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四军华中抗日根据地音乐戏剧活动概述

2015-02-14顾耿中

关键词:鲁艺根据地新四军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873(2015) 05-0102-07

收稿日期: 2015-07-10

作者简介:顾耿中(1945),男,江苏盐城人,盐城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音乐理论研究。

doi: 10.16401/j.cnki.ysxb.1003-6873.2015.05.137

1940年6月,为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陈毅奉命率新四军一支队北渡长江,与八路军南下支队在盐城会师,为新四军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年10月,中共中央中原局、华中总指挥部在刘少奇率领下抵达盐城。随后,中共华中局、华中党校、华中文化事业委员会、抗大五分校、江淮银行等机构相继在苏北建立。皖南事变后,新四军新军部在盐城重建,盐城成为华中敌后抗日战争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苏北的盐城和陕北的延安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两个主要抗日民主根据地。

为巩固发展抗日根据地,进一步发动民众、团结各阶层人士共同打击日寇和汪伪政权,刘少奇、陈毅在开展对敌军事斗争的同时,把根据地的文化建设提高到与对敌军事斗争并重的高度。如火如荼的斗争,吸引了许多有爱国热情的优秀音乐、戏剧工作者和热血青年。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一方面他们持枪上阵勇敢杀敌,同时开办学校,组织成立了音乐、戏剧宣传教育机构;创作了许多适合对敌斗争形势需要的优秀音乐戏剧作品,宣传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弘扬民族正气,讴歌抗日英雄模范,鼓舞军民抗战士气。这些作品表现形式绚丽多姿,伴随了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巩固、发展壮大的全过程,在抗日军民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抗战胜利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些在烽火战场上创作并流传于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歌曲和戏剧作品,是一个独特历史时期的文化丰碑,是我国现代音乐、戏剧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一、弘扬革命文化,团结抗日民众

苏北,指江苏省长江以北广阔的平原地区。这里虽不及苏南富庶,但地势开阔,东临黄海、北倚横贯我国东西的陇海铁路,京杭大运河由北向南穿越苏北腹地经淮阴到江都进入长江;地势开阔平坦,湖泊河流纵横,盛产稻米、鱼虾。中国古代巨著《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均生长在这片富饶且文化底蕴丰厚的土地上。苏北与日伪统治的中心上海、南京隔江相望,在新四军挺进苏北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之后,苏北就成了我党插在日寇和汪伪政权心头上的一把尖刀,新四军若渡江南进,则可切断日伪沪宁之间的联系,西进则可切断南北大动脉津浦铁路。因此,日本侵略者和汪伪政权对苏北进行疯狂扫荡,妄图在军事上摧毁新生的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同时加紧对苏北根据地进行殖民文化、反动文化的渗透,以瓦解中国民众的斗志,企图在思想上控制、奴化中国人民。

新四军为维护根据地内的稳定,贯彻执行了“基本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作战方针。游击战是依靠人民群众共同进行的战争,而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是进行游击战争的前提。发动根据地人民,以军事斗争为中心,重视把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经济斗争以及思想文化斗争紧密结合起来,揭露日伪的欺骗、诱降政策。广泛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新四军抗日的英勇事迹,在文化方面提倡爱国主义的民族教育,用抗战文化,抵制日伪殖民文化的奴化教育。把文化宣传、思想教育工作当作团结各阶层人士,引导教育民众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

