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化学习寓人格培养于语文教学中
2015-02-14陆萍
○陆萍
(合肥市第三十中学,安徽 合肥 230041)
语文,需要怎样的追求呢?笔者认为,课堂中,师生之间、文本与学生之间要保持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披露灵性,展示个性,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文化追求与人格养成。因此,我们需要用新理念指导语文“情境化”学习。
一、以“语文味”的追求导引课堂情境
语文课堂学习,首先应该是借教材甚至是课文教授语文课程内容、培养语文能力,不应该以吸取思想内容为主,而应该凭借课文获得语文的感性经验和语文知识,语文课堂是利用文本教语文。
听过一节《老王》公开课,教师设计了这么个问题:“联系当前社会现实,谈谈你对老王这类人的看法。”学生踊跃发言,有的说老王这类人需要迅速转变经营方向,坐三轮车的人毕竟很少;有的说,现在像老王这样的贫困群众太多了,要建立有效的社会救助体系;有的说,社会贫富悬殊不断加大,老王这样善良的人,总有一天也会变坏……如此,学生活动充分,课堂固然是走向了热闹,但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还是语文课吗?这是政治课。语文课堂缺少了“语文味”。
那么,怎样来表现那种“语文味”呢?也就是说,怎样来实现语文能力的培养呢?比如教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最重要的是品味文本的“语文味”。要知道《背影》写了什么,但是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要写这个;要知道《背影》运用这样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塑造了这样的形象,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为什么要用这种技巧、形式和内容是怎样互动的。只有这样,才可能将《背影》的味道层层再现。“背影”值得写?是的。它是一个肩负祖母去世、家境惨淡、父子离别的背影。父子离别不止一个,但是这个特别,寓含一个时代给予的重负,而且,将“背影”设置在那样一个不该离别却不得不离别的火车站,且让人看的过意不去,难以忘怀,具有可读性。上面讨论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值不值得写和读的问题,弄清这个问题,“背影”的味道出来了。
二、以“流淌在生命中”的语言营造作品情境
语言一直是课堂中教师与学生最直接的交流途径。上好一节课,教师的语言至关重要,谚云:“它不是蜜,却能黏住一切。”这里讲的就是语言艺术的魅力。准确生动的教学语言,能始终紧扣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语文课堂,反对那种言不由衷的虚伪之言,反对那种思而无序的拉杂之言,反对那种晦涩难明的模糊之言;提倡运用心灵力量的肺腑之言,提倡承载思想才情的名警之言,提倡参透民族底蕴的经典之言。语文课堂特色,在一定范围里,是语言的特色。比如,当笔者教授《紫藤萝瀑布》,当讲到“花和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时,师生共同探究其意义,如“人的生命短暂,但整个人类是生生不息。遭遇到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让悲痛长压心头,要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事业中去。作者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瀑布般的紫藤萝盛开着,散发着蓬勃的生命的气息,高奏着昂扬的希望的乐曲,解开了‘生死谜’,抚慰着‘手足情’,不是吗?只要种子在,花谢了还有再开的时候;只要真情在,许多失去的还有再来的时候”。疑惑解除,似乎课堂智慧也有表现。
三、以“百家争鸣”的方式构建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式教学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创新探究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式。它通过由教师创设问题情景,然后学生共同合作、讨论探索,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予以总结、升华,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优化课堂教学。善于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和有针对性地总结问题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
汉语富有灵性和诗意,作者情感的表达隐匿于语言文字的深处,语言常常是多解的,模糊的,具有巨大的解读空间。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去珍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鼓励学生主动地与文本展开自由对话,鼓励学生谈独特的感受,让心灵与心灵在碰撞中发出鲜活的思想,撞击出智慧的火花。教完《行道树》这篇课文,笔者问学生,你觉得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有的学生说:“我觉得应该做行道树那样的人,默默无闻、踏踏实实地工作,做一个对别人和社会有用的人。”有的学生说:“我觉得生活在森林里好,本来那才是树应该在的地方,在那里才能回归真实的自己。树之所以变为行道树还是因为人类的自我意识太强,也并不是生活在森林里的树就都是贪图享受的代表。”虽然他们的理解有深浅,感悟有不同,但笔者认为——只要合理,都是可以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
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地创造。只有当我们在自己心中形成差异教育的理念的时候,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促进学生发展。
四、以“人情练达即文章”的意念创设想象情境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虽然文章有娱乐、教化、审美、反映社会生活、抒发人的情感等功能,但其本质只有一个:人情!动物可以通过叫声、姿态、外貌等表现它们对自然世界的感知、感悟,而人写文章就只能表达人对自然世界的感知、感悟。文学与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为何说自己是“闲人”?面对学生对于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我意识到,有些学生的理解是偏颇的甚至是错误的,于是,就进行了如下的拓展——苏轼在黄州的生活究竟怎么样呢?我们借助他在黄州期间写的一些词句看他的心情:“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在对这些词句的诵读基础上,我们再一次运用想象去讨论,得出了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当时苏轼当时的心情是寂寞的、忧伤的、凄凉的。接着,风格一转,我又给学生展示了以下几句词:“蜗角虚名,蝇头小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诵读这些词句的基础上,学生虽然对词句的内涵不完全理解,但还是能够透过不计名利、展望未来感受到苏轼的豁达、乐观和洒脱。把这两个文本拓展的结论结合起来,对文本的解读自然就准确了。这样做,还不仅仅是校补的作用,对于学生以后学习有着很丰厚的积淀。
不妨再延伸一下。大家都知道生活离不开语文,反之,我们也可以从生活中提炼出语文。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大事,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注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创设出一种创作想象的情境,在社会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去发掘作文材料,把现实生活中的材料作为作文题材写进作文。这样的文章比那些假、大、空的文章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更感人。
文化是人类“诗意地栖居家园”,汉语言文字负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单纯的符号体系,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地质层,是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性灵的精灵,是中华民族认识世界、阐述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积淀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从本质上说,语文教育的全过程就是文化的旅游,语文教学自然也是一种文化行为。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以为,先进的语文课程的设计,要充分关注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策略性地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合理交融互补,实现教育培养目标上理想人格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