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要让学生学习语文
2015-02-13丁广荣
丁广荣
提出这个命题是因为现在好多语文课变成班会课——说教的成分太浓。口头交流为主,那些需要动手操作的内容变成了“有时间课后做”。
一、语文课做了些什么
在一次语文活动中,笔者记录了一些名师的课堂教学的项目,现摘取《九色鹿》(第二课时)为例:
环节1:“揭题导入”,问答方式揭题、说主要人物、谈美丑为活动内容,指向“概括”能力,师生用时为0.5分钟、1 分钟。
环节2:“精读课文,感悟人物特点”。有6个任务:1.划出体现美与丑的句子,想想美在哪里,丑在何处为活动内容,能力指向为阅读感悟,教师用时0.5 分钟;2.以阅读全文为内容,能力指向阅读、搜集,师生用时为0.5 分钟、7 分钟;3.答问方式交流体现美的句子,能力指向口语、倾听、判断,师生用时为3 分钟、9 分钟;4.读出“美、丑、激动”为内容,能力指向朗读、理解,师生用时为2 分钟、4 分钟;5.想象句子描写的场面,能力指向想象、表达,师生用时为0.5 分钟、3 分钟;6.讨论这些句子给自己的体会,能力指向想象、表达,师生用时1.5 分钟、3 分钟。
环节3:“总结全文,拓展延伸”环节。1.“想对课文某个人说”,能力指向思维、表达,师生用时为0.5 分钟、2、分钟;2.板书,能力指向概括、总结,教师用时1.5 分钟;3.引导课后阅读民间故事,能力指向自主阅读,教师用时0.5 分钟。
教师使用11 分钟,学生使用29 分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按理说这符合课改精神。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在这堂课上,学生主要的活动就是阅读、思考、交流、表达——而这些都是由教师设计的问题开始的。所以,看起来教师占用的时间只有总时间的25%略强,但是实际上学生都是在做着“命题作文”——阅读、思考、交流、表达教师限定的内容。
二、语文课应该做什么
阅读课文该做些什么呢?这首先要弄清楚学生到课堂中来干什么。学生到课堂中来是要学习自己不会的,或者是存在的问题,在解决一个个问题后,自己的语文能力得到增强。而每个孩子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一样,或者说就是同一类问题,每个孩子需要解决的层次和角度也不一样。就某一能力而言,每个孩子需要训练和补救的方面也不一样,就拿朗读来说,课标统一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是这是对每个孩子的共性要求。对于这个要求,很多孩子已经超过了,如果课堂还是这样要求,就是浪费这些孩子的时间。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阅读课的前提是弄清每个孩子的“能力基础”和“能力标差”。前者容易理解,后者是是我的思考,意思是离标准的差距——这个差距有两个,一是在课标要求的能力左边的“负差”,一个是在课标要求的能力右边的“正差”,前者是没有达到课标要求,后者已经超过。如图1:数轴的原点0 就是课标要求的能力,A 点就是“负差”,B 点就是“正差”。
图1
图2
但是,仅有这样的了解还不够,因为每个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期待不一样,比如有孩子想做一个播音员,那么此时他在这方面的“能力标差”又发生变化:如图2:数轴的原点0 就是课标要求的能力,A 点就是“负差”,B 点就是已有“正差”,C 点是最近可以达到的“正差”,D 点是这个孩子期望的“正差”,而数轴的方向就是孩子成为播音员的方向,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很多的“正差”来支撑,而这正是需要语文阅读课予以支持的。
同理,在其他的孩子的其他语文能力方面,“负差”和“正差”是千差万别的。这正是课堂需要面对的,而这些不可以用同一个要求同一个问题来解决。那么,现在最重要的是两方面:一是教师了解每个孩子的语文能力原点;二是教师和学生都了解“能力标差”。前者是为了让孩子达到课标的基本要求而做准备,后者是为了达到个体期待的语文能力做努力的方向的准备——教师提供帮助,学生自己努力。
只有明确差距何在,努力才有动力,才有目标。语文课应当让孩子明确“能力标差”,提供达到“能力标差”的时间和机会。
三、语文课该如何“学”与“习”
语文课要让学生“学”起来、“习”起来,就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要习。所以,教学的前提是教育,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目的性,使之知道要学要习。这里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让理想照亮学习的前途。还要做好家庭和学校的统一工作,家庭对孩子的期望、老师对孩子的期望,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盏明灯。
在这一前提下,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习什么。可以让学生了解《语文课程标准》,知道小学六年的语文目标,知道每个年段的语文学习目标。并开展“我的语文能力离语文课程标准还有多远”主题交流活动。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自己努力的空间和方向。然后将《课程标准》的10 条素养目标和自己的语文素养基础相对照,这样就能够看出每种语文能力的差距,听说读写究竟哪样已经达到,哪样已经超过。
具体到每一堂语文课,也应当是先明确能力目标再开展学习。比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需要学生达到的能力目标在课文后面列有四条: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用钢笔描红;3.默读课文,摘抄你认为值得积累的词语或句子;4.请你代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这就是这篇课文的能力目标。但是从语文课程来看,还有一些目标可以在本课中得到渗透和训练,需要老师提出。在每堂课开始时,教师可以将本课能力目标发下去,由学生据此确定自己的“学”和“习”的任务: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能力形成和检测单
能力要求: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用钢笔描红(妻、庞);3.默读课文,摘抄你认为值得积累的词语或句子;4.请你代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5.理解单、双引号的不同用法;6.学习本课写景的方法。
说明:每一条能力要求后面都紧跟“能力形成和检测”:能力基础(好、中、差);自能情况(好、中、差);检测情况(好、中、差)。
应当说,能力要求的1 至6 条是基本的要求,如果有某些学生愿意在此基础上提高要求,比如阅读高尔基的著作、开展高尔基生平研究等等都可以设计进来,这由教师和学生商量后确定。当学生拿到这份能力要求“清单”,就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对各项能力要求进行自我评判后,填写能力基础,然后开始自主学习形成能力,然后进行检测评价。当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能力基础和检测的标准每个学生都清楚才行。而且检测的组织结构也要自动化运行才行,这两项是上课之前教师要做的功课。
这份单子收集起来就是一学期的能力形成总体状况,就可以成为复习的参考依据。这样,语文课堂就不再需要教师开展“大一统”的教学设计了。而且这样的课堂完全脱胎换骨成为学生学、学生习的课堂,教师开展的主要工作就是教育、帮助、提醒、督促。“学”的课堂、“习”的课堂也因此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