纳入检查体系便违反其自由写作的本质。其实,自由与纪律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自由。在教学中,日札写作不能是散漫的无政府状态,让学生自由写作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力图打破课堂作文的种种限制,让学生真正我手写我心,最大限度呵护学生的言语生命意识。事实上,由于课业负担重,有些学生可能会敷衍了事,所以教师的督导必不可少。还有些学生可能会出现茫然无措、浅尝辄止等问题,这也需要教师的引导。《新课标》提出,“课程评价的目的是要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日札正是一种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有效形式,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请况,故而可将日札写作纳入课程评价体系。这恰是通过规范的形式对学生的日札写作进行有序指导,使写作教学从“有”的规训向“无”的涵养倾斜,促成学生更好地养成日札写作的良好习惯,养护自己自由表达的言语意识。

在日札写作教学中如何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长期坚持?首先,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写作意愿,除学生主动索求参考性议题外,教师不做任何限定。其次教师在批改时要平等地与他们交换意见,尽量不采用否定的评价方法而多提建设性的正面意见,“用放大镜发现他们的优点,艺术地表扬他们的优点”。⑩最后,教师应积极为学生的交流创设平台,通过组织讨论、辩论、讲演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交流与对话的机会。好的作品结集制成纪念册,或推出发表,促进学生热爱日札写作。当然,日札作为一种私人性写作,学生是否愿意交流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其实,除了私密性日记,学生一般乐意将自己的成果拿出来交流。总之,无论是写作前期的定位,还是写作过程的指导,还是写作后的激励,都要以呵护学生的自由言语意识为宗旨,尽量为学生创造“野生”的生态坏境,让其自由运笔。

潘新和说:“自觉的经常性的课外写作,其效益远胜于规划设计得再好的课内训练。”⑪而日札写作能充分尊重学生自由言语欲求,牧养他们自由言语生命的野性,发展他们的言语创造潜力。它最贴近写作乃“创生和化育”之本质特征,因而应成为母语写作教育与教学的中心。

①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康南海教育文选》,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

②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③张震南、王范矩等:《中学国文述教》,转引自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下卷),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④周国平:《周国平和中学生谈写作·第二讲/写作与自我》,《课外阅读》,2008年第12期。

⑤⑥⑩⑪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下卷),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⑦潘新和教授建议写作教学大致可分三个阶段:小学阶段写“放胆文”,中学阶段可适当写“小心文”,大学阶段两文皆备,倡作“放胆文”。见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下卷),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69-1071页。

⑧叶圣陶:《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见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⑨梁启超:《作文教学法》,《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

(责任编辑:石修银)

猜你喜欢

言语生命作文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关于冬天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