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受体阻滞剂在电风暴中的应用
2015-02-15普国全
普国全
(云南省楚雄州人民医院,云南楚雄675000)
✿论著/心脏及血管病✿
β受体阻滞剂在电风暴中的应用
普国全
(云南省楚雄州人民医院,云南楚雄675000)
目的 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电风暴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艾司洛尔。记录两组电风暴患者治疗过程中电复律所需次数、电风暴终止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电复律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研究组电风暴终止率仅为91.67%,显著少于对照组电风暴终止率41.67%,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显著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0%,P>0.05则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电风暴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效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电风暴;β受体阻滞剂;应用效果
心脏电风暴(ventricular electrial storm,VES)是指24h内患者自发出现不少于3次的心室颤动或(和)室性心动过速、间隔窦性心律等情况,此类患者大多需给予电除颤、电转复等紧急救治[1]。本文将于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选取前来我院就诊的24例电风暴患者给予临床研究,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电风暴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4例电风暴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龄41至83岁,平均年龄(60.19±2.27)岁,基础疾病类型:扩张型心肌病3例、前壁心肌梗死12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9例。按照前来就诊序号将24例电风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单号为对照组(12例)、双号为研究组(12例),两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类型、例数等情况对比结果P>0.05,提示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 法
1.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经临床检查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制定的电风暴诊断标准;②对本次研究所需电复率、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方法具有良好耐受性;③排除恶性肿瘤、精神类疾病者;④排除妊娠、哺乳、产褥等特殊生理时期患者;⑤无血液、免疫系统疾病;⑥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完全知情。
1.2.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方法包括止痛、吸氧、镇静、调脂,24h持续心电监护,硝酸甘油静脉给药,将150万U尿激酶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与30min内静脉滴注完毕(溶栓),以每分钟20-80μg剂量给予静脉滴注硝酸甘油,300mg阿司匹林咀嚼(抑制血小板聚集),5000U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抗凝),盐酸胺碘酮片每间隔8h口服200mg,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电复率(由德国普美康PRIMEDIC公司提供ECO1便携式除颤监护仪)处理;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艾司洛尔(由山东鲁抗医药集团泰安制药厂提供,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7705),首次静脉推注20mg,于1min内给药完毕,之后以每分钟0.1mg/kg速度持续泵注给药,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及时更改给药剂量。记录两组电风暴患者治疗过程中电复律所需次数、电风暴终止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1.3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利用SPSS17.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17.0)软件包完成统计学分析,其中以t检验计量资料由(±s)表示,χ2检验计数资料由[n(%)]表示,当结果为P<0.05时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两组电风暴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电复律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研究组电风暴终止率仅为91.67%,显著少于对照组电风暴终止率41.67%,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表2。
表1 两组电风暴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电复律次数对比分析(±s)
表1 两组电风暴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电复律次数对比分析(±s)
注:*表示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例数(n)研究组对照组12 12治疗过程中实施电复律次数3.24±1.97*6.94±3.2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电风暴终止率对比分析[n(%)]
2.2 不良反应
两组电风暴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显著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0%,P>0.05则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3。
3 讨论
研究表明[2],心脏电风暴是患者发生心脏猝死的重要原因,在安装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与药物治疗联合干预下,心脏电风暴患者2年内死亡率仍维持在24%-30%范围内。近年来,由于人们饮食结构、周边环境、生活习惯等多因素不断变化,心脏电风暴发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
有研究显示[3],遗传性心律失常、非器质性心脏病、器质性心脏病等患者是心脏电风暴高危人群,经各种原因导致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后发生此类疾病,其发生条件应满足具有心律失常的基础疾病(通道疾病、心肌梗死等)及上升的交感活性。以往临床主要给予心律失常相关处理,如胺碘酮及(或)利多卡因静脉给药、电复律等,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本文研究可知,对照组患者经临床常规治疗后电风暴终止率仅为41.67%,而治疗过程中实施电复律次数较多,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表3 两组电风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分析[n(%)]
随着临床医学水平不断提高,有学者提出在常规方法中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又可称为选择性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电风暴患者临床疗效。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是临床常用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药物。β受体阻滞剂可通过降低机体交感神经活性亢进从而达到抑制心脏收缩力的目的,延缓心律失常发生方式传导时间,持久改善机体血流动力学从而提高患者左心室功能,机体运动耐量随之上升,心肌重构情况得到有效延缓或逆转,最终将有效降低心率,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4]。本文中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后,其电风暴终止率高达91.67%,而治疗过程中实施电复律次数则显著少于对照组,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并无显著差异。提示利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电风暴具有较为满意的疗效及安全性,与张灵[5]等人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电风暴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效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今后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1] Nieminen MS,Bohn M,Cowie M,et al.Executive summary of the guidelines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heart failure:the Task Force on Acute Heart Failure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J].Eur Heart J,2014,26(4):384-416.
[2] 陈筱潮,彭健,牛云茜,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室电风暴三例[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2,21(9):317-318.
[3] Kim SG,Ling J Fisher JD,et a1.Comparison and frequency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afterdefibrillatorimplantation by thomeotomy versusnonthoracotomy approaches [J].Am J Cardiol,2014,74(12):1245-1248.
[4] 郭继鸿.β受体阻滞剂应当成为快速心律失常治疗的基础用药[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5;29(5):331-334.
[5] 张灵,王进,胡写红,等.艾司洛尔治疗交感风暴伴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l例[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3,25(11):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