1940年10月,在陈毅和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的安排下,以许幸之为首的一些在上海坚持革命戏剧工作的文化艺术界著名人士,穿过日寇封锁线,由上海抵达苏北。新四军在海安专门召开欢迎座谈会,陈毅在会上发表了著名的《关于文化运动的意见》的讲话,阐述了“在根据地开展文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方针政策”,他说:“我们的政治目的是坚持抗日的革命战争,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彻底摧毁阻碍进步的半封建的旧制度。我们坚持改造中国,把中国改造成为民主自由的乐土。我们的文化运动就要充分提倡与帮助一切抗日的文化工作,组织强固的文化战线,我们要用伟大文化的歼灭战来歼灭日寇和压倒顽固派的反共文化活动!这就是我们文化政策和文化工作的总方向。我们的文化运动是要达到实现社会主义解放工农为最后目的的。我们为了完成抗战建国的革命任务,在抗日高于一切的大前提之下而且极愿意与一切抗日文化人、文化团体或派别建立抗日的文化统一战线。”陈毅对华中根据地所有军队和地方党政机构提出:“建立由上至下的各级文化机关,建立各级衔接的学校系统和制度,建立普遍农村市镇的成年人的政治文化教育,建立普遍深入广泛的工余课余业余的文化娱乐,使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每天每一个人都能与文化有所接触。”展望苏北根据地文化建设的前景,他豪迈地说:“苏北应该有大小报馆、大小书店、大小印刷局、大小图书馆、大小剧团、大小艺术作品、大小学校来担负苏北文化工作的任务。为完成这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预计需要培养1万至5万个革命文化工作干部来参加这一伟大的工程。”陈毅以胜利者的姿态,以革命家政治家的眼光,高瞻远瞩,他不仅看到了当前抗日战争形势对文化工作的需要,更看到了革命成功之后建设人民民主新国家时对文化的需要。他疾呼:“这种大规模的计划,不仅是抗战文化推行的需要,而且是建国的文化改革的伟大任务之开始。”陈毅的讲话极大地鼓舞了从全国各地奔赴苏北抗日根据地的热血青年,使他们坚信抗日战争必定以中国人民的全面胜利、日本法西斯的彻底灭亡而结束,同时还使这些青年革命者看到新中国无限光辉灿烂的明天。会后,陈毅写了三封信交给许幸之,请他再去上海一次,把信交给许广平等人,并以中共中央华东局的名义再邀请动员一批知名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出版等方面的文化艺术工作者来苏北抗日根据地,协助开展文化艺术宣传工作。

二、创办华中鲁艺,造就文艺人才

1940年10月,刘少奇、陈毅决定在盐城创办一所像延安鲁艺那样专门培养文化艺术人才的学校,校名定为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学校设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四个系,为适应战争形势的需要,把每期学习时间定为6个月,第一期招学员400名,以华中鲁迅艺术学院筹备委员会名义在《江淮日报》创刊号上刊登了招生启事。《江淮日报》1940年12月2日在江苏盐城创刊,初创时为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报,后成为华中局的机关报,这是华中根据地的第一张党报。同时,筹委会向各地印发招生简章,“凡具有中等教育程度以上或同等学历的,年龄在17至30岁,身体健康,愿为民族解放服务,对艺术有兴趣者,不分性别均可报考”。筹委会成员还分赴盐城、东台、海安、阜宁等地进行报名发动工作,很快就有两百余名知识青年报名,还有部分来自上海、重庆、桂林、广东、福建的知识青年和南洋归侨,军部还从部队调来一些具有文化基础的青年战士分配到各系,使学员总数达400余人。

1941年2月8日,华中鲁艺成立大会正式举行。成立会上丘东平报告了筹备经过,刘少奇、陈毅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强调华中鲁艺“为广大工农兵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适应抗战救国的需要,适应建设新的人民共和国的需要,为建设新的人民共和国做长远准备,大力培养文化艺术人才和文化艺术工作干部”。刘少奇为学院亲笔题词:“学习鲁迅,做坚持抗战文艺尖兵!”勉励广大师生努力工作,好好学习,把鲁艺分院办成华中抗日根据地的艺术堡垒。华中鲁艺直属新四军军部领导,院长由刘少奇担任,教导主任丘东平,由丘东平、何士德、陈岛、孟波、莫朴、刘保罗等六人组成院务委员会,负责领导全院的行政、教学工作。院部设教务、总务两个科,教务科长孟波,总务科长卢良诚。成立了以孙湘为书记,丘东平、孟波、何士德等为委员的党总支委员会。何士德任音乐系主任,刘保罗任戏剧系主任,音乐系教授有章枚、孟波(兼)、贺绿汀,戏剧系教授有许幸之、邵惟、许晴、魏征、朱丹等。为了配合宣传演出,成立了实验剧团和合唱团,由孟波、何士德分别担任团长。

