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教育环境下农村青年的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2015-02-14王超品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身份公民价值观

王超品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现代教育环境下农村青年的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王超品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青年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其在现代教育环境下的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密切相关。本文旨在分析农村青年的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现代教育环境下农村青年受到不同程度的多元因素的影响,造成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的差异性,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现代教育环境;文化认同;身份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因此,新形势下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青年抓起,我们不但要抓好城市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而且更要抓好农村青年的文化与社会认同。目前,在现代教育环境下,广大农村青年时刻面临着价值多元化的危机。与此同时,现代教育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当代青年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通过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也深刻影响着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和践行。

一、现代教育环境下农村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凝聚力、主流道德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现代教育是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大环境。众所周知,我国现有13多亿人口,7亿在农村。可见,农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要阵地。农村青年的主流价值取向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大学考察时一再强调当代青年价值观的重要问题。所以说,青年价值观的培养对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来说绝非小问题,必须要抓好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农村青年是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此,在现代教育环境下,必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政府、社会、高校有效配合,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帮助广大青年有效地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图谋和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确保国家未来的希望——青年的培养质量。目前,我国农村青年的思想状态不积极,许多农村青年只关心自我,没有什么社会责任感,但又向往到大城市去发展。由于自身的理论素养和知识修养不够,在工作中就会出现诸多问题,这告诉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现代教育环境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积极增进对农村青年价值观具体问题的实证研究,并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丰富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实践特色。

目前,现代教育进入农村,扩大了农村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但是,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程度,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是在农村的中小学教育中得到宣传,对于农村辍学的和进程务工的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当前的紧要工作。对于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来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其前进的道路必然会有无尽的艰难和险阻。尤其对于农村青年,更应该坚信自己,勇于去应对人生中的困境。青年人应具有更高的价值追求。因为,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党和人民对包括广大青年学生在内的全国青年寄予厚望。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最重要的在于实践,在于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青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必须做到持之以恒,从点滴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指导自己,不断增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丰富的价值意蕴,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需要有序的价值过程生成价值意蕴,需要价值意蕴和价值过程共同完成。首先,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敬业、诚心、友善,生成价值取向;其次,通过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凝练价值认同;再次,通过意识形态工作的引导,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形成价值共识。最后,在社会上开展广泛的思想教育活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并积极宣传和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实现价值共享。具体体现到高校,需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加强对来自农村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化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观念,增强对国家的认同度。具体到农村地区,需要加强农村地区文化建设,发挥主流健康文化的引领作用,充分引导农村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事业发展和农村青年的成长成才提供有力保障,为社会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提供坚实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基础。

二、农村青年的文化认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现代教育进入农村,对农村的文化和社会变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教育是传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对农村青年的国家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何谓国家认同?一般来讲,国家认同是一个人对于国家身份的归属以及对自己所归属的国家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的一种心理活动。国家认同是建立在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政治认同基础之上的价值同构。这种“心理活动”不是生而有之,而是后天在其所生存的民族、历史和文化环境中逐渐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同属于意识形态,而且国家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所以说,在建构国家认同的这个过程中,包含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判断。因此,可以说,在此过程中,也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和涵化。

国内有学者指出:“文化认同是个体成长的向导,是民族认同和政治认同的基石,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推动力。面对多元文化的冲突,青年学生的文化认同问题日益显现”[2]。可见,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石,与此同时,青年的文化认同在农村社会变迁过程中,也发生了变化。如今的农村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是传统的“熟人社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多元文化和思想的冲击,影响了青年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青年人开始追求先进的、开放的西方式的文化思潮,中国传统的文化模式和传统道德被摒弃了,使得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流失、经典传统文化岌岌可危。此外,为了获得更多的家庭收入,更多的农村青年脱离学校和农村社会,步入城市寻求新的工作机会,摆脱了农业对家庭收入的束缚,与此同时,也抛弃了一直被农民视为“命根”的农田。在城市中追求新的生活方式和城市文化,逐渐淡漠了对农村文化的认同。当这些在城市的务工青年在城市里面失业之后,又不得不重新回归农村社会时,将城市的这种更加开放的社会生活带回村庄,使得农村也越来越城市化,但不能够否认这种城市化是一种进步。因为,农村青年在现代教育、市场经济、大众传媒等强势因素的全方位影响下,已经完全接受了现代民族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自由、民主、科学、进步、平等的观念,构建起他们对城市文明的向往。

