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寅集部著作流传过程和版本源流考辨

2015-02-13李最欣

台州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正字诗赋抄本

李最欣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1121)

徐寅集部著作流传过程和版本源流考辨

李最欣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1121)

徐寅是晚唐五代时闽国重要诗人。收诗文较全的徐寅集的第一个版本是南宋初徐师仁所编《钓矶文集》19卷,第二个版本是元延年间徐玩所编《钓矶文集》10卷,此二本原本已佚,但第二个版本的面目保存于清初钱曾的影宋抄本。钱曾此影宋抄本影刻后被收于《宛委别藏》丛书;钱曾的另一个精抄本影印后被收于《四部丛刊三编》丛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徐正字诗赋》二卷悉据徐氏家乘附录本抄录而来,徐氏家乘附录本据《文苑英华》、《唐音统签》抄录而来。整理徐寅集,当然要遍参众本,但对此三种版本要特别重视。

徐寅;著作;流传;版本;考辨

DOI:10.13853/j.cnki.issn.1672-3708.2015.04.015

徐寅,一作徐夤,生卒年不详,字昭梦,莆田(今属福建)人。唐昭宗乾宁元年(894)登进士第,释褐为秘书省正字。徐寅为晚唐和五代时闽国著名诗人之一,有著作5种11卷,存2种4卷。现对其集部著作流传过程和版本源流考辨如下。

(一)

徐寅著作的第一次出现,见于1041年成书的《崇文总目》。《崇文总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十二“别集五”云:“《探龙集》一卷、《徐寅赋》一卷(缺)。”《崇文总目》(粤雅堂丛书本)卷五“别集类五”云:“《探龙集》一卷,徐寅撰”①《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全19册),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书局,2006年6月第1版,第1册,第195页。,又云:“徐寅赋一卷②《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全19册),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书局,2006年6月第1版,第1册,第197页。。”

徐寅著作的第二次出现,见于建炎三年(1129)三月其族孙徐师仁为《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所写的序(后人称《古序》),其中对研究徐寅著作版本有用的话是:“按,《崇文总目》:‘《正字赋》五卷、《探龙集》一卷,题曰伪唐徐某撰。’正字实未尝仕伪唐也。师仁家故有赋五卷,《探龙集》五卷,正字自序其后;又于蔡君谟家得《雅道机要》一卷,又访于族人及好事者,得五言诗并绝句,合二百五十余首,以类相从,为八卷,并藏焉……建炎三年(1129)三月序。”③《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唐)徐夤撰,《四部丛刊三编》本(即钱遵王述古堂影宋抄本)卷首第一则。徐师仁这话披露了三个信息。第一,《崇文总目》著录徐寅著作2种6卷,即“《徐寅赋》五卷,《探龙集》一卷。”可是,今存《崇文总目》的《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和《粤雅堂丛书》本均只有徐寅著作2种2卷。不知徐师仁所说的“正字赋五卷”是否应为一卷,录此备考。第二,他家里所藏的徐寅著作,不但徐寅的赋是五卷,而且《探龙集》也是五卷(其后还有徐寅的自序),还有《雅道机要》一卷,再加上徐师仁编徐寅诗250余首为八卷,则徐寅文集共有十九卷。第三,徐师仁编徐寅的诗(含五言诗和绝句)共250余首,徐师仁将这些诗分为八卷。可见,在徐师仁时代,徐寅的著作有赋五卷、《探龙集》五卷、《雅道机要》一卷、《徐寅诗》八卷,总共为十九卷。

徐寅著作的第三次出现,见于1161年成书的南宋郑樵《通志》。《通志》卷七十艺文略第八“赋”云:“《徐寅赋》一卷(伪唐人)。又《探龙集》一卷。”④《通志二十略》,(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中华书局,1995年11月第1版,第1785页。郑樵此著录可能完全得自于《崇文总目》,郑樵未必见过徐寅这二种著作。

徐寅著作的第四次出现,见于最晚1262年成书的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二“文史类”云:“《雅道机要》二卷。前卷不知何人,后卷称徐寅撰。”①《直斋书录解题》(22卷),(宋)陈振孙著,徐小蛮、顾美华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第644页。笔者按,从所在《直斋书录解题》中的“文史类”这个位置后,此书应该是讲诗格的书。