音乐系和戏剧系的主要课程分两个方面:政治理论课程有《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大众哲学》、《论持久战》、《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及政治形势教育等;专业基础课程有艺术概论、文学基础知识、戏剧创作和表演基本知识、基础乐理、歌唱发声训练、作曲、和声、指挥、名曲欣赏等。为了使全体学员在鲁艺这座革命熔炉里都能得到锻炼,成为有革命理想的文艺战士,刘少奇、陈毅等经常亲自为学员做报告,分析当前的政治形势,讲我党对敌斗争的政策、策略,讲坚持统一战线、团结一切爱国力量共同抗日的方式方法,使鲁艺师生深受教育和鼓舞。

1941年6月,日寇和汪伪政权集中数万兵力对盐阜区发动大扫荡,妄想消灭我华中局领导机关和新四军军部。鲁艺师生在教导主任黄源带领下分批离开盐城,分散到五区各乡镇,用文艺演出的形式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动员鼓励青年农民参加自卫队,反击日寇的扫荡。7月23日,根据军部安排,鲁艺师生分为两个队,一队随军部行动,由教导主任黄源、音乐系主任何士德、美术系主任莫朴负责带领教师及各系学员计200余人向北转移,贺绿汀、许幸之随军部行动。二队由孟波、丘东平、许晴组成党委,带领200余名学员向东南方向运动转移,随二队行动的还有戏剧系教授邵惟,教师魏征、朱丹,美术系干事林路,新安旅行团的张平、左林、张牧。

7月24日凌晨,鲁艺二队的全体同志在转移中与日伪军遭遇,激烈的战斗中著名的文学家丘东平、戏剧家许晴、教师魏征、朱丹及学生共30余人不幸牺牲,其中年龄最小的学生只有16岁,充分显示了中国革命的知识分子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屠刀表现出的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8月中旬,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为适应游击战术军队机动灵活作战的需要,吸取北秦庄事件教训,决定改建鲁艺华中分院,一部分学员充实到战斗部队和地方政府工作,同时成立军、师两个鲁迅艺术工作团,每个团下辖文学、音乐、戏剧、美术四个组。军鲁工团由何士德任团长,邵惟任副团长,教授有贺绿汀、蒋天佐、莫朴、铁婴等,学员120余人。三师鲁工团由孟波任团长,吕冈之任政治指导员,教授有章枚、林瑜、洪藏等,学员80余人。军鲁工团偏重于音乐方面的活动,有一支中西结合的乐队,当时在人数及乐器的种类上都是华中根据地规模最大、最受群众欢迎的一支乐队。三师鲁工团最出色的要数戏剧方面的活动。章枚除了讲课和创作之外,还经常参加演出,曾在话剧《持枪的人》中扮演革命导师列宁,他昂扬的歌声、清晰的戏剧道白和出神入化的表演受到大家的赞赏。鲁工团继续贯彻华中鲁艺的办学方针,面向部队,面向群众,在实践工作中坚持教学活动,培养革命的文艺人才,发挥艺术作为政治宣传武器的作用。

在当时的战斗环境中,军、师两个鲁艺工作团的团员既是学员,要学习文化、学习音乐戏剧知识,还要会唱歌会演戏,同时又是战士,在战斗中他们同样冲锋杀敌。为了加快培养更多更好的音乐戏剧工作者,提高教学质量,贺绿汀、何士德、孟波、章枚等分头编写了《文艺理论与写作》、《乐理学》、《作曲法》、《和声学》、《声乐学》、《声乐基本练习》等一批专业理论教材。

多年以后,贺绿汀在《敌后散记》一文中回忆了这一段艰苦岁月中的音乐教学创作和宣传工作:“由于华中鲁艺在这次扫荡中损失很大,证明此时在前方不宜办这样的学校,于是把余下的师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到第三师,一部分在军部组成军鲁艺工作团,由何士德任团长,驻在周门,我和蒋天佐、莫朴、铁婴等几位在军鲁工团任教。从各部队调来一些音乐工作者组成学习队,我负责给他们讲授音乐基本理论、和声及作曲法,编写教材。学生学习的很认真。”贺绿汀在新四军工作了两年多,他还去了一、二、三、四师的文艺宣传队,给队员们讲授音乐创作知识,修改歌曲作品,提高他们的创作水平。这些工作一直持续到1943年7月他去延安。在《和声学》教材的序言中贺绿汀说:“到苏北已有半年,为了教育青年音乐干部,当时着手于编写和声学讲义,在这短期教育计划完成的时候,这本初步的和声学讲义也已完成,集成了一本小册子,于无意中完成了一件以前想作而未能完成的工作,我想在音乐运动从量的扩展渐渐发展成为质的提高的现在,这本小册子出来,对于青年音乐家,特别是从群众中生长出来的音乐运动者,不无帮助。”教材共分9章,每章又分若干节,全书共有91节。该书面对实际,强调应用,词句通俗易懂,其后在延安鲁艺音乐系和东北鲁艺(沈阳音乐学院的前身)应用。该书的油印本,经多方征集,全国仅剩一本,现存放于盐城新四军纪念馆。

