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应该怎么画
2015-02-14
■本期话题
到底应该怎么画
在指导大班幼儿绘画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孩子会把人物头像画得很小。我曾多次引导他们画得大一点、画出细节来,可不少孩子依然如故。我仔细观察了孩子的绘画过程,终于找到了原因:很多孩子一上来就先画一个很小的圆作为脸部轮廓,接下来五官就只能画得更小了,有的甚至把五官画得挤在了一起,根本看不清。
这天的绘画活动主题是“幸福的一家”,以画人物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我忽然想到一个办法:不如教孩子先画好人物的眼睛、鼻子、嘴巴,然后在外面画一个大圆作为脸部轮廓,这样孩子就可以把五官画得生动些,把人物头像画得大一点了。我用了这一招后,几个原本一直画不好人物头像的孩子,这次画出来的效果都有了改观。正当我为自己的“妙招”暗自得意时,隔壁班的老师来我班借书,正好看到了一个孩子的绘画过程。她惊讶地说:“怎么会这样画的,看着好别扭呀!”活动结束后,我向她解释了我这么教的理由,而她却认为我教孩子这样画似乎不符合绘画的一般顺序,不太科学。我辩解说:“孩子画成功了不就行了,何必在乎什么顺序呢?谁又能说这样的画法一定是错的呢?”她说:“这不是对与错的问题,你有没有考虑过孩子为什么会这样画?你这样教虽然解决了你想解决的一个问题,但会不会又产生新的问题呢?”仔细想想,她的说法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可是我这样做真的错了吗?我感到十分困惑:如果我不教孩子这么画,孩子将来或许也能自己找到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但也有可能已在不断的挫败感中丧失了绘画的兴趣,错过了学习绘画的最佳时机。我现在教了他们,他们至少因此而感到信心满满了,这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吗?如果不采用这种方法,那还有其他更有效的方法吗?您有类似的困惑吗?如果是您,您会如何思考这个问题呢?
■读者观点
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
我们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案例中教师所担忧的“挫败感”是幼儿自身的体验吗?在先画五官再画脸部轮廓从而画出教师满意的效果的过程中,幼儿有没有感受到愉悦和满足?
幼儿的绘画技能不如成人,表现出一种稚拙感。而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我们更应关注他们的表现能力而非绘画技能。
表现能力不等同于绘画技能。以画人物头像为例,如果幼儿没有经过细致、认真的观察和体会,即使通过临摹学会了画人物头像,也只是学会了技能,画得再“好看”也是没有表现力的,因为他没有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想法,画的只是教师告诉他的人物,而不是自己感知的人物。幼儿自己的画尽管不一定好看,但满足了表达的愿望,而且,只要是基于亲身感受的,都可以说是具有表现力的。当然,培养表现能力并不排斥绘画技能。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看到,幼儿的绘画技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体现在图像的结构、比例的处理及线条的运用等方面,但这种技能不是教出来的,而是他们在感兴趣的活动中通过大量的实践自然而然提升的。如果为了画得好看而教幼儿技能,就会削弱幼儿的表现力,这样的画只是“徒有其形而无其神”,最终变得大家画得一个样。
因此,绘画活动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育价值取向是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追求幼儿绘画作品的完美,还是让幼儿体验生活中美的事物,追求幼儿情感、个性的表达和学习能力的提升。这就决定了绘画活动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我认为,教师更应关注幼儿感知、体验、想象、创造等本体艺术能力的培养,关注幼儿艺术素养、表现能力的提升,强调让幼儿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培养幼儿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情趣。为此,教师宜选择来源于幼儿生活经验的内容,让幼儿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借助真实的生活体验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美。以人物画像为例,可先引导幼儿观察身边最亲近的人,说说他们面部表情的各种特点,并用剪纸、泥塑等方式尝试表达自己对人物头像特点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绘画创作,这样幼儿可能就会主动去尝试把脸画大一些,以表现更多的面部表情细节。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内在体验,让幼儿在观察、比较中自主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同伴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在评价时,教师要从幼儿的创作过程去关注幼儿的作品,理解不同幼儿的表达方式,即不只是关注幼儿最终的作品,更要关注幼儿的思维过程,幼儿采用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对材料的探索等。
(山东淄博 李 静)
是保护兴趣还是扼杀兴趣
案例中的教师不止一次地引导孩子画得大些,目的是想让孩子因画得“好”而感受到成功,从而维持对绘画的兴趣。而事实上,这样做很容易导致孩子再也不敢画了,怕自己画得不符合教师的“要求”,长此下去孩子就越来越没有自信心了,这反而会让孩子丧失对绘画的兴趣。
孩子的手部小肌肉动作尚在发育中,他们还控制不好力度和方向,因此常常会出现“想画苹果,画着画着成了梨子”的现象。我觉得这可能是案例中孩子会把人物头像画得很小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绘画活动本身就是引导幼儿在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中逐步学习控制手部小肌肉动作,提高动作灵活性的一种有效途径。成人应该认识到孩子的这种动作特点,保护孩子绘画的兴趣,使孩子的身心日趋成熟和完善。