徐寅著作的第五次出现,见于1319年成书的元马端临《文献通考》。《文献通考》卷二百四十九经籍考七十六“集·文史”云:“《雅道机要》二卷。陈氏曰:前卷不知何人,后卷称徐寅撰。”②《文献通考》,(元)马端临撰,中华书局,1986年9月第1版,卷249,第1965页。在《文献通考》之前,著录徐寅著作的目录书有《崇文总目》、《通志》、《直斋书录解题》,而《文献通考》只引用了《直斋书录解题》而未采信《崇文总目》和《通志》,不知马端临为何要这样做,录此存疑。

文集者,八莆第五代祖先辈公所撰文也。公讳夤,字昭梦,登唐乾宁进士第,试《止戈为武赋》,魁天下,授秘书省正字。先辈,时人推尊之称也;钓矶,乃归隐适意处号也。予尝观旧谱载十二代著作佐郎赐紫鱼袋师仁公所著文集序云:先辈公文字颇多,家故有赋五卷,《探龙集》五卷,又于蔡君谟家得《雅道机要》一卷,诗二百五十余首,盖详论之,既有其序,时必有集,今皆亡失。故常郁郁不乐,凡对族人,惟以不得其文为忧叹。至延祜丁酉岁(延为元仁宗年号,共七年,无丁酉岁,1237年宋理宗赵昀嘉熙元年为丁酉岁),叔父司训公于洛如金桥林必载家得诗二百六十余首。复于巳亥岁(笔者按,巳亥,显然是“己亥”之误,1239年嘉熙三年为己亥岁),族叔祖道真公遗赋四十篇,不胜欣慰,合而宝之,后则屡求未能再得。洎迩岁尘事稍息,谨述世绪,声迹已详于谱牒。复读威武军殿中侍御史刘公山甫撰公墓志铭,谓公所著词赋,感动鬼神,搜括造化。又谓悲泣百灵,包罗万象,明珠无价,至道不文,穷达理性,讽诫浇浮,合先圣贤之意矣。读之至是,愈有所感,今则据其所得诗赋,暂编成卷,装潢类诸谱牒,合与族人暨诸君子共之。可以知吾祖先手泽尚存而流衍无穷,抑祝厥后子孙,勉而求之,以增是卷。庶不负吾故家文献之炫耀,

遂书之以为后之识也。玩可珍谨识。③《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10卷),(唐)徐寅撰,《四部丛刊三编》本(即钱遵王述古堂藏影宋抄本之影印本),卷首。

由徐玩此序看,徐玩“合而宝之”的《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含徐寅诗260余首、赋40篇,卷数不知。因为元仁宗延(1314-1320)并无“丁酉岁”,故徐玩为何时人,难以断定,只能姑且认为是元仁宗延(1314-1320)时代的人。

(二)

徐寅著作在明代有二个抄本。

第一个明抄本是《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十卷,唐徐夤撰,此本今藏国家图书馆,善本,索书号为A00544。相关附注:清钱曾校,8行18-20字,无格。据翁连溪编校《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知,此本卷五配清抄本④《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翁连溪编校,线装书局,2005年5月第1版,集部第1221页。。

第二个明抄本是《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十卷,徐夤撰,索书号为08427。国家图书馆所藏此书仅有缩微制品,无纸质文本,不知何故会这样。

第三个明抄本是《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十卷存九卷,即存一至四、六至十,行款为10行20字,蓝格,白口,四周双边。笔者按,此本的出处见翁连溪编校《中国古籍善本总目》⑤《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翁连溪编校,线装书局,2005年5月第1版,集部第1221页。,不知此本与国家图书馆所藏索书号为08427的明抄本是否为同一种本子,录此存疑。

徐寅著作在清代有十一个抄本、二个刻本。

第一个清抄本是乾隆46年辛丑岁(1781)5月抄成献上的《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徐正字诗赋》二卷,唐徐寅撰,8行21字,署名“唐徐寅撰”。此本系四库馆臣从徐寅后人所编家乘附录本抄录,家乘附录本系徐寅后人从《唐音统签》、《文苑英华》抄录而来。