鲁艺华中分院与后来的鲁艺工作团及新四军各师所属剧团、文工队卓有成效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工作,使学员们较为系统地掌握了专业技能知识,造就了一大批年轻的音乐工作者,如沈亚威、朱践耳、龙飞、陈大荧、晓河、何仿、张天虹、黄苇、吕其明、王洛夫等。在几位教授的带动下,文学系的学员创作歌词、剧本,音乐系的学员创作歌曲,很快形成了一个音乐、戏剧创作的高潮,写出了许多优秀的音乐、戏剧作品,有力地配合了当时的政治、军事、斗争和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对团结各界民众,共同打击日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救亡的歌声,冲锋的号角

何士德、章枚、孟波、贺绿汀等来自上海、武汉等地的从事左翼音乐活动和抗日救亡群众歌咏活动的文艺界人士以及陆续来到根据地的文艺青年们共同推动了根据地的新音乐活动,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以清醒的现实主义手法创作了大量从各个角度反映根据地军民的战斗、生活和劳动场面的歌曲。一次重大的战斗、一个英模先烈的先进事迹,就会产生相应的许多歌曲,这些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艺术感染力,产生了无法估量的社会作用。由于战争环境的险恶,许多因形势发展需要而创作的作品,特别是那些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产生的具有战斗号召力的作品,因无法印刷只能在战士中口口相传,如今有不少已经完全失传了。通过当事人回忆、在老战士中收集整理,抗战期间新四军7个师现存的创作歌曲、民歌改编曲、填上新词的新民歌尚存500余首,其中不乏经典之作。

集体作词并由陈毅军长执笔的《新四军军歌》叙述了新四军成长、壮大的光辉业绩,歌颂新四军英勇善战,为民族解放,为领土完整,誓与日寇血战到底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这首作品由何士德作曲,稳健的4/4拍节奏,铿锵有力的旋律中昂扬着新四军威武不屈、勇往直前的英雄形象,在盐城新四军纪念馆至今还保存有作曲家本人手抄的乐谱。

《中华民族好儿女》是著名戏剧家许晴为配合我军反扫荡而创作的歌词。“春天的太阳放彩光,胜利的歌声响四方! /我们是中华民族好儿女,千锤百炼已成钢,从不怕千难和万险,坚持抗战在敌后方。/前门有虎后有狼,反共派进攻要打退,鬼子来了要扫荡。进攻扫荡都不怕,我们在斗争中成长。/敌后方,军民合作力量强,抗战歌声震天地,民主旗帜在飘扬,抗战民主齐努力,我们的祖国得解放。”该歌曲由鲁艺教务科长作曲家孟波作曲。20世纪30年代,孟波长期在上海从事工人抗日救亡歌咏活动,在冼星海指导下学习歌曲创作,受海派文化的影响,他的歌曲作品既保留了传统的中国民族音调的特色,又吸收了西洋音乐的创作技法,他的歌曲无论是旋律还是节奏特色、和声结构的运用,都给人以新颖的美感,很受战士和群众的欢迎。孟波和许晴共同创作的这首歌曲一直在新四军战士和根据地老百姓中传唱。歌曲采用2/4拍节奏,进行曲速度,三段体结构,首尾呼应,其明亮激越的音乐旋律,永远震撼人们的心灵。