反之,对于乡村文明,他们表现出了一种厌倦与背弃。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城市始终处于一种被有意或者无意义的炫耀的地位,城市是现代化的代表、是先进的代表,而农村则与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落后、是愚昧与无知代名词。即使在新世纪初的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新课程的设计理念“城市化”倾向严重,其实施策略也忽略了农村教育,真正设在农村课堂中的课改实验可谓寥寥无几,而且,大多数教材对农村的情况和欠发达地区的情况反映不够,农村教育知识城市化、脱离了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现代国民教育作为国家主导的现代民族主义文化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规范的社会变迁”的主要手段,有利于民族国家的成长,有利于国家政权的建设。但是,这也直接导致了一些后果:一方面,传统文化的消失,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仪式、风俗、手工艺、建筑、以及其他艺术在内的有形文化体系和传统道德、价值体系崩溃。很多传统文化要么被认为是愚昧腐朽和落后,要么成为东方主义者所猎奇和把玩的对象。另一方面,农村社区的认同下降,农村社会迅速解组与衰败。传统文化体系的崩塌必然导致村庄社区的集体记忆衰弱。缺失了社区认同,社区的凝聚力下降,农村不再是一个熟人社会与共同体。农村既有的秩序受到挑战,社会整合能力也迅速削弱。

农村青年对乡村文化、乡村文明日益缺乏认识,他们对乡村文明的认同正在逐渐被摧毁。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怀着对“先进”、“发达”、“城市文明”憧憬与向往,通过高考、进城务工等途径走进了城市。但是,城市的吸纳能力是有限的,他们必然面临着“城市梦”破灭的残酷现实。届时,一切支撑个人得以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都不复成立。这些问题若不加以重视,必将直接加剧中国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困境:中国可能将面临着缺乏整合能力、丛林般的乡村社会;同时将面临着一个庞大的对现实严重不满,而又不愿回到农村家乡生活与疗伤的失业青年农民工群体。宁可坐在城市里哭泣,也不愿回到农村生活,或许是当代农村青年现实心态的写照。这种文化认同上的困境,势必影响到农村青年的国家认同,影响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从农村青年文化认同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村文明正在丧失主体性,农村文明正在被城市文明所蚕食。从整个中国来看,中华文明体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在不断的强势的冲击下,渐渐支离破碎。而中国传统文化在农村保持的相对多一些,但是随着农村青年对民村文明、传统文化认同的丧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民中的认同度也会降低,届时,不仅是农村文明,中华文明也可能丧失主体性。一个没有主体性文明的民族国家是不可能形成文化认同的,不可能形成本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不可能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并不否定城市文明的优点,也不能阻止历史前进的车轮,至少应该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持清醒,正确的认识现代教育对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现代教育,至少在农村教育方面应有所调整和完善,以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持、中华文明的保持,减少文化认同危机,增强国家认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同时也给农村青年一个宁静与平和的心理世界。

三、农村青年的身份认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农村青年的文化认同的变化导致他们的身份认同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农村已经不再是以往的“乡土社会”,以往的熟人社会和共同体开始瓦解,村民的群体意识开始淡化。与此同时,农村青年接受着公民教育——现代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他们的身份认同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公民身份认同逐渐形成。马克思曾提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人们一切行为最根本的驱动力是对利益的追求”[3](P82)。然而,接受公民教育是实现其利益追求的基础。所谓公民教育,指的是关于公民生活方式、社会规范、文化习惯和价值养成的教育。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公民教育首先是国家认同的教育。而公民身份是成为公民并承担相应责任和权利的条件,它表达的是一种公共认同,即一个政治共同体中完全并且平等的成员资格[4](P5)。公民教育和公众的公民身份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民主建设和民主进程。同时,公民身份认同的强化,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化。在我国农村,现代教育对于人们公民意识的培养以及形成公民身份认同可谓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课堂已经成为对青年进行公民教育的主要阵地。

