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人文关怀在场
2015-02-14李云,张波
李 云,张 波
(运城学院 思政部,山西 运城 044000)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人文关怀在场
李 云,张 波
(运城学院 思政部,山西 运城 04400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既存在人文关怀在场不足的现状,也具备强化人文关怀在场的良好契机。原理课教学必须强化人文关怀在场,强化人文关怀在场对于教师、学生和课程都有积极效果和深远意义,同时也标志着原理课教学旧传统的终结和新常态的开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人文关怀;在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下称“原理课”)承担并发挥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作用。课程本身理论性极强,容易使大学生产生一种“你高高在上、我敬而远之”的距离感和疏离感。因此,原理课需要审视、反思和强化人文关怀在场以改变这种情况。
一、人文关怀在场含义的解读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易经·贲辞》中“文明以止人文也”,传统的人文标志着人类野蛮时代与文明时代的分野,当代的人文和人的个性、人格、命运、尊严、理想、价值、生存、生命、生活及意义等密切相关。欧洲的“人文”在十六世纪提出,之后其人文主义形态虽然历经变化,但核心一直保持稳定:肯定和承认人的意义、价值和主体性。虽然西方的人文与中国的人文在许多细节方面有差别,但二者的基本含义大体一致。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生命意义、生活价值的关怀,就是对人进行以人和人的发展为本的关注、关照、引导和培育,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1]人文关怀把人作为所有实践和理论的出发点为目标以促进人长远良好的发展。人文关怀是“以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为前提,以肯定个人的自由和平等为基础的概念。它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2]因此,人文关怀既是一种理论自觉又是一种实践模式,其实质就是确立人的主体性,并以人文精神为内核给予人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在场”一词的源头为Anwesenheit(在场性),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概念。“在场”(Anwesen)就是显性的存在、是直接呈现的事物、是面向事物本身、是在事情发生或进行的场所。汉语对“在场”简要的理解是“在不在”中的“在”的意思、“有没有”中的“有”的意思。
马克思说过,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原理课教学作为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活动,是直面大学生生命个体、提升大学生生命个体价值的教育活动,具有深刻全面的人文关怀内涵。因此,人文关怀在场是原理课教学的应有之义,原理课教学应全面而充分地体现人文理念和人文精神,通过教学以改善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提升其思想境界、实现其良好发展。
据上所述,原理课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在场就是在原理课教学中,人文关怀要时时处处存在和发挥作用,介入大学生的生存和发展。
二、将原理课与人文关怀在场相联系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性突出,原理课的人文关怀性也相应突出,所以,原理课的教学必须关注人文关怀、强化人文关怀在场。
从马克思主义的原创者马克思和恩格斯来探究,他们二人原本就是具有强烈人文关怀性的思想者,对“人”予以了强烈的关怀——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维度。[4]马克思曾明确肯定人的存在而否定上帝的存在:“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宗教是一种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是“没有获得自己”或者是“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意识和感觉,[5]所以,马克思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人本反对神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6]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一个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马克思主义原理人文关怀性的内容可见一斑。
尽管其他的课程教学可以或多或少地淡化和弱化人文关怀,但在原理课教学中,关注人文关怀、强化人文关怀在场则是无条件的,因为原理课作为一门课程“先天”地具有人文关怀的内容、优势和条件,在课程教学中自然需要强化人文关怀在场,惟其如此,原理课才能成其为原理课,否则,作为一门课程的存在意义也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原理课教学与人文关怀在场是同一的。
三、原理课教学中人文关怀在场的现状
原理课教学中人文关怀在场的状况,总体表现为在场不足和强化在场契机已经出现这两个方面。
原理课具有抽象性强而具象性弱、理性强而感性弱、演绎性强而归纳性弱、普遍性强而特殊性弱的特征,课程中的概念也多数具有“宏大叙事”的性质,这或多或少削弱了学科和课程本身所具有的人文关怀性,从而使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在场存在一定困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干课程之一,其思想政治性很强,使课程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而轻个体价值的教学倾向,使得人文关怀在场的效果不明显。延续多年的传统讲授式、灌输式授课方式一时不能根本改变,难以调动教师的人文关怀热情和学生的人文关怀激情,使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在场显得较为困难;部分教师出于种种原因产生的职业倦怠心理和外化出来的不敬业举止、多数学生不重视公共课而重视专业课的非科学认识,导致对于课程本身的不重视,从而严重影响原理课教学中人文关怀在场的操作和运行,等等。以上原因导致了原理课教学中人文关怀在场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则是课程教学中的人文关怀缺失甚至完全缺位。
