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鲁迅小说《示众》
2015-02-14王艳冰
王艳冰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盘锦124010)
浅析鲁迅小说《示众》
王艳冰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盘锦124010)
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是鲁迅坚持一生的事情,其中看客心态是他最深恶痛绝的。《示众》是鲁迅对他一直批判的看客世界的一次直接展示。小说舍弃了传统的写法,通过一个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展现了看客世界的各个侧面,对看客心态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批判。
看客;精神世界;愚昧
《示众》创作于1925年3月18日,同年4月13日发表于《语丝》,后收录于《彷徨》。《示众》表面上显得很单薄、浅白,它篇幅不长,没有什么故事情节,也没有能叫得出名字的人物。这个短篇的意义,在于它对看客世界进行了一次集中而直接的展示,因而在鲁迅的创作中具有重要地位,正如钱理群等研究者所说:“《示众》是鲁迅对人生世界的客观把握与对心灵世界的主观体验二者的一种契合……我们甚至可以把《呐喊》《彷徨》与《故事新编》中的许多小说都看作是《示众》的生发与展开。”[1]
一、重在描写人物的“群像”和“共性”
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是鲁迅坚持一生的事情,其中看客心态是他最深恶痛绝因而也是批判最多的。鲁迅不仅最先将这种麻木、冷漠的观望者命名为“看客”,并且几乎耗尽一生的力量去抨击这种心态。在鲁迅的《药》、《孔乙己》、《阿Q正传》等多篇小说中都有一个看与被看的世界,鲁迅对这种看客心态进行了揭示和批判。鲁迅认为国人中这种麻木、冷漠的看客几乎无处不在,他们的力量不容小觑。他们无意识的“看”的目光加剧了不幸者的不幸,甚至能够把不幸者逼上绝路,且从根本上消解了先驱者奋斗的意义。鲁迅对看客心态的一再揭示和批判,在于唤醒麻木的看客,打破那让人窒息的“铁屋子”。
正是为了集中、直接展示这一看客世界,鲁迅舍弃了小说的传统写法。这篇小说没有主人公,没有前后发展的故事情节,鲁迅只是写了一群人、一个日常生活的横切面。《示众》中一共出现了18个人物,在这些人物中,我们找不到一个主要人物。作者不曾过多着墨刻意描写一个中心人物,而是平等对待每一个人物。在《示众》中,作者着意描写的是所有人物的共同表征,关注的是全体人物的“群像”和“共性”,而不青睐于精心刻画某一个人物,他们的面目都是模糊不清的。同时,小说中也几乎没有什么故事,只是描写了一群人围观犯人这样一个场景。但是,就在这个平淡场景中,这些人显露出了他们的共同习性——“看”。显然,《示众》中的人物是全体中国人的符号代码,看客心态是中国国民共同的病态心理。因此表现看客心态的《示众》描写的是人物的群像而不是个像,是人物的共性而不是个性。
二、看客世界的多面展现
通过对小说《示众》的细读,对鲁迅所展示的这个看客世界进行解剖,看看鲁迅笔下的看客们是怎样一种状态:
1、看客习性的根深蒂固
一有可看之事,看客们的反应是迅速的,“看”已成为他们骨子里的习性。巡警牵着犯人出现后,“刹时间,也就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人们纷纷聚拢来,稍晚来的人“只能屈在第二层”。看客对于可看之事是敏感的,似乎他们在随时等着“热闹”的出现。在他们围观犯人的时候,旁边一个车夫摔倒,听到另一帮看客的起哄声,他们“都知道该有什么事情起来了,一切头便全数回转去”,“圆阵立刻散开,都错错落落地走过去”,他们不愿错过任何可看之事。对于热闹的渴望,表明看客们内心的荒凉,这是一群没有思想、没有精神的行尸走肉。任何无聊的事情都可以增加他们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消耗掉无谓的生命。
看客习性的深固,不仅表现在看客对可看之事的迅速反应上,还体现为看与被看的重叠、交叉,即被看之人也是不自觉的看客,看客也是被看者。小说中“示众”的中心无疑是那个“穿蓝布大衫上罩白背心的男人”,但处在被围观地位的他也是个不折不扣的看客。围观者中的胖孩子、秃头和胖大汉都在看这个“穿蓝布大衫上罩白背心的男人”,胖孩子仰起脸看他,秃头研究白背心上的字,可是“穿蓝布大衫上罩白背心的男人”的目光也同时落在胖孩子的脑壳、秃头的光头和胖大汉的胸脯上。即使是处在耻辱的被示众地位的人,也可以“悠然”地去看那些围观者。这样,看客与被看者不再有区分,每个人都是看客,看客习性已深入到每个国民的骨髓里。
2、看客们精神世界的无聊和心灵的麻木、愚昧
小说中对看客们争夺“看”的有利位置的行为,有着不厌其烦的描写,这充分显示了看客们精神世界的猥琐、无聊。秃头原本在弯腰研究白背心上的字,当他发现抱孩子的老妈子有可能抢占自己的位置时,瞬间放弃了继续研究,赶忙站直了。“红鼻子胖大汉”对钻来钻去的小学生会愤怒的问一声“什么”;“挟洋伞的长子”虽然对于身后大嘴里呼出的热气心怀不满,但为了看的清楚,他也只是“皱眉疾视”,并未轻易让出自己的前排位子。为了观看一件不知所谓的事情,他们挤来挤去,甘受酷热。