农村青年在上学伊始就接受着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等等公民教育,在这些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他们了解到什么是民主、什么是自由,了解到什么是国家、什么是国体政体,并在行为上体现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民主”、“自由”、“平等”理念的追求;开始认识社会并关心社会,希望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他们在生活中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要求人格上的平等,强调自我在校园生活中和社会生活中是独立的一份子,体现着“主人翁”的精神。他们的社会归属感增强,公民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这种公民身份认同的形成不仅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而且也有利于民主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现行教育体制,在进行公民教育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学中的一门课程,但是这门课程并不是升学考试中的重点科目,所以学校不重视,而且学校的教学目标往往偏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枯燥、乏味、僵硬、政治化,没有生动的实例,因此许多学生对此没有兴趣,学习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使得大部分精心准备的公民教育课程流于形式;这种教育也是不全面的,在强调权利的同时忽视义务的承担,同时也缺乏相应的法制教育,大部分农村青年都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在社会中,青年也缺乏体现“我是公民”的社会环境,可以说社会中的公民教育与学校中的公民教育是脱节的,这种现象在农村社会中尤为明显。

同时,我们不得不注意到农村青年在接受了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通过大众媒体也接触到了不同的文化思想;他们在形成了“我是中国人”这样的社会归属感和公民身份认同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些附属的身份认同。农村的社会文明由农业文明转向了工业文明,人们的文化认同由乡村文化认同转向了城市文化认同,农村青年对城市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他们的自我角色或者是自我归属认同发生了变化。在城市中生活似乎已经不仅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而且也是财富的象征。农村青年普遍不愿提起自己是“农村人”,希望通过高考或者是务工成为“城里人”,许多农村青年学生在考进大学后,迫不及待的将户口迁出原籍,在大学毕业后,宁可在城市里面蚁居,也不愿意回家务农。为了成为“富人”,农村青少年以各种方式努力着,有的虽然生活拮据,依然购买高档消费品,实则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其自我认同和角色认同。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附属的身份认同更加直接的指导着农村青年的行为。城市的容量是有限的,一旦这些青年无法实现其自我价值,身份认同体系崩溃,没有了自我归属感,我们的社会将会增加越来越多的抱怨群体和仇视社会的青年。从另外一方面讲,一些青年可能会使用违法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愿望,满足自己的身份认同。这无疑会为社会治理带来困扰,也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主流价值发生动摇。

现代教育的主流方向是公民教育,农村青年在公民教育理念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公民身份认同,这种身份认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有积极推进作用的。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点,公民身份认同是包含在对其国家的一系列主要政策、制度、道德价值观念的认同范围之内,其中也包含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第二点,现代教育环境始终是为形塑公民身份认同服务的,进言之,是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服务的,公民身份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一脉相承的。因此,身份认同的形成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具有积极性的一面。但是,在现代教育环境下产生的其他身份认同,诸如对于民族身份的认同高于对国家公民身份认同的时候,前者就会产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漠然甚至反对的态度,因为,在民族身份认同产生之后,就会将本民族内部的道德、宗教教义和价值理念视为主流价值观。这种体现在四川的甘孜藏区和新疆的部分民族地区尤为凸显。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更应注重公民教育,少数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农村的青年更容易形成民族或称为族群认同。他们所形成的民族认同或称族群认同,并不是对整个中华民族的认同,而是对其所属的具体民族的认同。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农业社会发展中积淀了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的现代教育也应将其继承和发展。现代教育,不应仅仅传播现代文明,更应该为青年特别是农村的青年传播历史知识,使他们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和地方性知识,形成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和民族认同,并使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与公民身份认同、价值观认同统一起来。总而言之,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在现代教育环境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和践行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民族聚居地区,现代教育应该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尤其是现代大学教育,要成为更好的培育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良好公民的主战场,就要给农村青年更多的接受现代教育的机会,并努力成为培养农村青年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价值观、民族观的主要场所,发展成为培养农村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N],2014-05-04.

[2]沈壮海,王绍霞.全球化背景下青年学生的文化认同[J].思想理论教育,2014,(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祁进玉.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公民教育实践[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1).

(责任编辑刘强)

D64

A

1671-0681(2015)03-0078-05

王超品(1985-),女,河南新乡人,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2级博士研究生。

2014-12-26

2014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多民族地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的制度机制研究”,(项目编号:QN2014027);2013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西双版纳傣族的跨境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现状及整合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3J081)

猜你喜欢

身份公民价值观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