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应用文写作调查引发的思考

2015-02-15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应用文语文课程写作能力

高中应用文写作调查引发的思考

◎福建省云霄第一中学 石惠珊

加强高中应用文写作教学有其深远的意义,但目前高中应用文写作现状令人堪忧。本文深究中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弱化的主要原因,并论述了高中应用文写作教学目标的确定及相关的教学策略。

高中写作;应用文;教学目标;教学策略

一、应用文写作现状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第二学段要求: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第三学段要求:学写常见应用文;第四学段明确要求: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要求:“……写作应用文,力求准确、简明、得体。”②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2009版)要求高中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这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应用文”应在《考试大纲》“实用类文章”的定义范围之内。张志公主编的《现代汉语》提出“实用性文体”“不是一般常说的那种‘应用文’”,它与“文艺性文体”对举,“除了文艺性文体之外的,都是实用性文体”。③王荣生教授在《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中采用“实用文章”提法。④笔者在这里不论述“实用类文章”与“日常应用文”的概念界定,而是依据人教版中小学教材及课程标准,沿用“常见应用文写作”提法。

目前书信写作现状令人堪忧。2013年11月,我们对某一级达标校高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书信写作调查,作文题目为《给高一语文老师的一封信》,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内容不限。调查的人数为362人,其中写作格式完全正确共37人,不完全正确达325人。对错误的项目逐一统计结果见下表:

那么,中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弱化原因何在?

首先,高考导向导致应用文写作教学双边忽视。

回顾1985年至1995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应用文写作考查方式非常灵活,有考查大作文,也有要求拟写或修改消息、启事等。全国卷、上海卷等试题多考查布局谋篇、联缀成文的写作能力。1985年全国卷要求以澄溪中学学生会名义,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信;1989年全国卷要求给好友写一封回信。两次大作文均是“书信体”。小作文的形式如全国卷1987年要求用190个字写“育民小学办起了游泳训练班”消息。全国卷从1992年至1995年连续4年命制修改应用文。上海卷1990年、1991年、1993年、1995年均设置写作应用文。(欢送辞、电报稿、播讲稿、消息)

但是从近年高考语文试卷编排看,“应用文”很少放在“写作”部分考查,基本结合“语言知识及运用”进行考查,体现题型多样、联系现实、重视语言积累等特点,但由于所占分值极少,高中教师往往把它放在“语言知识及运用”板块中进行复习。这导致许多高中生连最起码的书信、通知、申请等常用的应用文格式都分不清楚,更谈不上相对复杂的诸如签订合同、报告、起诉状等应用文写作了。

其次,高中语文教材中应用文写作知识内容比重近乎零,致使师生对此不够重视,这是高中应用文教学的致命伤。请看下面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作文系列表”:

从上表不难发现,教材系统地介绍相关应用文写作知识的内容几乎没有。就现行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的中学教科书(必修)来看,应用文文体的阅读文章所占的比例也很小。选修教材《文章写作与修改》也凸显不出应用文和与之相关写作知识。这些都导致了教和学双边的忽视,以为应用文写作教学在高中阶段并不重要。教材本身的硬伤暴露了当前写作理论和写作教学体系的缺失,反映了教材编写与学校写作教学之间脱节等问题。在现行的学校教育教学中,教材仍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也是国家招生考试命题的依据。若能让写作教学知识体系形成于教材阅读教学知识体系的构建中,就更有利于写作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这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大有裨益。

二、高中应用文写作现状引发的几点思考

思考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提出:“在学写应用文的过程中,培养对事负责、与人合作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作风。”并要求高中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口头应用的能力,能根据交际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场合,提出话题,敏捷应对,注意表达效果。学习演讲与辩论,学习主持集会、演出等活动”。⑤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应用文教学目标的确定以“致用、交际”为原则,这里包含两个层面:①学生终身的实际应用能力;②适应未来生活交际的需要。正如张志公先生在《学作文是为了用》一文中所说的:“作文教学要教给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和不断自行提高实际应用的能力,或者,用个时髦的说法,教给他们在写作方面的‘应变’能力,也就是适应今后会产生的各种新的需要的能力。”⑥