对于所看的事情,看客们并不在意它究竟是什么,他们的乐趣就在于“看”这一动作本身。沉默,是看客们的一大特征。除了争位子时小小的纷争和胖孩子被打时短暂的骚动,小说中的看客们是安静的。在这死寂的人群中,“一个工人似的粗人”问了一声“他,犯了什么事啦?……”,得到的反应是众人都以惊讶的目光看向他,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回答,反倒像他自己犯了罪似的局促起来。对于所看之事,看客们无意究其原委,不进行任何是非判断,他们只要“看”而已。这是一种怎样的麻木和愚昧。
正是由于这种麻木和冷漠,被看者的痛苦愈加深重。祥林嫂在这种冷漠下变成了“槁木”,孔乙己最后不知所终;正是这种麻木,让先驱者显得那么孤独,让他们的牺牲显得那么悲凉,夏瑜的鲜血成了医治肺痨的“药”;正是这种麻木,造成那么多的“顺民”,让他们安心于作“奴隶”;也正是这种麻木,让黑暗的社会成了一间打不破的“铁屋子”,让鲁迅这样的清醒者不得不向“绝望”宣战。
3、看客们的后继有人
《示众》里出现了三个小孩子,一个是卖馒头的“胖孩子”,一个是戴小布帽的“小学生”,一个是在老妈子怀抱里的“孩子”。“胖孩子”和“小学生”已经是完全“看客化”了,他们对于“看”的热情丝毫不弱于大人们。胖孩子是最先跑去看的,“象掷在墙上而反拨过来的皮球一般,他忽然飞在马路的那边了”,这反应是何其迅速。“又像用了力掷在墙上而反拨过来的皮球一般,一个小学生飞奔上来”,“小学生”的表现也不逊于“胖孩子”,而且他还会利用自己的灵巧,在重重人群里找到合适的观看位置。
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就会这么熟稔于“看”呢?原来他们还在襁褓里时就已经被训练了,小说中,老妈子“旋转孩子来使他正对白背心,一手指点着,说道:‘阿,阿,看呀!多么好看哪!……’”。“看”的氛围是如此浓厚,孩子自小就浸染其中,看客自然后继有人,这样的民族“将来的命运便大略可想了”。[2]
卖馒头的胖孩子的叫卖,在小说中出现了三次,象征着一种毫无希望的延续。馒头早已是“冷冷”的,“毫无热气”,而胖孩子依旧盲目地叫着“热的”。他的叫卖只是例行公事,他对叫卖的内容根本不关心,就像看客们对看的是什么毫不在意一样。这言不及义的叫卖,表现了本该纯真的孩子内心的麻木;这个圆形循环暗示了看客们的世界后继有人,这个民族的改变看不到希望。
三、对看客心态的深层揭示和批判
“看客心态”是中国国民最普遍的心态之一,鲁迅的创作对中国国民的这一劣根性做出了深刻的概括、揭示和批判。鲁迅在《伪自由书·观斗》中提到:“中国人爱看别的东西斗争,也爱自己斗争。最普遍的是斗鸡、斗蟋蟀,南方有斗黄头鸟、斗画眉鸟,北方有斗鹌鹑,一群闲人们呆着看……,自己不与斗,只是看。”可以说“整个中国就是一个‘大游戏场,大剧场’,一切真实的思想与话语一旦落入其中,就变成了供看客鉴赏的‘表演’”。
看客心态对国家、民族、社会乃至个人的危害十分恶劣。它使英雄的鲜血付诸东流,使独异个体的牺牲不再有任何正面的价值和意义。正如鲁迅所说:“英雄的血,始终是无味的国土里的人生的盐,而且大抵是给闲人们作生活的盐。”[3]它使整个社会成为死水一潭,那么多袖手旁观的看客,使得社会失去了发展的活力。鲁迅深切地意识到形成这种看客心态的根本原因是腐朽、黑暗的封建社会,在那种僵化的社会制度下,冷漠、麻木的看客们是灾难的制造者,同时也是也是直接的受害者
鲁迅终其一生对令他深恶痛绝的看客心态进行揭示和批判,目的是引起国民的注意,唤醒民众。《示众》是鲁迅小说中唯一一篇完整地描写看客心态的小说,是他对看客世界进行的一次直接展示。通过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鲁迅对看客们做了一个群像素描。《示众》通过描写人物的“群像”和“共性”、展示看客世界的各个侧面,重在表现看客们精神世界的空虚、无聊和内心的麻木、愚昧。在“看与被看”的过程中,彼此的麻木和冷漠直接导致同胞的惨死,消解了先驱者付出生命的意义。看客心态集中体现了中国国民劣根性的一面,也揭露了在没有民主和自由的国度里民众“看与被看”的可怜又可悲的生存状态。
[1]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钱理群,王得后.鲁迅小说全编·前言[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4.
[3]鲁迅.忽然想到,载《鲁迅杂文全编》(上)[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155-156.
[4]鲁迅.集外集拾遗·争自由的波浪小引,鲁迅全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04.
I206
A
1674-6198(2015)03-0088-02
2015-05-14
王艳冰(1980-),女,辽宁辽中人,辽宁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文学批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