第二个清抄本是乾隆48年癸卯岁(1783)抄成献上的《文溯阁四库全书》本《徐正字诗赋》二卷。《文溯阁四库全书》今藏甘肃省图书馆,保存完好。

第三个清抄本是乾隆49年甲辰岁(1784)4月抄成献上的《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徐正字诗赋》二卷。行款为一页21行21字。此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有影印本,在第362册。

第四个清抄本是乾隆53年戊申岁(1788)抄成献上的《文澜阁四库全书》丛书本《徐正字诗赋》二卷。《文澜阁四库全书》今藏浙江图书馆。

第五个清抄本是《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十卷,唐徐夤撰,8行18字,小字双行同,无格,今藏国家图书馆,为善本,索书号为07013。

第六个清抄本是《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十卷,唐徐夤撰,8行19字,无格,今藏国家图书馆,为善本,索书号为06194。此书项目如下:书名、卷首刘喜海跋、裔孙师仁序、裔孙玩可珍序、《唐秘书省正字先辈钓矶文集目录》(此行字下一长方印曰“燕庭藏书”)、正文,正文后无卷尾。此抄本八行十九字,偶有双行注,无行格。从目录看,首先是赋,最末一首赋目录云《伍员知姑苏台有游鹿》(缺),从卷第一至卷第五。其次是诗,从卷第六至卷第十,卷第六为长律八首五言律诗二十一首、七言绝诗二十八首,卷第七为七言律诗五十二首,卷第八为七言律诗五十二首,卷第九为七言律诗五十二首(第一首《偶吟》缺),卷第十为七言律诗五十二首。最后一首为《月》。刘喜海跋系转述四库馆臣给《徐正字诗赋》所写《提要》的话,未增加新的信息,故不引。

第七个清抄本是南京图书馆所藏的《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十卷,唐徐夤撰,有清丁丙跋。丁丙跋云:“《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十卷(旧钞本。马笏斋藏书)。唐徐寅昭梦著。文澜阁有《徐正字诗赋》二卷。此为元延祜中裔孙玩可珍所辑十卷本。序云:公登唐乾宁进士第,试《止戈为武赋》,魁天下,授秘书省正字。先辈时人推尊之,称‘钓矶’,乃归隐适意处号也。旧谱载十二代著作佐郎、赐紫鱼袋师仁序。又徐玩序云:‘公文集有赋五卷、《探龙集》五卷,又于蔡君谟家得《雅道机要》一卷,诗二百五十余首。既有序,必有集,今皆亡失。至延祜丁酉,叔父司训公得诗二百六十余首,后于已亥岁族叔祖道真公遗赋四十篇,合而宝之。’即此本也。旧缺第五卷,此独全。惟威武军殿中侍郎御史刘山甫所撰墓志铭未附于后,《全唐文》尚有《均田赋》,《文苑英华》尚有《籍田赋》、《衡赋》,可待补遗也。寅或作夤,莆田人,《唐才子传》作大顺(890-891)三年蒋咏榜下进士及第。有‘马玉堂印’、‘笏斋藏本’两印。”①《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全19册),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书局,2006年6月第1版,第9册,第700页。

第八个清抄本是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所藏的《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十卷,唐徐夤撰,清熙元校并跋,12行24字。

第九个清抄本是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的《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十卷,唐徐夤撰,10行20字,无格。

第十个清抄本是中山大学图书馆所藏的《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十卷,唐徐夤撰,10行20字,黑口,四周单边。

第十一个清抄本是清陈文田编、清陈氏晚晴轩抄本《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十卷(存九卷),10行20字,蓝口,蓝格,左右双边,今藏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

第一个清刻本是清康熙41年(1702)东山席氏琴川书屋刊刻的《唐诗百名家全集》本(第四函)《徐昭梦诗集》三卷,唐徐夤撰,篆字木印,此本据宋本重刻,国家图书馆有藏,为普通古籍,索书号为“t2119:22”。此本光绪8年(1882)有重修本,10行18字,小字双行27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鱼尾,国家图书馆有藏,索书号为“90038:56”。民国9年(1918)上海席氏扫叶山房有石印本,国家图书馆有藏,索书号为“36485:37”。