但是上述状况有望根本改变。中国共产党在2006年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首次提出“加强人文关怀”的要求;[8]十七大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9]十七届五中全会进而强调要加强人文关怀和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10]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要求加强人文关怀……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1]十八大报告中重申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这一要求。[12]从第一次提出至今的近十年,中国共产党在重大会议中一再强调“人文关怀”足以说明,在原理课教学中强化人文关怀在场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总体状况良好,再加上各级各类组织、团体以及高校的实践等,凡此种种,都为原理课教学强化人文关怀在场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四、原理课教学中人文关怀在场的效果和意义表现
原理课教学中人文关怀在场的积极效果和意义是多方面的。一是从教师角度理解,原理课教师在教学中长期强化人文关怀在场,会使自身逐渐成长为“道师”、“仁师”。“道师”是原理课教师的基础,传道是原理课教师的首要任务,而优秀的原理课教师还应是“仁师”,原理课教师要想成就自己的优秀,必须要有仁爱之心。原理课教师在教学中强化人文关怀在场,就会不断发展自己的仁爱之心。“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13]这里的“仁师”,既是对教师的普适性要求,也是对原理课教师人文关怀性的要求,同时是原理课教师存在要义之所在。二是从学生角度理解,原理课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在场可以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极大改变学生对于课程的距离感和疏离感、极大提升学生对于教学的认可度和信任度,从而较好发挥课程教学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这对于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深远重大的意义。三是从课程角度理解,人文关怀在场原本就是原理课教学有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优势和特色,如果在教学中真正实现了人文关怀的良好在场,这门课程终将成为教师愿教爱教的课程、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14]
五、旧传统的终结和新常态的开启
原理课教学的旧传统高度概括起来就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教案、教室黑板粉笔、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架构起来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是重理论轻实践、重规律性轻特殊性、重社会价值轻个体价值的教学方式,若期许在原理课教学中彻底终结已经过时的、不适应大学生学习需要的、不适应高校原理课教学发展形势需要的教学方式或教学模式,则有赖于人文关怀在场的良好实施和运作。比如教师具备“仁爱之心”实施教育活动,教师切实以学生为本为学生考虑,教师注重探究式、问题式、实践式、对话式、激情式教学等人文关怀性比较强的教学方式,教师激发学生人文关怀的需求,教师加大人文关怀方面的投入等等。
从当前的研究成果和业已形成的共识来看,原理课教学中人文关怀的在场基本标志着原理课旧教学传统的终结,同时也意味着原理课教学“新常态”的开始。[15]旧传统的终结和新常态的开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历时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人文关怀在场的影响,国家、社会、学校、家长、教师、学生都期望新的教学方式,植根于人文关怀基础上的生动活泼的教学、促进和实现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教学、全过程贯穿人本情怀、人文精神、人道理念和人性光辉的教学,将是原理课教学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路径。
[1] 胡锦涛.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12-08(1).
[2] 贾高建.马克思主义与人文关怀[J].理论前沿,2000(4).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俞吾金.人文关怀: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个维度[N].光明日报,2001-02-06(B04).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2).
[9]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5.
[1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0-10-28(6).
[11]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5).
[12]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3).
[13] 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2).
[14] 吕诺.“让思想政治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教育部部长周济谈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N].人民日报,2006-09-15(8).
[15] 习近平.深化改革发挥优势创新思路统筹兼顾,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N].人民日报,2014-05-11(1).
【责任编辑 马 牛】
2014-11-28
山西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J2013094)
李云(1978-),女,山西运城人,运城学院思政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科技哲学。
G641
A
1008-8008(2015)01-009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