案例中,教师的“妙招”剥夺了幼儿感知、记录、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的机会。正是因为幼儿在绘画时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的束缚,才形成了幼儿绘画独有的稚拙、梦幻甚至是荒诞的风格,而这些特点也反映了幼儿的思维及其内心世界。教师所谓的“妙招”恰恰干扰了幼儿的探索,无异于“揠苗助长”。
综上所述,我认为教师应该这样做:(1)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条件和机会,丰富幼儿的艺术感知,帮助幼儿积累素材,体验各种艺术表现手法,为幼儿的创作奠定基础。(2)支持和鼓励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作,注重营造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3)实施多元评价,肯定幼儿的创作,尊重幼儿的表达,让幼儿体验到成就感,激发幼儿再创作的兴趣和欲望。
(河北三河 卢瑞云)
头像变大不简单
幼儿将头像画小了,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幼儿画人物时缺乏观察,表现手法单一。对此,教师可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并表现出人物富有个性的、生动的面部细节,这样幼儿自然就会产生将头像画大的需要了。教师可以让幼儿进行面部的写生,以引导幼儿细致地观察,也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贴近幼儿生活的绘画活动主题。例如,绘画活动“猜猜他(她)是谁”,让幼儿画同伴并互相猜一猜,从中感受到每个人的五官都不一样;绘画活动“吃果果”,让幼儿品尝酸酸甜甜的果子,观察各自表情的变化并画下来;绘画活动“小丑变脸”,在观看小丑表演的视频和图片后,画一画小丑夸张的表情;还有绘画活动“刷牙”“我会笑”等,引导幼儿观察人在不一样的活动中面部细节的变化。教师要引导幼儿掌握观察的方法,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积累丰富的素材。
美国当代著名的艺术教育家、心理学家维克多·罗恩菲德认为,艺术教育的目标是造就富于创造力的身心健康的人。幼儿期是个体发展想象力、创造力的“黄金时期”,因此教师不应只着眼于教给幼儿“一技”,而应着眼于幼儿的未来,引导幼儿自主地、富有个性地进行艺术表现,欣赏自己的独特之处,接纳别人的不同之处,收获源自内心的满满自信。
(湖北黄石 易娟娟)
当“兴趣”遭遇“问题”时
案例中的教师为了不让幼儿在遭遇问题时因感到挫败而丧失兴趣,采用了自认为的“妙招”来帮助幼儿。其实,这一“问题”是教师发现的,幼儿并不一定觉得是问题。教师不是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问题,而是直接以自己的判断代替幼儿的思考,要求幼儿用教师的方法来解决 “问题”。对此,幼儿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教师的“妙招”完全出于自己的感受,面对教师的权威,幼儿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照教师的方法来做。这一过程可以说忽视了活动的主体是幼儿。其实,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幼儿通过同伴间的相互欣赏、比较自己发现问题。当幼儿找到差距,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意愿时,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而这些方法是幼儿自己获得的,是贴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的。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功体验,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树立了信心,这远远比按教师的“妙招”行事要有意义得多。
因此,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首先要尊重幼儿,站在幼儿的角度看问题,切不可拿“兴趣”当幌子支配幼儿。事实上,出现“问题”不见得就会扼杀“兴趣”,“兴趣”也不见得会因为没有“问题”而一直保持下去。相反,“问题”的产生往往有助于“兴趣”的进一步激发,关键是如何面对“问题”。如果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幼儿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变化,那么就会自然而然地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浙江金华 谢雄娟)
■三言两语
为什么孩子会把人物头像画得很小?从幼儿角度思考,原因可能是幼儿手部动作控制能力较弱,导致不会画大圆;可能是幼儿对于如何将立体事物转化为平面图像尚缺乏经验;也可能是幼儿的空间布局能力有所欠缺,等等。教师也要考虑自身教学方面的原因:我在设计活动时是否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和能力水平,是否预计到了幼儿人物绘画中的这一难点并在活动中加以引导和支持?我所提供的绘画材料是否限制了幼儿的创作?发现问题后,我是否秉承了“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扮演了支持者、引导者的角色?多角度的反思能帮助我们追根溯源,逐一解决相关问题。
(江苏江阴 陶宏玉)
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关于人物绘画步骤方面的经验,即一般会从头开始画起,而不太会从脚开始画;在画头像时,则会习惯于先画好头部轮廓,然后添画头发及五官等。这一经验其实反映出幼儿已逐渐形成了一种由整体到局部的思维方式。而案例中的教师要求幼儿先画五官再画面部轮廓,这是与幼儿的经验不符的,幼儿在其中经历的是一种从局部到整体的思维过程。如果这是幼儿自己想出的办法,那未尝不可,但如果是教师的要求,那就欠妥了。忽视了幼儿的感受和体验,即使能收到一些即时效果,也是弊大于利。
(安徽芜湖 刘梓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