第二个清刻本是清康熙年间刘云份编、贞隐堂刊刻的《中晚唐诗》本《徐寅诗》一卷。《中晚唐诗》丛书本的行款不一,或九行十九字,或十二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双边。版心下分别镌“野香堂”、“贞隐堂”、“玉持堂”、“梦香阁”字样,国家图书馆、湖北省馆藏本著录、江西大学图书馆有藏。

第三个是清龚贤编、清康熙半亩园刊刻的《中晚唐诗纪》本《晚唐徐寅诗》一卷。《中晚唐诗纪》丛书本半页九行,行十九字,或半页十二行,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双边。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上海师院、吉林大学、陕西师大、西安市文管会、湖北省图书馆、山东省馆、安徽师大、湖南师大等多馆有藏。

第四个清刻本是清嘉庆15年(1810)福鼎王遐春麟后山房刊刻的《王氏汇刻唐人集七种》丛书本《徐正字集》四卷附录一卷,唐徐寅撰,此本国家图书馆有藏,索书号为“10248:10”。

(三)

民国以来,徐寅著作未见有刻本,但影印本使徐寅著作的流传更为广泛。

第一个影印本:民国25年(1936)上海商务印书馆据钱曾(1629-1701)述古堂藏影宋抄本影印的《四部丛刊三编》本《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十卷;1985年上海书店据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四部丛刊三编》本重印影印;200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据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四部丛刊三编》本又重新影印,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1313册。因为此本的底本是钱遵王(即钱曾)述古堂影宋抄本(卷五配清抄本),所以此本最为可靠。此本11行20字,双鱼尾。此本的项目是:《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古序》(徐师仁撰于建炎三年)、《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徐玩撰于元朝延年间)、《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目录》(卷第一至卷第十)、正文、《钓矶文集补》(含赋2篇,据《全唐文》补;诗3首,据《唐音癸签》、《全唐诗》补)、钱大昕跋、张元济跋。《徐公钓矶文集校勘记》。此本的来源和价值还是张元济的跋讲得比较清楚,故抄录如下:

徐夤昭梦撰,四库著录《徐正字诗赋》二卷,撰人作寅,不作夤,是为钱遵王也是园抄本。卷首有族孙师仁序,谓家故有赋五卷、《探龙集》五卷,又于蔡君谟家得《雅道机要》一卷,又访于族人并好事者,得五言诗并绝句,合二百五十余首,以类相从,为八卷藏焉。其裔孙玩可珍序则称师仁序中所著今皆亡失,延丁酉得诗二百六十余首,嗣又得遗赋四十篇,暂编成卷,今是本分为十卷,前四卷赋,凡四十篇,卷四第十篇缺,卷五有题十而无赋,后五卷诗凡二百六十五首,赋诗篇数与玩序合,玩序不言卷数,此本是否为玩所编,又卷四五原缺是否为访得时即仅存赋题,均不可知。《全唐文》录夤赋可补者凡八篇,尚缺其三。一曰《汉武帝求仙》,二曰《星》,三曰《伍员知姑苏台有游鹿》。阮文达尝据钱遵王影宋抄本呈进,提要言赋五卷,凡五十首,是本共十卷,阮氏仅得五卷,即珍其罕见亦不应讳其残缺,且有赋五十首,与是本不同,疑所见为钱氏之别一抄本,然《提要》又明言为其裔孙玩所编次,阮氏所进,原本今编入《宛委别藏》,假得对校,亦祗存四十六篇,除缺《江令归金陵赋》,余均与《全唐文》合,文字略有歧异,其所从出,又同而不同,然阮氏提要,绝未明言其故,且一似五十首,无少欠缺者,此真索解不得已,《唐音癸签》、《全唐诗》亦有夤诗,增得三首,又于《全唐文》续增目外,赋二首,今并与所补八赋全录于后,并附校记。海盐张元济。①《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10卷),(唐)徐寅撰,四部丛刊三编本(即钱遵王述古堂藏影宋抄本之影印本),卷尾。