高中写作教学的终极目标不应是“为了考试”,也不应该是精神道德训练,写作教学目标主要是为“学生的真实生活应用与生命成长本身”。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非常重视应用文写作的交际功用。如秦朝李斯的《谏逐客书》、汉刘邦的《求贤诏》和李密的《陈情表》等。“交际写作”已经成为当今大多数人认同的理念,“读者导向、交流驱动、语境生成”的写作因为有了“交际语境”,作品不再仅仅是“写的结果”,而是“持续具有交流和传播价值的文本”。⑦

因此,“牢记致用原则,抓住交际目的这个纲”应是高中应用文写作教学的不懈追求。2006年湖北卷要求通过仿写宣传报纸版面,目的在于吸引读者阅读并订阅,考生仿写必须突出版面特点,力求叫人一见倾心。2006年福建卷要求写说给连战先生听的欢迎词,目的在于唤起连战先生宾至如归的亲切感,拟写时必须讲究得体、口语化并切合说话人及听话人的身份。这可以引导考生注重“交际”的目的、场合、身份、手段等要素,注意口头交际与书面交际的不同特点。这样的考题语料新鲜,提问科学,值得推广。如果只是给定材料要求提炼要点或缩写,或照原句仿写,材料又是陈旧的,就背离了“致用”原则。

思考二:应用文教学策略的三个基本点

加强高中应用文写作教学有其深远的意义。那么,一线的教师应从哪些方面落实应用文教学呢?

(1)落脚点:应用。从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师应想方设法利用电影、电视、广播等媒体资源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

(2)切入点:教师须引导学生对过去(小学初中)学过的应用文知识,结合例子进行必要的整合、归纳、补充、梳理。笔者整理了《高中应用文写作分类表》(详见下文)。

(3)操作点: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要途径,注重操作的阶梯、有效、科学,提高学生关注社会的参与意识。应用文写作,措辞要得体,要关注写作对象和目的,“要合乎身份地位,否则就不适当”。⑧

教学过程中应防止几种情况:

(1)低效。重复初中内容,泛泛而谈,没有教学重点,不能突破难点。

(2)针对性不强。未能根据学生的实践,教学起点太高或过低,不合规范。应用文文体是一种最直接具体反映各种事务和人们之间关系的实用文体,强调内容要实事求是,文字需简明扼要,行文注重叙述和说明,应教给学生每类应用文的特定用途和格式。

(3)讲座式灌输。应用文写作讲究的不是文采,讲究的是语言要朴实、简明、准确、严谨,讲究的是规范,因而需要摒弃知识点的灌输。

(4)以练代教。

综上所述,加强应用文写作教学,应积极为学生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搭建学习和实践平台;针对应用文写作教学和高中生的特点,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感受应用文写作的强大魅力,从而培养和锻炼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总之,高中阶段不仅可以对学生的应用文知识和写作能力进行系统训练,还能为他们今后处理与之相关事务打下坚实的基础。高中毕业走入社会的学生,除学习中文专业的学生外,学习其他专业的学生几乎不可能再接受学校系统的应用文写作训练。

同时,我们也呼吁教材编写部门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科学规划教材,尽可能选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应用文范文,较系统地编入一部分当下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使用较多的应用文写作知识以供学生阅读、学习。

附:《高中应用文写作分类表》

一、日常事务类书信:介绍信、证明信、慰问信、表扬信、感谢信、祝贺信、请柬、聘书、倡议书、建议书、嘉奖书、申请书、检讨书等。

二、告启类文书:通知、启事、产品说明书、调查报告、海报、商业广告、声明、公示、公告、通告、通报等。

三、条据及其他:收条、领条、借条、请假条、留言条;日记、计划、消息、总结、会议记录、广播稿、竞选稿、签订合同、起诉状等。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②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③张志公主编:《现代汉语》,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④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年。⑥张志公:《语文教学论集》,福建教育出版社,1981年。

⑦荣维东:《交际语境写作:我国写作教学的发展方向》,《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2013年第4期。

⑧夏丏尊、叶圣陶:《大师的72堂作文课》,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

(责任编辑:石修银)

猜你喜欢

应用文语文课程写作能力
应用文写作:语言简练、得体、有效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应用文教学方法初探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关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