1936年,孟波在上海冼星海的住所首次认识了许晴,后因革命的需要他们合作多年,想不到这首歌竟是他们最后一次合作。也就是这首歌曲刚刚完稿之后,在日寇的大扫荡中,戏剧家许晴不幸被日寇屠杀,光荣牺牲,时年仅30岁。章枚是新四军最为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也是在新四军工作时间最长的作曲家之一。他在新四军中创作了大量的风格各异的歌曲作品,经搜集现尚留存20余首。他的歌曲作品把革命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融为一体,风格特征独树一帜。1940年3月,经夏衍介绍,他几经周折到达皖南云岭新四军军部,军队严明的纪律、雄壮的军风,解放区欣欣向荣充满活力的景象使他精神振奋,一周后他创作了合唱歌曲《怒吼吧!长江》。歌曲开始运用9/8拍节奏,婉柔的女高音领唱与之相呼应的轻柔的合唱,给我们描述了中华大地上一派宁静、富饶的和平景象,领唱与合唱声部之间对位化和声手法的运用,犹如此起彼伏、绵延不断的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壮观景象。第二个乐段,笔锋一转,随着音调的变化和节奏的转换,展现在听众面前的是日寇侵占中华大地后的一幅悲壮的抗战烽火图。歌曲的最后情绪激昂,展现了一个红日东升、人民必将胜利的高潮,磅礴的气势,俨然是大江南北人民奋力抗战的呼号。很难想象,这首情感丰富、旋律优美的合唱是在残酷的烽火战场上写出来的作品,从感人肺腑的优美旋律中,我们可以领悟出作者那高瞻远瞩的宽大情怀。

章枚的音乐作品语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洋溢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由于他系统学习过声乐,且有着很好的演唱水平,因此他创作的歌曲朗朗上口、易唱好听,最为典型的是他在黄桥决战战斗间隙即兴创作的一首反映军民团结一家、共同战斗的歌曲。他在回忆录里这样写道:“在黄桥保卫战过程中,黄桥群众为了支援前线作战部队,做了大量的黄桥烧饼,有的推着小车,有的挑着担子,成群结队地把这些美味的烧饼送到前线慰劳新四军。我们战地服务团当时就在黄桥镇做宣传鼓励工作,目睹这种热烈而紧张的情景,十分兴奋。李增援、王于耕、林琳和我在吃这些烧饼时,李增援说,‘黄桥烧饼黄又黄,黄桥烧饼慰劳忙’,我们大家就一人一句地续编下去。最后他们要求李增援把它编完,由我谱曲,结果写成了《黄桥烧饼歌》。”该歌久唱不衰,流传至今。

沈亚威、晓河、朱践耳、张天虹、王洛夫、吕其明等人都是在新四军的革命熔炉里接受了较为系统而完备的音乐学习和实践锻炼而成长起来的作曲家,他们作品丰富且各有特色,在根据地广为传唱。

1938年,沈亚威在皖南云岭参加新四军,他在何士德举办的文化队接受基础乐理、合唱指挥、作曲理论等较为全面的音乐知识训练。1940年,随新四军战地服务来到盐城,他深入农村和渔港体验生活,搜集整理民间音乐,创作了歌颂军民团结合作缴纳爱国公粮,带有苏北民间音乐风味的《四季风车歌》,接着又创作了歌曲《大红灯》。他的作品用富有民间韵味的旋律,用独唱、演唱、说唱等多种表达形式反映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如歌颂新四军的《敬礼!新四军》、怀念英雄的《他们还活着哩》、歌唱根据地生产建设的《别处哪儿有》、《金牛谣》等,高昂的创作激情、丰富的歌曲作品使他成为新四军的重要作曲家之一。

1938年,晓河在皖北参加新四军,在军训期间开始接受音乐知识的学习和熏陶,在战斗实践中创作了许多歌曲作品,成为新四军二师最主要的作曲家。他作品的音乐素材常常取于民间小调,如《春耕曲》、《参军小调》、《劳军小调》都是用民歌的音乐语汇写成的。他的作品注重战斗性、现实性,有些作品是在炮声轰鸣的战斗中写成的,如《保卫我们的家乡》、《准备打大仗》、《抗大进行曲》等。女声独唱歌曲《莫牵挂》通过母女二人的对话,表述了中国广大老百姓团结一心积极抗战,展现了妻子送郎参加新四军,打败鬼子再回家团聚的决心,通俗易懂的歌词,五声调式民歌风格的旋律,把母女两人的形象清晰地表现在我们面前。