先说一个疑点。张元济此跋明确说此影宋抄本是钱曾(1629-1701)也是园影抄,还说纪昀曾经用过另一本钱曾(即钱遵王)影抄的宋本,那就是说钱曾一个人把徐寅的《钓矶文集》影抄了两次,而钱曾是清代人,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和《中国古籍善本总目》均把有钱曾跋的这个本子著录为明抄本,还说卷五配清抄本。此本究竟是钱曾自己影抄或雇人影抄的宋本,还是钱曾收藏的明人影抄宋本,存疑待考。不管怎样,从张元济此跋可知,此本的底本确实是钱遵王述古堂藏旧抄本,还可知《钓矶文集补》和《校勘记》是由张元济完成的。让人感到疑惑的一点是,此《四部丛刊三编》本《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十卷的底本今藏何处,即钱遵王述古堂藏影宋抄本《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十卷今藏何处,上文所说的二个明抄本、十一个清抄本仅有第七个清抄本(即南京图书馆藏丁丙跋本)不知行款,如果第七个清抄本行款也是11行20字,那么,这第七个清抄本看来就是钱遵王所藏影宋抄本了。还有,此本因为有张元济完成的《钓矶文集补》和《校勘记》,所以是徐寅诗文集最可靠最完备的本子,但是,此本于徐寅作品仍然有漏收,例如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徐正字诗赋》卷二《诏赐时奉寄二亲》一首诗就为四部丛刊三编本《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十卷和《钓矶文集补》所漏收。此诗《全唐诗》和《全唐诗续拾》均漏收,故抄录于下:

诏赐时奉寄二亲

宫花重押帽檐春,朝赍上方酒正醺。

赐号推先酬夙愿,叨恩独步庆英君。

名颁黄榜优金榜,身倚紫云望白云。

安得一飞归膝下,却将荣幸细云云。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徐正字诗赋》(二卷)卷二

第二个影印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年影印的阮元辑《宛委别藏》丛书本《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1988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又将此《宛委别藏》丛书本影印了一次。

第三个影印本:1986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2008年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影印出版的《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徐正字诗赋》二卷。

第四个影印本:2005年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的《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徐正字诗赋》二卷。

综上所述,徐寅集在1041年《崇文总目》出现后,宋元两代的史志和公私藏书目录再未见出现过,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徐师仁写序的《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十卷是徐寅集子的的一个早期版本,今佚;元朝仁宗延(1314-1320)年间徐玩作序的《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十卷是徐寅集的又一个重要版本,今佚;钱曾述古堂藏影宋抄本《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十卷是《四部丛刊三编》本的底本,《四部丛刊三编》本又附录了张元济撰写的《钓矶文集补》和《校勘记》,故《四部丛刊三编》本是今存徐寅集的最可靠最完备的本子。但是,需要提醒的是,此本和《全唐诗》仍然漏收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徐正字诗赋》(二卷)卷二所收录的《诏赐时奉寄二亲》一首七律(张元济未发现漏收,当然也就未能补上),可见,关于徐寅集、关于《全唐诗》中的徐寅诗,仍然有整理或补遗的必要。

附:

徐寅集部著作流传过程和版本源流示意图:

1041年《崇文总目》云:“《探龙集》一卷、《徐寅赋》一卷(缺)” A:1129年出现《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十九卷 1161年南宋郑樵《通志》云:“《徐寅赋》一卷(伪唐人)。又《探龙集》一卷” 1262年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云:“《雅道机要》二卷。前卷不知何人,后卷称徐寅撰”

1319年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云:“《雅道机要》二卷。陈氏曰:前卷不知何人,后卷称徐寅撰” B:元朝延(1314-1320)徐玩序《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卷数不知,含诗260余首、赋40篇)

C:《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十卷(编者为元明时代人、藏地不知)

C1:明抄本《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十卷(8行18-20字,清钱曾校,国家图书馆藏,索书号为A00544)。

C11: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钱曾校明人影宋抄本收于《四部丛刊三编》中,1985年上海书店影印了1936年的《四部丛刊三编》本。

C12:200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36年四部丛刊三编本收于《续修四库全书》第1313册。

C2:明抄本《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十卷(国家图书馆藏,索书号为08427,行款不知)

