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角色
2015-02-14周磊徐红
周磊 徐红
论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角色
周磊徐红
以奈达在《翻译科学探索》中关于译者角色的论述以及国内外关于译者角色的研究为基础,分析了奈达关于译者角色的论述的科学性及局限性,以期实现人们对译者角色的重新认识。
翻译过程;译者;角色;奈达
引言
尤金·A·奈达(Eugene A.Nida)(1914-2011)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其翻译理论在全球翻译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著名翻译论著《翻译科学探索》(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几乎包含了翻译理论的所有课题,对理论和实践中可能涉及的主要问题都进行了严肃、科学的探讨。在该著作中,奈达对译者角色进行了专门的论述。本文以国内外关于译者角色的研究为基础,分析了奈达关于译者角色的论述的科学性及其局限性,以期实现人们对译者角色的重新认识。
一、奈达翻译理论及《翻译科学探索》简介
纵观中西译史,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可谓源远流长。西方翻译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前后的《圣经》翻译(谭载喜 2004)。在《圣经》翻译过程中,奈达从实际出发,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和“动态对等”理论。所谓翻译是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 2000)。
在中国,奈达的翻译理论在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介绍最多,影响最大。他的著名翻译论著《翻译科学探索》发表于1964年,是其翻译思想成熟期的一部力作。在书中的第七章,奈达对译者的角色进行了专门的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田德蓓(2000)认为一部好的翻译作品,不仅是这种再认识与再表达的结晶,更是译者独具特色的角色证明。
二、奈达关于译者角色的论述的科学性及局限性
奈达关于译者角色的论述全面而且系统,他不仅阐释了译者的重要作用、翻译的动因、译者的分类等问题,还通过建立几组模型来阐释翻译的过程、多语言之间的翻译问题、源语和译入语之间的关系等。当然,奈达的理论也受到当时社会发展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一)奈达关于译者角色论述的科学性
1.译者角色模型(ModeloftheTranslator’sRole)
奈达建立了“译者角色模型”,用公式化的语言表示复杂的翻译过程,使用了解码和编码的概念。通过建立该模型,奈达把复杂的翻译过程简化为清晰的图示,为后来的翻译理论研究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这也成为后来学者提出的翻译过程既是“理解—表达—校验”的过程之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奈达的这种关于翻译过程的论述,被我国部分学者所批判。万莉指出,奈达使用解码和转码的概念,将复杂的翻译活动简化为公式化的语言转换。然而,语言是离不开语境的,在进行解码的同时,不仅要对语言的表面意义进行转码,更要对语言的深层意义进行转码,以求译语读者能够全面正确地理解原语的含义(万莉 2011)。
事实上这种批判有失偏颇,在奈达的论述中,他本人阐述了这种模型的适用范围。奈达指出,译者不应该仅仅找到B语言与A语言相对应的符号,而要把这些符号组织成B语言所应具有的形式。这种模型只适用于简单的情形,翻译的过程实际上是把A语言的信息解码成一种概念、观念,这种概念为B语言的产生提供了基础。由该段论述可知,奈达的解码和编码过程并非是简单地将表面意义进行转换,而是将深层次的概念进行转换。
熊德米(2001)指出,奈达对这一理论的贡献,主要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以新的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以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2.翻译的人类语言学模型(Ethnolinguistic Model of Translation)
奈达关于译者角色阐述的科学性还在于他注意到并详细解释了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问题,建立了“翻译的人类语言学模型”,而非像某些学者所批评的那样,奈达的理论脱离了语言所使用的环境和文化。
在解释该模型时,奈达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受到他所处的“文化框架”的影响,译者必须重视时间上和文化上的差异。奈达以《圣经》为例,详细解释了该图示所要表达的思想。众所周知,《圣经》的最初版本是用希伯来语写成的,而非英语,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很多译本其实是从英语版本的《圣经》翻译而来的。这就涉及中介语和不同文化间的因素问题。
由此可见,奈达关于译者角色或翻译过程的理论并非没有考虑文化因素,而是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文化的问题。关于文化的问题,奈达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进行了详尽、系统的阐述。
3.其他方面
奈达关于译者的观点所体现出的科学性还表现为他对译者的要求、翻译的动因、译者的角色以及翻译过程的主观性等方面的叙述。
翻译是一项要求非常高的活动。奈达指出,对于一个优秀的译者而言,应该具备下列能力或素质:一是对源语言的掌握能力;二是对译入语的完全掌控能力;三是熟悉某些专门学科的知识;四是与原作者思想相通的能力;五是文字表达能力。从奈达所列的要求不难看出,翻译匠可以培养,而翻译家则需要天赋。
(二)奈达关于译者角色论述的局限性
当然,奈达关于译者角色的论述还是有其局限性的。比如,奈达关于翻译过程的主观性方面的论述,他虽然承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表现出其主观性。但他要求,译者应该以原作为中心,以原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为中心,译者应该尽量减少主观性。这与奈达长期从事《圣经》研究与翻译有直接关系。
尽管忠实、客观地向译入语读者传递原文思想是翻译始终不移的目标,但作为主体的译者、客体的原语文本(以思想、情感等为主要内容)和译入语文本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主观性。以文学翻译为例,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很难达到真正还原原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要求译者抛弃主观性,就等于要求译者放弃对客观文本的抽象概括、预测、想象,放弃创造性思维。可以说,正是有了译者的创造性思维才使得翻译异彩纷呈。
再如,奈达(2004)在谈及译者的命运时说到:“For the most part the translator’s lot has been one of little thanks,poor pay,and plenty of abuse.”这显然是受当时社会对译者的认识的影响,可见当时的译者并没有太高的地位和丰厚的报酬。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翻译理论及实践的不断发展,译者的命运实际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目前社会而言,虽然社会对翻译工作者的误解仍然存在,但译者却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而且译者的收入也是较为可观的。奈达关于译者命运的论述是受时代制约的,这种局限并不影响奈达翻译理论的科学性。
结束语
纵观国内外学者关于译者角色的论述,以奈达的论述最为系统、全面,这也成为翻译理论研究者
引用文献
郭建忠.2000.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谭载喜.2004.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引书馆.
田德蓓.2000.论译者的身份[J].中国翻译,(6).
万莉.2011.译者主体性论析[J].东北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
熊德米.2001.奈达翻译理论评述[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4).
Nida,aeugenea.2004.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作者信息:111003,辽宁 辽阳,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