新四军作曲家的歌曲作品,在内容上以抗日救国为主题,歌颂英勇善战的新四军在抗日战场上的丰功伟绩,歌颂抗日统一战线,赞颂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欣欣向荣的新形象、新生活,号召各阶层民众团结协作、齐心协力消灭日寇,保卫胜利的果实,发展生产,建设家乡。

随着大量宣传抗战的歌曲和戏剧作品的诞生,在华中根据地党委的领导下,各县、区、乡政权,工会、农会、青联、妇联、中小学都成立了歌咏队,大力开展群众性的歌咏活动。仅以新四军二师淮南根据地为例,“12个县政权工、农、青、妇、儿组织团体17万余人、小学700余所、地方武装2 000余人都参加歌咏活动” [1],一时间在华中抗日根据地形成了群众演唱抗日救亡歌曲的高潮。

四、普罗戏剧,正义的呐喊

戏剧是表演艺术中最为复杂的一种表现形式,但也是最接近现实社会,最具有时代性,最能表现真实情感的艺术形式。在当时文化落后,民众大多还是文盲的旧中国,戏剧是唤醒民众、鼓动民众的最好载体。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是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汇地,在当时内忧外患的中国,在戏剧界荡漾起一股由政治、戏剧在血与火的现实中结合的澎湃的戏剧思潮,他们称之为“普罗戏剧”(Proletariat) (即无产阶级戏剧)。“普罗戏剧”以其革命性、战斗性、民众性的理论,倡导开辟中国现代戏剧的新途径,并以其斗争性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呐喊,有力地推动着现代戏剧朝无产阶级政治方向前进。红色的左翼戏剧文化工作者,正是充分运用戏剧文化这把利剑来唤醒沉睡的民众。1940年底,红色左翼著名剧作家、戏剧导演、演员许幸之、李保罗、许晴、邵惟、朱丹、魏征等先后来到华中根据地。1942年7月,著名的剧作家阿英(钱杏邨)带领全家来到盐城新四军军部。这些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从事革命戏剧工作的同志,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充分发挥“普罗戏剧”的政治宣传作用,对根据地的革命戏剧创作和表演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现实主义精神的鼓动下,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普罗戏剧”的艺术家们深刻认识到“不干革命则已,要干就得跟共产党走”,用戏剧艺术的号召力团结鼓励民众打日本救中国,说到底,“普罗戏剧”就是戏剧为抗日这个大政治服务。在当时的环境下,根据地群众所需要的不再是《日出》,也不再是《雷雨》之类的戏剧,而是那些能反映轰轰烈烈的战斗场面,与当前抗日斗争紧密相连的革命戏剧。艺术家们初到根据地时就指导演出了当时演遍我国大江南北的著名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讲述一个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父女俩无法生活,无家可归,只能在街头卖艺谋生的凄惨故事,来激发民众对日寇的痛恨,增强抗日救国的信心和勇气,让戏剧成为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创作演出的“普罗戏剧”以及时、迅速、现实性强、鼓动性大而著称。为适应战时宣传环境,不少戏剧均采用集体创作,迅速快捷。如反映新四军建军历史,从艰苦创业到战斗成长过程的话剧《新四军进行曲》,就是由陈毅军长讲述,由仇泊和沙地执笔,在短短的几天内创作完成的。黄桥战役后,集体创作由许晴执笔编写了话剧《惊弓之鸟》,刻画了顽固派的反动嘴脸,描写了苏北人民欢欣鼓舞迎接新四军的盛况。皖南事变后,许晴、沈西蒙、邵惟、辛文等集体创作了话剧《军民一家》,当时在根据地经常演出的话剧还有刘保罗创作的反映新四军勇敢杀敌的话剧《一个打十个》、《王喜凤》,沙地编导的取材于鲁艺学员生活的,反映一个上海富商子弟背叛家庭,来到鲁艺学习,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走向抗日前线的话剧《反逃亡》,揭露日蒋密谋策划共同反对共产党、反对新生的人民政权的话剧《反投降》。由集体编剧,许晴执笔,邵惟执行导演揭示国民党反共卖国投降的五幕话剧《重庆二十四小时》,陈毅军长亲自到场看排练,对表演提出了很多建议,还把话剧改名为《重庆交响乐》。沙地创作并导演的反映苏北农民在新四军的领导下抗击日寇、消灭汉奸并取得胜利的话剧《人牛太平》,在根据地多次演出,并在全军汇演中获奖。许幸之根据鲁迅作品改编的话剧《阿Q正传》,张客编剧,沙地导演的描写新四军战士抗击日寇宁死不屈的话剧《最后一颗手榴弹》。许晴编剧,许晴、邵惟共同导演的反映工人阶级与日寇斗争的话剧《扬子江暴风雨》,刘保罗改编的苏联独幕剧《人约黄昏后》、苏联话剧《持枪的人》。新四军鲁迅艺术工作团还演出了两部歌剧《军民进行曲》、《农村曲》及一些秧歌剧。黄其明创作的《鱼滨河边》、淮剧《照减不误》反映了根据地初建时期农民减租斗争的现实生活,它对减租运动的开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根据地很多地方在开展减租运动前,先演出这个戏来发动群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照减不误》利用新的表演内容与传统表演形式相结合,作曲家章枚对“拉调”唱腔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革,发展形成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淮调”、“自由调”,对日后淮剧表演形式的定型和唱腔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阿英(钱杏邨)的到来,给华中区的戏剧创作与演出带来了新的动力,为了提高全区戏剧演出和创作的水平,他积极组织文艺干部、文艺工作者的集训,讲解党的文艺政策,讲《中国戏剧运动史》和戏剧创作原理,帮助创作人员修改剧本。他创作的《洪宣娇》、《李秀成之死》、《郑家父子》,在根据地多次演出,起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1944年,为迎接抗日战争的胜利,加强思想教育,阿英在盐城创作了大型五幕古装历史剧《李闯王》,李一氓在淮海区创作了京剧《九宫山》,夏征农、吴天石、沈西蒙在苏中区创作了《甲申记》。这三部戏都是以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为原型创作的,警示人们吸取李自成失败的教训,胜利不能骄傲忘本。