C3:明抄本《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十卷存九卷(存一至四、六至十,10行20字,蓝格,白口,四周双边)

C4:清抄本《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十卷(8行18字,小字双行同,无格,今藏国家图书馆,索书号为07013)

C5:清抄本《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十卷(8行19字,无格,今藏国家图书馆,为善本,索书号为06194,刘喜海跋)

C6:清抄本《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十卷(今藏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清熙元校并跋,12行24字)

C7:清抄本《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十卷(今藏北京大学图书馆,10行20字,无格)

C8:清抄本《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十卷(今藏中山大学图书馆,10行20字,黑口,四周单边)

C9:清陈文田编、清陈氏晚晴轩抄本《唐秘书省正字先辈徐公钓矶文集》十卷(存九卷,10行20字,蓝口,蓝格,左右双边,今藏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

D徐寅后人所编家乘附录本《徐正字诗赋》二卷。

D1:1781年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徐正字诗赋》二卷。

D2:1783年文溯阁四库全书本《徐正字诗赋》二卷。

D3:1784年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徐正字诗赋》二卷。

D4:1788年文澜阁四库全书本《徐正字诗赋》二卷。

E:清刻本:清康熙41年(1702)东山席氏琴川书屋刊刻的《唐诗百名家全集》本《徐昭梦诗集》三卷(篆字木印,据宋本重刻,国家图书馆有藏,索书号为“t2119:22”)

E1:光绪8年(1882)重修本《唐诗百名家全集》本《徐昭梦诗集》三卷(10行18字,小字双行27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鱼尾,国家图书馆有藏,索书号为“90038:56”)

E2:民国9年(1918)上海席氏扫叶山房石印本《唐诗百名家全集》本《徐昭梦诗集》三卷(国家图书馆有藏,索书号为“36485:37”)

F:清刻本:清康熙年间刘云份编、贞隐堂刊刻的《中晚唐诗》本《徐寅诗》一卷(9行19字,或12行21字,白口,左右双边)

G:清龚贤编、清康熙半亩园刊刻的《中晚唐诗纪》本《晚唐徐寅诗》一卷(9行19字,或12行21字,白口,左右双边,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上海师院等多馆有藏)

H:清刻本:清嘉庆15年(1810)福鼎王遐春麟后山房刊刻的《王氏汇刻唐人集七种》丛书本《徐正字集》四卷附录一卷,唐徐寅撰,国家图书馆有藏,索书号为“10248:10”)。

Study on the Edition of XU Yin’s W orks

Li Zuixin
(School of Humanities,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 311121)

XU Yin was a poet living in the Fujian Province in the later Tang Dynasty and Five Dynasties.His works had been collected in many editions.The first edition was in vol.19 of“Diao Ji Wen Ji”edited by XU Shiren in South Song dynasty,and the second edition was in vol.10 of“Diao Ji Wen Ji”edited by XU Yuan in Yuan dynasty,both of which were lost.However,the second edi⁃tion was saved by QIAN Zeng’s copy which was collected in“Wan Wei Bie Cang”and“Si Bu Cong Kan”series.The“Xu Zhengzi Poetry”in Imperial Collection of Four was copied from XU’s pedigree which was recorded in“Wen Yuan Ying Hua”and“Tang Yin Tong Qian”.To edit“XU Yin Ji”,it needs to take all editions for reference specially these three editions.

XU Yin;work;spread;edition;study

2015-04-1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国诗文集版本考述和十国文学研究”(06CZW004);第40批中国博士后一等资助(20060400334)。

李最欣(1968-),男,陕西大荔人。文学博士,副教授。

猜你喜欢

正字诗赋抄本
正字·遣词·造句·达意——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熊亨瀚:用忠诚血写信仰的诗赋
清代浦镗《周易注疏正字》“卢本”发覆
新时代“弄潮儿精神”全国诗赋征集大赛启事
敦煌书法难僻字举隅(十四)
敦煌书法难僻字举隅(十一)
论江淹作品所体现的儒家倾向
《荷馬頌詩》中世紀抄本T研究
关于乾隆朝内府抄本《理藩院则例》
《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所收录抄本年代上限考