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编织大师陈景林染织生命的一道彩虹

2015-02-14作者丨梁志忠

台声 2015年20期
关键词:编织染色纤维

作者丨梁志忠 台湾特约撰稿人

陈景林,1956年出生在南投水里乡,山上一间简陋笋寮就是他童年的家,家中仅靠父母打零工维持生计。偏远地区的贫困生活使他的童年较之同龄者辛苦而早熟,多数的课余时间,他都在山上帮工。

世事皆有因缘,童年山上的生活际遇无形中竟影响了他日后专业的航向。因为偶尔有接触台湾山区少数民族打猎的机会,因此,陈景林对于他们的服饰与编篓有很深刻的印象。20年后走进编织技艺,陈景林因喜爱少数民族工艺而投入10年的时间,专门从事中国西南边疆地区的染织工艺调查。

初入编织 夫妇共勉同受教

高一时,陈景林受到教美术的李惠正老师人格风范与学养的影响,决心要走美术的道路。退伍后,陈景林顺利考进台湾师大美术系夜间部,半工半读地完成了学业,毕业前夕即谋得高职美工科教职,从此展开数年的教学生涯。

《活水》

同时,在夫人马毓秀的鼓励下,夫妻俩追随娄经纬教授学习编织工艺。娄教授早年任职于台湾手工业中心木栅试验所,担任美籍编织顾问 Mary Allard 的助理,学习到包浩斯工艺设计的精神与方法,注重纤维材质的研究开发。在他的教导下,陈景林对纤维有了宽广的认识,也发觉纤维材料原来是那么的丰富多义。

陈景林追随娄教授摸索着纤维材料的同时,也接触到国外纤维艺术的发展情况。为了更专心地学习与创作,1988年,他辞去高职美工科主任的工作,与夫人一同成为了编织专业的追求者。

此后数年,是他创作学习与成长的黄金岁月。除了开始制作大型壁饰,其实验作品也开始受到外界认同:1992年《攀援》一作受邀参展台北故宫现代馆“从传统中创新展”;同年,获“南瀛奖”首奖及民族工艺奖三等奖;1994年,再获“民族工艺奖”二等奖。此后经常受邀参加各种展览及相关的学术活动。

后来,陈景林为了寻找编织文化的根源,投入少数民族染织工艺的调查工作。

1994年,他开始受台湾实践大学专案委托,进行了近5年的西南少数民族服饰与染织工艺调查;1997年,再接台中县立文化中心委托进行同样的考察,并将成果展现在实践大学服饰博物馆的“西南少数民族服饰展”,以及台中县文化中心的“中日编织工艺交流展”。

《光之雕》(日)

蜡染作品:《劫后》

2000年,他回到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进修,并以《天然蓝靛(Indigo)在纤维艺术上的创作研究》为题完成毕业论文,将他所从事的蓝染工艺考察、研究与绘画创作结合在一起。

2002年,陈景林与朋友在台中设立天染花园,从事天然染色研习、体验教学与创意产品的开发。2003年在台北和友人成立“天染工坊”,成为工艺所与台“经济部”中小企业处辅导的重要文创产业单位。2009年,天染工坊迁至中兴新村由陈景林夫妇自家经营。

孜孜不倦 开拓染织工艺新高度

陈景林从33岁开始研究少数民族工艺,从大量的民间工艺中找到了许多教学与创作的资源,也从民间匠师手中学到了不少即将失传的技艺,像土布的织作、毡毯编织与传统染缬技艺皆是,其中尤以植物染色的累积心得最多。

1998年,陈景林受台中县立文化中心委托,执行为期两年半的“台湾常见的染料植物研究制作”专案,与夫人卖力地采集、记录、研试、比对制作,具体地染出了1700多块试片,同时也将天然染色的色谱建置得很完整。2000年推出“找寻台湾的色彩”研究展;2001年底再扩大研究成果推出“再现大地的色彩——台湾天然染色研究成果展”,展出天然染色成品600余件;2002年至2004年,夫妇俩共同完成了《大地之华——台湾天然染色事典》《大地之华——台湾天然染色事典(续)》的出版工作。此两书的出版,使得台湾开始拥有一套由台湾人撰写的天然染色工具书。

2005年,陈景林参与《“台湾艺术经典大系”工艺设计艺术卷》的撰写工作,完成《染织编绣巧天工》著作。同年,受台湾博物馆委托,策划“台湾染——生活中的自然色”特展并于2006年开始对外展出。

传道授业 将民族工艺种入人民心中

在工艺推广与辅导方面,陈景林与夫人陆续辅导包括三峡蓝染等10多个社区的染织技艺,还受聘至各艺术研究所授课,主要介绍民族服饰美学及染织工艺。

2006年,他号召台湾重要的染织艺术家共同成立“台湾染织艺术协会”,并被推选为第一届理事长。2007年,他受邀担任“台湾编织大展”筹办顾问,肩负导览员训练及专辑专文撰写等工作。2009年,“台湾工艺之家协会”成立,陈景林担任理事及常务理事。

2008年,台“文建会”执行地方文化馆的“磐石行动”6年计划,陈景林提出“台湾染织工艺的提升研究计划”,获审通过,包含“台湾纤维材质在编织上的设计与应用”及“台湾染缬技艺的开发研究”两项子计划,不但使他在研究上有产出,也肩负种子教师的培育工作。

2012年,陈景林受邀为全台新光三越百货公司做秋季大展,以“飞扬的秋天——天染工坊陈景林、马毓秀的染织世界”为展览主题,进行为期3个月的展出。

同年,“纤维·时尚·绿工艺”专题展在于新台中市府中庭盛大展出。除了台湾重要大家外,也在国际邀作品参展。

此次展览,使得台中市开始重视编织工艺馆的业务,对台湾染织的推广产生重要的意义。展场中,天染工坊以大件蓝染壁饰“浊水流长”作为主题展件,颇受媒体青睐。

此后不久,“第十一届编织工艺奖”在丰原的葫芦墩文化中心及彰化生活美学馆展出,台中市政府多位一级主管均受邀参与走秀,引来市政府对编织工艺馆的业务重视度的进一步加强。

生命是一连串的探索、惊喜、收获、咀嚼、沉淀。50多年来,陈景林的生命轨迹从小时候的贫困出发,探索着不可预知的未来,一路走来,懵懵懂懂、跌跌撞撞、酸甜苦辣、五味杂陈。虽然无时无刻都在面对各种挑战,但每次的冲刺皆全力以赴,稳扎稳打、愈挫愈勇。真可谓台湾染织工艺的泰斗,也是纤维艺术的权威。

猜你喜欢

编织染色纤维
无限路及其笛卡尔积、直积的孪生α-距离边染色
体验编织的乐趣
一针一线编织爱
解锁先进功能纤维
纤维的无限可能
节水染色和非水介质染色技术的研究进展
跟踪导练(一)
△(G)=8且不含有三角形,4—圈的平面图的完备染色
度假吧!带上你的编织鞋包
两类图的b—染色数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