当时生活艰苦,演出条件也很简单,特别是古装戏的道具往往还要派交通员穿过封锁线到敌战区找民间戏班子去借。在农村演出就用老百姓家的门板搭台,用两盏汽灯照明,有时连汽灯也没有,用老百姓家洗脸用的铜盆(那时农村没有搪瓷脸盆)倒上些香油,放几根灯草芯吊在舞台上照明用。演出条件最好的是盐城的“大众剧场”,里面的凳子都是用砖头砌好,上面搁着长长的木条,刘少奇、陈毅多次在这里作重要报告,并亲自指导观看文艺工作者的演出。当时的一些大型话剧、歌剧均在这里多次演出。可惜这个很有纪念意义的“大众剧场”在日寇的炮火中给炸毁了。

根据盐阜区党委宣传部资料统计:“从1941年到1946年,全区建立了685个农村业余剧团,男女团员10 865人,自编剧本667个。” [2]这些专业、业余文艺团体在抗日战争时期培养了大批文艺骨干,这些文艺骨干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歌颂抗战英雄模范事迹,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新四军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创作的歌曲和戏剧作品,内容紧跟形势,语言掷地有声、铿锵有力,节奏鲜明、情感深厚,旋律沁人心脾。这些作品尤如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表现了在共产党和新四军的领导下,抗日民主根据地从创建到发展、巩固、壮大的全过程,表现了新四军和根据地老百姓战斗、生活、学习、劳动各方面的情况,这些作品不仅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同时也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是它揭露了日寇在我国的残酷暴行,在苏北大地吹响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号角;是它倾诉了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难,赞扬了人民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是它宣传了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的方针,团结激励了各阶层人民群众树立必胜的坚强信念;是它歌颂了抗日战场上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和英雄事迹,宣判日本法西斯必然彻底失败,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必定要取得全面胜利。这些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场上侵略与反侵略的真实记录,是中华民族用血肉与灵魂共同筑就的历史丰碑,是日本法西斯必然灭亡的宣判书,是世界反法西斯文库中的精品。

猜你喜欢

鲁艺根据地新四军
延安鲁艺“小调大王”——安波
鲁艺精神的写照——宋惠民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鲁艺后裔的追求——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刘辉专访
延安“鲁艺”音乐系里的“广东仔”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
徐向前重视川陕根据地有线电通信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新四军的两个英雄团
《新四军发展史》评介
《新四军简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